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课件: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4课
- 格式:ppt
- 大小:625.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米诺斯、迷宫、祭祀王及其疑问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以及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通过学习,能把伊文思等在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克里特文明;对比识记内容;实物资料、图片比较;问题探究阅读图片与文字,归纳总结与问题探究情景再现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历史意义;理解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了解、掌握考古发掘、研究的基本常识及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认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 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及其疑问米诺斯文明的消失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问题与探究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难点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课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
这一方面说明克里特文明的存在与伟大,又说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
建议教学中要重视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和图片的运用,增强真实性,提高可信度,培养创造性思维;适当突出伊文思等科学考古的情况和精神,培养学生为科考而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
本节引言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克里特文明衰落的时间;2.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具体有哪些。
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提醒学生重视,便于总体把握。
第一目“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教材概述了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传说、神话和人们的考古研究和推论,并用【学思之窗】来补充介绍人们关于迷宫的不同学术观点。
关于米诺斯关于米诺斯,传说是一个国王的名称,亚瑟·伊文思爵士认为可能是一个王朝的名称,美国的威尔·杜兰也持同一观点,他讲:“也许,这个字(米诺斯)只是一个头衔,就像法老和凯撒一样,包括了许多国王。
第三单元 M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素材大地女神在克里特神庙里还常常看到持蛇女神的画像和雕像,以及与祭蛇有关的供物。
图示的象牙雕像就是很出名的一尊。
她下裙有黄金片条相图,双手各握一蛇,挺直的头部,高耸的乳房,有人说这是生殖女神,因为蛇与乳房都是生殖力的象征。
还有人说,克里特人把蛇看成是守护家庭安宁的善神。
这是一尊供祭拜用的偶像,当初被岛上的农民得到,经过辗转后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还有一尊比较出名的陶质持蛇女神像,现藏于雅典考古博物馆内。
b5E2RGbCAP牛头图克里特的神话故事中,牛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
克诺索斯王宫发掘的文物中,有供在神庙里的“圣角”──牛角,有绘着斗牛的壁画,饰有牛头图案的陶器。
这只硬石刻成的牛头属晚期M诺斯文化,据说是只大型的酒杯。
刻刀在它的表面凿出很好看的皮毛纹路,它的眼球是用水晶镶嵌的,还加有红宝石。
两只鼻孔镶有白色的贝壳。
后人又加上了金饰的木质牛角,整个造型显得咄咄逼人。
p1EanqFDPw双刃斧M诺宗教有一套很独特的祭礼用具,其中最典型的是“双刃斧”。
“双刃斧”是M诺祭礼中的神圣器物,具有宗教象征意义。
它常常出现于祭礼场合,或插在角锥形石托上;它也是壁画、陶器和印章图案热衷的主题,出现在神幻和写实的图景中,或仅仅作为一种装饰。
大的青铜制双刃斧显然可以当工具使用,一些小型双刃斧,如用金、银、铅、松软的蛇纹岩和赤陶等制成者,装饰华丽而不实用,显然只是一种宗教象征物和装饰物。
有关双刃斧的真正意义和功用仍是个谜。
在近东地区,双刃斧是雷神的霹雳武器,然而,在M诺造型艺术中,男神持双刃斧的场景从未出现,女神使用双刃斧的场面却屡见不鲜。
有人把双刃斧解释成杀祭牲用的工具,但造型艺术中并未真正表现过。
DXDiTa9E3d神秘的古文字:象形文与线文AM诺人是欧洲最早使用文字的民族。
公元前2000年代初,宫殿书记们已利用象形文字登记注册库存产品了。
M诺象形文有两种字体:一种图画体,刻在三边或四边的棱柱印章上,语句很短;另一种为线体,即图画体的草写,刻在泥版、泥棒、泥球或泥盘上,语句稍长。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
明的“重现”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明的“重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ppt 目标内容
1.米诺斯宫殿
2.精美的艺术品
3.活跃的对外贸易
4.充满情趣的生活
理解导向
1.宫殿的结构特征
2.米诺斯艺术及其素质和技术
3.海军与外贸的关系
4.对“鸣鸟”图、“斗牛”图的欣赏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神秘的克里特文明在《荷马诗史·奥德赛》中描述了在爱琴海中央的克里特岛上有座迷人而令人神往的迷宫。
1900年3月,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北部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上进行挖掘。
不久,他挖掘出了规模宏大的王宫,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壁画、陶器以及刻有字符的印章和泥版等。
伊文斯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座废墟,而且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
这一发现将古希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一千年,更主要的是它向世人展现了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中,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又称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先驱。
克里特文明,是因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而得以繁荣的文明。
克里特出土多种精美陶器以及大量的青铜武器、金器和宝石雕刻。
克里特岛北部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中,有多幅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彩色壁画。
公元前1450年左右,可能由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入侵,克里特的宫殿遭到人为破坏。
从那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原有居民相互融合,克里特文明结束了。
克里特文明和分布于希腊大陆及爱琴海诸岛的迈锡尼文明,对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挖掘过程的了解,认识克里特文明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在学习本专题时,为了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同学们有必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了解课外的知识: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克里特岛的考古收获;迈锡尼文明的特征;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欧洲文明的历史传承关系。
一、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在深蓝色的大海中央有一座岛屿,名叫克里特,富饶而美丽,被海浪拥抱;人口众多,有99座城市。
那里语言汇杂,居住着阿卡亚人、慷慨豪放的正宗克里特人、库多尼亚人、3个多利亚人部落以及高贵的佩拉斯基人。
诸城之中,以克诺索斯最为宏伟壮观,由大神宙斯的好友、9年一任的米诺斯王统治。
”这是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诗句,诗中描述了克里特岛古老而富足,令人着迷而神往。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一富丽而神秘的宫殿
1. 出现时间:公元前1900年,毁灭时间:公元前1200前
2. 克诺索斯城宫殿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群
二精美的艺术品:艺术水平高,颜色鲜艳至今未褪
三活跃的对外贸易
●米诺斯的经济,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克里特人擅长航海,且拥有高效能的船队
●克里特在历史上曾对外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充满情趣的生活:克里特人是一个轻松愉快,热爱生活的民族,壁画中妇女活泼而富有生气。
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人教版选修5 探索历
史的奥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特点;
2.了解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背景;
3.探究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二、教学内容
1.克里特文明及其特点;
2.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背景;
3.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三、教学重点
1.探究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四、教学难点
1.探究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克里特文明及其特点
1.教师介绍克里特文明的起源和主要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重点掌握克里特文明的组成、文化特点等。
第二部分: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背景
1.教师讲授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背景,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
2.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展开讨论。
第三部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1.教师讲解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如迷宫、线性文字B等;
2.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并就可能的解释进行讨论。
七、教学总结
1.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克里特文明的起源和主要特点;
2.了解了克里特文明的历史背景;
3.探究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了解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讨论。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详细探究克里特文明相关的资料。
下一次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减少授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时间,更好地深入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