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武汉市楚河汉街的规划设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XX年武汉楚河汉街商业步行街考察报告篇一:商业步行街调研(光谷楚河汉街)商业步行街专题调研光谷步行街和楚河汉街调研调研成员: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102 班胡珊珊调研时间:调研项目:光谷步行街(武汉市武昌区鲁巷广场)楚河汉街(武昌区中北路上姚家岭附近)调研目的:了解步行街的整体规划布局、周围交通流线、建筑造型处理。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当地客服的工作人员。
.光谷步行街1.整体规划布局世界城光谷步行街总占地约41.79 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0 亿元人民币。
项目是复合了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商业步行街区以及高档住宅“四位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心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180 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近80 万平米、住宅近80 万平米,内有10000 多个沿街当铺,可同时容纳300 万人在这里逛街,是武汉当前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之一。
项目地块呈不规则长方形,中心轴线长约1800 米,平均宽度170米,全长1350米,XX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最长步行街”称号;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居住、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用地。
光谷步行街自西向东依次规划为现代风情街、西班牙风情街、意大利风情街、法式风情街和北欧风情街。
大风情街广场,自东向西,从欧州文化的标志凯旋门开始,依次是莱茵广场、杜塞尔多夫广场,至罗马凯撒广场,朱丽叶婚庆广场、蒙提拿破仑广场、柏林广场、毕加索广场、西班牙广场、斗广场,下沉广场。
2.周围交通流线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光谷广场,沿旧关山路一直延伸到关山一路,是湖北省武汉市中部崛起的最重要的城市配套建设项目,是武汉市“一市两心”城市发展的旗舰型项目以及带动武昌核心商业圈东移的标志性项目,建成以后,世界城将成为武汉市购物中心,节庆中心和时尚中心。
光谷步行街西北连接鲁巷广场、珞瑜路、民院路;东南接通雄楚大道、关山一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数十条公交线从门口穿行。
轨道交通二号线的终点站就在光谷广场。
武汉相关部门解读“楚河汉街”规划“楚河汉街”建在哪儿规划建设的“楚河汉街”,是武汉大东湖水网连通的启动工程,以明渠方式连通两大城中湖——东湖和沙湖。
它东临东湖,西抵沙湖,南至公正路白鹭街,北到武汉重型机床厂,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拆迁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新建的楚河总长度1700米,起于水果湖,经过武重宿舍、中北路,从安顺星苑北侧进入沙湖,最大宽度70米,最小宽度20米。
平均宽度25米,面积5.3公顷。
按照走向,楚河几乎与即将开建的沙湖大桥通道并行。
规划布局五大功能“楚河汉街”划分五大功能区,分别为东沙文化区、2个高尚居住区、办公综合区、科教医疗区。
其中位于中段武重宿舍附近的东沙文化区为重点建设区域;2个高尚居住区分别在水果湖边和沙湖边;科教医疗区即现在的中南医院和武汉大学医学部区域;办公综合区则位于最西端(中山北路和沙湖环湖路之间)。
“汉街”建成啥模样汉街依楚河两岸而生,长1500米。
在高楼大厦的背景下,青砖黑瓦木栏杆的楚地建筑形成了沿河一条街。
它东起水果湖,西止沙湖一路,设计了三个主题和十个景点。
东段布局省老年大学、省老干活动中心、特色餐饮等,有展云阁等景点。
中段以南,即现在白鹭街泰华大厦一侧,为高端精品旗舰店、咖啡休闲、千湖馆、楚韵会馆、民俗文化馆、地下超市等,设涌月台、东沙人家、洲前草色等景点;楚河以北(即武商量贩东湖店一侧),设创意文化园、艺术沙龙。
中北路以西段,为文化、公共活动为主,设民间美术馆、健身会所、主题餐厅,有浪花无影、映晴阁、河上梅花等景点。
“楚河汉街”交通慢行相比起其他区域的快速交通系统,“楚河汉街”则规划设计了内部和公共三条慢行交通系统,以突出人们的舒适出行。
第一条慢行交通系统为楚河上的水上游船,游船可以从水果湖出发,慢悠悠划过中北路、沙湖路和环湖路,一直划到沙湖。
沿河设置7处游船码头,供游人上下船。
第二条慢行交通为穿越“汉街”的公共慢行系统,以滨水步行道为主,弯弯曲曲连通两湖,长约5公里。
从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看武汉景观规划作者:杨婷学号:2008300820007 班级:城市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指导老师:王欣内容摘要:本文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而研究其设计依据,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设计风格,并阐述依据。
进而分析其景观设计中的优缺点,从而提出对未来武汉景观设计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武汉天地楚河汉街1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的景观设计:总体来说,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有着非常相似的设计特点,就是融汇了传统和现代潮流的元素。
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和景观小品上。
武汉天地的建筑毕竟偏重于传统,但并非是中国传统元素,而是民国时期,传入的西方传统建筑的式样,同时,整体的设计也类似欧洲的街道特征,有特色的建筑立面,藤蔓、低矮灌木和高大树木组成的绿色气氛,同时又用暖色调,将其统一于人文,使自然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尺度,最终营造出并非原始而是非常现代非常人性的自然气息,花园街道、安逸凉棚下的下午茶,时尚阳伞下的冰激凌,高雅而闲适的生活情趣,不乏个性时尚艺术气息的雕塑,使整体环境不停留于奢华安逸,却多出了一份贵族的高贵品味。
楚河汉街主要是利用了河流和其中一岸的建筑立面,形成一个长条形的视觉景观效果,沿街立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和现代,依旧是以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为主,却又在其中增添了不少现代风格的建筑。
内部则是典型的商业街道,也有欧洲街道的气息,只是景观的塑造不如武汉天地那般细腻。
1.1设计根据——武汉历史沿革及其奠定的城市景观基础:武汉,一个拥有5000年人类文明和3500年城邑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此处就有先民生息、劳作。
商代中期汉口市郊所建立的盘龙城揭开了武汉城邑文明的帷幕。
东汉和三国时代,在今汉阳、武昌的市区内又修建了军事城堡。
南北朝时期后,武汉发展了商贸经济,形成为地方行政中心,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唐以降,武昌、汉阳就成为中原重镇、商舟之会。
元代建行省后,一直是湖广省、湖北省治所。
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案例—武汉楚河汉街
一鸿城市改造研究中心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观点:
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交替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旧城改造中有很多人担心,会对历史文化造成恶劣影响。
其实,只要选择正确的改造单位和改造方法,对旧城改造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将旧城改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共同为城市发展做贡献。
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案例:
武汉的楚河汉街是位于武汉市的核心地段,楚河汉街斥资500亿元,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
其中楚河是在原有的生态景观和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旧城改造,改造后的滨河地带绿树成荫,一年四季景色不断,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休憩散步。
汉街将则是将现代化的时尚元素融合在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中,将传统和现代化的景观相融合。
武汉的楚河汉街是武汉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更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场所。
是旧城改造与传统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最好证明。
Parkour一、项目背景二、开发模式三、商业街研究Parkour一、项目背景介绍1、楚河汉街2、武汉天地楚河汉街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是万达集团投资600亿巨资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
项目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
“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
Parkour中央文化区规划总图Parkour中央文化区功能分区Parkour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5万㎡、写字楼45万㎡、酒店20万㎡、汉街18万㎡、万达广场20万㎡、电影文化广场6万㎡、汉秀剧场8万㎡、配套68万㎡Parkour 武汉天地“武汉天地” 位于武汉市汉口城区永清地块,东临长江,面向风景如画的江滩公园,尽览长江二桥江滩美景。
项目占地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00亿元人民币。
“武汉天地”参照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打造成集住宅、办公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混合的综合发展项目。
武汉天地规划总图ParkourParkour武汉天地功能分区住宅住宅商业街商务区酒店配套A区B区Parkour 二、开发模式1、新天地模式2、汉 街模式Parkour 上海新天地Parkour武汉新天地Parkour新天地模式:1、立足旧城改造,争取政府的支持2、专业城市综合体、多功能开发3、精心与传承城市文脉、打造文化核心4、先做环境(商业),再做地产(住宅)5、独特设计打造独一无二旅游景点新天地模式:ParkourParkour 楚河汉街前世今生Parkour 楚河汉街Parkour楚河汉街模式:1、参与城市市政改造,获取政府的支持2、商业航母承载多功能业态3、挖掘文化潜力、打造文化风情体验4、先做市政设施,再做商业开发5、快速建设运营、打造旅游景点楚河汉街模式:ParkourParkour 新天地 与 楚河汉街 模式的相似之处:争取政府支持、多功能开发、寻求文化影响力、形成景点获取人气Parkour 三、商业街研究1、规划布局2、建筑设计3、商业气氛Parkour 55%7%38%武汉天地业态配比分析餐饮娱乐零售武汉新天地商业街占地面积:3.3万㎡建筑面积:5.7(地上)+2.5(地下)万㎡容 积 率:1.73绿 化 率:30%Parkour一、街巷Parkour楚河汉街Parkour商业街总长1800米,高度<24米,内部街道宽度9米-20米ParkourParkourParkour 290米90米16米25米18米ParkourParkourParkour小结:1、避免简单划一的街道空间形态,充分体现街区的趣味性;2、宜人的空间尺度:街的长度≤600米 街的宽度6—12米街宽与商铺高比1/2—1/1二、交通ParkourParkourParkourParkourParkour小结:1、交 通 组 织:停车场,易于到达,易于控制;2、人 车 分 流:一方面便利,另一方面还给步行者安全放松的空间。
武汉楚河汉街建设现状及对策摘要:楚河汉街坐落在武汉中央文化区,在万达集团的倾力打造下,目前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传播、商业、旅游、居住等诸多形态为一体的功能区,是有着世界标准的文化旅游项目。
楚河汉街这个项目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文化旅游项目,分别是代表本地特色的文化项目以及有着西域内涵的文化项目。
就目前来看,虽然楚河汉街取得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它在发展中仍然暴露出诸多不足。
本文就此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楚河汉街文化项目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武汉市;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文化地产1.楚河汉街现状及出现的问题1.1地域特色文化项目荆楚文化是楚河汉街项目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源泉。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中发现,楚河汉街中并未完整的体现出当地具有特色性的楚文化特色。
比如说,作为楚河汉街地域特色文化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名人广场,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感主要来源于五个湖北历代名人,同时融合了现代化的广场建筑气息,以地域化打造出标志性的景点及其荆楚文化特色项目。
每一个名人广场的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之间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大量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需求。
此外,汉有5%的受访者表示仔细观看过名人广场和人物雕像,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五个名人广场上的名人均为荆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一定的荆楚文化典型性,但其地域特殊性还有所欠缺。
楚河汉街设计者希望凭借几座复制性极强的雕像就达到弘扬荆楚文化的这一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1.2“西风”压倒“东风”楚河汉街这个项目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文化旅游项目,分别是代表本地特色的文化项目以及有着西域内涵的文化项目。
通过游客对项目的反馈及项目的收入情况看,后者的游客数量与项目质量都明显要比前者更加优越。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楚河汉街打造出了8个不同的项目,但是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项目仅仅只有2项,有着西域内涵的文化项目高达6项,从数量上看,这两种项目类型就失去了协调性,同时也无法展示当地荆楚文化的地域风采和特色。
项目策划书编号:项目策划书项目名称:武汉市汉街深度开发策划案策划人:王娜吴佳黄娟娟黄凌铃策划时间:2011 年11月20 日目录第一部分:项目介绍 (2)1.1 项目概述 (2)1.2 项目背景分析 (2)1.1.1 巨大的社会效应: (2)1.1.2 武汉中央文化区发展契机:(相关的政策环境) (2)1.1.3 万达财团自身发展趋势: (2)1.1.4 汉街发展条件与环境: (4)1.2 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5)第二部分:汉街目前现状 (6)2.1 项目目标 (6)2.2 项目策略及活动 (6)2.2.1 招商策略:订单模式策略 (6)2.2.2 经营业态:差异化策略 (6)2.2.3 管理方面:制度化管理 (7)2.3 预期风险分析 (7)2.4 项目创新性 (8)2.4.1 “六个中国之最” (8)2.4.2 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八大文化项目: (9)2.5 项目组织结构 (10)第三部分:汉街的深度开发 (11)3.1 招商模式的开发: (11)3.2 如何发展适度的规模: (11)3.3 如何建立有人文气息的商业街: (11)3.4 如何加强运用节点保住较大的客流量: (11)3.5 功能区的策划分布: (12)第一部分:项目介绍1.1 项目概述“楚河汉街”是大连万达集团投资600个亿巨资建造的“武汉中央文化区”,是万达集团目前投资额最大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也是辛亥革命百年献礼之作(项目主题)。
楚河汉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与沙湖连通之间,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实施区域),将按照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居住五大功能规划设计,沿楚河、汉街布局建设“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万达电影城、名人广场、大众戏台、5个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万达广场、超高层甲级写字楼等(计划活动,预计成果)。
汉街于2011年9月30日开业,2013年文化旅游项目全部建成(项目期限)。
该项目将按照“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定位,建成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为一体,面向广大的购买力较高、追求流行时尚,享受优质服务的群众(目标人群)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城市色彩的概述近年来,色彩以越来越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对其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人曾经提出将“色彩”作为城市的载体进行研究到八十年代欧洲许多国家都逐步建立起比较成熟完善的色彩规划体系。
1.城市色彩的概念城市色彩是以城市环境为研究对象,从色彩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对其研究的方法也比较多,概念定义也较多,在这里我认为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或城市局部片段的基调色,主要是由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色彩组成。
2.现代城市步行街色彩现状分析现代城市步行街基本是色彩也是异彩纷呈,五光十色。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步行街设计以及各店面都是在满足自身商业需求,在局部地区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城市色彩,削弱了色彩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基调不统一,导致步行街色彩混乱;(2)步行街区彩视觉污染严重;(3)步行街区色彩的标识性不强,不易识别。
街道色彩的滥用以及规划管理的缺位,必然会出现“千街一面”的局面;(4)与周边建筑环境色彩不协调;(5)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色彩穿插,破坏了原有建筑统一风格。
城市步行街色彩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色彩搭配的原则加上根据周边的环境以及景观本身的功能用途等对法国街的景观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改良,使法国街的景观色彩与小区的整体颜色搭配协调,同时在统一色调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特色,构建和谐的色彩关系,进而从整体上为构建和谐的城市色彩关系做出贡献。
现代城市步行街色彩构成要素现代城市步行街基本是色彩纷呈,五光十色。
步行街中的色彩基本是以建筑物自身的色调、店面招牌广告色彩,小品色彩和地面色彩这几部分组成。
(1)建筑主体色调:多为米黄,米灰,灰黄,蓝灰等灰色调,偶尔也可见极为刺眼的红色建筑;(2)店面招牌广告:红、黄、绿、蓝、灰、黑。
几乎所有色系的颜色都有,看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大多商业店面还是采取纯红纯黑这样大面积的色块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3)小品色彩:绿色,土黄,古铜色,红色,没有太多的统一色调;(4)铺地:多为赭石,褐色,米灰。
楚河汉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楚河汉街是武汉市的一个著名景点和商业街区,在这里有许多商店、餐厅和娱乐设施。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商业和居民进驻,楚河汉街的规划和设计也需要更新和升级。
建设一个良好的景观规划是楚河汉街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商业、文化和环保等因素,使得楚河汉街成为合理、舒适、优美的城市街区。
景观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发展的需求方面。
随着武汉市的发展,楚河汉街的客流量和车流量都在不断增加。
对于商家来说,要吸引更多的顾客,需要更多的显示面积和更适宜的交通流线。
因此,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道路拓宽、交通流线、停车位和商店空间等。
二,人性化设计方面。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要让行人感到方便、舒适和安全。
例如,可以考虑在街道两旁增设休息区域、花坛和观景台等,让行人更好的欣赏楚河和汉街的美景。
同样的,一些垃圾桶和公共厕所的设立,也是提高街区环境的一种手段。
三,文化与环保方面。
景观规划不能只是考虑商业方面的利益,也应该体现楚河汉街的文化和环保精神。
设计师可以考虑增加绿化和植物种植,如设立垂直绿化艺术墙,让街区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另外,也可以在楚河汉街设立一些文化场所和美术馆,让行人更好的了解和欣赏楚河汉街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更好的传递文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四,公共安全方面。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峰期客流量较大的街道,要做好防止拥挤和踩踏的措施,用安全带和限行措施来控制行人和车辆的流动。
同时还可以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安排一些保安,和指示牌。
目的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和秩序。
总之,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来改进设计方案,让楚河汉街成为更为人性化、绿色和安全的城市街区。
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楚河汉街的可持续发展,让楚河汉街成为武汉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活力源泉。
针对武汉市楚河汉街的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宋勇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1期
摘要:楚河汉街又称“汉街”,是武汉市中央文化区一期项目的重要内容,其建设目的在于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相结合的综合工程。
楚河汉街以8个月完工的高建设效率和全国领先的建筑品质及招商品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成为极具人气的商业文化步行街,但在后期发展中也暴露出规划建设和定位上的不足。
针对楚河汉街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希望能对其他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楚河汉街;商业文化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1.036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1-0036-02
商业街是当下城市中常见的商业活动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满足城市生活的需求,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通过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商业相结合形成的商业文化街更具有吸引力。
在进行商业文化街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口、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同时把控好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定位是商业文化街成功的必要条件。
1 楚河汉街概况
1.1 楚河汉街的背景项目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项目的重要部分,是大项目中的小核心部分。
武汉中央文化区是由万达集团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和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打造世界文化新品牌。
项目规划包括楚河汉街、万达广场、汉秀剧场、电影乐园、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和高档住宅楼群。
楚河汉街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是整个项目的文化内涵所在。
1.2 研究楚河汉街的角度
建成之初,楚河汉街就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旺盛的人气,而人们也习惯仅从独立商业文化街的角度去审视其规划设计和定位。
但实际上,楚河汉街作为商业集团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其规划及定位必然服从整体利益。
从这个角度考虑,楚河汉街的首要作用是作为一个商业集合体满足整个中央文化区的需求。
也就是说,承载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固然重要,而实现商业效益也是必不可少的,商业利益不会让位于文化弘扬。
很多学者在研究楚河汉街时忽略了大项目背景,甚至将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定位作为楚河汉街的定位,从一开始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2 楚河汉街的文化特色分析
相比于普通商业街,商业文化街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表现特定的文化内涵增加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文化作为推动商业发展的动力,让消费者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营造浓郁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氛围最为重要。
汉街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使人满意。
2.1 建筑设计分析
在建筑风格上,汉街主要采用民国建筑风格,穿插少数欧式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
建造中,针对不同建筑充分表现传统建筑材料的自然材质美——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质朴、典雅,粗糙、坚硬的花岗岩墙沉稳、厚重,青砖小巷、乌漆大门、木漆窗户,营造出浓郁的民国氛围,置身其中仿佛回到民国时的武汉。
这样的建筑设计整体和谐,也很好地营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氛围。
但如同写文章时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一样,民国建筑风格并不能体现“楚河汉街”这样历史文化蕴味很强的主题。
事实上,丰富、灿烂的先秦楚文化才应是汉街最有特色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传统荆楚建筑样式丰富多彩,其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宫、坛、台等都独具特色,干栏式建筑南方独有。
如果将荆楚建筑应用到楚河汉街的建筑设计中,着力营造楚文化氛围,则能够较好地契合“楚河汉街”的主题。
2.2 人文历史元素应用分析
汉街试图通过重塑名人形象还原历史场景,进而达到弘扬文化的目的。
汉街中总共设置了五处名人广场,分别选取屈原、俞伯牙与钟子期、王昭君、李时珍、张三丰作为代表,塑石雕像作为文化广场的核心。
以这种方式弘扬楚文化是非常好的创意,所选取的人物形象也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本可以将名人广场建设成集游客集散、休憩参观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街区节点,但实际建设却让人失望。
名人广场除了简单的人物雕像外,并没有其他体现楚文化的事物,甚至连关于雕像的解释与说明都没有,身处其中感受不到文化的存在,名人广场名不副实。
事实上,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汉街之中并不困难,名人广场可以依托人物形象,结合实物模拟,将历史场景生动地还原出来,同时配以解说,让人们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街道中也可以设置一些反映楚人日常生活行为、衣着服饰的雕塑雕像,增加人们对先秦时期人们生活的了解,地面可以多使用一些描述楚文化的石刻,公共导向系统和环境设施可以适当使用漆器等传统器物形式。
通过人物故事、生活场景和传统器物,营造出真正具有特色和内涵的楚文化步行街。
3 楚河汉街的环境规划分析
3.1 河与街的景观设计分析
楚河汉街的一大优势是同时拥有河与街两大资源。
如果能将水景的灵动与街景的庄重融合在一起,将形成名副其实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街与河相互融合,让人们在逛街之余揽河之美景,既能够感受到汉街的质朴和浑厚,体会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又能够领略到南国水乡百湖之地的宁静、优雅。
但遗憾的是,楚河汉街的设计完全将河与街隔开,临河的建筑带如同屏障,与河景几乎没有融合和互动,除了几处广场以外,完全是街中不见河,河边不见街。
原本该是水景与街景的天然结合,变成了人文景观全在街上,自然景观全在河中。
不得不说,这是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浪费。
3.2 公共设施的设计分析
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上需要考虑游客步行游览的体力问题,过短则乏味,过长则疲惫,一般1 km长较为合适。
汉街总长1.5 km,相对较长,而街区中公共座椅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
实地考察发现,汉街中的公共座椅主要分布在五处名人广场内,广场间的距离从200~500 m不等。
这种设计的问题在于:①有些广场之间的距离太远,无法满足游客随时休憩的需求;②汉街中的五处名人广场除了名人雕像外空无一物,显得过于单调乏味,难以让游客在休息时继续获得精神满足。
无障碍设施缺失也是公共设施设计问题之一。
在交通方面,楚河汉街中段和南段交通较为便利,但其最北端所在的烟霞路则比较偏僻,五六百米范围内既无公交站点,又少有出租车,非常不利于游客集散。
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汉街北段的人流量明显少于中段和南段。
4 结束语
楚河汉街作为大项目的文化核心,却因规划不当和商业需求的影响而出现了打着响亮的文化旗号却缺乏文化内核的现象。
同时,由于项目定位较高而周边配套设施未跟上,没有高消费水平的商圈作为经济支撑,楚河汉街出现了人气高、效益低的状况。
在现有基础上对楚河汉街进行改造的可行办法是,对其文化核心重新定位,改变为先秦楚文化与民国大武汉文化的双核心定位,对五处名人广场进行系统改造,将河与广场融为一体,丰富广场的楚文化内涵,将其建设成集文化、休闲和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完善街道内的公共设施,并将具有代表性的民国场景浓缩还原到街道中,让观者体会到民国大武汉的繁荣和影响力,并产生强烈的再创辉煌武汉的心灵共鸣。
相信随着武汉中央文化区的不断成熟和周边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楚河汉街一定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汉形象名片。
参考文献
[1]李捷芳.现代商业街规划设计研究[J].广东科技,2008(03).
[2]佳图文化.商业街区规划及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刘继学.武汉市楚河汉街建设中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刘合林,刘建明.浅析我国商业街定位的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18).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