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会计规范体系[33页]
- 格式:ppt
- 大小:942.00 KB
- 文档页数:26
会计基础单选试题(doc 9页)9.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某种陈品而发生的费用,与一定数量的产品相联系。
10. 投资者为开展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称为(资本)。
11. 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法》对使用会计记录文字基本要求的是(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12. 以下哪项不是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分析与评价)。
13. 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明细分类科目)。
14. 能偶提供企业某一类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是(总账)。
15. 设置会计科目的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减速的一种专门方法。
16.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和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17.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会计科目)。
18.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在于(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19. 账户结构一般分为(左右两方)。
20. 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
21.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账户。
22. 假设某企业账户本期期余额为5000元,本期期末余额为5800元,本期减少额为900元,则该企业账户本期增加发生额为(1700)元。
23. 以下不符合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是(资产与负债一增一减,总额增加)。
24. 现代会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复式记账)。
25. 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有对应关系的账户有(银行存贷)。
26. 资产的增加应计入账户的(借方)。
27. 借贷记账法中的发生额平衡是指(所有帐户的借方发生额等于其贷方发生额)。
28.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上相同)。
29. 原材料账户初借方余额8500元,期末借方余额12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3000元,则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500元)。
30. 下列属于主营业务成本的是(以销产品生产成本)。
31. 某商品流通企业购入A、B两种商品,其中A 商品100件,单价100元;B 商品150件,单价120元,在采购过程共发生运杂费等600元,这些运杂费应记(营业费用)账户。
会计规范体系概述会计规范体系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会计准则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规范会计活动的制度和体系。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范。
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其次,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准则是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规范会计实务的准则。
会计准则主要包括基本准则、会计周期、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等多个方面。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计量、报告和披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质量。
再次,会计制度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制度是指由国家财政部门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会计核算和信息报告的详细细则。
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制度、会计档案制度等。
会计制度详细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要求、会计档案的管理和保存等。
会计制度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确保了会计活动的规范和准确性。
最后,会计操作规范是会计规范体系的具体实施细则。
它是根据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操作指导文件,用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日常会计操作行为。
会计操作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规范、会计账簿管理规范、会计报表编制规范等。
会计操作规范规定了会计记录的格式和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会计规范体系通过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对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和约束。
它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投资者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计规范体系一、会计规范的意义(一)会计规范的定义会计规范的定义中应说明的内容:会计规范的性质、会计规范的作用、会计规范的内容。
会计规范:是一种标准,其作用主要是在会计领域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法规、准则等。
(二)会计规范的必要性会计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化。
二、会计规范体系(一)会计规范体系的意义:1.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2.会计规范体系为评价会计行为确定了客观标准;3.会计规范体系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一种重要工作。
(二)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1.会计法律规范(P262)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最具有约束力的组成部分,它是调整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社会法律制度在会计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调节和控制会计行为的外在制约因素。
2.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是从技术角度对会计实务处理提出的要求、准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P263)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应该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4.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规范:成熟的整个会计理论都是会计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三、会计规范体系的特征(一)权威性(二)同一性(三)科学性(四)相对稳定性第二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二、会计法律《会计法》共分七章五十二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共八条,主要规定了《会计法》的基本问题:(1)《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会计法》的适用范围: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依照《会计法》办理会计实务。
(3)对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要求是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篇一:我国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会计法规种类一、全国人大制定的会计法律《会计法》。
《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于 2000 年 6 月 21 日发布的,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它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要求、法律责任等。
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的细化。
《总会计师条例》,于 1990 年 12 月 31 日发布的,它主要规定了单位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
它是由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普通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组成,是对会计核算要求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具有覆盖面广、概括性强等特点。
三、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它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会计方面的法律规范,包括各种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如 20xx 年 2 月 20 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财政部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关于会计规范体系的学习笔记关于会计规范体系,我了解的很少。
但是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对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将来才能做好会计工作。
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通过搜集资料,对会计规范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会计规范体系是指国家权利机关或者其他授权机构制定的,用于指导和约束会计核算实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定会计主体和相关人员会计责任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法律规范、会计制度规范、会计道德规范。
一、会计基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
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
会计基础工作离不开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是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以政府法规的形式颁布的,具有相当的强制性,是会计规范体系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是联结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的纽带。
会计准则根据其适用范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为基本会计准则。
它是会计实务中普遍适用的基本指导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工作基本规律、基本特征的原则性规范。
基本会计准则适用面最广,它由原始成本计价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权责发生制以及对会计信息要求的若干原则组成。
2、第二为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编制会计报表准则。
即确认、计量和报告各会计要素项目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如:资产如何分类、如何计价及资产的原始成本的构成等等。
3、第三层次为具体业务会计准则。
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是确认、计量、报告某一会计个体的具体业务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时所应遵循的会计准则。
这些内容属于技术性规范的范畴,它通常具体说明每一个步骤或某种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设备租赁、企业联营、长期投资、发行债券等会计业务处理须遵循具体准则的要求。
会计规范体系会计规范体系是指为了规范会计行为和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者的决策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制定会计准则的背景、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实施情况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透明度和比较性成为跨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共同需求。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 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会计准则在一些领域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管。
3. 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也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制定。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需要一个共同的会计语言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二、会计准则的内容1.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原则。
包括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识别和计量方法,以及资产减值的处理等。
2.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规定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包括确定收入和费用的时点、金额和确认依据等,确保收入和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会计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财务报表的格式、内容和披露要素等。
三、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1. 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截至2020年,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IFRS作为其财务报告准则,使得全球市场中的财务报告更加具有可比性和透明度。
2. 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经济需求,制定和修订了相应的国家会计准则。
会计规范体系概述一、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一)提供规范的会计处理标准企业会计准则是一系列规范会计处理和报告的准则,它确立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要求,提供了规范的会计处理标准。
通过确定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方面的规则,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了操作指南,使企业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要求,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和可读性。
通过遵循准则的规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提供法律依据和监管基础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了合规的法律依据和监管基础。
准则制定机构通常是由政府部门或专业会计机构负责,准则的制定过程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准则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企业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能够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违法行为和潜在风险。
同时,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依法合规运营。
(四)促进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对比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还体现在促进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对比。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报告要求,这使得跨国企业和投资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难以比较的问题。
通过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增加国内外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信息差异,推动国际经济交流和投资活动。
同时,企业会计准则还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参照标准,使得企业能够了解和适应国际会计制度,提升竞争力。
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规范了会计处理标准,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监管基础,促进了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对比。
企业应积极遵循准则的要求,做好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工作,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会计规范体系概述一、会计技术规范(一)会计技术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会计技术规范是指针对特定会计处理过程或问题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标准。
它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确保会计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可比性。
会计技术规范在财务会计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帮助他们正确地执行会计准则和政策。
(二)会计技术规范的内容1、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码规范:会计科目是财务会计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会计技术规范应明确各类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码规则,确保科目设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会计凭证的填制规范: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交易的重要依据,会计技术规范应规定凭证的格式、内容和填制要求,以保证凭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审查性。
3、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是记录和归纳会计凭证的重要工具,会计技术规范应规定账簿的种类、编号和管理要求,确保会计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财务报表的编制规范: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和财务活动的主要工具,会计技术规范应规定报表的格式、内容和编制原则,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5、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规范:会计信息系统是支持会计工作的关键基础设施,会计技术规范应规定信息系统的建设、调整和运行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合规性。
(三)会计技术规范的实施和监督会计技术规范的实施需要全面考虑组织架构、培训教育、内部控制等因素。
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执行细则和操作指引,明确责任分工和配套措施,确保规范得以落地和执行。
监督是保证会计技术规范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规范的行为,并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一)保持诚信和保密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保持诚信和保密。
会计人员应该以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的方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不得故意歪曲或隐藏重要信息以获得不当利益。
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公司和客户的财务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