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河流(1)
- 格式:ppt
- 大小:616.00 KB
- 文档页数:20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中国河流是中国境内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总数达到200条以上。
这些河流不仅构成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对中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学习,以下是本篇文章对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河流的基本情况中国河流依据水系不同,可以分为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海河水系、黑龙江水系等五大水系。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是中国四大流域。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海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
第二部分:中国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河道特征中国河流贯穿全国各省市,地理位置广泛。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及它们的支流。
例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江苏、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珠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东、广西等省市。
河道的特征也因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而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学习时个别描述。
第三部分:中国河流的水资源中国河流的水资源总体过剩,但在一些河流流域中,存在着一些水资源的问题。
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和人员的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例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
第四部分:中国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河流不仅滋养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文化灵魂;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重心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珠江流域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地带。
第五部分:中国河流的保护与治理在学习中国河流的知识点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针对河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河流的环境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而长江和黄河则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
一、长江的位置和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其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唐古拉山脉,流经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夹江山地、云贵高原、洞庭平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地区。
长江的总长度为约63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二、长江的流域重要性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地。
在现代,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大型城市和工厂,使得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三、黄河的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其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以北的深山区。
黄河流经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总长度为约5400千米。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古代文明的孕育地。
现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
五、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介绍的长江和黄河信息,八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两条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融雪、水源保护措施等。
2. 长江三峡和黄河岳阳楼:两个景点都是著名的中国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3. 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和治理:为了解决长江和黄河的水利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大坝、防洪,还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4. 长江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两条河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两个河流的位置、流域重要性、水文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掌握,以加深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学案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2、掌握我国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3、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主要湖泊的名称及位置;4、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5、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学习重点】: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及水文特征【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42“外流区为主”的部分内容。
1、解释:什么是流域?什么是水系?2、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
3、最终未的河流,即河流流入或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
4、阅读图2-28,结合图2-2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写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5、阅读图2-28,找到下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
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6、四大洋中,没有我国河流汇入的是;自北向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7、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内流区的河流较。
8、京杭运河经过了哪些省区?连通了哪些水系?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43 ,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是如何影响的?2、我国外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征?3、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
冬、夏两季内流河各有什么特点?内流河大部分属于河流。
学习任务三:阅读教材P44 ,了解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
读图2-28找到我国主要的湖泊,总结它们的分布地区。
【学习诊断】:1、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2、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有哪些?【学习质疑】:【拓展训练】: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讨论我国南水北调的利与弊。
【系统总结】:【限时作业】:1、我国绝大部分河流都注入()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2、下列河流无结冰期的是()A、黑龙江B、辽河C、黄河D、长江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4、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珠江B、长江C、塔里木河D、黄河5、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A、长江B、珠江C、松花江D、黄河6、下列河流中,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的一组是()A、黑龙江、松花江B、海河、黄河C、长江及其支流D、珠江及其支流7、下列河流中属于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的是()A、黑龙江B、雅鲁藏布江C、珠江D、额尔齐斯河8、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C、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入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9、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C、夏季气温高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1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C、淮河冬季一般不结冰D、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二)【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2、认识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3、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
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设计说明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形态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的影响,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学习河流知识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通过设计河流科考小组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重点分析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补充分析内流河和京杭运河。
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读图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在中国水系图上描画我国的主要河流,判断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蒸发旺盛。
教师: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接下来大家完成任务二,阅读图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教材第43页图2.31,小组合作完成。
(1)找出四条河流在我国的具体位置。
(2)对比找出四条河流流量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相同点是四条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形成汛期,因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不同点是南方河流的流量比北方大,汛期长,因为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教师:松花江1、2月会出现断流,为什么?学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因为该地1月均温在0 ℃以下。
教师:松花江在4、5月流量增加,为什么?学生: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会有短暂的汛期(春汛)。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这样比喻:“地势是河流之父,气候是河流之母。
”学生:完成河流水文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连线。
教师:你了解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吗?PPT展示塔里木盆地图。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知识点:中国的河流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
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
我国水量最大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
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中国东部流出河流的汛期变化规律是:从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
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流形成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暴雨时,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河流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床沉积大量泥沙,黄河下游河床逐渐上升,成为地上河流。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理荒漠化,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修建水库和重点水利工程,加固下游堤防,也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它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
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
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
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
主流从东向西。
它不是一年四季都结冰的。
从宜宾可以通航到接下来的四季。
为了充分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对“九曲”荆江进行了整治。
该河段的调节措施是切断弯管并将其矫直。
对于滩多流急的四川河,该河段的控制措施是疏浚河道,加强港口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八年级地理河流长江知识点长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也是世界三大河流之一。
它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流经十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1/5的中国总人口。
长江的形成始于早古生代,其流域位于中国的地震带上,所以在河道的演变中,经常伴随着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自然现象。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长江的一些知识点。
一、长江流域的特点长江流域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流域之一,它不仅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带和文化带,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宝贵礼物。
长江流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雨季节少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该区域多山,其中的,雨山是收集降雨的重要山脉,所以该地区山多雨少,雨季只有三四月份,其余时节都属于少雨季节。
2. 丰富的水文资源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文资源之一,其总流量达到了亿立方米/年级标准,比黄河还要大。
其中三峡水库的蓄水量达到了亿立方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水库之一。
3. 地形起伏大长江流域地形起伏大,主要由高山、丘岗、平原等组成,最高峰为横峰山,海拔为3007米。
整个流域处在中国地震带,常常发生地震。
4. 人口众多长江流域涉及十个省市,共有1/5的中国人口,其中地处于该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的人口数量远超其他地区。
二、长江的重要支流长江流域覆盖地域广泛,涉及多个省市。
长江的支流数量众多,其中有一些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意义,这里仅列举一些:1. 洞庭湖洞庭湖是湖北省、湖南省交界处的一条大型淡水湖泊,长江流域第二大湖泊。
洞庭湖的面积大约为4400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5米左右。
洞庭湖水体清澈,水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江南明珠”。
2. 沅江沅江是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双峰山,流经益阳市、岳阳市等多个城市,长约339公里。
沅江北岸为湘潭市,南岸为岳阳市,是湖南两个经济重要市。
3. 乌江乌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四川省境内,流经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区,最终汇入长江。
河流我国以外流河为主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海河、淮河、澜沧江、珠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内流湖:分布在内流区的湖泊(大多是咸水湖):青海湖(最大)外流胡:分布在外流区的湖泊(大多是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从大到小)河流补给:内流河: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夏季为汛期,影响因素:气温外流河:天然降水为主,夏秋季为汛期,影响因素:季风和降水外流胡共同特征:夏季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水量小,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结冰期外流胡不同特征: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长,含沙小,结冰期长秦岭—淮河以北:辽河、黄河、海河,流量较小,汛期短,含沙大,结冰期较短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含沙小,无结冰期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源自高山融雪和山地降水,水量较小流程短,季节性河流京杭运河1800千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是我国长度、水量、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流经地形: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温度带:高原山地气候区、亚热带(大部分亚热带,无结冰期)流经干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主要支流:自上游到下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最长支流)、赣江。
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上游: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地势低平下游:地势更低、落差小、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水网如织、利于航运长江是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水能: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储量占1/3,可开发水能资源1/2;集中在上游,因落差大:三峡水利枢纽(世界最大)、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滩水电站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的治理: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莉江,莉江截弯取直;生态环境建设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流经地形: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温度带:高原山地气候区、暖温带、中温带流经干湿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和桃花峪(河南省)上游:多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世界最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引黄工程提供用水,水能资源丰富(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