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 天下也。”
如何理解“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 贫贱不以利累形”?
四、“尊生”中的困惑与智慧
▪ 1、孔子周游列国,曾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差点丢了性命,仍不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决心;长沮、桀溺乱世中避害保身。从尊重生命的 角度,我们如何评价他们这种选择?
▪ 2、亶父面对侵略者让出了土地和统治权,避免了 百姓伤亡,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共 3500多万人(保守估计),我们的前辈为什么不放 弃抵抗保全自身?
1、长沮、桀溺这一类隐士固然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的,他们面对无道之君,身处污浊之世, 躬耕自足 ,与世无争,韬光晦德,避免沦为统治者的工具, 善全自我,保有生命。孔子这一类伟人也是热爱 生命的,他们不只考虑到个人的生命,担当天下 ,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过得逍遥自在。比 较两者,孔子这一类是更高层次的尊生。
《庄子》
回顾知识: “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
▪ 养生道理——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 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 牛那样谨慎小心,巧妙地避开矛盾, 不硬碰,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 全生、养心、尽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导入 身处乱世 善待生命
▪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群雄竞起、弱 肉强食,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权臣卿 相也难逃无妄之灾。在这样的一个人性被 扭曲、生命被践踏的乱世中,庄子以仁爱 之心观照生命,开拓了生命的新空间,今 天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庄子的尊生之道。
▪ 2、有的侵略者要的不只是土地,他们甚至会灭绝 异族,为自己的生存权力而战也是“尊生”!
▪ 就算是在侵略者的屠刀下生存下来了,难免会 遭到区别对待,成为二等公民,比如日本在1890年 就实行了普选法,可是台湾人、朝鲜人却没有选举 权;日本在1900年实行了免费初等教育,而台湾人 、朝鲜人却不能享受免费的初等教育;住在日本本 土的日本人可以自由移住台湾、朝鲜,而台湾人、 朝鲜人没有特别的许可则不能移住日本本土!。为 维护生命的尊严、自由而战也是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