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差异
- 格式:ppt
- 大小:30.18 MB
- 文档页数:18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
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
板书:高——寒活动1:(第14页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
(1)两地年平均气温拉萨:5.6℃左右成都:15℃左右(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
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
大屏幕显示: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与重点突破专题17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知识点一:草原和荒漠干旱的自然环境位置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域辽阔,国界绵长,邻国众多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①内蒙古高原,西部有②准噶尔盆地,③塔里木盆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甲温带草原、乙荒漠草原、丙荒漠知识点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草原和牧场内蒙古牧区(我国最大牧区)、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和阿拉善骆驼,以及宁夏滩羊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多种形式危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危害其它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传统民居蒙古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饮水工程坎儿井2.灌溉农业区分布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1、西北地区区内差异①降水的差异:自西向东降水量减少;②畜牧业生产方式差异:贺兰山以东,为高原牧区;贺兰山以西,为高山牧场;③种植业生产方式差异:东部种植业水源主要来自河流,为灌溉农业;西部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绿洲上,主要水源为冰雪融水。
2、三北防护林范围:三北指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是为了防止和治理土地荒漠化。
知识点一:沙漠和戈壁广布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干旱的原因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源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人口城镇分布在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考点33 青藏地区考点梳理考点1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5.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6.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考点2 青藏地区的农牧业1.农业:河谷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2.牧场:高寒牧场。
3.牧区及畜种: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城镇分布: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考点3 三江地区1.江河的地①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区、黄河区、澜沧江区的总称。
②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于这里。
③湿地作用:河流的补给之一,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具有生态蓄水、水补给、气候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2.三江地区的保护。
①地位:三江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③保护措施:三江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林(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重难突破】1.青藏地区高寒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2.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地区差异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许多大江大河的发地河湖湖,塔里木河是最长内流河温带草原,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高寒草地植被草原—荒漠区域特征干旱高寒成因深居内陆,高大山脉的阻挡海拔高能煤、石油、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我国气温低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B.深居内陆C.海拔较高D.位于季风区2.某同学暑假期间前往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状况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中暑——日照强,气温高B.感冒——阴雨连绵C.呼吸困难——海拔高,缺氧D.行走困难——风沙大3.山东援藏引进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示范项目于2020年10月底完工,并于年底前并网发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广水市一中郝又富一、西北干旱的自然特征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亘有高达3000米以上的山脉,也有海拔在250-500米的内陆盆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0米.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降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从东到西减少。
新疆西部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惠泽,降水较多.3.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大致以200mm降水量线(大致在贺兰山一带)分为两部分:(一)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宽广坦荡,属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150-450mm,其中夏季降水高达60%以上,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有利,草场广布,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但冬季较长而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风日数多以及春旱影响农业生产.(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位居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托克逊成为全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
由于云量少,光照资源丰富,加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受地貌和气候的影响,源于周围山地冰雪融水的河流数量虽多,但受下渗、蒸发和引水灌溉的影响,流程短,水量小,多内流河。
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高大山体自然景观也有垂直变化。
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冲积扇平原,有高山融水的滋润,可发展绿洲农业。
二、畜牧业基地和灌溉农业1.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1)主要分为温带草原(主要在内蒙古东部)和山地草场(山地迎风坡上),分别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畜种。
(2)生产方式:由游牧方式向定居轮牧的方向发展。
(3)合理利用草场:①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管理,定期轮牧;②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保护草场资源,防止沙漠化和草场退化,植树种草,退耕还牧.2. 灌溉农业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平原及山麓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制约因素:水源主要分布: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主要作物: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三、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发展历史上的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差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两个重要地区,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首先,地理位置不同。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四
川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是中国最高的地区,有许多山脉和湖泊,气候温和,景色优美。
而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主要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气候极端,沙漠占据大部分地区。
其次,气候不同。
青藏地区气候温和,夏季温度适宜,冬季温度较低,雨量充沛,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而西北地区气候极端,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雨量少,是中国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
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许多发达的工
业和农业,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迅速。
而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和工业发展不足,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
总之,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两个重要地区,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如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