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二组(二)
- 格式:docx
- 大小:15.34 KB
- 文档页数:2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动作描写作文200字(通用4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篇1我的弟弟非常的调皮,我姥姥的腿又一瘸一拐的,走路非常不方便,但我的弟弟还是很调皮:跑过来,又跑过去,偶尔又撞我姥姥一下。
因为姥姥的腿一瘸一拐的,所以,她走路时看起来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一天,因为姥爷有事出去了,所以姥姥自己在家里面看着弟弟。
一会儿,弟弟搭完积木后要喝水,姥姥一瘸一拐的去给他倒水;一会儿,弟弟上完厕所后让姥姥去冲厕所,姥姥又一瘸一拐的去了;一会儿,弟弟又要出去玩,可是姥姥正在做饭没有时间陪弟弟出去玩,就说:“你自己先去玩吧!奶奶一会就下去。
”弟弟倒也没说什么,蹦蹦哒哒地跳下去了。
因为姥姥没有跟着弟弟,所以不放心,抽空闲忙的从厨房的窗户里往外瞅一眼······姥姥已经快70岁了,但她还是为自己的儿女子孙们操心,真不容易啊。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篇2今天下午,我们按照上午的计划去打球。
我们到了广场,活动了一下身体,便开始打球了。
我先发球,哥哥顺势一挡,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球台上。
哥哥先发球,我挡了过去,我还想抽一个,没想到哥哥把拍一挥,一个飞球直冲我的鼻梁飞来,嘭!正好打在了眼镜框上,吓得我半天没缓过劲来,我气的把球一打,直冲云霄。
有一次我们对抽了好几次一直没有分出胜负,那才叫一个激烈!经过我们激烈的对抗,我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通过这次打乒乓球,既锻炼了我的身体,还加强了我的反应能力。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篇3今天,张老师组织我们玩动作的游戏。
规则是每队的同学都要按顺序把老师的动作传下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七八单元]目录第七单元- 2 -单元说明-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21古诗三首-4-22文言文二则-8-23“诺曼底号”遇难记-11-24*黄继光-1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17-习作《我的“自画像”》-20-语文园地-22-第八单元- 25 -单元说明-2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6-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7-26巨人的花园-32-27*海的女儿-36-习作《故事新编》-40-语文园地-43-第七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
《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文言文二则》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
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诺曼底号”遇难记》与《黄继光》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口口质;“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
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练习,本次习作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且以“写得像”作为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听取家人意见,根据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习作。
人物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1、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
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2、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
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
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3、学务大人约有四十五六岁的年纪。
一张黑黄的脸皮,当中镶着白多黑少的两个琉璃球。
一个中部高峙的鹰鼻,鼻下挂着些干黄的穗子,遮住了嘴。
穿着一件旧灰色官纱袍,下面一条河南绸做的洋式裤,系着裤脚。
足下一双短筒半新洋皮鞋,露着本地蓝市布家做的袜子。
乍看使人觉得有些光线不调,看惯了更显得“新旧咸宜”,“允执厥中”。
或者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调和的先声。
4、休息室的长台上散置着几份报纸与杂志,对过坐着个人,报纸挡住了脸。
不会是学生——即使是程度高的学生也不见得看得懂德文报纸。
报纸上的手指甲,红蔻丹裂痕斑驳。
汝良知道那一定是校长室里的女打字员。
她放下报纸,翻到另一页上,将报纸折叠了一下,伏在台上看。
头上吊下一嘟噜黄色的鬈发,细格子呢外衣,口袋里的绿手绢与衬衫的绿押韵。
第七单元习作教案执教:钟亦海一、启发谈话,引发兴趣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咱们五二班的同学共度这一堂写作课,我们这次习作内容是写人,既然是写人,那么我来描述班级一位同学的外貌,你们猜猜我说的是谁?师:他黑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身材适中,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
(猜班中一位同学)生:猜(左顾右盼)猜不出师:猜不准是吗?为什么猜不出来呢?生:没写出特点。
师:哦,原来是这样,老师再给你们出一个(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
)(猜一书中人物)师:大家很聪明,都知道第二句写的是猪八戒,可是第一句就猜不准?谁来说说这两个谜题有什么不一样?生答:第一个句子没有写出人物外貌的特征,第二个句子就写出来了。
师:对,第一个句子在我们同学的作文里就常常见到。
第二句,吴承恩抓住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所以大家一下子都猜中了。
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你能说说描写人的外貌时要注意什么?生: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其最显著的特征,不要像画脸谱式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抓特征)(我们一起读一遍)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位同学写他们班语文科代表的片段,大家互相讨论下写的如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课件显示:例子:李论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他长得很瘦,眼睛还特别小,可是嘴巴却很能说。
生:展示师:组织评价师:说到眼睛小,你们一般会怎么形容?生:他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师:嗯,是很小生:它的眼睛很小,灰尘都飞不进去师:那真是够小的了。
可是这位同学写的,你怎么都想不到。
课件出示:李论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他长得很高很瘦,走起路来像只竹竿在移动,他的眼睛是那么小,睁着和闭着,好像没什么区别,而他那张嘴更是“口如其名”,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和我们“理论”一番!(逐句呈现)(对比两段话)师:对比这两段内容,同学们能够总结出什么技巧吗?生答:要写不一样的,要运用修辞手法。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
1.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2. 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
二、词句段运用。
1. 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 例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 改写后的句子: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像猴子一样敏捷地攀上了窗口。
- 这样改写的好处是通过添加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原本只是简单地描述人物的动作,改写后将人物攀上车厢的动作比作猴子敏捷的动作,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动作的敏捷性。
- 再看一个例子:妈妈下班回到家,放下包,走进厨房开始做饭。
- 改写:妈妈下班回到家,像卸下重担似的放下包,脚步轻快地走进厨房,开始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做饭。
- 这里不仅添加了比喻“像卸下重担似的”,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让句子充满了生活气息,把妈妈下班回家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 第一组。
-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 那双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 第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敌人的手比作“鹰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凶残和狠毒,而第二句只是简单地描述了敌人的动作,表达比较平淡,没有第一句那种强烈的情感色彩。
- 第二组。
-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她感到德军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第一句中“恶狼般的眼睛”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出德军的贪婪、凶狠和危险,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当时紧张的气氛,而第二句没有这种生动的表达效果。
三、日积月累。
- 含义: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倡导,鼓励人们不断努力,奋发图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进取。
- 含义: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三年级第七次作文人物细节描写English:In my class, there is a girl named Lily who always catches my attention with he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Her eyes, like sparkling pools, reflect her lively spirit. Her hair, a soft cascade of curls, frames her delicate face perfectly. Whenever she speaks, her voice is as sweet as a melody, and her hands, always busy with a pencil or a book, reveal her dedication to learning. Lily's smile, warm and genuine, brightens up any room she enters. She is a girl full of charm and talent, leaving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everyone who meets her.中文翻译: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名叫莉莉的女孩,她总是以其独特的特质吸引着我的注意。
她的眼睛像闪烁的池塘,反映出她活泼的精神。
她的头发柔软卷曲,完美地衬托出她精致的脸庞。
每当她说话时,她的声音甜美如旋律,而她手中总是忙碌着铅笔或书本,显示出她对学习的专注与热爱。
莉莉的笑容温暖而真诚,无论她走进哪个房间,都能带来一片光明。
她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才华的女孩,给每个见过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二上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上下结构,三点水紧凑,“亡”略扁切:左窄右宽,竖提注意一笔写成。
候:左窄右宽,中间的一竖不要漏写。
敢:右边是反文旁。
野:右边是“予”,不要多加一撇。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
论:右下方是“匕”。
旺:“日”要写得瘦长三、一字组多词。
危(wēi) (危险)(危难)敢(gǎn) (敢于)(果敢)惊(jīng) (惊吓)(吃惊)阴(yīn) (阴天)(阴山)似(sì) (好似)(似乎)野(yě) (山野)(野外)苍(cāng) (白发苍苍)(苍白)茫(máng) (白茫茫)(茫然)于(yú) (于是)(终于)论(lùn) (讨论)(言论)岸(àn) (河岸)(上岸)屋(wū) (房屋)(屋子)切(qiē) (哀切)(斩切)久(jiǔ) (长久)(久远)散(sàn) (分散)(散开)步(bù) (散步)(跑步)唱(chàng)(唱歌)(欢唱)赶(gǎn) (赶走)(赶快)旺(wàng) (兴旺)(旺火)旁(páng) (旁人)(身旁)浑(hún) (浑然天成)(浑水)谁(shuí) (谁的)(是谁)轻(qīng) (轻声)(轻快)汽(qì) (汽油)(汽水)四、多音字。
呀{ya(快去呀) yā(哎呀)露{lù(露珠)lòu(露面)散{sàn(散步)sǎn(散文)奔{bēn(奔跑)bèn(投奔)宿{sù(住宿)xiǔ(半宿)xiù(星宿)五、同音字和形近字久(长久) 步(止步) 汽(汽车) 今(今天) 于(于是) 士(士兵) 夕(夕阳) 止(停止) 气(气体) 令(命令) 干(干净) 土(土地) 于(于是) 步(脚步) 久(永久) 阴(阴天) 茫(茫然) 消(消失) 干(干净) 走(走路) 夕(夕阳) 阳(太阳) 范(范围) 悄(悄悄)六、查字典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组词亏一 2 吃亏亏本申 4 申请重申七、近义词停—止添—加淘气—顽皮无论—不管一切—所有伙伴—朋友浑身—全身悠闲—清闲霎时—瞬间消失—消散八、反义词远—近藏—露暗—亮淘气—乖巧消失—出现激动—平静出现—消失现在—过去悠闲—忙碌九、词语积累不敢惊人相似野外岸边一切船只出现同时水汽浑身旁边出门空地奔跑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十、词语解释霎时:霎时间。
人物描写一组(二)
临死前的严监生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重点]
感受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
1。
通过上个片段的学习,机敏、淘气、争强好胜的小嘎子以及沉稳的摔跤能手小胖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2.齐读课题,解释“监生”。
简介严监生的背景。
3.质疑导入。
这样一个有钱的老财主,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文。
2.检查认读生僻词语。
解释“诸亲六眷”“哥子”“郎中”等词语的意思。
3.再读文章。
4.用最简练的语言讲一讲他临死前的情景。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呢?再读文章,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2.交流读书后的见解。
(1)“严监生喉咙里痰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文中还有描写他病情严重的句子吗?
严监生已经气若游丝,濒临死的边缘了,可他却总不得断气,为的只是那两茎灯草。
所以你觉得他是节约还是吝啬?
(2)还有什么地方可看出他的吝啬?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
(3)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了他的吝啬?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
(4)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关注一下此时严监生的举动。
从中,你能感受到严监生的心情吗?
你能猜出严监生心里的想法吗?
指导朗读,读出严监生又急又气的可笑样。
四、总结写法
1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把严监生那吝啬,可笑的形象刻画得最栩栩如生?
2.初步认识“细节描写”的妙处。
五、拓展阅读
在《儒林外史》中,除了严监生,作家吴敬梓还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读书人的形象。
请打开《儒林外史》,让我们共同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吧。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动作描写
严监生伸着两个手指
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