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小城镇传统商业空间布局及管理的几点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2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摘要:小城镇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我们要注重特色性,具有超前意识,从本地实际出发,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根据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就怎样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城镇发展;城市化;现代化Abstract: Small towns is the suppl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s the center of local township’s economy, poli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is faced with many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is more rich, and the task is harder. Therefore, i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features, with superior consciousness, from local reality, we should conducts elaborate organization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 well-off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Keywords: small town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modernization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商业街建议书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我是本地市民,对于我们所在城市的商业发展有着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在这里,我要谈论的是商业街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商业街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又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当前我城的商业街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合理规划、店铺经营不规范、环境卫生差等。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向您提出以下建议:1. 规划与布局商业街的规划与布局应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基础。
首先,应考虑人流量和交通便利性,确保人们可以轻松进入和流动于商业区。
同时,不同行业的店铺应合理布置,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过度拥挤。
2. 加强管理与监督商业街管理应加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规章,明确商家的经营范围、责任和义务。
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商业街的良好运营秩序。
同时,加强对商业街环境的监督,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3. 挖掘特色与文化商业街应突显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可以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宣传地方特色产品等方式,增加商业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品和公共艺术装置,提升商业街的艺术氛围。
4. 建立合作机制商业街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商家和居民应建立起密切合作的机制,共同探讨商业街的发展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政府在引导和支持商业街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
5. 完善设施与服务商业街的设施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商业体验的好坏。
商业街应配备充足的停车位、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人员等,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同时,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培训商店员工,提高服务水平。
总结而言,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提供商品和服务,更是为城市增添活力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
通过规划与布局、加强管理与监督、挖掘特色与文化、建立合作机制以及完善设施与服务,我们可以为市民打造一个繁荣、宜居的商业街,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的商业街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作者:张丽萍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5期摘要:空间布局问题是分析小城镇的空间形态、规划结构模式、各项主要用地安排以及城镇用地空间布局与内外交通之间的关系等。
本文主要对城镇镇总体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和布局空间形态模式与规划结构进行了介绍、重点对镇区内居住用地的空间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间布局;规划结构模式;空间形态1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就是对城镇内的各类用地进行功能组织。
首先,应探讨各类用地的独立特点,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做到统一安排空间布局,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后,空间布局模式要达到近期建设的科学性,远期發展的可持续性。
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受影响的因素较多。
第一方面,城镇现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为城镇总体空间布局的规划基础,现状空间布局经历了不同时段的演变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反映在政治、经济、交通与资源条件等方面。
规划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针对现状是否合理决定或继承或改变;第二方面,建设条件的优劣分析对城镇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起到支持的作用,用地的储备等成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必要条件,是影响总体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方面,对外交通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干扰;第四方面,资源条件为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基础,影响到工业、商业与农业的空间布局;第五方面,城镇在上级体系下总是承担着某种职能性质,这要求了城镇的发展应有某一方向上的侧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些不可预见的社会与经济因素也将成为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上的决定因素。
2空间形态模式及规划结构2.1空间形态模式城镇由于发展演变形式的不同,从总体空间布局概括,可以分为集中与分散的两种模式,由这两种空间布局方式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空间布局形态。
集中块状模式:集中的空间布局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空间形态模式。
第一种为块状模式,这种模式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常见形态模式。
尤其在平原地区,小城镇由中心逐渐的向周围自由扩散演变,大多具备用地紧凑、中心单一、生产与生活连片的特点,在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形成新的中心。
016城市地理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颖(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小城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各主要城镇都出现过大规模的规划布局,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小城镇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束缚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使得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而小城镇规划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过程,是对小城镇建设活动的组织和控制。
规划管理提高小城镇规划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小城镇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规划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小城镇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
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无论是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都表现为对小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建设资金短缺;传统的规划管理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规划理念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的无法操作性,从而出现了大面积的违法建设。
小城镇规划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方向,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规划模式,才能不断推进小城镇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和发展仍然比较混乱。
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仍然比较多,规划设计盲目追求大规模和大城市。
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街已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商业集聚地,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购物娱乐的场所,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因此,制定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针对城市商业街发展的一些策略及规划布局构想。
1.定位策略:商业街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周边人口结构、居住环境、消费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合的商业街定位。
可以将商业街定位为高端购物街、休闲娱乐街、文化创意街等,根据定位开展相应的活动,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2.商业街划分:商业街应根据不同的业态和功能需求来合理划分区域。
可以将商业街划分为商铺区、休闲娱乐区、餐饮区等不同区域,为各类商业和服务设施提供合适的土地和场所。
3.引入优质商业:商业街的发展需要引入一些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商家。
可以通过举办招商展览会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商业街。
同时,也应注重培育本地商家,支持他们发展壮大,提高商业街的竞争力。
4.增加活动和体验:商业街的发展需要增加各类吸引人的活动和体验项目。
比如举办时尚展览、艺术展览、街头表演、品鉴会等。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到商业街消费,并且增加他们的购物体验。
5.增加公共设施:商业街的发展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座椅等。
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停车、使用卫生间等,提高商业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6.强化品牌宣传:商业街应加强自身的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声誉。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册、广告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商业街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7.加强合作建设:商业街应积极与周边的商业区、旅游景点、酒店等进行合作建设,通过互相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8.合理规划布局: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可以采用人行街、步行街等方式,创造宜人的环境和氛围。
同时,还要注意商业街的建筑风格、文化气息、绿化环境等方面的统一性,使商业街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前言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
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
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
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城市规划对商业空间的布局商业空间的布局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规划对商业空间的布局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影响。
一、商业空间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商业空间是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购物、娱乐和休闲等服务,还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和魅力。
一个拥有多样化商业空间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人流和资金流,促进商业活动的繁荣。
二、商业空间的规划与城市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往往通过其商业空间的布局来体现。
商业街区、购物中心和商业广场等都是城市的窗口,能够展示城市的风貌和特色。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商业空间的布局,可以塑造城市独特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三、商业空间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合理规划商业空间的布局,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商业空间的便利性与舒适性是评判城市规划质量的关键指标。
例如,经过规划的商业区域配备了购物中心、超市、餐饮和娱乐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
四、商业空间与就业机会的关系商业空间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就业机会。
一个拥有完善商业空间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企业进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商业区域的规划不仅要关注商业设施的设置,还要注重与企业和人才的匹配,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的就业水平。
五、商业空间的分布与交通运输商业空间的布局与城市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规划商业区域的位置和交通网络的连接,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商业空间的集聚也能够吸引更多人群,减少人口流动对城市交通的压力,提高居民的出行舒适度。
六、商业空间的规划与环境保护商业空间的规划布局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通过控制建筑物高度、密度和排放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合理规划商业空间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七、商业空间的规划与社区建设商业空间的布局还需要与社区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浅述如何做好小城镇规划小城镇要想得到健康发展,首先要进行科学地规划,而规划是否能够科学地进行,将对小城镇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规划之前,首先要确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把自身的规划特色体现出来,对小城镇的建设规模进行确定,确定好小城镇要规划的性质,再进行区域性的定位分析,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一、小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1、小城镇规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必须既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又遵守当地政府制定的五年、十年远景规划。
小城镇政府及规划部门在制订规划时,一定要聘请有专业知识的有关专家参与;规划要在深入细致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要有多套方案、反复比较分析。
要开展“阳光”活动,小城镇规划方案也要交给当地群众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修正和完善工作,使小城镇规划更科学、合理、适用。
2、规划工作必须抓住要点。
当前,小城镇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小城镇性质、建设规模、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及道路网络、人均用地指标、民房安置等。
3、规划内容应全面,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规划不但要考虑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还要形成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网络、旅游等市场体系。
4、规划必须树立经济观念。
规划方案能否做到既有总体构思又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衡量该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5、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性设施和社会性设施两部分,主要是指市政工程、城市交通、电力通讯和服务业、文教卫生等。
基础设施是保证小城镇整体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小城镇规划中对旧区改造和新开发区的道路、交通、供电、给排水、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要有超前意识,要留有余地,促进各项建设协调发展。
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利用土地。
规划必须做到布局合理,对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用地,如市政设施、绿地等必须按国标配置,不能随意削减。
7、转变观念,搞好规划服务。
小城镇规划要为市场建设绘制蓝图,做好超前服务,主动到现场提供服务,做好协调和跟踪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城乡商业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城乡商业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任务,涉及到城市和农村的商业发展,以及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城乡商业体系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商业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商业体系相对薄弱。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农村居民的购物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也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农村商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商业的扶持政策,优化农村商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农村市场。
同时,可以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创业,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农村商业主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城乡商业合作。
城乡商业体系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城市商家可以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同时,农村特色产品也可以进入城市市场,提高农村经济的收益。
其次,城乡商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市场监管不力、商业主体缺乏创新能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在城乡商业建设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是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打击市场乱象和不合法经营行为。
同时,加强对商家的引导和培训,提高商家的自律意识和服务质量。
二是提升商业主体的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商业主体,引导商家进行创新经营模式和商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商家进行创新创业。
三是加强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商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帮助商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信息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意识和消费水平。
最后,城乡商业体系建设中还需要解决城乡交通不便、物流配送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商品的流通和城乡商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保持小城镇传统商业空间布局及管理的几点思考
罗晓玲
(四川建筑职业学院,阳618000)
【摘要】自北宋打破坊里制,建立街市以来,“以街为市”的商业模式,就成为中国城市普遍的商业存 在形式,这也成为中国老百姓从古至今的传统商业生活习惯。
在城市商业几乎被商业综合体、网络商业攻占 的今天,小城镇可能是这类传统商业保留存在的最后阵地,无论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建立特 色小镇,彰显传统文化的角度,“街市”都不应该被忽视。
文章从对6个小城镇商业空间规划和使用管理调查 分析基础上,得出保持“街市”传统商业模式的几点规划布局和管理思考。
【关键词】小城镇;传统;商业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181
在我国,小城镇是一个涵盖范围较为广阔的地域名词,其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建制镇以及农村较发达地 区的集镇。
因为建制镇和集镇在文 、生活、思想意识以及城镇 态等 面 ,而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多以县城为主,其更 城市的 ,因此,本文“小城镇”商业 的探讨和思考主要集中在建制镇和集镇这个,不包括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
城镇 城市 村的,是城市的“末梢”,也是 村的“瞻首”,它是城市文 村文化的交融地。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80年就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思想,足 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整个国家城镇建设体系中的重 。
2016 7月,、发改委和 三 联合发布《关于开展 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城镇培育工作,村镇 “培 镇……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完的设……”,《通》从国家 面进 极鼓励弓丨导小城镇的保存。
新的时代要求,将小城镇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 ,小城镇将会是新型城镇 的空间载体,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和的助推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如何体现小城镇自
、如何^体力较弱的小城镇在城镇 进的大流中以不变应万变、力的思考显得 。
者通过 地区小城镇商业空间规划及其使状况的实地 ,从 城镇 业文 面,提出城镇商业 划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1小城镇商业空间的类型
根据GB 50188 -2007《镇规划标准》中,镇的商业用地 被分为集贸市场用地和商业金 地 。
小城镇作为农村广大腹地的农 品集贸中心,其集贸市场用地
城镇中非常 的用地。
地 ,小城镇集贸市场又 ,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生活市场;另主要农 品交易的贸易市场。
而在商业金 的用地中,商业在小城镇中主要以 业为主,金主要以银行、农村信贷等营业网点为主。
【文献标志码】A
2小城镇商业空间布局的现状
者考察了 阳市的扬嘉镇、柏隆镇、德新镇、孝泉镇,广安的禄市镇,仪陇县的日兴镇6个城镇的商业
的规划和使用情况。
日兴镇距离新城区约60 km,孝
镇距城区约20 km,其余小城镇与城区距离在10 ~ 15 k m内。
21场空间
城镇集贸市场的调查,笔者发现,这6个小城 镇 在集中集贸市场 散市场 的现象。
集集
贸市场 划建设,主 农 品交易和生活菜市。
分散市场,主 以生活菜市为主,其他生活附属品买为辅的沿街买卖市场。
分散市场是所 的6个小城镇的普遍现象。
但散市场在所的小城镇 近大半非法市场,商贩在进行商业行为的过 ,无时刻不在关部门的驱赶甚至罚款,导致市场活力不够,零星 或像“猫捉老鼠”一样东躲西藏。
个城镇的分散市场虽没 现驱撵,但也是不被“待见”的行为。
2.2城镇商业空间
城镇的商业空间,在所调查的6个小城镇中,有4个 城镇均呈现集中和沿街分散商业 ,其中包括扬嘉镇、柏隆镇、德新镇和孝泉镇,而禄市镇和日兴镇则仅存在分散的沿 业模式,集 业 时还没有在城镇出现。
即
现 业 的城镇,沿 散商业也是占城镇商业主 的,且所调查的6个城镇沿散商业普遍存在从室 室外道路人行道进行沿 的现象。
这样一,人行道的通过 减,部分城镇道路人行道本来较为狭窄的,则全 沿街商业占用。
行人则被“挤”至车行道。
2.3调查结论
通过 城镇商业和集市的 ,小城镇现状更多的还是沿袭了中国 的以街为市的商贸生活习惯,集贸
[定稿曰期]2017 -05 -11
[作者筒介]罗晓玲(1979 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小城镇规划。
68四川建筑第37卷5期2017.10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R"
市场还 业市场,生长的自发性,城镇与生俱来的 之一。
在现状情况下,从个角析这个现象:面,它活跃了小城镇商业氛围,了城镇的业现象,使整个城镇充满活力,同时,它降低了市场准人的 门槛,使得进人小城镇的农民 市场。
这既 统,也市场的。
但另 面,由于这样的市场
大 非法的、零散的、没 的,因此造 城镇市场 混乱,城镇形象,管 的问题。
因此,为
不同 的街道,不许或许“人行道商业”出现。
在许区域内,划定一定宽度的“商业挑”红 制距 离,红线的 面 “人行道商业”,另 '面限制和 了其使用的 围,使面更显序。
同时,在城镇规划中,道路横断面设计,满足行人及“人行道商业”的需求,宽人行道宽度,通过增加人行道宽度“硬件”和制定“商业挑”管 围“软件”
面共同促进小城镇 的市井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
持小城镇传统商业文化,提升小城镇自身吸引力,有必要对 4 x g h
小城镇现状商业规划及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思考。
3小城镇商业空间布局及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3.1集贸市场空间
在进行小城镇集贸市场空间规划布局中,继续沿用常用 的集 散 的。
集市场,即集中集贸市场用地,主 农副产品集中交 生活品市场,用地
划人口及农 品贸易等 需要进行相关性析,确定 和位置。
分散市场,则主 划管 ,在 城镇现状 散市场 的,划道路 划定一定区域,时段控制、路段控制和区域控制等手段 ,且制定一定的分散市场规划管 >,市场自发 ,规划 引导和 等 ,让充满活力的市场 、讨价还价声、沿 贩光明正 大地存在 城镇的日常生活中,让城镇这业方为 城镇 的生活 力。
3.2 商业空间
在 ,小城镇商业空间应 现有集中与沿街商业 的。
同时,通过 发现,所 城镇沿 业 区域 由,占定的人行道 ,这使“人行道商业”成为小城镇商业模式的一大。
这 城镇 “以为市”生活习性不无关系的,同时这样的商业 消费者有更亲近的距离,更容易促进商业活动发生,且易于形成良好的商业关系,因此,应给 城镇沿 业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规划管 门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相较于大、中城市来说,小城镇
在许 面的竞争能力都非常弱,导致许 城镇留不住
人,更吸引不来人。
因此,小城镇自 力的发掘在城市间如此激烈的当下就显得尤为 。
在城镇众多的传文化和 ,“街市”个 的方面。
自北 坊
制,建立市以来,“以为市”的商业 ,就为中国城
市普遍的商业存在 ,这也成为中国老百姓从古至今的传业生活习惯。
在城市商业几乎 业 体、网络商业
占的今天,小城镇 这 业保留存在的 阵地,从 文化的角度,还从响应,立 镇,彰显 文化的角度,“市”都不应该被忽
视。
它为小城镇的商业生活 ,成为城镇慢生活
的主 ,为城镇吸引力的下关键 。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7.
[2]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之二)—从小城镇的兴衰看商品经
济的作用[J].瞭望周刊,1984(3).
[3]张东辉,.小城镇商业 问题分析及规划对策
[J].南方建筑,2005(3).
[4] 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和宋东京为
[J].社会科学,2007(12).
(上接第67 )小来看,“比较满意”一项的隶属度为是5
个隶属 大的一项,说 的各村农户对
的效果认为比较满意,认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隶属度 较。
4结论与建议
文以灾后重建村庄规划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灾后重 建村庄安置点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网络 析法的方和原理,通过赋权重的 标内容,并 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完整的 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由以 县大河坝村庄安置点的 评价结果
,的农 的效果总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在所有的 标中,者 生产恢复不满意的,这需 、群众、社会 业恢的价值,积极 业恢复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吴飞.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J].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公报,2013(21):18 -38.
[2]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主观评价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13.
[3]荣西武,李铁,赵荣山.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体系研究
[J].城市规划,2005(10)+45 -47.
[4] 阳鹏.公共 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J].
城市规划,2008(12):22 -28.
[5] .. 农村安置点规划设计要点初探[J].四川建筑,
2009(S1):58 -59.
[6]邓世文,王颖,游丽娟.基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
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 29(28):89 -90.
四川建筑第37卷5期201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