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4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苹果园的建设也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
但是,在建设苹果园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够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吧!一、确定规模:果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模过小,则难以实现成本的收回,规模太大,则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
建议在园区规模的选择上,应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土地利用、气候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二、土地选择:园地的选择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地形起伏和坡度、土壤肥沃度、地下水情况和水利条件、气候适宜程度、运输和市场情况等因素。
对于苹果树来说,地势起伏的斜坡适宜种植,土壤优质、排水性好的地方最适合,水源要充足,最好有渠系或水井等资源。
三、树种培育: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补植或逐年更新品种,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
这样会促使苹果树的耐性更好,果树的抗病能力更强,并且收获的果实品质更加优质。
四、施肥:正确施肥能提高果树的抗性和产量,为获得优质苹果提供条件保障。
施肥时应按照果树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方法。
五、防治虫病:苹果园若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重视防治果树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如有条件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六、适当修剪:果树健康的基础,是通过修剪调整要素等方式来掌控。
定期对苹果树进行适当修剪,对均匀抽长、营养平衡、增加花芽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病害防治:定期对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果树健康和进行优质果实生产的重要举措。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剂,以及正确定期铲除病源和病树等,都是防治苹果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总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必须遵循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维护苹果园的管理,才能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果园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果园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果园建设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果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果园建设的选址要选择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病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其次,果园的面积和形状要合理规划,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合理划分果园的各个区域,确保果园的整体布局合理。
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在果园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栽植方式等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
此外,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果园的生产效益和果品的质量。
标准化果园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取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果园建设要注重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果园建设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总之,标准化果园建设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合理规划果园的面积和形状,建设基础设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果园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果园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标准附件1 苹果园建设标准一、标准园规模在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内或青岛市优势产区内,成龄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新建园面积300亩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水、电、路、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
1、水源充沛。
标准园附近要有充沛的水源保证。
2、灌溉设施设备完备。
标准园的最低灌溉要求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
要求泵房、管网齐全,出水口到地头。
标准园涉及农户的,每户留1-2个出水口。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滴灌或喷灌系统。
3、电力配套齐全。
标准园电力配套要齐全,能保证灌溉和基本生产需求。
4、作业道路平坦。
标准园主干道要硬化,并与乡镇以上主要公路连接;作业道路的最低要求为砂石路面,配套排水沟渠、绿化带等。
路面平坦,适于生产作业、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三、示范推广6项关键技术1、培肥地力。
每亩每年增施土杂肥2吨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以上。
2、果实套袋。
要求全园实行果实套袋。
果袋采用优质中档或者高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
3、壁蜂授粉。
全园实施壁蜂授粉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果园生(覆)草。
全园实行生草或覆草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5、铺设反光膜。
要求全园铺设反光膜。
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铺设,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30-40天铺设。
6、绿色控害技术。
推广应用物理、农业、人工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按照控制半径80m一盏的标准,全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示范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防虫网、粘虫色板等绿色控害技术。
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
努力实现100%农药统购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郁闭园改造对树龄在15年以内、亩产量1500kg以上、亩枝量超过13万条、树势健壮的成龄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
1、改造方法。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果园是指专门种植果树的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以期帮助果农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二、土地选择。
果园的土地选择是果园建设的第一步,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土质疏松、肥沃、酸碱度适中。
同时,要避开污染源,确保果园的生产环境安全。
三、果树品种选择。
果树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在选择果树品种时,要考虑果树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力求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
四、果园布局。
果园的布局应该科学合理,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果树的生长效率和果实的产量。
在果园布局时,应考虑果树的生长习性,避免果树之间相互遮挡阳光,影响果实的生长。
五、施肥管理。
果园的施肥管理是果树生长的关键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根据果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
七、灌溉管理。
果园的灌溉管理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方案,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
八、采摘和包装。
果园的采摘和包装是影响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采摘和包装方案,保证果实的采摘时间和包装方式,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九、总结。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果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为果农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果农们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现代果园建园标准各位朋友!今天咱来好好讲讲现代果园建园标准那些事儿。
您看现在,水果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要种出又多又好的果子,建园这第一步就得高标准、严要求。
那这现代果园建园标准到底是啥呢,且听我给您细细道来。
咱得找一块好地,土壤得肥沃疏松,透气性要好,保水保肥能力也得强,这样果树才能“吃得饱、喝得足”,茁壮成长。
比如说沙壤土或者壤土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果园的位置还得交通便利,不然等果子熟了,运都运不出去,那不白忙活啦。
另外,水源也得充足,没有水,果树可活不了。
选好了地,接下来就是规划果园的布局了。
这就像给果园设计一个“家”一样,得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同的果树品种,得划分好区域,不能乱种一气。
还要留出道路,方便咱们后期进行施肥、打药、采摘这些工作。
比如说,主路得宽敞些,能让运输车辆通过;支路可以窄一点,但也得保证人能推着小车走得顺畅。
再说说果树的品种选择吧。
咱得选那些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还得是市场上受欢迎、卖得好的。
就好比在北方,您要是种香蕉、荔枝,那肯定不行,气候不合适呀。
而且,咱还得考虑品种的搭配,早、中、晚熟的品种都种一些,这样可以拉长果子的上市时间,避免集中上市,价格卖不上去。
种果树,苗木质量可得把好关。
苗木得是健康无病虫害的,根系要发达,枝干要粗壮。
就像给果园招“员工”一样,得挑身强力壮的,那些病恹恹的可不能要。
种的时候,株行距也得合理,不能种得太密,不然果树之间会互相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都长不好;也不能种得太稀,浪费土地资源。
果园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少。
灌溉系统得有吧,现在流行滴灌、喷灌这些节水灌溉方式,既能节约用水,又能均匀地给果树浇水。
排水系统也很重要,遇到下雨天,果园里不能积水,不然果树的根会被泡烂。
还有防风林,能给果园挡风,减少风灾的影响。
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也有标准。
咱得倡导绿色、环保,多用有机肥、生物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农药呢,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不能为了杀虫治病,把果子和土地都给污染了。
果园建设方案1. 引言果园建设是指对一片土地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用于种植各种果树的农田。
一个高效的果园建设方案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本文将提供一套果园建设方案,包括土地选择、果树品种选择、水源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2. 土地选择果园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日照条件:果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建议选择朝阳面或坡度合适的土地,确保果树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
•土壤条件:果树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并且具备适当的酸碱度。
在选择土地时,可以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选择最适合果树种植的土地。
•水源条件:果园建设需要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供果树生长。
选择土地时要考虑附近水源的情况,例如水井、水库等。
3. 果树品种选择果树品种选择是果园建设的关键一步,下面是几个选择果树品种的要点:•地理环境:根据果园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果树品种。
例如,寒冷地区适合种植寒冷地区的果树,而炎热潮湿的地区则适合种植热带水果。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例如当地市场需求某种特定的水果,那么可以优先考虑种植这种水果的果树品种。
•水果品质:选择果树品种时要考虑水果的口感和品质,例如果肉的香甜度、果皮的颜色等。
优质的水果品种对市场的需求更高,能带来更高的销售价。
4. 水源管理果园建设需要确保果树有足够的水源供应,以下是几个水源管理建议:•灌溉系统:建议在果园中建设灌溉系统,例如滴灌、喷灌等,以确保果树得到适当的水分供应。
•雨水收集:在果园周围设置雨水收集设施,以便在雨水充足时,将雨水收集用于果树的灌溉。
•水资源节约:果树对水的需求较大,因此需要合理管理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灌溉系统,修复漏水问题等方式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5. 病虫害防治果树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以下是几个病虫害防治的建议:•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果树,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精品示范园建设规范一、园相整齐1.已定植的苹果亩保留株数为:株行距5×3亩保留株数40株以上,新建苹果园株行距3×4的亩保留株数50株以上,株行距1.5×4的亩保留株数60株以上,果树到头到边,采用优质壮苗定植,预备苗补植。
第一年定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第二年春季通过补植,秋季果树保存率达到100%。
2.园地土地利用率高,缺株断行现象较少,树势均衡,树体大小均匀,株型结构合理。
3. 果园地面疏松、无恶性杂草。
畦面平整,无影响果树生产的高杆作物或利于果树病虫害寄生的其它间作物在果园间作。
4.果园条田四周拉线修边,做到边成线,角成方。
5.幼龄园第三年通过各种修剪手法和综合管理,果树树形形成,树势生长良好;第四年果树进入初果期,长树结果并举;第六年进入丰产期,树体结构合理,果园整体通风透光良好,结果均匀,丰产、稳产性好,果园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
二、园林配套果园四周配备有闭合的防护林,且林相整齐完整,林木管护到位。
林床拉线修边,做到边成线,角成方,无恶性杂草。
三、灌水灌水方式必须采取节水灌溉,如涌泉灌、微管灌等。
在果树花前、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保证水的供给。
四、整形修剪盛果期大树可采取疏散分层形、幼龄密植苹果园采取细长纺锤形等树型结构,总体要求树体层次分明,通风透光良好。
幼龄园修剪采取细长纺锤形等树型结构:第一年定干高度依苗木质量、立地条件等而定。
一般壮苗定干高度90-120cm,弱苗则在70-80cm处定干,且保证剪口下有8-10个饱满芽。
如果苗木高度在150cm以上,且生长健壮,也可不定干。
第一年修剪:萌芽前后对于高定干或不定干的植株进行刻芽,以促发枝条并控制其长势,距地面50cm以内萌发的嫩芽全部抹除。
夏季对中心干上所发出的分枝控制其长势。
当新稍长到20-30cm时,进行拿枝软化,开张角度,使其角度在90-120度,秋季继续进行拉枝、拿枝等工作,使其角度保持在90-120度。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与东南部、中亚以及中国新疆西部一带,人类栽培苹果的历史已超过5000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代表有绵苹果、海棠果、沙果。
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开始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一带落户,自此中国的绵苹果逐渐被欧洲苹果代替。
现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5%以上。
其中,黄土高原产区和渤海湾产区是我国苹果的两大优势产区。
我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区域是黄土高原,种植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60%,产量达到52%。
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从东部向西部优势区域迁移趋势明显,中国西部苹果种植面积的占比会越来越大。
苹果种植区域加速优化的态势,不仅仅表现为从东部向西部迁移,各省区的区域布局也在加速优化。
例如,过去陕西省的渭北南部产量很大,现在逐步往北部迁移,未来陕北的山地果园将占到更大的比例。
苹果产区布局进一步调整,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原来的优生区、适宜区可能逐步退出。
但是北方气温偏低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则可能会成为适宜区、或者是优生区。
其次是科技的进步。
抗寒品种、抗寒砧木的选育,扩大了适宜区域。
第三是近几年我国的耕地(基本农田)政策的变化。
“非粮化”的规定导致果树必须要上山、上坡,不与粮争地。
农业部门“卫星执法”,定期分析耕地变化。
果树一旦砍伐,下一次采样就可能会被判定为“基本农田”,定性成基本农田之后只能种植主粮作物。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发展果树种植,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市场形势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水果供应总体供大于求。
19年、20年、21年苹果市场行情差,导致很多区域苹果园撂荒。
2022年和2023年水果的行情较好,果农的信心在恢复。
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群体逐步分级、分层。
近年来,柑橘的品质提升很快,如果苹果的品质提升不上去,那么一部分消费市场便会被其他水果替代。
苹果新园建设技术标准1.地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便利、坡度较缓、远离污染的一般农田或山地进行建园,禁止在基本农田建园,避免选择低洼地和山岭地进行建园。
2.模式选择根据高质量发展意见,乔化建园不予补贴,矮化中间砧和矮化自根砧建园给予补贴,建园时应首先选择矮化分枝大苗,采取宽行密植模式,行距大、树冠小,便于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达到省工、省力、高效的目的。
3.品种选择根据长武海拔、气候等特点,按照“适地适栽”原则,选择好适宜品种,如:早熟的嘎啦优系、华硕,中熟的秦脆、九月奇迹、玉华富士、美味,晚熟的富士优系、瑞阳、瑞雪、秀水等品种。
4.苗木选择选择苗高120cm以上,嫁接口以上IOcm处地径粗度1.Ocm以上,有4-5条20CnI以上侧根的一级无毒壮苗进行建园。
矮化中间砧应选用海棠或新疆野苹果做木,M26或G935作为中间砧嫁接品种,中间长度应为20-25cm;矮化自根选用M26、M9T337或无融合的青1号作为木,直接嫁接品种;双矮选用海棠或新疆野苹果做砧木,M26或M9T337为矮化中间砧,嫁接短枝型品种。
5.密度选择根据长武气候特点,矮化密植建园时,矮化中间砧应选择 1.5-2mx4m栽植,亩栽83-111株,双矮或矮化自根应选择1-1.2mx4m进行建园,亩栽138-166株,青应选择1.2-1.5mx4m进行建园,亩栽111T38株。
6.授粉配置一般一个主栽品种,配置『2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7:2;或者配置专用授粉海棠,主栽品种与专用授粉海棠比例为20:I o7.要点7.1 开沟换土建园前,提早挖宽深各Im的栽植沟,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在栽植沟底先填入作物秸秆或柴草,然后将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商品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后施入,最好亩施3000kg,同时亩施入生物菌肥IOOkg,复合肥200kg,与底土混匀,覆盖表面,灌足水,让其充分下沉垫实,等待栽植。
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选址依据一、土壤条件。
土壤可是果园的根基呢。
咱得找那种土壤肥沃的地儿,就像给果树找个营养满满的家。
肥沃的土壤里有好多有机物呀,就像是果树的美食库,能让果树长得壮壮的。
比如说黑土,那可是出了名的肥沃,果树种在这样的土里,就像小孩在蜜罐里长大一样。
而且土壤的酸碱度也很重要哦。
不同的果树喜欢不同酸碱度的土壤。
像柑橘树就喜欢偏酸性的土壤,如果把它种在碱性太强的土里,它就会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娃娃,怎么也长不好。
所以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测一下土壤的酸碱度,看看适合种啥果树。
土壤的透气性也不能忽略。
如果土壤板结得像石头一样,果树的根就没法自由呼吸了,那还怎么茁壮成长呢?就好比我们人,要是被捂住了鼻子嘴巴,肯定难受得不行。
二、水源因素。
水是生命之源,对果园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园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
不管是河流、湖泊还是地下水,只要能方便地给果树浇水就好。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天,果树都渴得不行了,如果没有水及时浇灌,它们就会像干枯的小草一样没精打采。
而且水源的质量也要过关。
要是水被污染了,果树喝了这样的脏水,就像我们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一样,会生病的。
比如说水里要是含有太多的重金属或者有害物质,果树的果实可能就会受到影响,结出来的果子可能就不健康了。
另外呢,灌溉的便利性也要考虑。
如果水源离果园太远,浇水的时候就很麻烦,就像要从很远的地方把饭端过来一样,还没到果树嘴边,可能水就洒得差不多了。
三、气候环境。
气候就像是果园的大外套,合适的气候能让果树舒舒服服地成长。
温度是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果树对温度的要求差异很大呢。
像苹果就比较适应温带的气候,要是把它种到热带,它可能会热得中暑。
而芒果就喜欢热带的高温,在寒冷的地方,它可能就会被冻得瑟瑟发抖。
光照也不能少。
果树就像个小太阳能板,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阳光充足的地方,果树的叶子就会绿油油的,果实也会又大又甜。
要是总是阴沉沉的,果树就会像个缺乏活力的老人,结出的果子也没什么味道。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2.2.2 小区划分小区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2.2.3 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
一般主路宽5~7m,支路4~5m,作业道路宽1~2m。
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2.2.4 排灌系统设置排灌系统包括排水和灌水两部分,作到旱能浇,涝能排。
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
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要有1~2口井。
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配备完善的滴灌、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设施。
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cm、宽80cm,山地果园则由坡顶到山脚,沟由浅到深(深30~60cm、宽30~40cm),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接。
2.2.5 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
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栽植果树病虫害寄主的树林。
2.2.6 辅助建筑物建设主要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2.2.7 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 品种和砧木选择3.1 品种选择以早中晚优良品种为主,如藤木一号1号、美国八号、嘎拉系、华冠、短枝型元帅系、富士系以及华美、华玉、早红等。
3.2 砧木选择提倡矮化砧、矮化中间砧,实生砧以西府海棠(八楞海棠)为主。
4 栽植4.1 果园密度乔化砧株行距3~4m×5~6m;矮化自根砧苗株行距1.5~2m×3~4m;矮化中间砧,株行距1.5~2.5m×4~4.5m;短枝型品种株行距为(2~3) m×(4~4.5) m。
4.2 授粉树配置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较稀植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1~3∶1;密植时可按4∶1配置。
以株为单位,配置授粉树最低比例为8∶1。
5 土肥水管理5.1 果园土壤管理推行行间种草、株间清耕方式,定植带内保持1.5 m清耕带,可选择三叶草、黑麦草、毛叶苕子等草种。
5.2 果园营养与施肥采用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配方施肥。
有机肥不低于当年产量的1.5倍。
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按氮、磷、钾为2:1:2的比例施入化肥。
施肥量按正常的成龄丰产园,每亩施纯氮20~30kg,磷(P2O5)10~20kg,钾(K2O)25~35kg。
提倡采用叶片、土壤营养分析的先进方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的果园应每隔3~5年做一次土、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果园的施肥方案。
5.3 果园水分管理提倡采用微灌、渗灌、穴贮肥水等节水灌溉方式,也可采用地面沟灌,限用漫灌。
在发芽前后至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3个时期分别灌水一次。
6 树形管理标准果园应根据果园砧木和栽培密度选择合适树形,可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等。
标准果园同一小区应力求树形一致。
7 花果管理7.1 花期授粉花期采取壁蜂、蜜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7.2 疏花疏果严格根据负载量进行疏花疏果,以单果为主,个别小型果品种可适当留部分双果。
疏果在幼果期和生理落果后分两次进行,生长季节及时疏除病虫、畸形果和过大过小的果实。
7.3 果实套袋提倡苹果套袋,选用不同质量的纸袋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操作。
8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建立主要病虫害的监测监控系统,准确测报,对其进行统控统防,做到有针对性的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
必须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2—2001)的要求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允许使用的农药(见附表4、5),每种每年最多使用2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20 d以上。
限制使用的农药(见附表6),每种每年最多使用1次。
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d以上。
禁止使用的农药包括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磷胺、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滴滴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胂及其它砷制剂等。
9 果实采收按照不同品种适时采收。
采果前要对采收、运输、贮存果品的用具、场所进行清理、清洗、消毒,确保对采摘的果实无污染隐患。
采果、选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卫生清洁准备,工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果实碰伤、刺伤、擦伤。
果实采后应必须放入专门的贮藏容器中,容器内不得有枝、叶、砂、石、尘土及其它异物。
采后4h内进入库中贮藏,严禁地面堆放和长时间的室外放置。
贮藏果实的库房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
不得使用有损无公害苹果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10 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10.1 果品分级果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提倡采用先进的分级设备进行机械化选果分级。
10.2包装果品进入流通前必须进行商品包装,内包装材料应新而洁净、无异味,且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和污染。
同一包装件中果实的横径差异不得超过5mm。
各包装件的表层苹果在大小、色泽等各个方面均应代表整个包装件的质量情况。
10.3 冷藏果品在销售前必须进入冷链系统,提倡果园自建或租用冷库进行贮藏。
11 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11.1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装卸时轻拿轻放。
11.2 品牌与标志每一果园应具备体现自有特色的品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牌、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
12 果园档案管理12.1 果园定植图果园定植图是果园重要永久档案,定植图需标明种植日期、品种、砧木、授粉树和株行距等。
12.2 果园管理记录果园的管理记录需保存两年以上,包括: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均应有记录,包括时间、处理方式等。
每年施肥的时间、用量、肥料种类、生产厂家等。
每年植保喷药的时间、用量、农药种类、生产厂家,以及防治对象和防治效果等。
果实采收日期、数量、运输及人员劳务情况。
果园每年的气候资料记录。
果园异常情况记录。
主要参考材料和标准: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3—2001)2.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 5012)3.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2—2006 )4.渤海湾地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3—2006 )5.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程文件—控制点及遵循标准6.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附表1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2 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3 土壤中各项污染的含量限值附表4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虫杀螨剂附表5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菌剂附表6 苹果园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