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

终结性考试题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计算题。

一判断题(总分40分,10题)

1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对)

2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错)

3几何可变体系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材料的位移时,结构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可能变化的结构体系。(错)

4“左上右下剪力为正”是剪力的正负号规定。(对)

5安全因素取值大于1的目的是为了使构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对)

6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不通过图形的形心。(错)

7欧拉公式是在假定材料处于弹性范围内并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对)

8梁横截面竖向线位移称为挠度,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称为转角。(对)

9在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等于零。(错)

10在力矩分配法中,相邻的结点不能同时放松。(对)

二单项选择题(总分40分,10题)

1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A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 大小相等

C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D 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力F在X轴上的投影力F与X轴的夹角为()

3如图所示结构为(几何瞬变体系)

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14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

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

5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屈服)阶段的特点是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颈缩弹性强化屈服

6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轴的惯性矩为(D )

A B C D

7某两端铰支的受压杆件,其临界力为100KN,若将此杆件改为两端固定,则其临界力为()KN. 100 400 50 200

8平面桁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主要是由(轴向变形)变形产生的。

剪切变形轴向变形弯曲变形扭转变形

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次。

1 2 3 4

10等截面直杆,当远端为固定铰支座时,传递系数等于()0 0.5 -1 1

计算与作图题(总分20分,2题)

1计算图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

解:求支座反力:

F BY=( )

-10KN( ↓ ) 5KN(↓ ) 10KN(↑) 12KN( ↑ )

2 F AX=( )

-6KN( ← ) 10KN( → ) 12KN(→) 10KN(←)

3 解:求支座反力

F AY=( )

-6KN(↓) 5KN(↓) 10KN(↑) 12KN(↑)

4解:求杆1、2的轴力

F N1=( )

10√2KN( 拉 ) -10√2KN( 压 ) 10KN( 拉 ) -5KN( 压 ) 6KN( 拉 )

试卷(2)

判断题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错

2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对

3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可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对

4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是多余杆件,应该撤除。错

5任何一种构件材料都存在着一个承受应力的固有极限,称为极限应力,如构件内应力超过此值时,构件即告破坏(对)6只要平面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恒小于零。(错)

7压杆上的压力等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错)

8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图形。(错)

9结点角位移的数目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错)

10位移法杆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力法一样。(错)

单项选择题(总分40,10题)

1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的作用平面力偶的作用平面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

2平面平行力系有( 2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3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不通过该铰的一根链杆相连组成的体系是()

瞬变体系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图示为一轴力杆,其中最大的拉力为()

12KN 20KN 8KN 13KN

5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进行(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算允许荷载)三个方面的计算。

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算允许荷载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强度校核、刚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计算允许荷载

6受弯构件正应力计算公式中,叫()

截面面积截面抵抗矩惯性矩面积矩

7某两端固定的受压杆件,其临界力为200KN,若将此杆件改为两端铰支,则其临界力为()KN. 150 200 100 50

8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两点虚设()。

一个竖向单位力一个单位力偶一个水平向单位力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

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0 1 2 3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 AB是()

0.5 -1 0 2

试卷(3)

1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对)

2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如力的大小不为零,则该力一定与该坐标轴垂直。(对)3力矩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对)

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对)

5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是截面上各点正应力合成的结果。(错)

6只要平面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肯定大于零。(对)

7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4倍。(错)

8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角。(错)

9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多余未知力。(对)

10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目和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错)

11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主矢和主矩合力偶合力主矩

12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个独立的力矩方程。

3 1

4 2

13切断一根结构内部链杆相当于解除()个约束。

2 1 4 3

14杆件的内力与杆件的()有关。

外力、截面外力、截面、杆长、材料外力、截面、材料外力

15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有关。

内力、截面内力、截面、材料、杆长内力、截面民、杆长内力16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17某两端固定的受压杆件,其临界力为120KN,若将此杆件改为两端铰支,则其临界力为()

480 240 60 30

18在单位荷载法中,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竖向单位力水平向单位力任意方向单位力单位力偶

19力法中,自由项是由()图乘得出的。

A

B C D 都不是20等截面直杆的线刚度为i,远端的约束是固定端支座,则转动刚度为()

2 3 1 4

试卷(3)

1计算简图是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对)

2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称为平面平行力系,有二个平衡方程。(对)

3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对)

4梁的正应力是由剪力引起的。(错)

5应力是构件截面某点上内力的集度,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剪应力。(对)

6平面图形对其形心轴的静矩恒为零。(错)

错7压杆的长细比越大,其临界应力越大。(错)

8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形。(错)

9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对)

10位移法的典型方程是变形协调方程。(错)

11加减平衡力系定理适用于()

刚体任意物体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变形体

12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个独立的投影方程。

2 3 4 1

13如图所示结构为()

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14杆件的基本变形有()

4 3 1 2

15轴向拉(压)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线性均匀任意曲线

16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为()

17受压杆件在下列各种支承情况下,若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其中临界应力最小的是()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两端铰支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18在单位荷载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单位力偶水平向单位力任意方向单位力竖向单位力

1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次。

0 1 2 3

20图所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S AB是()

4i6i8i16i计算图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

21解:求支座反力

(1)F BY=()

-24KN( ↓ ) 12KN( ↓ ) 24KN( ↑ )

22解:求支座反力

F AX=()

-12KN(←) 24KN( → ) 12KN(→ ) 24KN( ← )

23 F AY=( )

-24KN( ↓ ) 10KN( ↓ ) 24KN( ↑ ) 12KN( ↑ )

24

24解:求杆1、2的轴力

F N1=( )

A

B C 24KN(拉) D -24KN( 压 )

25 解:求杆1、2的轴力

F N2=( )

A B 0 C D 5KN(拉) 试卷(4)

1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对)

2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为零,如力的大小不为零,则该力一定与该坐标轴垂直。(对)

3力矩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对)

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对)

5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是截面上各点正应力合成的结果。(错)

6只要平面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肯定大于零。(对)

7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4倍。(错)

8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角。(错)

9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多余未知力。(对)

10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目和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错)

11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合力合力偶主矩主矢和主矩

12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个独立的力矩方程。

3 1 2 4

13切断一根结构内部链杆相当于解除()个约束。

4 3 2 1

14杆件的内力与杆件的()有关。

外力、截面、材料外力、截面外力外力、截面、杆长、材料

15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有关

内力、截面、杆长内力内力、截面内力、截面、材料、杆长16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B C D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整理)房屋建筑力学2

第一批次 [论述题] 一、单选题: (1)重型机械制造工业主要采用( )。 A:单层厂房 B:多层厂房 C:混合层次厂房 D:高层厂房 (2)工业建筑按用途可分为()厂房。A: 主要、辅助、动力、运输、储存、其它B: 单层、多层、混合层次 C: 冷加工、热加工、恒温恒湿、洁净D: 轻工业、重工业等 (3)多层厂房多用于()。 A:重型机械制造厂 B:冶炼厂 C:汽车厂 D:玩具厂 (4)单层厂房多用于()。 A:电子厂 B:食品厂 C:汽车厂

D:玩具厂 (5)冷加工车间是指()。 A:常温下 B:零度以下 C:零下5度 D:零下10度 (6)工业建筑设计应满足()的要求。a:生产工艺,b:建筑技术,c:建筑经济,d:卫生及安全,e:建筑造型 A:a,b B:c,d,e C:a,b,c,d D:a,b,c,d,e (7)生产工艺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 A:对 B:错 (8)热加工车间是指生产中散发大量余热,有时伴随烟雾、灰尘和有害气体产生()。 A:对 B:错 (9)工业建筑设计与建筑没有共同之处,是一套完全的体系()。

A:对 B:错 (10)混合层次厂房内既有单层跨,又有多层跨()。 A:对 B:错 二、填空题: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和。其中起 主导作用。 2.厂房生活间的布置方式有生活间、生活间和车间内部式生活间。 3. 厂房生活间的布置方式、及。 三、简答题: 1.工业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2.工业建筑如何分类? 3.单层厂房的起重运输设备有哪几种?每种的主要组成部分?每种吊车的使用特点? 4.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 5.何为厂房标高?有吊车的厂房如何确定柱顶标高? 参考答案: 一、题1.A 题2.A 题3.D 题4.C 题5.A 题6.C 题7.A 题8.A 题9.B 题10.A 二、1.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功能 2.毗邻式独立式 3.毗邻式生活间独立式生活间内部式生活间

2018年建筑力学第二次作业

建筑力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得分: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杆拉压变形中横截面上应力均布的结论是从()假设得到的: ( C ) A.各向同性 B.小变形 C.平面 D.单向受力 2.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中最小的是(): ( B ) A.弹性极限 B.比例极限 C.屈服极限 D.强度极限 3.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中最小的是():( B ) A.弹性极限 B.比例极限 C.屈服极限 D.强度极限 4.如果一个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相差较大,说明这个材料可能是():( C )

A.弹性材料 B.塑性材料 C.脆性材料 D.不能确定 5.拉压杆的强度公式不能用于解决哪个问题():( C ) A.强度校核 B.截面尺寸设计 C.受力分析 D.确定许用载荷 6.在杆件的拉压实验中,如果断口呈45度左右倾斜,则材料应该是(): ( C ) A.弹性材料 B.塑性材料 C.脆性材料 D.不能确定 7.名义剪应力和名义挤压应力中“名义”二字的含义指():( D ) A.最大 B.最小 C.精确 D.近似 8.在连接件的近似计算中,通常考虑剪切强度,挤压强度和():( C ) A.弯曲强度

B.板的拉伸强度 C.屈服强度 D.极限强度 9.圆轴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横截面45度角分线上某点的剪应力与x轴正向(假设水平向右)之间的夹角为(): ( C ) A.45度 B.90度 C.135度 D. 0度 10.电动机功率为200KW,转速为100转/分,则其输出扭矩为():( B ) A.19.1Nm B.19.1kNm C.4.774Nm D.4.774kNm 11.在外载荷及梁横截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若将截面从圆形改成矩形,则梁的最大剪应力从8MPa变为(): ( C ) A.7MPa B.8MPa C.9MPa D.10MPa 12.在梁的弯曲应力分析中,通常以()作为设计截面尺寸的依据:( B ) A.剪应力 B.正应力

《建筑力学(上)》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建筑力学(上)》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正确, 请将选中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人拉车的力( A )车拉人的力。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2. 图示直杆受到外力作用,在横截面1-1上的轴力为N = ( A ).。 A. – F B. –4 F C. 2F D. –6 F 3. 直径为D 的实心圆轴,两端受外力偶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横截面上的最大许可荷载(扭矩)为T ,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则其最大许可荷载为( D )。 A. T 2 B. T 4 C. T 2 D. T 22 4. 对于材料和截面面积相同的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其抗弯刚度一定是( A )。 A. 空心大于实心 B. 两者相等 C. 空心小于实心 D. 两者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 5. 图示应力单元,第三主应力( C )MPa 。 A. 100 B. 200 C. -100 D. 0 6. 细长压杆在轴向压力( B )临界压力的情况下,其原来的直线形状的平衡是稳定的。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7. 在梁的集中力作用处,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弯矩是( A )的。 A. 相同 B.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C. 不相同 D. 符号一致,数值不相等 8. 悬臂梁长度为l ,取自由端为坐标原点,则求梁的挠曲线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为( B )。 A. x =0、y =0;x =0、y '=0 B. x =l 、y =0;x =l 、y '=0 题2图 题5图

C. x =0、y =0;x =l 、y '= 0 D. x =l 、y =0;x =0、y '=0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写出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并指出限制条件。 10.内力和应力有什么区别? 11.虎克定律用公式如何表示?适用条件是什么? 12.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都可以求解三类问题,这里的“三类问题”指的是什? 三、作图题(每图10分,共20分) 13.作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四、计算题(共40分) 14.一直径为d =10mm 的试样,标距l =100mm ,拉伸断裂后,两标点间的长度l 1=126.2mm ,缩颈处的直径d 1=5.9mm ,试确定材料的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并判断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10分) 15.图示结构,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计算支座反力。(15分) 16.图示10号工字钢梁ABC ,已知l =6.6m ,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215MPa ,工字钢梁截面参数A =14.345cm 2、I z =245cm 4、W z =49cm 3,试求结构可承受的最大外载荷P 。(15分) 题 13 图 题15图

最新建筑力学答案二

一、钢质圆杆的直径d =10mm ,F =5.0KN ,弹性模量E =210GPa 。求杆內最大应变和杆的总伸长。 1 2 3 4 5 6 答:1、计算各段 7 轴力 8 (1)计算CD 段轴力 9 a 、用1-1截面截开CD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 1代替,受力图如图(a )。 10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1值 ∑F x =0 N 1-F =0 N 1=F =5.0KN 11 (2)计算BC 段轴力 12 a 、用2-2截面截开BC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 2代替,受力图如图(b)。 13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2值 ∑F x =0 N 2+2F -F =0 N 2=-F =-5.0KN 14 (3)计算AB 段轴力 15 a 、用3-3截面截开AB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 3代替,受力图如图(c)。 16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3值 ∑F x =0 N 3+2F -3F -F =0 N 3=2F =10.0KN 17 2、计算杆內最大应变 18 应变= εEA F L L =? 19 =CD ε2 22331mm 5N/m m 10210100.5EA N ????=πN =3.03×10-4 (拉应变) 20 =BC ε2 22332mm 5N/m m 10210100.5EA N ????-=πN =-3.03×10-4(压应变) 21 =AB ε222333mm 5N/m m 10210100.10EA N ????=πN =6.06×10-4 (拉应变) 22 3、计算杆的总伸长值 23 ( c ) ( b ) (a )

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 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28、力可使刚体绕某点转动,对其转动效果的度量称弯矩。(×) 29、力臂就是力到转动中心的距离。(×) 30、在力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越大,力矩也就越大。(√) 31、在力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大,力矩就越小。(×) 32、力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无关。(×) 3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力称为力偶。(×) 34、在力偶中的力越大,力偶臂越大,力偶矩就越小。(×) 35、力偶不能用力来代替,但可以用力来平衡。(×) 36、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转动和移动。(×) 37、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而不改变作用效果。(√) 38、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对刚体的转动效果。(√) 39、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有关。(×) 40、若两个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相同,则两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41、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的平行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42、荷载是主动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

建筑力学 2

一、填空题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压缩)变形、弯曲、剪切和 扭转四种。 2、若空间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分别汇交两个固定点,则该空间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五个。 3、横截面面积为A的等直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则杆斜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τ F/2A,作用面上的正应力F/2A 。 EMBED Equation.3 |= max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轴向拉伸与轴向变形、剪切变形、轴转变形、弯曲变形。 6、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接触点 7、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合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8、低碳钢拉伸时,呈现出的力学性能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9、力偶在任意轴上的投影都是等于零 10、圆周扭转时,截面上的切应力是线性分布的。 11、圆轴扭转的强度有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荷载三方面。 12、剪切梁的跨中弯矩最大值为ql2/8 13、梁各截面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的弯曲称为斜弯曲。 14、由于杆件的受力情况是复杂的,有杆件多的构件往往会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15、当偏心压力作用于一根形心主轴上而产生的偏心压缩称为单向偏心压缩 16、轴向压缩和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弯曲称为双向偏心压缩 17、不能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的平衡称为不稳定的平衡,能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的平衡称为稳定的平衡 18、临界力Fcr除以横截面面积A称为临界应力 19、在任何外力作用上,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0、轴向拉压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为轴力

21、对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它的惯性半径为i=d/4 22、固定端的约束通常有三个约束反 23、对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它的惯性半径为:i=d 二、选择题。 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为( A )支座。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 A )为零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矢 D主矢和主矩 3、弯曲变形时弯曲正应力在截面上( D )分布。 A、均布 B、假设均布 C、抛物线 D、线性 4、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C )。 A、强度 B、稳定性 C、刚度 D、极限强度 5、直径d=100mm的实心圆轴,受内力扭矩T=10KN作用,则横断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力为( B)MPa A、25、46 B、50、93 C、12、73 D、101.86 6、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 D )。 A、∑F X =0 B、∑M O (F)=0 C、∑F Y =0 D、A和C 7、杆件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与杆轴线重合的外力作用下,杆产生的变形称为( D ) A、弯曲 B、剪切 C、扭转 D、轴向拉伸与压缩 8、构件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称为( C )。 A、稳定性 B、强度 C、刚度 D、强度极限 9、实心圆轴扭转时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B ) A、内圆周 B、外圆周 C、圆心 D、任意处 10、梁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为零的点发生在截面的()。 A、最上端 B、最下端 C、中性轴上 D、离中性轴三分之一处 11、压杆的柔度越大,压杆的临界力越( C ),临界应力越( C )。 A、不变 B、不一定 C、越小 D、越大 12、斜弯曲变形是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为( A );单向偏心压缩变形是最大压应力计算公式为( D )。

川大《建筑力学上Ⅰ》次作业答案

《建筑力学(上)(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2014年08月04日 01点1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力的平移定理,适合于(). ( A ) A.刚体 B.质点 C.变形体 D.钢材 2. ( C ) A. A B. B C. C D. D 3.应为(). 一标准试件标距原始长度50.00 mm,拉断后标距之间的长度为 64.24 mm,则其延伸率 ( B ) A.28.5 B.28.5% C.22.2 D.22.2% 4. ( D ) A. A B. B

C. C D. D 5.作用和反作用大小相等、(). ( B ) A.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 B.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 C.方向相同、作用于同一物体 D.方向相同、作用于不同物体 6.一圆截面直杆两端受到轴向拉力的作用,若将其直径增大一倍,则杆的抗拉刚度将 变为原来的 ( ).倍. ( C ) A.8 B. 6 C. 4 D. 2 7.物体受力F1、F2、F3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然满足关系: ( ).. ( D ) A.大小相等 B.方向互成120 C.作用线相互垂直 D.. 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8.在梁的集中力偶作用处,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剪力是()的. ( B ) 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C.大小和符号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D.有大小改变的趋势,但符号不变 9.()梁在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压应力绝对值是不相等的. ( C ) A.圆形截面 B.矩形截面 C. T形截面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建筑力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杆拉压变形中横截面上应力均布的结论是从()假设得到的: ( C ) A. 各向同性 B. 小变形 C. 平面 D. 单向受力 2. 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中最小的) ( B ) A. 弹性极限 B. 比例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3. 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中最小的是 (): ( B ) A. 弹性极限 B. 比例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4. 如果一个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相差较大,说明这个材料可能是( ) ( C ) A. 弹性材料 B. 塑性材料 C. 脆性材料 D. 不能确定 5. 拉压杆的强度公式不能用于解决哪个问题(): ( C ) A. 强度校核 B. 截面尺寸设计 C. 受力分析 D. 确定许用载荷 6. 在杆件的拉压实验中,如果断口呈45 度左右倾斜,则材料应该是(): ( C ) A. 弹性材料 B. 塑性材料 C. 脆性材料

D. 不能确定

名义剪应力和名义挤压应力中 “名义 ”二字的含义指( ) ( D ) A. 最B. 最C. 精D. 近 8. 在连接件的近似计算中,通常考虑剪切强度,挤压强度和( ) ( B ) A. 弯曲强度 B. 板的拉伸强度 C. 屈服强度 D. 极限强度 9. 圆轴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横截面 45 度角分线上某点的剪应力与 x 轴正向(假 设水 平向右)之间的夹角为( ): ( C ) A. 45 度 B. 90 度 C. 135 度 D. 0 度 10. 电动机功率为 200KW ,转速为 100 转/ 分,则其输出扭矩为 ( B ) A. 19.1Nm B. 19.1kNm C. 4.774Nm D. 4.774kNm 11. 在外载荷及梁横截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若将截面从圆形改成矩形,则梁的最 大剪 应力从 8MPa 变为( ): A. 7MPa B. 8MPa C. 9MPa D. 10MPa A. 剪应力 B. 正应力 C. 最大弯D. 最小弯 7. 12. 在梁的弯曲应力分析中,通常以( )作为设计截面尺寸的依据: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建筑力学上期题库精彩试题

建筑力学试题 一、填空题 1.物体受四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A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2.材料的挤压容许应力与其轴向压缩容许应力相比,(B )。 A、两者大小相近 B、前者大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能确定大小 3.平面汇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C )。 A.6 B.4 C.3 D.2 4.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四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 A )个独立平衡方程。 A:3 B:6 C:9 D:12 5.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六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 A )个独立平衡方程。 A:3 B:6 C:9 D:12 6.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数为(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平面一般力系合成的结果是(C )。 A:合力B:合力偶C:主矩D:主矢和主矩 8.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 A: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B: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C: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D: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无关 9.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 A: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B:三个矩心不共线 C: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D: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 10.力对点之矩的计算是(C) A、Mo(F)=Fh B、M0(F)=-Fh C、M0(F)=±Fh D、M0(F)=Fd 11.力的单位是(D ) A.KN.m B.KN/m C.Kg D.N 12弯矩的单位是(A ) A.KN.m B.KN/m C.Kg D.N 1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杆件某截面上的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力的平均值 C.力必大于应力 D. 应力是力的集度 14等直杆受轴向拉压,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杆件的轴向变形与横截面面积成( C )。A.正比B.不成比例 C.反比D.不成反比 15截面面积相等、材料不同的两等截面直杆,承受相同的轴向压力,则两杆的( B )。 A.轴力相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同 B.轴力相同,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相同

建筑力学答案二

一、钢质圆杆的直径d =10mm ,F =,弹性模量E =210GPa 。求杆内最大应变和杆的总伸长。 答:1、计算各段轴力 (1)计算CD 段轴力 a 、用1-1截面截开CD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内力用N 1代替,受力图如图(a )。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1值 ∑F x =0 N 1-F =0 N 1=F = (2)计算BC 段轴力 a 、用2-2截面截开BC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内力用N 2代替,受力图如图(b)。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2值 ∑F x =0 N 2+2F -F =0 N 2=-F =- (3)计算AB 段轴力 a 、用3-3截面截开AB 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内力用N 3代替,受力图如图(c)。 b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 3值 ∑F x =0 N 3+2F -3F -F =0 N 3=2F = 2、计算杆内最大应变 应变= εEA F L L =? =CD ε222331mm 5N/m m 10210100.5EA N ????=πN =×10-4 (拉应变) =BC ε2 22332mm 5N/m m 10210100.5EA N ????-=πN =-×10-4(压应变) =AB ε222333mm 5N/m m 10210100.10EA N ????=πN =×10-4 (拉应变) 3、计算杆的总伸长值 CD BC AB L L L L ?+?+?=? CD CD BC BC AB AB L L L ?+?+?εεε= 0.1m 1003.30.1m 1003.30.1m 1006.6444??+??-+??---)(= m 1006.65-?= --------------------------------------------------------------------------------------------------------------------------------------------------- 二、求图示等直杆的两端支座反力。杆件两端固定。 答:1、以AB 为研究对象,绘AB 受力图,(a )图 2、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和变形方程 静力平衡方程:∑F y =0 ; R a -F +F -R b =0 ① 变形条件方程:=?AB L AC L ?+CD L ?+DB L ? ; (c ) ( b ) ( a ) R b (c ) (b ) (a ) (d )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建筑力学1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1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评阅教师 第 1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1.判断题(每小题表述是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投影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 (2)力矩方程建立与坐标原点位置有关。(×)(3)投影方程建立与坐标轴方向有关。(×)(4)平面平行力系可建立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5)平面汇交力系可建立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6)圆柱铰链和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力一定是两个未知因素。(×) (7)n个物体组成的物体体系在平面力系作用下,最多可建立3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8)能用平衡方程求解出所有未知因素的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9)超静定问题无法能用平衡方程求解出所有未知因素。(√) (10)与一个平面平行力系相平衡的力,该力的作用线一定与则平行。(√)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 B)个独立的投影方程。 A.1 B.2 C.3 D. 4 (2)一个平面力系最多可建立( C )个独立的力矩方程。 A.1 B.2 C.3 D. 4 (3)约束力求出来为负值,说明( C)。 A.该力的大小值小于零 B.该力的方向与投影轴方向相反

C.该力的方向与受力图中所标的方向相反 D.该力的方向与投影轴方向相同 (4)一杆件两端由圆柱铰链与其他物体相联,中间无外力作用,杆件的未知量( B )。 A.1 B.2 C.3 D. 4 (5)一力离开原作用线,平移到物体新的位置,则物体( B )。 A.运动效应不变 B.移动效应不变 C.转动效应不变 D.所有效应不变 (6)求出的支座约束力要注明( C )。 A.数值B.数值和单位 C.数值、单位和方向D.数值和方向 (7)求出内部圆柱铰链的力一般要注明( C )。 A.数值B.数值和单位 C.数值、单位和方向D.数值和方向 (8)求出二力直杆的力一般要注明( D )。 A.数值B.数值和单位 C.数值、单位和方向D.数值、单位和是拉杆还是压杆 (9)求三铰刚架支座约束力,最简捷的方法,第一个研究对象是( C )。 A.左半个刚架 B.右半个刚架 C.整体 D.以上都不合适 (10)n个物体组成的物体体系中各物体均在平面平行力系作用下,最多可建立( D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3n B.3n-1 C.2n-1 D.2n

建筑力学习题集2答案

《建筑力学》课程诊断性摸底案例题 专业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摸底篇幅材料力学(内力) 成绩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材料力学部分1 一、 画如下杆件体系的内力图(共54分) 1. 2.传动轴如图所示,主动轮A 输入功率P A=50kW ,从动轮B 、C 、D 输出功率分别为P B=P C=15kW ,P D=20kW ,轴的转速n =300r/min ,试绘出各段轴的扭矩图。 拉力绘在B C A D M B

3. 外伸梁AB 承受荷载如图所示,作该梁的V —M 图。 C A 解:1、求支反力 kN 8.3kN 2.7==B A R R 2、判断各段Q 、M 图形状:CA 和DB 段:q=0,V 图为水平线, M 图为斜直线。 AD 段:q<0,V 图为向下斜直线, M 图为上凸抛物线。 4. 用简便方法作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m N ?637

Fa F qa 2qa qa 2 qa qa 2/2

A 4kN 6kN·m F S M 5. 设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试作弯矩图和荷载图。已知梁上没有作用集中力偶。 6kN F S M F 二、应力强度及应变(共30分) 1.图示空心圆截面杆,外径D =18mm ,内径d =15mm ,承受轴向荷载F =22kN 作用,材料的许用应力[σ]=156MPa 。试校核杆的强度。

( ) ( ) ()()[ ] 不安全 156MPa MPa 283Pa 102830.015m m 180.0N 10224462 232 2>=?=-??= -= ππσd D F 2. 图示结构中①杆是直径为32mm 的圆杆, ②杆为2×No .5槽钢。材料均为Q 235钢,E =210GPa 。求该拖架的许用荷载 [F ] 。 F B

建筑力学上模拟题及答案

《建筑力学( 上) 》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24分) : 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 其中一个正确, 请将选中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人拉车的力( ) 车拉人的力。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2.图示直杆受到外力作用, 在横截面1-1上的轴力为N= ( ).。 A. –F B. –4 F C. 2F D. –6 F 题2图

3.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 两端受外力偶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 横截面上的最大许可荷载(扭矩)为T, 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 则其最大许可荷载为( ) 。 A. T2 B. T4 C. T2 D. T2 2 4.对于材料和截面面积相同的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 其抗弯 刚度一定是( ) 。 A. 空心大于实心 B. 两者相等 C. 空心小于实心 D. 两者可能相等, 可能不相等 5.图示应力单元, 第三主应力( ) MPa。 A. 100 B. 200 C. -100 D. 0 题5图

6.细长压杆在轴向压力( ) 临界压力的情况下, 其原来的直线形状的平衡是稳定的。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7.在梁的集中力作用处, 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弯矩是( ) 的。 A. 相同 B. 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C. 不相同 D. 符号一致, 数值不相等 8.悬臂梁长度为l, 取自由端为坐标原点, 则求梁的挠曲线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为( ) 。 A. x=0、y=0; x=0、y¢=0 B. x=l、y=0; x=l、y¢=0 C. x=0、y=0; x=l、y¢= 0 D. x=l、y=0; x=0、y¢=0 二、简答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建筑力学(上)》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建筑力学(上)》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正确, 请将选中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人拉车的力( A )车拉人的力。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2. 图示直杆受到外力作用,在横截面1-1上的轴力为N = ( A ).。 A. – F B. –4 F C. 2F D. –6 F 3. 直径为D 的实心圆轴,两端受外力偶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横截面上的最大许可荷载(扭矩)为T ,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则其最大许可荷载为( D )。 A. T 2 B. T 4 C. T 2 D. T 22 4. 对于材料和截面面积相同的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其抗弯刚度一定是( A )。 A. 空心大于实心 B. 两者相等 C. 空心小于实心 D. 两者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 5. 图示应力单元,第三主应力( C )MPa 。 A. 100 B. 200 C. -100 D. 0 6. 细长压杆在轴向压力( B )临界压力的情况下,其原来的直线形状的平衡是稳定的。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7. 在梁的集中力作用处,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弯矩是( A )的。 A. 相同 B.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C. 不相同 D. 符号一致,数值不相等 8. 悬臂梁长度为l ,取自由端为坐标原点,则求梁的挠曲线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为( B )。 A. x =0、y =0;x =0、y '=0 B. x =l 、y =0;x =l 、y '=0 题2图 题5图

C. x =0、y =0;x =l 、y '= 0 D. x =l 、y =0;x =0、y '=0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写出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并指出限制条件。 10.内力和应力有什么区别? 11.虎克定律用公式如何表示?适用条件是什么? 12.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都可以求解三类问题,这里的“三类问题”指的是什? 三、作图题(每图10分,共20分) 13.作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四、计算题(共40分) 14.一直径为d =10mm 的试样,标距l =100mm ,拉伸断裂后,两标点间的长度l 1=126.2mm ,缩颈处的直径d 1=5.9mm ,试确定材料的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并判断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10分) 15.图示结构,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计算支座反力。(15分) 16.图示10号工字钢梁ABC ,已知l =6.6m ,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215MPa ,工字钢梁截面参数A =14.345cm 2、I z =245cm 4、W z =49cm 3,试求结构可承受的最大外载荷P 。(15分) 题 13 图 题15图

建筑力学试卷及答案

3、 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是错误的。 (A )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 (B )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C )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 (D )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4、 下面哪个条件不是应用图乘法的先决条件?( ) (A )抗弯刚度为常数。 (B )直杆。 (C )单位荷载弯矩图或实际荷载弯矩图至少有一为直线图形。 (D )最大挠度为常数。 5、 图示体系有( )个多余约束。 (A )零 (B )一 (C )二 (D )三 6、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梁的弯曲刚度?( ) (A )增大梁的抗弯刚度 (B )减小梁的跨度 (C )增加支承 (D )将分布荷载改为几个集中荷载

二、计算与作图题(共70分) 1、已知q =1kN/m,P =3kN,求刚架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16分) 2、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F Qmax|和|M max|。(16分)

3、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P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 B 。(18分) 4、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EI=常数。(2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C 2、D 3、A 4、D 5、B 6、D 二、计算与作图题(共70分) 1、(16分)解:取刚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列平衡方程, ∑A M = 0 F B ×4- q ×4×2- P ×3= 0 得:B q 42P 314233 F 4.25kN 44 ??+???+?= ==(↑) y F 0=∑ F Ay +4.25-1×4= 0 得:F Ay =-0.25kN (↓) x F 0=∑ 3+F Ax = 0 得:F Ax =-3kN (←) (12分) 2、(16分)解:(1)求支座反力, 由 ∑A M = 0 (4分) B B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

第四章楼梯 1.按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不同将楼梯分为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 2.阳台,雨篷,屋顶挑檐等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悬挑构件。 第五章抗震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d,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km300km)。 3.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行波称为体波。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行波称为面波。 4.地震灾害会产生: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和次生灾害。 5.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8.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到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不致倒塌或产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盐酸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9.基底隔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技术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震器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或底部结构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并由此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应用实例中,隔振器是安装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因而又称其为基地地震。 10.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特征: A.隔震装置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B。隔震装置应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 C.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恢复力。D。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阻尼和效能能力。 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 1.砌体结构的优点 1)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造价低廉,节约水泥和钢材 2)砌体结构构件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且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使用年限长,维修费用低。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3)砌体结构房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总造价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局部的破坏不致引起相邻构件或房屋的倒塌,对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强。 4)砌体结构的施工多为人工砌筑,不需模板和特殊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和钢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2.砌体结构的缺点 1)砌体结构自重大。一般砌体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

(完整版)建筑力学2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力学2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 )。 A. 固定铰支座 B. 固定端支座 C. 可动铰支座D.都不是 2.在一对( B )位于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 A.大小相等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方向相反 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 )。 A. 杆件的变形 B. 多余约束力 C.结点位移D.支座位移 4.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恒大于零的有( A )。 A.主系数B.主系数和副系数 C. 主系数和自由项D.副系数和自由项 5.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C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 任意移动B.任意转动 C.任意移动和转动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6.材料的许用应力[?]与( B )有关。 (A)杆长(B)材料性质(C)外力(D)截面尺寸 7.抗弯截面系数的量纲为长度的(C )次方量纲。 (A)一(B)二(C)三(D)四 8.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应在(B )范围内使用。 (A)塑性(B)弹性(C)小变形(D)弹塑性 9.惯性矩的量纲为长度的( D )次方。 (A)一(B)二(C)三(D)四 10.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 B )共线的链杆相连,可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B)两根不(C)三根(D)三根不 11.以下关于内力的结论中,(D )是错误的。 (A)轴向压缩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B)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扭矩。 (C)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D)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弯矩。 12.下面(D )条件不是应用图乘法的先决条件。 (A)抗弯刚度为常数。 (B)直杆。 (C)单位荷载弯矩图或实际荷载弯矩图为直线图形。 (D)最大挠度为常数。 13.由( C )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A)一种(B)两种(C)两种或两种以上(D)三种 二判断题 1.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X ) 2.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V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