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分类及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3
法律的语言法律是一种专门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语言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则、原则和条款,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并提供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法律救济。
法律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范,下面将对法律语言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一是严密性。
法律对事实、权益、责任等概念进行明确而全面的规定,以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执行性。
法律的表述通常使用严谨、精确的措辞,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例如,在合同法中,法律明确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用了明确的词语和句式,以确保各方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责任。
其次,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二是正式性。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语言表达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法律文书通常采用正式的语言,使用规范的词汇和句式,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法律文书中常见的格式包括标题、条款、定义等,这些格式的使用使得法律表述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
第三,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三是技术性。
法律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术语,例如民法、刑法等,因此,它的表述中常常包含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和定义。
法律语言的技术性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比较晦涩和难懂,因此在法律文书的表述中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水平。
此外,法律的语言还需要具备灵活性。
法律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其表述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法律要求和需求。
例如,在解释法律条款时,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解析和诠释,以保证法律的具体适用性。
最后,法律的语言还需要具备可理解性。
法律的表述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以确保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应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公众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求。
综上所述,法律的语言是一种严密、正式、技术性、灵活和可理解的语言。
法律的语言特点是为了确保法律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可执行性,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对于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来说,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法律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职责。
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摘要:法律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特点鲜明。
现结合法律文本简要探讨法律英语词汇的十大特点,即古体词、拉丁词、古法语词、正式用词、具有法律概念的普通词、法律术语、法律行话、精确的词语和表达形式、同义词或近义词并列、伸缩词。
这些特点综合体现了法律语言的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精确性和伸缩性。
关键词:法律英语;词汇;特点“法律是由语言构成的,而法律语言则是一种专业阶级的语言,是一般人敬而生畏的精英性语言。
”[1]法律语言这一被誉为专业阶级的、精英性的语言具有许多区别于一般语言的特点,其中尤以法律词汇为代表,因为“词汇是语言意义的主要载体”。
[2]著名法律语言学家DavidMellinkoff也曾说“法律是措辞的职业”,[3]在其专著The Language of the Law (1963)中,他总结出了法律语言措辞的九大特点。
李克兴和张新红(2006)在此基础上列举了法律英语词汇的十大特点。
[4]本文将结合法律文本针对这些词汇特点,尝试将其分为五大类,分别侧重体现法律英语的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精确性和伸缩性。
一、权威性法律作为行为标准必须具备很强的权威性,这一点在法律英语词汇中主要表现在古体词、拉丁词、古法语词的频繁使用上。
笔者对香港律政司出版社的《英汉法律词汇》[5]一书前三页的词汇进行统计,发现23个词中,古体词1个、拉丁词5个、古法语词7个,这三类词在法律英语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些词汇对一般人而言晦涩难懂,但却能给人以威严肃穆的感觉,让人觉得法律犹如圣旨般不可侵犯。
(一)古体词例1: INWITNESSTH WHEREOFPthe partiesheretohave executed thisContractby their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s as of the date first abovewritten·法律英语已有较长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的词汇。
法律英语的特点法律英语的特点一、法律英语的概念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 或Language of the Law,即法律语言,在英语中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
从此概念可以看出,法律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还包括其它语种,如法语、拉丁文等。
二、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法律英语作为专业英语(ESP)的分支学科之一,具有ESP的一般特点:1课程设置是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要;2采用所服务的专业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活动组织方式;3学习重点在于与该专业相适应的语言(语法、词汇、语域)、技巧、语篇以及体裁;4 材料的真实性,即材料来于立法文件、司法文件以及法学家的论著。
法律英语是法律科学与英语语言学间交叉学科研究的结晶,因此其研究应从两个视角进行探析。
一方面,按照法律的观点、方法以及法律规范、法律文书的特殊需要来研究英语在法学理论及实践中的运用;另一方面,运用语言学,尤其是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的英语语言特点。
法律英语具有以下语言特点:词汇特点一、准确用词与模糊语言的同时出现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常把准确性与模糊性这一矛盾纳入同一法律规范。
根据严格解释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书面文字是法官解释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据,因此法律语言用词造句必须十分准确。
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中很少使用描绘性形容词,而且对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等副词使用极为严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
同时,为了追求语意确切、论证周详,法律语言中常使用同义、近义词,如《香港刑法摘要》(D igest of Hong Kong Criminal Law)第八章关于“参加暴动并阻碍船舶、飞机、或者铁路列车罪”中规定“It is an offence for any perso n taking part in a riot to unlawfully and with force (a)prevent , hinder or obstruct ,or attempt to prevent, hinder, or obstruct, t he loading or unloading, or the movement of ; or (b)board, or attempt to board with intent to do so ; any motor vehicle ,tra mcar ,aircraft ,train or vessel . 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案子是由于对法律文字的理解不一造成的,这就有赖于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
法律语言特点的辩证体现法律语言,作为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的载体,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辩证的关系。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首要特点。
法律条文必须清晰明确,毫无歧义,以确保法律的适用能够准确无误。
一个词语、一个表述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和不公。
例如,在刑法中对于“故意”和“过失”的界定,必须精确到每一个细节,否则就无法准确判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然而,这种准确性并非绝对的僵化和刻板。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语言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复杂多样的案件情况。
简洁性也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特征。
法律条文应当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述,使人们能够迅速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要义。
简洁的语言有助于提高法律的传播效率和执行效果。
但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删减内容,而是在保证意思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对语言进行精炼和优化。
有时,为了充分说明法律的适用条件和限制,适当的详细阐述也是必要的,这就体现了简洁性与复杂性的辩证统一。
规范性是法律语言的又一显著特点。
法律语言有着严格的语法和词汇规范,遵循特定的术语和用语习惯。
这种规范性有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然而,规范性并不排斥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丰富,新的法律概念和术语不断涌现,法律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法律需求。
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很强,它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是熟悉和准确的,但对于普通民众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
这就需要在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找到平衡。
一方面,法律语言必须保持其专业性,以确保法律的严谨和精确;另一方面,为了让民众更好地理解法律、遵守法律,法律语言也应当尽量通俗易懂,通过解释、说明等方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
法律语言的逻辑性也十分突出。
它遵循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从前提到结论,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得起推敲。
逻辑的严密性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可预测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
1.法律强制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具有强制性。
所有公民、机构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并使用规定的通用语言文字。
2.标准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特定的语言文字标准,包括语法、词汇、拼写、发音等方面。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通用语言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常还规定了推广和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的措施和政策,如在教育、媒体、政府机构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以便更多人使用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保护传统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常也会涉及保护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内容。
这包括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加强对古代文献、文化遗产等的保护。
5.管理和监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相关的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总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主要包括法律强制性、标准化、推广普及、保护传统文化和管理监督等方面。
它的出台和实施旨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质量和规范性,加强国家统一、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法律文书语言概说一、法律语言和法律文书语言法律语言是以民族共同语为基础,在立法及司法的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民族语言的分支。
法律语言是全民语言功能分化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就具有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任何社会成员使用法律语言时,都必须尊重和遵循其原则和规律。
法律工作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程序、工作目的、工作对象以及工作场合的不同,长期以来在立法及司法部门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语言表达手段系统,从而形成了立法语言与司法语言两大系别。
立法语言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使用的语言,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条例、法典以及其他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指示、命令等,以法律条文的语言为研究的侧重点。
司法语言是指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必须使用的一套法律公务用语,其中包括司法书面语及司法口语。
司法口语是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口头公务语言。
例如司法工作者在搜查、拘留、逮捕等场合,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宣布开庭时审判长、书记员按照法律程序及法律规范的要求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庭审过程中使用的规范化的传令语言;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分别在预审、庭审过程中使用的规范化的询问及讯问语言;合议庭评议阶段使用的规范化的评议语言;法庭论辩阶段律师使用的辩论语言以及法庭上使用的各类演词的语言等。
司法书面语指各类法律文书语言。
法律文书语言是法律语言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运用于司法和诉讼以及与诉讼紧密相关的非诉讼活动中所有的文件、文字材料的语言。
二、法律文书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经验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需要,用文字形式把口头语言记录、表述出来,就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一切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
对于法律文书写作来说,语言至关重要。
首先,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文书语言是由法律文书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
3.专门法律术语 这类术语因为符合术语的单义性、准确性和所表达的概念严格分化三个根本特征,所以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术语。
这三个根本特征是术语和⾮术语的分界线,具备者为术语,不具备者为⾮术语。
单义性要求专门法律术语必须名称单⼀,指称意义单⼀,两者完全⼀致以产⽣严格定义。
例如:plaintiff(原告),defendant(被告),recidivism(累犯),bigamy(重婚罪),homicide(杀⼈者),affray(在公共场所⽃殴罪)等就具备这些特征。
这些术语名称和指称意义均单⼀,定义很严格,除defendant有形容词转化外甚⾄⽆词类变化。
单义性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可有效地防⽌误解,即使在较⼩的语境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前⾯提到的He delivered a lengthy apology⼀句中,如果apology为单义就不会发⽣意义⽆法断定现象。
上述例⼦表明了单义性的重要性,然⽽许多法律英语术语却不能符合这⼀条件。
⼀是由于它们同时具有法律意义和⼀般意义,从⽽形成了的多义,这⼀点前⾯已有论述,在此不多赘述。
⼆是由于专门法律术语的定义下得过多⽽在术语本⾝内部形成了多义。
例如libel就表⽰两种法律概念,第⼀种就有“诽谤、诽谤罪、⽂字诽谤、书⾯诽谤”四种释义,第⼆种和上⾯概念截然不同,表⽰“原告的诉状”;lexmercatoria据查就有“商法、商事法、习惯商法、商业习惯法、商⼈法律、商⼈习惯法”六种释义。
单义性与准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专门法律术语在⾃⼰的范围内释义如此不统⼀不仅破坏了单义性,⽽且还破坏了准确性,结果往往造成理解上的极⼤困难,这不能不说是⼀⼤缺憾。
据此,逐步使法律术语释义统⼀、精确、明晰是整理审订术语应加以解决的⾸要问题。
专门法律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严格分化表明,这类术语不包含感情⾊彩,⼀般只适⽤于法律或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语域中。
严肃的法律要⽤严肃的语体,严肃的语体要⽤严谨精密的专门法律术语体现,法律英语语体严肃庄重的特点很⼤程度上取决于此。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书写作规范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而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准确、严谨的语言表达和规范化的写作方式。
法律语言作为特殊领域的一种语言体系,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范。
在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准确、严谨、明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法律语言和法律文书写作规范,以期提高法律文书的质量和效果。
一、法律语言的特点法律语言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达法律概念、规则和法律文书的语言体系。
它具有以下特点:1. 精确性:法律语言要求用精确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确保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法律文件中的概念和规则必须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以避免模糊和歧义。
2. 严谨性:法律语言要求严密、条理清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晦涩难懂的措辞。
法律文件的表述应当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遵守。
3. 正式性:法律语言在形式上要求庄重、正式,要使用正规的词语和句式。
使用一定的法律术语和短语具有确保法律文件规范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作用。
二、法律文书写作规范法律文件的写作规范旨在确保法律文件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规范:1. 使用精确、明确的词语: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词汇要准确、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和歧义的词语。
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便普通人也能理解。
2.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法律文件应该按照一定的结构来组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等部分。
各部分之间应有适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语,使得文章的逻辑关系清晰可见。
3. 简练明了、不冗长:法律文件通常应该以简练明了的方式表达,避免冗长、废话。
篇幅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4. 参照法律规范:法律文件应该参照法律规范进行编写,遵循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定。
在使用法律术语时,要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5.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法律文件的写作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句子应该结构清晰、言简意赅,避免过多的从句和复杂的结构。
6. 注意格式和排版:法律文件的格式和排版也要符合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眉页脚等方面。
法律用语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法律用语的概念法律用语是指在法律文件、法律文书等法律领域中常用的专门术语。
法律用语具有严谨、精确、清晰等特点,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
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法律用语对于理解法律文本、适用法律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用语的分类1.法律概念术语:指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中使用的一般性、抽象性概念。
例如,法律责任、法人、权利等。
2.法律条文术语:指法律文件、法律文书中常用的法律条文或法律规定。
例如,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刑法中的故意、过失等。
3.法律程序术语:指法律程序和诉讼中常用的术语。
例如,审判权、举证责任、异议等。
4.法律涉外术语:指国际法律领域中涉及国际事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术语。
例如,领事、外交豁免等。
5.法律实务术语:指法律实践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例如,诉讼代理、证据保全、鉴定等。
三、法律用语的特点1.精炼:法律用语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简练精炼的特点,尽可能用简练的词汇表达复杂的法律概念。
2.严谨:法律用语在语言构成上要求严格精确,避免模糊、含糊的用语,以确保法律规范的清晰明确。
3.规范性:法律用语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即在特定的法律领域中,特定的用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规范的用法。
4.专业性:法律用语是专业性语言,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
5.多义性:部分法律用语具有多重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解释。
四、法律用语的运用原则1.准确性原则:法律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准确无误,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用语或用词。
2.规范性原则:法律用语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和规定,以确保使用的术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规范的用法。
3.专业性原则:理解和正确运用法律用语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应用。
4.语境性原则:法律用语的含义和解释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避免武断和片面的解释。
5.严谨性原则:法律用语的使用要求严谨精确,避免模糊、含糊和歧义的表达方式。
第1篇一、规范性法律文书作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在法律事务中使用的正式文书,其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公文写作的规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规范的法律术语:法律文书在表达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概念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法律术语,如“被告”、“原告”、“证据”、“诉讼请求”等。
2. 遵循法律文书的格式要求:法律文书在格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排。
3. 严格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法律文书在语言表达上要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规范、标准的汉字,避免使用方言、俗语、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的语言。
二、严谨性法律文书作为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文书,其语言表达必须严谨、准确,以确保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述清晰明确:法律文书在表述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概念时,必须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语言。
2. 避免歧义:法律文书在语言表达上要避免产生歧义,如使用同音字、近义词等,应选用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词语。
3. 注意逻辑严密:法律文书在表述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前后语句之间要有合理的关联,使整个文书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三、准确性法律文书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精确的词语:法律文书在表达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概念时,要使用精确的词语,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的词语。
2.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的准确性:法律文书在表述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时,要确保其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3. 严谨使用数字和符号:法律文书在表述数字、符号等时,要确保其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
四、简洁性法律文书作为一种具有严谨性的文体,其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简洁的语句:法律文书在表述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概念时,要使用简洁的语句,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
法律语言学第一章法律语言:是以民族共同语为基础,在立法及司法的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民族语言的社团分支。
它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用语以及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规范化的法律公务用语。
法律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及法学的理论方法,科学地描述和解释种种法律语言现象,探究语言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大分支: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立法语言: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使用的语言,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条例、法典以及其他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指示、命令等等,以法律条文的语言为研究的侧重点。
司法语言:是指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必须使用的一套法律公务用语,其中包括司法书面语及司法口语。
⏹司法书面语指各类司法文书用语。
司法文书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劳改机关、公证机关、律师以及诉讼当事人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件。
⏹司法口语是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口头公务语言。
法律语言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法律语言,包括法律文件中的语言和法庭语言、警察语言和监狱语言2、研究、提供和提高专业的法律口译和笔译服务3、消除法律过程中由语言所产生的不利因素4、提供建立在可用到的最佳语言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法律语言证据5、在法律起草和解释问题上,包括在简明语言起草方面提供语言学的专业知识。
学习法律语言学的意义:1、提高法律语言的应用水平2、推动法律语言的规范化3、促进法律语言以及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第二章法律工作用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字的广泛性与用字的严格性两个方面。
法律语言用字的广泛性:第三章法律语言词语体系由三部分组成:①法律专业术语;②法律工作常用词语;③民族共同语。
法律专业术语:是指在法律语体中具有特定法律意义、表达特有法律概念的专门用语。
法律专业术语的特点:1.词义的单一性。
一切科学术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词义单一而固定。
法律语言学探讨法律语言的特点和解释方法法律语言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语言形式,它在法律领域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法律语言的特点以及解释方法。
一、法律语言的特点1. 精确性法律语言要求精确性,即法律的表述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为了实现精确性,法律语言经常采用明确定义的术语,通过精确的措辞来确保法律条款的准确传达和适用。
2. 抽象性法律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即它往往运用抽象的概念来描述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等。
这种抽象性使得法律语言可以用于适应各种具体情况,不受特定情境的限制。
3. 正式性法律语言具有正式性,即在法律文本中采用一定的词汇、语法和用法,以使其具备法律效力。
正式性能够增加法律条文的权威性,并使得法律规则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4. 约束力法律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它能够直接约束公民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法律效果。
法律语言的约束力不仅来源于其明确定义的条文,还来源于法律体系的权威性和公众的认可。
二、解释法律语言的方法1. 文本解释法文本解释法是最常见的法律条文解释方法,它强调依据法律文本的字面意义进行解释。
这种方法尊重条文的表述,避免对法律文本的主观解读,并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文本解释法适用于法律语言表达明确、法律关系清晰的情况。
2. 法理解释法法理解释法强调对法律条文的理性解释,在解释法律规定时,依据法律的原则和理念来判断和推理。
这种方法强调法律规定的目的和立法者的意图,以实现法律原则的贯彻和实践。
法理解释法适用于法律规定模糊、需要灵活解释的情况。
3. 时空解释法时空解释法认为法律规定的解释应该考虑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法律规定理解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法律规定的解释也需要适应不同的时空背景。
时空解释法将法律规定的解释与社会演进相结合,以保持法律的活力和适应性。
4. 历史解释法历史解释法通过研究法律规定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来理解规定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和应用探讨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和应用代写英语毕业论文并从法律英语语言方面的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
法律语言(legal language)是“指人们在立法、代写英语毕业论文司法等实践中所使用的语言。
它是因交际功能而形成的全民语言的变体或支脉”[1]。
同理,法律英语是一种英语言语变体,是比较特殊的英语文体,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如句子冗长、句式复杂、逻辑缜密、信息繁多、用词讲究等。
Mellinkoff[2]将法律英语用词特点归纳为9种情况,如频繁使用法律专业术语、专业行话、正式用词、极端精确表达词、法语词、拉丁词和古英语词或中古英语词等。
其中,在法律文本中以古英语词或中古英语词汇的使用较为常见。
古英语词或中古英语词汇中又以thereunder等副词的使用尤为突出。
“古英语与古汉语一样,古奥、庄严、语体正式、言简意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行文准确、经济、简洁,使简洁性和正式性融为一体,可谓一石二鸟。
”[3]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之所以畏惧法律英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感到像thereunder等古体词晦涩难懂,理解困难,翻译更加棘手。
为帮助学生和法律工作者解决上述问题,宋雷、傅伟良、王青、马庆林、张乐平等对thereunder等英语古旧词在法律英语中的使用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只是在论述法律英语一般性特点时对其一带而过,并未进行深入讨论。
鉴于此,本文拟对thereunder等古英语副词的构成、含义及翻译做进一步探讨,以帮助法律英语学习者和法律工作者解决在阅读和使用法律英语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古体副词的使用理据法律英语偏爱thereunder等古体副词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法律英语自身具有保守性和惰性。
法典讲究传承与稳定。
由于英国或英联邦国家主要采用遵循先例原则---判例法,法官审理案件都要以过去相关案件为参考或依据,因此法官在制作法律文书时,为了避免因改变原有词语而产生歧义,大量的古体词就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4]。
法律用语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法律用语的基本概念法律用语是指在法律文件、法律文书、法律文本中使用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或术语。
法律用语的使用对于法律文件的严谨和准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法律用语的分类1. 法律用语根据文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法律用语和刑事法律用语。
2. 法律用语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律定义用语、法律条文用语和法律逻辑词。
3. 法律用语根据其词汇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律术语和法律表达用语。
三、法律用语的常见内容及解析1. 民事法律用语(1)权利义务:指在民事关系中,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
例如,债权、债务、抵押权、担保义务等。
(2)合同:指双方或多方之间为了达成特定目的而订立的书面文件。
例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
(3)侵权行为:指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如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等。
(4)财产:指个人或法人所拥有的一切物质财富。
(5)继承:指父母或祖父母等亲属在法定继承顺序下享有的财产继承权。
2. 刑事法律用语(1)犯罪: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危害社会的行为。
(2)被告:指因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被起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审判:指在法院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理,并根据审理结果做出判决、裁定等决定的过程。
(4)刑罚:指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予以的刑事制裁,如拘役、有期徒刑、死刑等。
3. 法律定义用语(1)诉讼:指在法院进行的诉讼活动,包括起诉、应诉等法律程序。
(2)证据:指可以证明案情真实或者证实法律事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
(3)无罪推定:指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前,应当被视为无罪的原则。
(4)违约:指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损害的行为。
4. 法律条文用语(1)权利:指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力。
(2)义务:指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依法履行的责任。
(3)刑法:指规定国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
标题:法律词汇在语言种类中的严谨法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需要精确、严谨和准确,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法律词汇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法律文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词汇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一、法律词汇的特点法律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确性:法律词汇需要精确地描述法律条文,不能有任何模糊或歧义。
例如,“故意”、“过失”、“重大过失”等词汇在法律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不能随意解释或扩大使用范围。
2.专业性:法律词汇通常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专业用法,与日常用语有所不同。
例如,“证据”、“证据链”、“举证责任”等词汇,都是法律专业术语,需要用特定的方式来解释和使用。
3.权威性:法律词汇通常是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法庭上的证词和证据需要经过律师和法官的确认和评估,以确保其可信度。
二、法律词汇的重要性法律词汇在法律文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法律条文的基础,只有精确、严谨和准确的词汇才能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其次,法律词汇有助于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
最后,法律词汇有助于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使人们更加尊重和遵守法律。
三、如何使用法律词汇在使用法律词汇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准确理解: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法律条文,理解每个词汇的确切含义和用法。
这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语言能力,以便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法律词汇。
2.尊重权威:我们需要尊重法律词汇的权威性,不要随意解释或扩大使用范围。
只有在权威机构确认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使用特定的法律词汇。
3.谨慎措辞:在使用法律词汇时,我们需要谨慎措辞,确保其准确性和严谨性。
我们需要在描述事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使用准确的法律词汇,以便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论证我们的主张。
4.符合语境:每个法律词汇都有特定的语境和用法,我们需要根据语境来使用它们。
法律英语术语的分类及语言特点
2006年12月14日 8:28 来源:中青网英语角
法律英语专门术语是用来准确表达特有的法律概念的专门用语。
这类专门用语既有和其它各类术语相同的共性,也有其自己特有的个性。
根据意义结构或语义范围,这类专门用语可分为常用术语、排他性专门涵义术语、专门法律术语和借用术语四种形式。
1.常用术语法律英语常用术语有两种概念:第一,不明确表示特定的法律概念,语域比较广,既常用于法律语言中,也是社会日常生活各方面不可缺少的词语,在两种语域中无语义差别,而且通俗易懂。
例如:conduct(行为),write(签字),witness(证明),goods(商品),individual(个人),sum(总额),signing(签署),insurance (保险),gambling(赌博),rule(规则),marriage(婚姻),divorce(离婚)等等。
第二,表示特定的法律概念,但是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全民词汇发生密切联系而经常互相交换与影响,结果由原来只有法律工作者知晓的术语扩伸到全民词汇领域中。
例如:law(法律),lawyer(律师),debt(债务),murder(谋杀),crime(罪行),prison(监狱),court(法庭),contract(合同),police(警察),will(遗嘱),fine(罚款),punishment(惩罚),sentence(判决),judgement(审判),robbery(抢劫),theft(偷窃)等等。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制的发展,这类术语全民化的数量会不断加大。
法律英语常用术语由于法律和全民通用,所以其最大特点就是常用性及适用场合广。
据此,这类术语一般文体信息较少,具有中性文体意义效果。
另外由于这类术语都是常用词,所以其构词能力较强,如law lawful和lawyer, crime criminal, contract contractual,而且有的具有多义性,应用时要注意词形变化和语境
2.排他性专门涵义术语这种术语指排斥与法律概念无任何联系的一般涵义而保留特定的法律专门涵义的法律专门用语。
这类术语有两种涵义:一是法律方面的;二是普通意义方面的。
由于两种涵义截然不同,所以必须通过排斥与法律无关的普通涵义才能明晰地揭示特定的法律专门涵义。
这类术语的多义现象主要是由于词义范围在历史演变中扩大或缩小而产生的。
据此,可将其分为两类形式:1词义外延术语:许多专门创造的法律专门术语由于词义从原先表示的单一概念扩大到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而越出其使用范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例如alibi是一个法律专门术语,意为“不在犯罪现场”,现在词义已扩大为“借口,托辞”,甚至还转化为动词“为…辩解”。
再试看以下词义外延的例子:法律专门术语外延词义statute法令,成文法(公司、学校等的)章程,条例jury陪审团(竞赛时)评奖团code法典、法规密码,电码plead辩护恳求guilt有罪内疚2词义缩小产生的术语:与1类相反,许多法律专门术语不是专门创造的,而是由于全民的原始词义外延缩小从日常生活转用到了法律方面形成的,即在原有含有一般词义的旧词基础上赋予其表示法律概念的新义。
例如日常生活用词box表示“盒,箱”之义,现在已具有法律涵义,成为法律专门术语,表示“证人席,陪审席”。
再试看由于词义缩小形成的法律专门术语的例子:一般词汇词义缩小产生的术语parole(俘虏)宣誓假释complaint报怨控告,起诉exhibit展览证据,特征deed行为契约suit请求,恳求;(一套)衣服起诉;诉讼,讼案排他性专门涵
义术语由于表示法律概念专门,使用频率高,所以构成法律英语专门术语的主体部分。
这类术语虽然从词形看许多都是常用词,但是在语义方面由于它是由一般词义和法律专门涵义两类不同语义内容构成,所以一般只有精通法律英语的法律工作者才能懂得术语所揭示的特定法律概念,而多数人一般只了解其一般涵义。
法律英语用词的最大特点就是准确。
这类术语有一词多义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切不能望词生义,而是一定要借助语境正确理解,以免误用。
例如apology除了常用词义“道歉”外还有“辩护”之义。
在He delivered a lengthy apology一句中由于缺少必要的语境无法断定apology的指称意义。
如果有了语境,比如在法庭上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专门法律术语这类术语因为符合术语的单义性、准确性和所表达的概念严格分化三个根本特征,所以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术语。
这三个根本特征是术语和非术语的分界线,具备者为术语,不具备者为非术语。
单义性要求专门法律术语必须名称单一,指称意义单一,两者完全一致以产生严格定义。
例如:plaintiff(原告),defendant(被告),recidivism(累犯),bigamy(重婚罪),homicide(杀人者),affray(在公共场所斗殴罪)等就具备这些特征。
这些术语名称和指称意义均单一,定义很严格,除defendant 有形容词转化外甚至无词类变化。
单义性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可有效地防止误解,即使在较小的语境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He delivered a lengthy apology一句中,如果apology为单义就不会发生意义无法断定现象。
上述例子表明了单义性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法律英语术语却不能符合这一条件。
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具有法律意义和一般意义,从而形成了的多义,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多赘述。
二是由于专门法律术语的定义下得过多而在术语本身内部形成了多义。
例如libel就表示两种法律概念,第一种就有“诽谤、诽谤罪、文字诽谤、书面诽谤”四种释义,第二种和上面概念截然不同,表示“原告的诉状”;lexmercatoria据查就有“商法、商事法、习惯商法、商业习惯法、商人法律、商人习惯法”六种释义。
单义性与准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专门法律术语在自己的范围内释义如此不统一不仅破坏了单义性,而且还破坏了准确性,结果往往造成理解上的极大困难,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据此,逐步使法律术语释义统一、精确、明晰是整理审订术语应加以解决的首要问题。
专门法律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严格分化表明,这类术语不包含感情色彩,一般只适用于法律或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语域中。
严肃的法律要用严肃的语体,严肃的语体要用严谨精密的专门法律术语体现,法律英语语体严肃庄重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4.借用术语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法律调整的内容越来越多,门类的划分也日趋细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庞大、门类众多、结构严密的学科。
一些新的法律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应运而生,相关领域内的专门术语大量涌入法律英语专门术语,其中许多术语已站稳脚跟,占有非常固定的一席之地。
例如:sadism(性虐待狂)源自心理学,abortion(堕胎)源自医学,artistic work(艺术作品)源自艺术,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源自地理学,heredity(遗传)源自生物学,ratio(比率)源自数学,incest (乱伦罪)源自社会学,monogamy(一夫一妻制)源自人口学,tariff(关税)源自经济学,average(海损)源自运输,claims(索赔)源自对外贸易,life insurance (人寿保险)源自保险等等。
借用术语来源之广,数量之大是很难估计的。
由于观点的不同,究竟哪些术语应真正进入法律术语行列是不能绝对化的。
但是,随着法律调整内容的扩大,在传统公认的借用术语基础上,更多的借用术语进入法律术语是一种必然趋势。
本节所述四
种法律英语专门术语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
它们之间有特定的语义联系,构成独特的有规律的术语体系,所以,应该全面地看待其鲜明的体系性,切不可将其孤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