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成都中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涉及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行业分析、项目运营、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及节能措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及风险分析等方面,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

【项目简介】

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建设项目,本金属矿厂位于兴国县,本项目建设总规划用地400亩,项目建成各类再生资源(废旧塑料、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有色金属、报废汽车等)生产线、设备购置以及交通道路、绿化等其他配套设施。项目旨在以治污技术为支撑,在废塑料加工的集散地,整合已关停的加工小企业(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建成一个集回收分拣、集散交易、示范加工、物流配送、污染治理、管理培训、科技研发、公共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60000.00万元,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 1 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2 章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国际市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内市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价格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市场竞争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3 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拟建规模和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规模选定的合理性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4 章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厂址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建厂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5 章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生产纲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艺技术与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生产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生产工艺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岗位定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主要技术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主要设备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圈区管理”推进园区产业转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圈区管理”推进园 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资源综合利用 【发文字号】肇府[2012]38号 【发布部门】肇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12.20 【实施日期】2012.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圈区管理”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肇府〔2012〕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再生资源进口的重要口岸和回收加工制造基地,物流、市场渠道已基本顺畅,品牌效应初显。我市已建成全国第三家、广东省第一家实行“圈区管理”、集约化、规范化运作的再生金属加工基地--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并正在推动广宁华南再生资源(塑料)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报批工作,目前是加快发展、巩固“圈区管理”先行优势、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通过“圈区管理”模式,将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开展加工利用活动,实行集约化、规范化

管理,便于管理部门监管,同时有利于防范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市进口再生资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圈区管理”,体现入园优势,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现就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圈区管理”、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以及实行“圈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再生资源产业指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资源再生品流通以及相关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集合。目前,全球70%“可工业化开采”的矿产资源已由地下转到地上,以“废旧物资”的形态存在于我们身边,其中含有的各类金属、塑料等可以通过拆解、熔炼、加工,再次成为工业生产原料,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矿产”。 进口废物“圈区管理”是指将加工利用限制类固体废物的企业集中在一个独立性、封闭性较强的区域开展加工利用活动,规范加工利用行为、统一治污、加强监管的进口废物监管模式。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过程中,实行“圈区管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最优选择。2011年8月1日,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发布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在设定的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内加工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这表明了今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实现有效管理的最优选择和最佳手段。全国许多地方均已认识到通过“圈区管理”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各地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势头在加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缓解资源短缺矛盾、减轻环境承载压力。使用再生资源可以大量节约能源、水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3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 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复习提问: 世界淡水紧缺原因?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③废水处理再利用 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案3例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 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 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复习提问 中国北方缺水的原因 水南多北少 地南少北多 →加剧缺水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 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北京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 2010年2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1.1.2项目法人单位: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 1.1.3建设地点:北京市丰台区永合庄村9号 1.1.4总占地面积与建设内容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占地4.4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规模14000平方米,重点建设改造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完善再生资源仓储中心的功能;第二期建设规模12000平方米,重点扩建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处理中心,对分拣加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建设电子信息管理平台。 1.1.5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设规模为交易分拣加工废塑料10万t/a、废钢铁45万t/a、废纸25万t/a;其它15t/a。 产出塑料工业基础原料9.3万t/a、再生钢铁工业基础原料44.775万t/a、再生纸工业基础原料24.875万t/a1。其它原料14.925t/a。 1.1.6建设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55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设期利息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1注:在回收分拣过程中损失1.125万吨/年,其中水分损失2.98万吨/年,含少量废塑料等的泥土固体废弃物0.48万吨/年。产生含废纸的泥土0.05万吨/年。产生含泥土铁粉和铁锈0.16万吨/年。

1.1.7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不含前期工作)。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资源循环与利用水平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75-2006,颁布静脉产业类(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生态工业基地标准(试行)。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表1.1-1国家环保行业标准及本项目达标情况 (2)国家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措施》,国土资发[2008]24号 1)土地等别划分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合庄村9号,该区土地已列入北京市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规划用地。 2)投资强度控制措施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主体 (一)项目名称 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目 (二)项目投资主体 某某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丽水市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丽水市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76667.1 平方米(折合约115.0 亩),代征地面积69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75977.1 平方米(折合约114.0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制造和经营的规划

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75977.1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2120.4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5778.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69746.9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9573.2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5774.3 平方米,成品仓库3798.9 平方米),办公用房3343.0 平方米,职工宿舍1899.4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215.7 平方米;绿化面积5014.5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18842.3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75977.2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433.5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近现代以来,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

最新人教版选修6《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6《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漫画导入:图中的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有那些? 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目前人类正面临一些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的问题,对于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解决其开发与消费中所产生的多种环境问题呢?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石油是地质时期的低等生物(如浮游生物)大量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变成有机质,通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如地壳变动等)富集起来的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有一种石头叫油页岩,它同石油一样,是由生物的残体混同泥沙变成的,所以可以用来炼 ,是一国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2.能源工业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极为重要。保障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安全以及解决能源消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 3.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能源问题是我国21世纪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重庆渝东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物流中心项目策划书

重庆渝东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物流中心项目策划书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2)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5) (一)区位可行性 (5) (二)市场可行性 (5) (三)政策可行性 (12) (四)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15) (五)生态和社会可行性 (15) 四、项目建设方案 (17) (一)建设内容 (17) (二)建设时间 (21) (三)市场经营和招商 (21)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4) 六、经营效益测算 (25) (一)收入估算 (25) (二)成本估算 (25) (三)利润估算 (26) 七、项目经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建议 (27) 八、附件、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渝东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物流中心 项目地址:位于奉节县城长江南岸的酒溜村(小地名:酒溜子) 项目规模:规划用地200亩 建设方式:政府招商,业主投资建设 投资总额:35750万元人民币 建设周期:3年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我国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工业化阶段,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扩张和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排在世界第80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得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尤其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通过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加工利用,将大量生产和消费后废弃的资源再利用,既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又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更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各地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国务院、重庆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明确重庆市为全国首批发展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对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给予了重点指导和支持。因此,该项目建设有强力的政策支撑。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③废水处理再利用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 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 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 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1万吨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可行性研报告 项目名称: 组织申报单位: 法人代表:手机:联系电话:网址:单位地址: 申报时间: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人员 姓名职称证书编号签名 注册建筑师 高级经济师 结构工程师 建筑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经济师 注册咨询师 注册咨询师 注册结构师 注册造价师 校稿负责人 审核负责人 审定负责人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承办企业名称: 企业法定代表人: 项目拟建地点: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1万吨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和要求,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资源再生为主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从当地自然环境和建设场地的建厂条件出发,对本项目的有关内容,包括建设规模、销售前景、工艺路线、设备选型、动力供应、附属设施、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等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分析和评价。 1.3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XXX省轻纺工业设计院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纺织、化纤、轻工甲级 证书编号:工咨甲1031633001 1.4 承办单位简介 XXX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总部位于XXX县——XXX非公有制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下属四个分支机构:XXXX塑

料编织厂、XX市XX饭店有限公司、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 宏翔农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多元化生产经营实体。公司现有总资产1.06亿元,员工715名。 XX塑编厂是公司核心产业,年产各种塑编袋、涂膜袋、彩印袋、网眼袋等近3000万条,年产值达1900多万元。主要销往省内外水泥、石膏、面粉、农副产品、饲料、肥料等行业生产企业,并以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赢得了用户的青睐,“XX”牌编织袋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2007年,XX塑编厂自主研发的“XX”牌高精密网袋被XXX省包装协会评为“XXX省优秀包装产品”。 二○○四年八月XX公司以2808万元战略性整体收购了原国营XX 饭店,并投资920万元,对该饭店进行改造装修,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对饭店实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2006年又投资1660万元新建了独具风格的综合经营楼—迎宾楼。XX饭店于2007年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四星级”饭店。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同时,兼营玻璃、铝型材、塑钢型材的加工和销售,并承揽工程安装等业务。 XXXX农资有限公司是XX公司近两年新开发的产业,主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从事化肥等农资产品的经销和粮油购销业务,发展“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种植面积3000多亩,并逐步向农业深加工方向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创出一条新路。2006年被XXX县政府确定为“全县化肥储备定点单位”。 多年来,XX公司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团结拼搏不断创新,企业逐年发展壮大,连续多年被省、市、县政府评为“先进私营企业”和省农行“AA级信用企业”。公司董事长XXX多次荣获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1999年被评为“XXX省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2001年获“XX市乡镇企业家”称号;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

可再生资源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可再生资源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第一章可再生资源项目概要 第二章可再生资源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可再生资源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第四章可再生资源项目总图布置方案 第五章可再生资源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可再生资源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可再生资源项目清洁生产 第八章可再生资源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第九章可再生资源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可再生资源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一章可再生资源项目融资方案 第十二章可再生资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可再生资源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四章可再生资源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可再生资源生产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可再生资源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已经和仍将发挥提升中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将直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并受惠于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加快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排除干扰,朝着制造强国这一目标坚定地前进。 四、项目建设选址 “可再生资源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34.00 平方米(折合约200.00 亩),净用地面积132774.0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99.16 亩)。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

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34.00 平方米(折合约200.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32774.0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99.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94681.13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35575.52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35575.52 平方米;绿化面积9108.30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25298.17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32774.0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可再生资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可再生资源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可再生资源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62.95 万元/公顷>1259.00 万元/公顷,建筑容积率1.02 >0.80 ,建筑系数71.31 %>30.00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20.00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7.00 %,各项用地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可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个人) 项目名称: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承办企业名称(人) : 企业法定代表人: 项目拟建地点:某某省某某市义龙某某区境内 1.2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和要求,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资源再生为主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从当地自然环境和建设场地的建厂条件出发,对本项目的有关内容,包括建设规模、销售前景、工艺路线、设备选型、动力供应、附属设施、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等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分析和评价。 1.3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1.4承办单位简介 1.5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1.5.1 项目提出的理由 1.5.1.1 产业规划与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某某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事物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国家将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某某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国家将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推行循环经济的企业予以优惠和支持,对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项目的企业,政府将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国家发改委规划,至2010年,我国就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我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1.5.1.2项目的提出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消耗殆尽只是时间的问题,资源必须反复循环利用,塑料再生就是石油再生。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是保持塑料行业持续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这是一项既有意义又有前途的绿色产业。废旧塑料再生原料,应用领域广某某市场前景巨大。针对本行业而言,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等待开发的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如何提高回收技术和行业管理水平,实现物尽其用,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每年数千万吨的塑料垃圾给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个中某某市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课满足二十家中、小型塑料企业的原料需求,废旧塑料资源被现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类的第二矿藏”、某某市里的宝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北京市华京源回收公司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 2010年2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1.1.2项目法人单位: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 1.1.3建设地点:北京市丰台区永合庄村9号 1.1.4总占地面积与建设内容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占地4.4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规模14000平方米,重点建设改造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完善再生资源仓储中心的功能;第二期建设规模12000平方米,重点扩建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处理中心,对分拣加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建设电子信息管理平台。 1.1.5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设规模为交易分拣加工废塑料10万t/a、废钢铁45万t/a、废纸25万t/a;其它15t/a。 产出塑料工业基础原料9.3万t/a、再生钢铁工业基础原料44.775万t/a、再生纸工业基础原料24.875万t/a1。其它原料14.925t/a。 1.1.6建设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55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建设期利息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1注:在回收分拣过程中损失1.125万吨/年,其中水分损失2.98万吨/年,含少量废塑料等的泥土固体废弃物0.48万吨/年。产生含废纸的泥土0.05万吨/年。产生含泥土铁粉和铁锈0.16万吨/年。

1.1.7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不含前期工作)。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资源循环与利用水平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75-2006,颁布静脉产业类(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生态工业基地标准(试行)。 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表1.1-1国家环保行业标准及本项目达标情况 (2)国家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措施》,国土资发[2008]24号1)土地等别划分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合庄村9号,该区土地已列入北京市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规划用地。 2)投资强度控制措施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经典)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 新人教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教材第49页图3.17 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 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 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 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2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 答案:1.C 2.D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大量引水灌溉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C.气候越来越干旱D.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解析: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是由于上游过度引水灌溉造成。 答案:B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项报告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项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地区生产总值3661.18亿元,比

上年增长6.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89亿元,增长11.44%;第二产业增加值2269.93亿元,增长1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8.35亿元,增长8.7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84亿元,同比增长7.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6.62亿元,同比增长9.20%。国税收入319.94亿元,同比增长7.53%;地税收入亿元29.10,同比增长6.7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4%。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17%,衣着上涨0.84%,居住上涨1.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99%,医疗保健上涨1.1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1%,交通和通信上涨0.85%。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80.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5.54%。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项目承办单位在多年的生产服务承包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自主研发的项目产品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良、节能环境保护,在整个相关行业中市场潜力巨大。 2、在工业4.0时代,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为消费者在驾驶时给出正确

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园区 1.1.2建设单位:**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1.3建设地点:**经济开发区(东区) 1.1.4建设规模:年进口废旧有色金属20万吨,废旧钢铁50万吨, 废旧塑料5万吨等 1.1.5投资估算:总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 1.1.6建设周期:立项后24个月建成投产 1.1.7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7.07年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理由 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已经趋于枯竭。同时,由于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废物(简称固体废物)大量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以你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呼声。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环境署在巴西里约热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宣言,人类开始重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解决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正规和发展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产业,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1993年国家科委编写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第二十一章“再生资源领域”对再生资源的定义为: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通过不同的加工手段,可以恢复

其使用性能的物料的总称。并将再生资源分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纸、废塑料、废化纤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再生资源的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以上的畴,尤其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门类齐全的废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军用装备、家用电器等等大量涌现。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弥补资源不足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与开采利用原生矿产资源相比,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优势。例如,每利用一顿废铜,相当于少开采100-200吨矿石,少产生100多吨工业废渣,少产生2吨二氧化硫,节约能源3吨多标准煤,资源效益、环境效益、节能效益极为显著。因此,一些国家称再生资源产业为“第二矿业”和“城市矿山”。再生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产业”。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环境也不容乐观,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规和发展进口再生资源产业,向社会提供持续稳定的资源,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意义。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为此,国家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国家从“九五”开始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突出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推进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将此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形成再生资源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