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视原理第1章csj
- 格式:pdf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90
电视原理第一章1--1 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答: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称为逐行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
隔行扫描优点:节省带宽,减少闪烁感;缺点:离电视近时仍有闪烁感1--5 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正在正程?哪些出现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答: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
其中图像信号出现在正程,其余信号出现在逆程。
复合同步信号是用来分别控制接收机中行、场扫描锯齿波的周期和相位。
复合消隐作用是分别用来消除行、场逆程回归线。
槽脉冲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
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使无论奇场还是偶场送到场积分电路去的波形是完全相同的。
图像信号的基本参数是亮度、灰度和对比度。
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1--9 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什么?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什么?答:我国电视行频:15625Hz;场频:50Hz;帧频:25Hz;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1--11 彩色光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答:彩色光三要素是指彩色光可由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一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色调是指彩色光的颜色类别。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1—17.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目前彩色电视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亮度方程?电视原理第二章2--1 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答:1.为了把三基色信号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最简单的办法用是三个通道分别地把红、绿、蓝三种基色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分别用R,G,B三个电信号去控制红、绿、蓝三个电子束,从而在彩色荧光屏上得到重现的彩色图像,这种传输方式从原理上看很简单,但对占用的设备及带宽来说是十分不经济的,因而也没有实用价值,从而采用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方式。
第一章电视机基本概念一、彩色电视机的基本概念1、彩电-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
2、彩色电视的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PAL、SECAM。
NTSC制:美国、墨西哥、日本、台湾、加拿大等国和地区采用;PAL制:德国、中国、香港、英国、意大利、荷兰、中东一带等国和地区采用;SECAM制:法国、前苏联及东欧和非洲各国采用。
3、彩色电视机伴音制式:电视机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调频或调幅)和载波频率所采用的技术标准。
主要分为D/K、I、B/G、MD/K:6.5MHz,中国大陆采用;I:6.0MHz,香港地区采用;B/G:5.5MHz、国外部分地区采用;M:4.5MHz, 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采用。
二、彩色电视机的分类1、电视机按信号的处理方式来分类:模拟电视机:指能对模拟电视调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最终能输出图形,声音供用户直接使用的视听产品。
数码电视:采用了一些数字处理技术的模拟电视,数码电视的范围比较宽,从早期的遥控电视,到倍频,逐行电视,甚至现在我们高清电视也应该属于此范畴。
数字电视:能接收电视数字调制信号(通过卫星,地面或有线传输的数字电视调制信号)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供用户直接接收的视听产品。
2、按清晰度分类: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
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
3、按显示器件分类:可以分为CRT电视机、LCD电视机、LED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背投电视机等。
第二章彩色电视机的基本接口及格式一、基本接口1、AV端子:也称AV接口,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 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
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工.电子的第一章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一章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1 电视显像基本原理一、图像的分解与重现仔细观察报纸上的照片,就会发现它是由许多明暗不同的小点子组成的。
其实,任何一幅图像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密集的细小点子组成的。
这些细小点子称为像素。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
一幅图像中,像素取得越多,图像就越清晰、逼真。
例如,一张35mm的电影胶片是由近百万个像素组成的,所以电影画面显得非常清晰、逼真。
电视图像也是由像素组成的。
在发送端把一幅图像分解为许多像素,利用摄像管按顺序将一个个像素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传送出去,在接收端通过显像管将电信号再转换成一一对应的像素,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就像写字一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字一字地顺序写出。
图1-1为图像传送示意图。
在发送端将“工”字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通过光电转换将像素的亮度按一定顺序转换成电信号,并依次传送出去。
在接收端的屏幕上,再按同样顺序将各个电信号在相对应位置上转变为光。
当这种顺序传送进行得非常快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就会在屏幕上看到一幅完整的“工”字图像。
这种在发送端依一定顺序把图像分解成一个个像素,而在接收端依同一顺序把像素再组合成图像的过程称为扫描。
二、电子扫描1、逐行扫描:电子束从上向下一行一行地依次扫描称为逐行扫描如图1-2A。
在图中实线及虚线均表示扫描线。
实线表示扫描正程,虚线表示扫描逆程。
电子束在左上角A点扫到屏幕右下角B点,形成一幅完整光栅。
在电视系统中,摄像管与显像管外面都装有行与场两对偏转线圈,线圈中分别流过行、场锯齿波电流,同时产生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偏转磁场。
当行扫描锯齿波电流流过行偏转线圈时,电子束将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偏转力,使电子束从左向右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扫描(也称行扫描),这一段扫描过程称为行扫描正程。
正程结束后,电子束从右端迅速返回到左端,这一段扫描过程称为行扫描逆程。
电子束来回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行扫描周期(TH)。
第一章电视传像原理本章重点一•人眼的视觉特性1•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2.人眼亮度感觉的特性:人眼亮度感觉与环境亮度有关;亮度感觉与亮度值的对数成比例;可觉察的最小亮度变化 △ B min/ B max大致相同,称为对比度灵敏度阈 S 为0.005〜0.05 ;图像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称为对比度。
3•人眼具有视觉惰性,故有闪烁感觉和临界闪烁频率。
4.人眼的视角、分辨角和分辩力。
5.电视传像的基本过程;顺序传输制。
二. 电视扫描原理1 •像素的顺序传输制。
2 •电子束扫描的概念和作用。
3 •逐行扫描、扫描光栅、扫描电流、扫描参数(帧频、行数)。
4.隔行扫描原理、作用;隔行扫描光栅;扫描的同步;场频与帧频;我国电视扫描的参数。
本章名词解释:1. 视敏函数:在相同亮度感觉的条件下,不同波长上光辐射功率的倒数可以用来衡量人眼对各波长光明亮感可觉察的最小相对亮度变化 /B 称为对比度灵敏度阈,用 [标记,其值通常在 0.0050.05之间。
2.相对视敏函数:任意波长光的视敏函数•匚与最大视敏函数值相比的比值称为相对视敏函数,记觉的敏感程度。
‘二 为:3. 对比度灵敏度阈:4. 对比度:光源或发光面的最大亮度 ’:- 与最小亮度「匸丄-之比值。
用下式表示:5. 亮度层次:指画面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级差数,也称为灰度层次,用InC 1 2.3.严n = ---- +1 R# ——k CS Sn 标记:视觉暂留:有光脉冲刺激人眼时,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即具有一定的惰性。
光源消失以后,景物影响 会在视觉中保留一段时间,称为视觉暂留或视觉惰性现象。
视觉暂留时间在 0.05〜0.2s 。
6. 7•临界闪烁频率:不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源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常用 -表示。
8.融和频率:若景物以间歇性光亮重复呈现,只要重复频率大于 重复频率可称为融合频率。
20H Z ,视觉上始终保留有景物存在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