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_第十四章_会计规范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494.50 KB
- 文档页数:14
基础会计学-第十四章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单选题] *A.国务院B.财政部(正确答案)C.全国人大D.注册会计师协会答案解析:解析: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财政部门。
2、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核算工作的是() [单选题] *A.厂长B.注册会计师C.高级会计师D.总会计师(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核算工作的是总会计师。
4、关于会计部门内部的岗位责任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必须贯彻钱账分设、内部牵制的原则B.人员分工可以一岗一人,也可以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C.会计人员合理分工,能划小核算单位,缩小会计主体,简化会计工作(正确答案)D.应保证每一项会计工作都有专人负责答案解析:解析: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是在财务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使每项会计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位会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的一种管理制度。
5、会计人员的职责中不包括()。
[单选题] *A.进行会计核算B.实行会计监督C.编制预算D.决定经营方针(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①进行会计核算;②实行会计监督;③编制业务计划及预算,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④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6、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
[单选题] *A.予以退回B.更正补充C.不予受理(正确答案)D.无权自行处理答案解析:解析: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7、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修订的时间是()。
[单选题] *A.2001 年B.2000 年C.2017 年(正确答案)D.1993 年答案解析:解析: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会计的概念与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会计特点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二节会计科目第三节账户第四节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第三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第二节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第三节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第四节企业销售过程的核算第五节企业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第二节原始凭证第三节记账凭证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五章会计账簿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第二节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第三节对账和结账第四节错账的更正方法第六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八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概述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第九章会计法律制度附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于发展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
但是,具体诞生在何时、发源于何地,至今尚很难确切地加以考证。
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就产生了会计。
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