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育种种质资源主要内容共66页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66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为了提高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为棉花生产提供更多的种质资源,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
通过剖秆鉴定棉花的黄萎病抗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黄萎病的危害黄萎病是由黄萎病菌引起的一种棉花根部病害,其主要危害棉花的根系和茎部。
黄萎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棉田土壤中的黄萎病菌感染棉花。
黄萎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生长停滞、叶片变黄、枝干逐渐枯死。
严重的黄萎病感染会导致棉花的叶片凋萎、植株死亡,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棉花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棉花种质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具有遗传差异的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工作的基础。
棉花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影响到棉花育种的成功和效率。
对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分类和保存,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剖秆鉴定是一种用来测定植物对病害抵抗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切割植株茎部,观察并评价秆部组织的变化。
在棉花黄萎病的抗性剖秆鉴定中,科研人员将不同种质资源的秆部取材进行剖切,观察并评价其抗性表现,有助于筛选出更具有抗性的种质资源,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剖秆鉴定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需要科研人员进行精心的操作和观察。
常用的剖秆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剖切准备:选取已感染黄萎病菌的棉花植株,将其茎部进行横向剖切。
剖切部位包括茎部基部、中间部和上部,以全面观察秆部组织的变化。
2.观察评价:观察并评价被切割后秆部组织的变化情况,包括坏死程度、褐化程度、导管堵塞情况等。
3.数据记录:对观察到的秆部组织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图片记录和文字描述。
4.结果分析:对于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筛选出具有较高抗性的种质资源。
通过对棉花种质资源进行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可以筛选出更具有抗性的品种和种质资源,为棉花育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棉花育种棉花的主要产物是棉纤维,它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与羊毛、丝绸相比)、吸湿、通气、保暖性好、不带静电、手感柔软(与人造纤维相比)等特点。
一、棉区划分;1)河流域棉区2)江流域棉区3)北内陆棉区建国后我国自育棉花品种改良过程:(1)亚洲棉及陆地棉改良阶段(20-50年代)(2)以提高丰产性为主(50-70年代)(3)丰产、优质、抗病性的综合提高阶段(80-90年代)(4)高强纤维、转基因抗虫棉育种阶段(90年代后)二、当前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品种多而乱(二)纤维品质不适合纺织工业的要求1.细度、强度、长度单一,不符合多档次要求2.三丝含量高(“三丝”:我国棉花质量的天敌,它指的是异性纤维,主要是指在棉花中混入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纤维 )(三)抗灾力弱(四)病虫害重(五)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落后(六)植棉效益低三、当前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一)提高产量 (二)改良纤维品质(三)提高抗枯、黄萎病能力 (四)提高抗虫能力四、棉花育种主要方法:四1.引种2.然变异选择育种3.杂交育种4.杂种优势利用5.其它育种方法(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等)五、当前棉花育种面临的困难(一)黄萎病 (二)优质品种的选育(三)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四)杂种优势制种技术改进六、概念种质,遗传学为基因:能够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又称基因库。
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及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材料种质资源的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七、4个栽培种:海岛棉(G.barbadense)、陆地棉(G.hirsutum)、草棉(G.herbaceum)、亚洲棉(中棉,G.arboreum)八、提高单位面积皮棉产量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从选育高产新品种和改革栽培技术入手。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棉花种植的成功离不开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只有保护好棉花种质资源,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才能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棉花种植的基础。
目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不同的种类、品种以及居群。
通过建立棉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和研究不同棉花种质资源,可以保护好这些重要的遗传资源,防止资源的丧失和退化。
同时,加强对野生棉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有助于棉花产业的绿色发展。
其次,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病虫害抗性和高产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耐病虫害能力。
此外,通过遗传改良,开展一系列定向育种工作,可以提高棉花纤维质量、品质和加工性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有用基因,可以培育出对抗新出现的病虫害的抗性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农的收益。
另外,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加强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科研机构应与棉花种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同时,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市场需求,为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更精确的方向。
产业界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实际需求和资源支持,共同推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也是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策略。
各地棉花种植区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加强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加快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在保护与利用棉花种质资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大对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棉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引种2、系统育种法3、杂交育种法4、单交5、复交6、回交育种法:7、远缘杂交育种法:8、诱变育种法9、高新技术10、胚珠培养11、体细胞培养12、花药培养13、种质资源:14、棉花遗传15、芽黄16、等基因系17、衣分18、籽指19、衣指20、低酚棉21、棉花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22、短季棉23、拟抗性(农作物的回避)二、填空题1、世界各主要产棉国都以培育新品种作为提高单产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
2、在20世纪初世界五大产棉国或地区——中国、美国、中亚、印度、巴基斯坦。
3、棉花品种、品系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彷徨变异。
4、棉花的天然异交率一般可达,高的可达50%以上,天然异交率的高低常因品种、地点、年份及传粉媒介多少而异。
40%5、根据参与杂交的亲本类型,杂交育种可以分为和。
品种间杂交、种属间杂交6、杂交育种中常见的杂交方式有、、、。
单交、双交、测交、回交7、棉花杂交育种种中一般常用的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分为和。
系谱法混合种植法8、在棉花育种中,除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法外,也经常应用其他一些育种方法,如、、及等。
远缘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高新技术育种9、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目前正在应用和继续进行研究的制种方法有以下五种: 1.;2.;3.;4.;5.。
人工去雄杂交应用指示性状制种化学杀雄二系法三系法10、组织培养按所用的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和。
胚珠培养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11、当前我国自育品种突出的缺点是、、。
纤维强力差细度偏粗不抗黄矮病12、在植物分类学上,所有野生和栽培的棉种都属于被子植物的锦葵目、锦葵科、棉属。
其中除4个栽培棉种外,其余均是野生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大地区。
棉花是、作物(对光温的要求)。
锦葵锦葵棉喜温喜光13、棉属有四个栽培种中,二倍体棉种有、;四倍体棉种有、。
草棉亚种棉陆地棉海岛棉14、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
新疆兵团第三师棉花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李新林1 彭小峰2 彭 延2 刘素华2 张 选2(1新疆兵团第三师气象站,图木舒克 843901;2新疆兵团第三师农科所,843901)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收集和保存及一般性农艺性状的评价,用于种质创新的手段主要是常规育种技术,这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很不协调。
根据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当前育种需要,如何调整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并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育种,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问题。
1 种质资源的收集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最终目的是为育种者提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亲本材料。
自2007年第三师重建科研所以来,非常重视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当前生产需要,广泛收集各类棉花种质资源2500余份,有力地保证了棉花生产和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开展棉花育种工作,无论从原始材料中直接选择, 或者通过杂交而后再在杂种群体中进行选择,都必须有一定的种质资源作为原始材料,或者作为杂交亲本。
近年来获得种质资源途径主要是以引进为主,共获得1500余份;与其他科研单位进行种质资源交流,获得800余份;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培育,获得新的种质资源23份;在大田生产繁育中发生的变异等材料5份。
在我们收集的这些材料中,包括高衣分材料、高强纤维材料、矮秆材料、光子材料、大铃材料、无腺体材料、花瓣有红心的材料、窄卷苞叶材料、红叶材料,这些特异材料将能为各类棉花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亲本材料。
2 种质资源的繁殖与鉴定无论考察采集到的品种资源,还是征集和交换来的种质资源,在当年或次年在科研所试验田进行鉴定,对其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详细观察记载,对种质资源还进行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抗盐性、抗碱性、抗低氮等鉴定。
根据种质资源保存要求,一般需要调查18个项目,其中包括单株结铃数、衣分、子指、单铃重等,另外,绒长、株型、叶型、铃型也是我们必须记载的项目。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随着全球棉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我国棉花产业在保证供应稳定的同时,也面临着提高品质和增加生产效益的挑战。
而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棉花种质资源,包括传统种质资源和野生种质资源。
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优势种质上,对于大部分种质资源的利用尚不充分。
因此,应该加强对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并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和筛选工作,以发掘更多优质的遗传资源。
其次,我国的棉花种质资源研究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改良方面。
因此,应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分析和评价,深入研究其遗传特性,以指导育种工作。
同时,还应该加强遗传改良技术的研发,包括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以提高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我国的棉花种质资源研究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尚有待改善。
为了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应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筛选工作,深入研究其遗传特性,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浅析作者:阿同古丽•吾司曼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0年第10期摘要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不仅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同时要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加以重视,这是保证种植品质和种植效益的关键,以往在种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解决。
基于此,阐述了种质资源的繁殖与鉴定,探讨棉花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并分析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以推动新疆地区棉花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疆;棉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30.101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分析自然环境以及种植技术的利用。
目前,棉花种植技术逐渐改进,显著提升了棉花的品质。
棉花的种质资源研究主要是种子收集和资源保存,再鉴定种质资源。
长期以来使用的常规育种技术与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不协调,需要在新时期对种质资源加强研究,调整研究方向,进而促进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
1 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棉花的种质资源主要是为了培育出遗传多样性的亲本材料,新疆作为优质棉花的主要种植区,对棉花的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十分关注。
因此,要围绕棉花生产的实际需要,收集大量的棉花种质资源,这也是保证棉花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前提。
进行育种工作,不管是直接在原始材料中选择还是杂交后在群体中选择,都需要物种资源作为杂交亲本或者原始材料。
在新疆的种质资源获得途径中,主要是从外地引进,其次是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物质资源交流获得。
通过新疆科研人员对材料的培育,得到了少量的种质资源变异材料,其中包括高衣分材料、高强纤维材料、大铃材料、矮秆材料、光子材料、无腺体材料、窄卷苞叶材料、花瓣红心材料和红叶材料,对这些特异性材料的利用可以为棉花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丰富的亲本材料[1]。
2 种质资源的繁殖与鉴定不管是采集到的棉花品种资源,还是交换的棉花种质资源,都需要在当年或者第二年的科研试验田鉴定,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学性状以及农艺性状,并记录物种资源的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抗盐性、抗碱性以及抗低氮能力。
收稿日期:2006-05-09作者简介:崔淑芳(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育种及其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资源的选育与鉴定崔淑芳,李俊兰,金卫平,王广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摘要:棉花黄萎病是目前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上缺乏抗黄萎病品种。
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多年的定向选择,培育出的冀616和冀171等,是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优良种质材料。
关键词:棉花;抗黄萎病中图分类号:S562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06)增刊-0180-03Breed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 esistance to V erticillium Wilt in CottonCUI Shu-fang ,LI Jun-lan ,J I N Wei-ping ,WANG G uang-en(C otton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 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 :The harm of Verticillium Wilt in cotton is seriouse at present.It is the m ost economic and efficient mea 2sure to develop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The new cotton varieties ji171and ji616was developed by hybrid method in the artificial in festations with blight and Verticillium Wilt in cotton in HeBe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with resistance to dis 2ease ,high yield and wide adaptability are g ood mertierials in breeding.K ey w ords :C otton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棉花枯、黄萎病是世界各产棉国受害最重的两大病害。
棉花科研育种方案引言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棉花品质和产量要求的提高,科研育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一种棉花科研育种方案,以期提高棉花的产量、质量和抗病能力。
1. 选取育种目标在进行棉花科研育种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育种目标。
常见的育种目标包括提高棉花产量、提高纤维质量、增强抗病能力等。
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育种方案。
2. 基因材料的获取与收集进行棉花育种前,需要获取和收集丰富多样的基因材料。
基因材料可以通过野生种、种子库和其他棉花品种等渠道获得。
通过搜集不同品种的基因材料,可以增加育种中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3. 分析与评估基因材料在获得基因材料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估。
通过对基因材料的性状观察和性状测定,可以了解基因材料的性状、表现型和遗传特点。
这些信息对于育种方案的制定和后续的杂交选育工作非常重要。
4. 杂交选育杂交选育是棉花育种的核心环节。
通过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优秀的杂交组合,获得更好的后代。
在选择亲本时,需要注重其产量、纤维质量、抗病性等重要性状。
杂交选育需要在恰当的季节进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杂交成功率。
5. 筛选与选优在杂交后的后代中,需要进行筛选与选优。
通过对后代的性状观察和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选优和繁殖。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育种目标和育种材料的性状,制定相应的筛选指标和选优标准。
6. 试种与观察在选优后的棉花品种中,需要进行试种与观察。
通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种,观察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同时,需要关注品种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试种与观察是评价和筛选棉花品种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试种和观察,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更优秀的品种。
7. 实施示范种植在选择出优良的品种后,需要进行示范种植。
通过在不同地区和规模的示范田中种植优良品种,观察其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为推广和推动棉花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