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三章微体古生物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6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体古生物班级:012122姓名:何佐祥学号:201210017022018年10月12日目录一.放射虫2二.牙形石4三.有孔虫 6 四.介形虫8 五.孢粉。
11放射虫三叶烟囱球虫(新种)Capnuchosphaearatricuspis sp.nov.(图版I,图4、7)1986 Capnuchosphaera(?)sp.Kojima et Mizutani,p.264,fig.3-12一.分类位置原生动物门Protozoa辅足虫纲ClassActinopodaCalkins放射虫亚纲Radiolaria泡沫虫目SPUMELLARIA Ehrenberg, 1875烟囱球虫科CAPNUCHOSPHAERIDAE De Wever,1979;emend.Pessagno,1979;emendBlome,1983烟囱球虫属Capnuchosphaera De Wever,1979;emend.Pessagno,1979;emend.Blome,1983模式种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 De Wever,1979二.属种特征属征:壳体具双层结构,外层网眼状,由大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孔架(pore frames)组成;内层由小的大小均一的多边形孔架组成。
三个特殊的肿刺(tumida-spinae)从壳内生长出来,每个肿刺的近壳部分――刺筒(spinal tunnel)光滑、中空,呈圆筒形,在刺筒内隆起三个扭转的、隆脊状的刺突起(spinal tumor),在三个刺突起之间夹有三个肿洞(tumidapores),肿刺的顶端伸展出极细的刺梢(spinal shaft),刺梢长度不定,其直径约为肿刺直径的1/5,刺梢光滑或具槽脊。
主放射杆(primary beam)中空,延伸到刺筒内,并连接外壳和第一小髓壳,而髓壳很难描述,它同次级放射杆(secondary beam)一样,不易被观察到。
微体古生物学及其应用
微体古生物学是研究微小化石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和生态
环境演变的学科。
微体古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微型动植物和微型动物等。
这些微型化石在地质历史中记录了生命的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历程,具有很高的地层学和生态学价值。
微体古生物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石油地质、矿床勘探、环境地质和古环境研究等方面。
在石油地质方面,微体化石可用于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和油藏评价等方面。
在矿床勘探方面,微体化石可用于金矿、银矿、铜矿等金属矿床的勘探和评价。
在环境地质方面,微体化石可用于污染环境的监测和评价。
在古环境研究方面,微体化石可用于重建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环境等方面。
微体古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体古生物学将会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1 -。
微体古生物学是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对象是微体化石广义的微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肉眼不能直接识别的微小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必须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或者其他有机化学仪器进行观察和研究。
微体化石特点:个体小数量多分布广微体化石:微化石(mm)超微化石(um)以化学成分划分:钙质微化磷质微化硅质微化有机质微化有孔虫钙质牙形石磷质孢子花粉有机质微体化石通常和围岩、沉积物一起采集多数需要进行酸处理尽量采新鲜的不采或少采风化破碎的岩石钻井采样:岩心采样井壁采样岩屑采样微体化石的处理方法:散样化石分离和人工富集选样及制片有孔虫相关概念:房室口孔初房终室隔壁缝合线口面(前壁)分类:单房室壳双房室壳多房室壳䗴类有孔虫:又名纺锤虫有孔虫纲䗴目䗴超科浅海底栖生物石炭世后期至二叠纪末期演化迅速故多作为标准化石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䗴类为多房室包旋壳初房位于壳中央相关概念:旋壁旋轴房室壳圈旋脊列孔拟旋脊轴切面旋切面弦切面原生壁:致密层蜂巢层透明层次生壁:外疏松层内疏松层䗴类的隔壁可平直或褶皱因属种而异副隔壁:蜂巢层局部规则地下沿聚集形成比隔壁略短的薄板牙形石:又名牙形刺颜色呈琥珀褐色灰黑色或黑色透明或不透明化学成分为磷酸钙质地坚硬溶于稀盐酸不溶于弱酸分布于晚寒武至晚三叠牙形石动物:浮游或自游海生肉食动物分类:锥形(单锥型)耙型分支型(齿棒型)梳型锥形相关概念:主齿基部基腔口面(具细齿)反口面(具基腔)牙形石分类:副牙形石目牙形石目孢子花粉相关概念:成分为有机质孢子囊花粉囊(花药)近极(四分体中心的一点)远极(由近极与孢子花粉的中心连线并延长至表面的交点)极轴(两极之间的假想的连线)赤道轴(过孢粉粒中心与极轴垂直的线)赤道(参考地球)子午线(参考地球)分类:等极亚等级异极无极萌发构造:孢子花粉壁上的开口,包括射线、孔、沟及薄壁区1、具孔的萌发构造2、具沟的萌发构造3、具射线的萌发构造单缝孢三缝孢1、苔藓植物孢子缺乏萌发构造个体小 5-10um 多为圆形无射缝孢子具刺状、网状纹饰少数具三射缝的孢子表面常光滑2、蕨类植物:一种呈辐射对称形状多为圆形或三角形发育三射缝另一种呈左右对称形状多为豆形|椭圆形发育单射缝3、裸子植物:松形()苏铁形()杉形()柏形()麻黄形()4、被子植物:萌发构造为沟和孔花粉分为单粒花粉和复合花粉化石孢粉的分类与命名自然分类系统(植物学系统)半自然分类系统人为分类或形态分类法3个大类:化石菌孢化石孢子化石花粉孢子花粉特点:个体小量多能搬运一定距离外壁性质稳定为什么外壁性质稳定?答案:其外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称孢粉素孢粉学的应用:地质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局限性:1在砂岩黏土中很少 2在氧化(沉积)高碱性(纯灰岩)沉积、蒸发岩和风化岩石较少 3对高温高压敏感不易保存(变质岩)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意义:微体古生物学首先是在地层划分对比上的应用。
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及盆地演化特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古近纪是地质年代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地球上的微体古生物与盆地演化特征对地质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名词解释1.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
3.岩性标准层:是指且有岩石特征明显、岩性稳定、厚度大小、分布广泛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4.沉积旋回:(或称韵律)是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相似性的岩石有地重复出现。
5、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臧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尝试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上那些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
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且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
7、油气藏:在地下岩层的运移过程中,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态阻止油气进一步运移时,油气就会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8、异常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
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9、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10、断点组合::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11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一各场所。
12、石油:是储存于地下岩石空隙(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13、油气田:指受单一局构造、地层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臧、气臧、油气臧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受某一局部或地层性因素控制的范围内只有油臧,称为油田;只有气臧,称为气田。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参考答案1.D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原始大气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场所;紫外线、闪电等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进行厌氧呼吸。
2.A 解析:米勒等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把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了有机小分子物质,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3.C 解析: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如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氨、甲烷、硫化氢等,在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逐渐演化而来的。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现在的地球条件已与生命起源之初的环境条件有了巨大差异,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4.D 解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本题中Ⅰ地层比Ⅱ地层古老,所以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而且Ⅰ地层的形成比Ⅱ地层早,所以物种B比物种A出现得早。
在Ⅱ地层形成过程中,物种B已经存在,所以在Ⅱ地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5.A 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
研究生物进化还有解剖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等方面的证据。
6.D 解析:原始大气中有氢、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等,没有氧气。
7.B 解析: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8.D 解析: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生物结构越简单。
9.C10.B 解析:原始单细胞生物要完成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周围的水环境。
11.C 解析:本题考查长颈鹿颈长的进化原因。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长颈鹿的祖先有长颈的,也有短颈的,它们为争夺食物等进行生存斗争,其中长颈的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长颈通过遗传逐代积累和加强,短颈的逐渐被淘汰,所以现在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