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苹果生产现状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967.82 KB
- 文档页数:3
对宝鸡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张小强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4年第01期摘要宝鸡苹果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选好主栽品种,坚持“好看、好吃、好管”的“三好”标准,突出地域特色;二是做好低效园改造,实施“三改三减四提升”(改品种、土壤、树形,减化肥、农药、用工,提升设施装备、产后整理、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综合举措;三是采用符合实际的生产经营模式;四是做好营销宣传。
关键词宝鸡苹果;品种、低效园改造;经营模式;营销宣传苹果是陕西宝鸡规模最大的果树产业,关于宝鸡苹果高质量发展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品种、改造、模式、营销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关于主栽品种宝鸡现有57.5万亩矮砧密植苹果,在全国全省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进入新时代,面对市场升级、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挑战,迫切需要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形成宝鸡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品种和拳头产品,占领市场,取得更大效益。
在品种选择上,要坚持“好看、好吃、好管”的“三好”标准。
好的品种,首先是“好看”,这是从市场需求上衡量的标准。
水果市场已经从短缺向过剩转变,加上冷藏贮运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的加持,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大流通,消费者可选择的水果极为丰富。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脱颖而出?首先看的是“颜值”。
开花坐果期的低温阴雨、着色采收期的秋雨影响了宝鸡苹果的“颜值”,倒逼宝鸡苹果向中早熟和极晚熟方向倾斜,变劣势为优势。
其次是“好吃”,这是从品质上衡量的标准。
品质是核心,但“千人千口味”。
要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以产品地域特色征服市场。
宝鸡水肥条件好,苹果水分多、果肉脆、风味醇、香味浓,这就是特色。
处在市场前沿的几个新品种红思尼克、美味、秦脆、瑞雪、瑞香红在宝鸡都有栽培,表现也很好,能够体现出宝鸡特色。
现在关键是瞄准1~2个新优品种,迅速形成拳头,形成规模。
瑞香红现在已经发展到1万多亩,规模全国第一。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析及对策建议宝鸡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业基地,其中,苹果是当地主导性农产品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提升,宝鸡市苹果种植业已经逐渐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本文将对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宝鸡市苹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技术先进:宝鸡市苹果生产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种植、收获、加工、包装等环节均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有效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 质量可控: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精准的监测和操控来保证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机器进行果实成熟度检测、果形和果径分类等,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3. 品质优良:宝鸡市苹果生产采用的是全程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可使苹果长势平稳、着果均匀、果实大小一致、个头饱满,从而保证了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高品质的苹果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使市场需求的提升。
1. 技术不断更新: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生产企业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开展“科技兴农”活动。
加强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更新的应变能力。
2. 减少能源消耗:机械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包括机械能、电能和燃料。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需要推广高效节能、清洁能源等技术,比如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来发电,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人员问题: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大量熟练的操作和管理人员,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
因此,需要通过多渠道进行招聘、培训和激励,提高人员素质,增加企业的生产力。
4. 质量控制:机械化生产虽然可以保证质量稳定,但其质量管理也面临挑战。
需要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优良。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析及对策建议宝鸡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
为了提高苹果种植业的现代化水平,宝鸡市在生产中引入了机械化生产技术。
机械化生产在宝鸡市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对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机械设备的成本较高。
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而这对于许多农户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宝鸡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具,并提供农机购置贷款、补贴等支持,降低机械设备的购买成本。
可以成立农机合作社,共同购买和维护农机具,减轻单个农户的压力。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着机械化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虽然宝鸡市已经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但是由于技术人才匮乏和农民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很多农户无法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宝鸡市可以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其机械化技术水平。
可以设立技术服务点,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着农田不平整的问题。
农民在使用农机具进行种植和收割作业时,由于农田地貌不平整,导致机械设备操作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农田进行调查和规划,确保农田地貌平整。
并鼓励农民进行田块整合,减少田间道路和林网,提高农田机械化作业的便利性。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还存在着农民对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接受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的人工劳动方式,对机械化生产模式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投入资金购买机械设备。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推广,增强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认知和了解。
可以邀请先进的机械化农户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实际效果的展示,提高农民对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接受度。
年陕西宝鸡地区苹果坐果率的调查及应对措施年陕西宝鸡地区苹果坐果率的调查及应对措施内容简介:晋中核桃产业发展快,种植面积大,其中在201X年左右发展起来、树龄在8~10年的核桃树所占比例居多。
其中有相当部分树品种不纯,成为劣质品种或不适合当地发展,进入结果期树结果少甚至不结果,影响了晋中核桃产业的发展。
为把损失降到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晋中核桃产业发展快,种植面积大,其中在201X年左右发展起来、树龄在8~10年的核桃树所占比例居多。
其中有相当部分树品种不纯,成为劣质品种或不适合当地发展,进入结果期树结果少甚至不结果,影响了晋中核桃产业的发展。
为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辽核1号、中林、清香等极抗晚霜、质优丰产的品种,对其改劣换优为有效方法之一。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方块形芽接法1.1芽接前准备及芽接时间对小老树、低产树、弱势树,需通过土壤深翻、施肥、扩穴、浇水和适度的回缩修剪,做好复壮之后才可进行高接换优。
芽接要求砧穗离皮且接穗芽体充实饱满为宜,在晋中具体时间是5-9月份,主要在6月份进行。
1.3芽接后的管理①剪梢。
为促使接芽当年萌发,嫁接完成后在接芽前端留10 m砧枝剪截。
②芽接后放水。
核桃树芽接完成后6 d左右,多数嫁接部位可发现在包被的塑料薄膜中出现“黑水”,要有专人及时解膜放水,放水后再绑缚好。
③留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X(6)萌Y枝。
适当保留树干基部30 m以下的萌Y枝,以提供养分维护根系的生长,使树势迅速恢复,下年树冠上部枝叶较多时再全部剪掉。
④抹芽。
及时{除接芽上下部位萌芽,6月30日前芽接的,应该连续3次抹芽方能保证接芽的正常萌发生长。
⑤接芽摘心。
当年夏秋季接芽长到30~50 m的新梢要及时摘心,8月20日自然封顶的不需摘心。
2插皮舌接法1枝接前准备及枝接时间图3放水及平茬2接穗的采集在核桃树发芽前20~30 d采集接穗。
采集后母树的剪口要立即用油漆封严,防止树势衰弱。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析及对策建议【摘要】宝鸡市是中国苹果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但其目前的生产模式仍主要依赖人工劳动,效率低下、成本高。
本文通过对宝鸡市苹果生产现状的分析,发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程机械化生产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宝鸡市的机械化生产仍存在技术不成熟、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示范应用、培训人才等。
通过总结分析,展望未来,建议落实措施,本文旨在为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优势、技术分析、问题、原因、对策建议、总结、展望、落实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宝鸡市的苹果产量逐年增加,但传统的人工采摘和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宝鸡市苹果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分析现有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宝鸡市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苹果是宝鸡市的重要产业之一,产量居全国前列。
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提高苹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生产优势和问题,为提升宝鸡市苹果产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研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研究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宝鸡市苹果生产现状分析宝鸡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苹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宝鸡市苹果种植面积广泛,品种繁多,产量稳定并居全国前列。
在苹果生产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宝鸡市的苹果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更新。
Vol.41No.032024 China Fruit News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以陕西省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为依托单位,是国家在陕西省县域内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工作范围辖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两市柑桔产区,共建有12个试验示范基地。
截至2023年,陕南地区柑桔总面积约3.60万hm2,常年产量超50万t,综合产值超30亿元。
陕南柑桔主要分布在汉中市的城固、洋县与汉台以及安康市的汉滨、旬阳与紫阳等县(区),其中,城固县为主产区,种植面积1.53万hm2,占陕南柑桔总面积的40%以上。
陕南柑桔以早熟和特早熟温州蜜柑为主,熟期较临近的湖北柑桔产区早7~10天,果品畅销东北、西北、华北等区域的20多个省(区、市)的60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柑桔数量在5万t以上;“城固蜜桔”“城固柑桔”被国家农业部及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9年,“城固柑桔”品牌被评为“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类)50强”,同时成功入选“2019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柑桔区域公用品牌10强”;2022年,“城固柑桔”品牌评估价值达到34.81亿元。
(邓家锐)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加快苹果产业发展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苹果产业列为农业4+1特色产业首位,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政策扶持,突出技术集成,注重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果业体系,不断推动果品提质增效、果业转型升级、果农增收致富。
一是科学化管理。
不断探索先进栽植技术和模式,形成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印发《凤翔苹果优质栽培技术规范》《凤翔优质苹果周年管理历》《苹果主干低位嫁接技术标准》等操作规程,编制宝鸡市果业地方标准1部,《坚持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推动苹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入选全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逐步形成了以“矮化栽培、双矮引领、精作细管、精品生产”为核心的凤翔管理模式。
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析及对策建议【摘要】宝鸡市苹果生产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但目前仍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本文从引入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对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了分析。
针对目前机械化生产的现状、优势和挑战,提出了解析和对策建议。
结合未来发展展望、总结反思和建议实施方案,本文指出了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推动该地区苹果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优势、挑战、解析、对策建议、未来发展、总结反思、实施方案。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宝鸡市是中国陕西省西部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种植业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传统的苹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宝鸡市苹果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全程机械化生产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目前,宝鸡市正致力于推动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苹果种植业生产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优势与挑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推动宝鸡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对宝鸡市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解析,为推动宝鸡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苹果产业是宝鸡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宝鸡市的苹果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
推动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