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 格式:pptx
- 大小:106.03 KB
- 文档页数:22
2024年春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最好的______A.结果和效率B.结果和利益C.利益和效益D.效率和效益2、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3、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把适应于不同环境的组织结构划分为A.有机组织与元机组织B.平行组织与垂直组织C.有机组织与机械组织D.垂直组织与扁平组织4、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韦伯B.梅奥C.马斯洛5、研究表明,通常有效的管理幅度是______A.3~6人B.7~12人C.12~20人D.20~30人6、霍桑实验的第四阶段是A.工作物理环境实验B.职工福利措施实验C.态度和意见调查D.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7、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______A.信度B.可靠度C.效度D.可信度8、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A.家庭B.社会组织C.氏族D.部落9、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B.组织承诺C.工作参与D.工作满意10、根据利克特的领导系统理论,决策权在最高领导层,兼用奖励和偶然的处罚激励下属,能够听取下属意见的领导作风是A.专制集权式领导B.仁慈集权式领导C.协商民主式领导D.民主式领导11、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12、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C.两者无关联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13、如果说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核心是______A.知识C.激励D.控制14、社会知觉的核心成分是A.一般知觉B.自我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15、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A.能力B.智力C.知识D.技能16、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泰勒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17、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运用公平理论分析甲为何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2.H同学在生活中能言善辩,但在大庭广众面前的表现却很拘谨,不尽如人意。
这种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是()。
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3.企业形象评估的三个主要评价指标是()。
A.认知度、知名度和评价度B.认知度、广告接触度和评价度C.知名度、广告接触度和影响力D.认知度、知名度和影响力4.人类行为是由客观刺激通过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反应,其特点包括()。
A.自觉性与主动性B.因果性C.目的性D.稳定性与可塑性E.个别差异性与共同性A.领导作风理论B.领导行为理沦C.领导特质理论D.领导权变理论6.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称为()。
A.控制B.计划C.协调D.组织7.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8.简述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则。
9.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影响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10.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
A.重视心理强化B.激发从众心理C.培奍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11.试述影响士气高低的原因。
12.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
C.培养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13.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理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启示一、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内涵(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又称“实利人”,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麦格雷戈、吉尔布雷斯等。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未来将获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
1.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的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 理论。
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大多数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风险与责任,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2.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措施: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把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视为整个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领导方式是专型制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干活,无需参与管理,普遍采用“命令与统一的管理方式”;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即用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员工的“消极怠工”行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经济人”假设——X理论的具体体现。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也称社交人,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唯一重要的手段,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社交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梅奥。
1.“社会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点: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原有的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所受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1.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A)A.泰勒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2.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B)A.法约尔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3.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C)A.韦伯B.梅奥C.马斯洛D.摩尔斯4.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的人性观是(A)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5.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A)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6.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D)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闾知觉7.时间知觉的主要参考标志是(C)A.个人经验B.态度C.参照物D.情绪8.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C)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9.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D)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
”这就是说,我们认识一个人要根据他的言论和行为,这里所说的是社会知觉中的(B)A.自我知觉B.对他人的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11.“人贵有自知之明”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匾的认识,它属予社会知觉中的(D)A.对他人的知觉B.角色知觉C.人际知觉D.自我知觉12.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是(D)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13.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B)A.凯利B.海德C.武德奥斯D.威廉·詹姆斯14.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和后果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和内因的作用。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综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人性的认识问题,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围绕着人性假设而展开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与重要前提。
在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重要的人性假设理论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成就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直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产生于早期管理学阶段。
该假设认为,人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a、"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b、"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c、“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2 、“社会人”假设。
为了消除“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不良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梅约, 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并在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其基本观点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问题。
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理论一、人性假设理论旳基本内涵(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又称“实利人”,代表人物重要有泰罗、麦格雷戈、吉尔布雷斯等。
“经济人”假设来源于享乐主义旳哲学观点和劳动互换旳经济理论,觉得人旳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旳私利、人打算做旳一切都是扩大他们将来将获得旳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旳。
1.麦格雷戈在他旳《公司中旳人旳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
x理论旳基本观点如下: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量逃避工作;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旳本性,必须对其施以逼迫、控制、指挥旳措施,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干使其为完毕组织目旳而努力;大多数人天生缺少进取心,不肯承当风险与责任,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人缺少理性,易受外界和别人旳影响作出某些不合时宜旳举动。
2.与“经济人”假设相相应旳管理措施: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把完毕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视为整个管理工作旳出发点和归缩;觉得管理旳重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引、控制、监督;领导方式是专型制旳,觉得管理工作是少数人旳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干活,无需参与管理,普遍采用“命令与统一旳管理方式”;在奖惩制度方面重要是“胡萝卜加大棒”旳措施,即用金钱来刺激员工旳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员工旳“悲观怠工”行为。
泰罗旳科学管理措施是“经济人”假设——X理论旳具体体现。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也称社交人,这种假设觉得:人们在工作中得到旳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旳唯一重要旳手段,人们最注重旳是工作中与周边人旳和谐关系。
良好旳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旳决定因素。
社交人假设旳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重要代表人物:梅奥。
1>.“社会人”假设对人性旳理解重要有如下四点:人所受到旳最重要旳鼓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旳所有社会需要旳满足,涉及良好旳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旳成果,许多工作自身原有旳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旳社会关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人在所处群体旳社会力量中所受旳影响,比管理中旳鼓励和控制对他旳影响更大;员工旳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旳限度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