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章教学案512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备课时间: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 总课时: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常见金属2、知道常见的金属用途3、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二、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物理特征,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2、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常见金属的性质的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达有关信息2、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四、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认识,物理性质的探究五、实验器材:学生实验用品(用水槽盛放)1、铁钉2、铜丝3、铝片4、酒精灯5、坩埚钳6、打火机7、保险丝8、电池、灯坐、导线、灯泡9、磁铁、10、镁条教师实验用品:1、钻头(电)2、电池3、导线4、灯泡5、铁粉6、铁片7、铁丝8、铜丝9、木板10、石棉网11、铝片12、锌片13、磁铁14、铁架台(铁棒)15、镁条教学设计:投影:五幅图片(学生观看)教师设问:刚才展示的是几种常见的金属制品,从实物的用途中能否得到金属的物理性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金属的物理性质设问:常用到的金属有哪些?同学们说一说展示:铜片(丝)、铁钉、铝片、锌片学生:说出颜色金属有颜色――有一定的金属光泽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都混有一定比例的其他物质,并不是化学意义上的金属单质,(颜色、质地会有所不同,例:铁例:制品呈黑色,而纯铁呈银白色)教师:展示铁粉让学生观察颜色教师:铁粉粉末为何呈现与块状金属不同的颜色?(有的粉末与块状金属颜色一致)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展示铜线、铝导线学生:观察、分析金属的性质?学生小结:金属有导电性教师:能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测吗?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提供:电池、电路、灯座、铁钉、铝丝)演示:将铁棒、铜丝、连入电路,电灯亮度变化?教师:此实验说明什么?师生小结:金属不同,导电能力也有强弱之分联想与启示:通常为何不用银制造电线、电缆?投影:铁锅炒菜、做饭?可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学生猜测:铁具有何种性质?金属具有导热性教师:如何验证?学生:设计方案―实验―得出结论提供器材:酒精灯、铁钉、坩埚钳、打火机教师:用铁锤故意敲击铁钉状,教师问:能不能打进木板中?为什么?学生:硬度大教师:展示电钻头,进一步说明金属有一定的硬度设问:金属的硬度都很大?举例说明。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1.知识与技艺(1)了解罕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水平上决议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要思索价钱、能否美观、运用能否便利、资源以及废料能否易于回收等其他要素。
(2)看法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普遍的用途。
(3)知道铁、铝、铜等罕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4)初步看法罕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响;并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现象。
(5)知道一些罕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应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会依据化学方程式停止有关含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6)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复杂方法。
2.进程与方法(1)经过情形设置,使先生具有较强的效果看法,可以发现和提出有探求价值的化学效果。
经过入手实验,培育实验才干和剖析效果的才干。
(2)看法迷信探求的基本进程,能停止初步的探求活动;经过实验探求和讨论交流,看法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等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言语表达有关的信息。
(4)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亲密关系,提高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起猎奇心和求知欲,开展学习化学的兴味,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培育协作看法以及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严谨务实的迷信肉体。
(3)在幽默的实验与教员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4)经过搜集资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详细探求活动培育良好学习习气和学习方法。
(5)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社会提高学习化学的志向,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本章主要引见了罕见金属的性质、合金的重要特性、铁的冶炼、钢铁的防锈及废金属的回收应用等知识。
从教学目的来讲,触及到镁、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生铁与钢等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求活动的进程、方法。
金属的性质与利用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剖析本局部内容在2021版课程标准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第1条做出要求:“认识金属的物理特点,认识常有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材在编排上,按学生的认知次序,先认识常有金属及物理性质,再认识金属的利用主假如利用合金。
课题2那么安排进一步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此中金属的化学性质介绍了三点,每一点都与前面知识息息有关。
第一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在第二单元课题2有铁在氧气中焚烧;在第五单元,有镁条在空气中焚烧。
第二点,金属与酸反应,在第七单元有介绍镁与稀盐酸反应。
第三点化学性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反应,在第五单元课题1有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所以,本节内容看似内容众多复杂,其实与前知联系起来,相当于是一次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根基上在进一步学习,更利于掌握新知。
对于本节课而言,要点突出而难点已经不难了。
教课目的认识常有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认识常有的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宽泛的用途。
认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溶液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说及解决。
在研究某些纯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经过平时生活中宽泛使用的金属资料等案例,进一步认识金属资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展开的亲密关系,感觉科学研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
要点、难点剖析要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次序。
教课思想导图物理性质初识金属特征共性第1 页合金利用金属性质认识合金化学性质教课过程教课教师活动流程[展现]手术剪、铝合金窗框、司母戊鼎、“金〞戒新课指导入[发问]都是什么材质的?这些都是合金制成的[发问]什么是合金?认识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合金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和纯金属是什么关系?指导实验1、察看金属样品的颜色、状态;初识2、连结简单电路,察看灯泡可否发亮;金属3、灼烧铜丝,皮肤感知铜丝另一头的温度。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1.掌握金属常见的物理性质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3.知道置换反应的定义并熟悉常见的置换反应4.知道合金的概念,了解合金具有的性质及合金与纯金属的异同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二、金属分类总共有90多种金属。
1.可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其他所有金属都是有色金属2.可根据金属密度大小将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如铁、铜、锌、铅等。
轻金属:一般指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如钠、镁、铝等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也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1)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2)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氧气反应,且与氧气反应现象越剧烈。
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3)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因而有抗腐蚀性。
2.金属活动性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四、置换反应1.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是第五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沪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
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
重点放在金属性质的探究上,通过常见金属铁的一系列反应,总结归纳出金属在不同状态,不同外界条件下,展现出来的不同实验现象,同时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解释—些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巩固基本知识,以铁为例,通过对铁的性质的探究,来复习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并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分析的能力,归纳总结,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升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暖宝宝、磁铁、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砂纸、火柴、试管(若干)烧杯(若干)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跟各位同学一起来复习巩固一下第五章的化学知识。
这几天比较冷,所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种可以取暖的简易装备:暖宝宝大家都知道,把暖宝宝贴在贴身的衣服上,它会发热,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暖宝宝里藏着什么宝贝呢?我们请大家来看一下包装上的成分说明。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1.掌握金属常见的物理性质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3.知道置换反应的定义并熟悉常见的置换反应4.知道合金的概念,了解合金具有的性质及合金与纯金属的异同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二、金属分类总共有90多种金属。
1.可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其他所有金属都是有色金属2.可根据金属密度大小将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如铁、铜、锌、铅等。
轻金属:一般指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如钠、镁、铝等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也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1)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2)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氧气反应,且与氧气反应现象越剧烈。
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3)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因而有抗腐蚀性。
2.金属活动性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四、置换反应1.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掌握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
2.知道什么是合金,认识到调整合金组成比例可以改善金属特性。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预习】
1。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呈色,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镁与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与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着写出`铝与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通过镁、锌、铁、铜与酸反应的速度总结出它们
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的特点:一种_________跟一种_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 _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_的反应。
3.合金是由熔合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合金属于________物。
合金与组成金属相比,一般具有 熔点________,硬度________。
【学习过程】
[活动与探究]
在常温下,锌也能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那 么,当我们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时,根 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以选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一套气体发生 装置?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该如何收集氢气?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师“个备”或学生 笔记栏
二、合金
阅读 P117-120页(5分钟),明确:
1.什么是合金?
合金是一种______ 跟其他______ 或( ______)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
的物质。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世界上最常见、应用最广
的合金是_________
[例]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非金属或至少含有
两种非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
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A④B①②③C③④D③④⑤
2.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阅读P119 活动与探究:某种保险丝是用武德合金制成的,熔点约为69℃。
其组成金属及其熔点分别为鉍(271℃)、铅(327℃)、锡(232℃)、镉(321℃)。
比较武德合金和其组成金属的熔点差异,归纳出
合金的优良特性。
合金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
金属的硬度,(2)多数合金的__________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4.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