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讲位置与方向(二)1.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①先找观测点;②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③最终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例1】(2022春•硚口区期末)依据描述把下面的地点填在相应的框里:学校的东南方是公园,电影院在学校的西北方,书店在电影院的东方,学校在商场的北方,动物园在学校的西方,游泳馆在学校的西南方,医院在学校的东方.【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标注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机敏应用。
【例2】(2021•武冈市)公园在图书馆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请用1:200000的比例尺在右图中表示出公园位置,先计算出图上距离,再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依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面,左西右东”,以图书馆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确定学校的方向,依据学校与图书馆的实际距离及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学校与图书馆的图上距离,从而即可在图中标出学校的位置。
【解答】解:6千米=600000厘米600000×=3(厘米)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机敏应用。
画平面的关键一是方向的确定,二是依据实际距离及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例3】(2022春•紫阳县期末)观看如图游乐场部分示意图,中心是一个圆形花坛。
(1)摩天轮在花坛的面,滑梯在花坛的面,激流勇进在花坛的方向。
(2)花坛的西北方向是碰碰车,西南方向是海盗船;旋转木马在花坛的东南方向;过山车在激流勇进的南面。
依据描述,标注这些具体位置。
【分析】先确定四个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由四个基本方向推导出另四个方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解答】解:(1)摩天轮在花坛的西面,滑梯在花坛的北面,激流勇进在花坛的东北方向。
(2)画图如下:【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四周八方八个方位,再进行认真确定每一个游乐设施的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方向(二)含答案位置与方向(二)一、填空1.___向右转40°后面对的方向是东北;___向左转40°后面对的方向是南;___向左转40°后面对的方向是东;齐齐向右转40°后面对的方向是南。
2.以学校为观测点。
1)邮局在学校东南方向,距离是X米;2)书店在学校西北偏西Y度的方向上,距离是Z米;3)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W度的方向上,距离是V米;4)电影院在学校南偏西T度的方向上,距离是U米。
3.下面是雷达站和几个小岛的位置分布图,以雷达站为观测点。
1)A岛的位置在西北偏北P度的方向上,距离雷达站Q km;2)B岛的位置在东南偏南R度的方向上,距离雷达站S km;3)请在图中画出C岛的准确位置。
4.看图回答问题。
1)从商店到学校再到___家共M米;3)___从家里出发到汽车站需要N分钟。
二、选择1.图书馆在剧院的___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___°方向500米处。
2.山东省在北京市的东偏南方向。
3.以学校为观测点,广场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B。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5.太阳在___的左侧,即___°方向。
三、解答1.平面图如下。
1)___家在广场西南方向1200米处;2)___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3)___在广场东偏北30°方向900米处。
D。
学校位于广场北偏西35°方向,距离200米处。
5.___是北京人。
研究了本单元的知识后,他在院子里立了一根竹竿。
中午时,竹竿的影子与竹竿在一条直线上。
下午某一时刻,影子向右移动了30°。
这时的太阳在(B)方向。
A。
___°B。
南偏西30°C。
___°D。
北偏西30°三、解答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答案:如图。
1)___家在广场西南方向1200米处。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育教学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1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2.在这个年龄,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或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或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1做。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1做”图片投影片。
联系实际。
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1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1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
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
分组练习,辨认方向。
1.出示例1。
老师或班主任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或班主任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老师或班主任追问: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呢?小组讨论,说说各小组的想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知识点+图文讲解+练习(有答案),给孩子预习!往期回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图文讲解+同步测试卷第二单元知识点1. 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3. 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4.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
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图文解析同步练习一.以小丽的家为参照点进行填空。
(16分)1. 超市在小丽家的()偏()()方向上,距离()。
2. 图书馆在小丽家的()偏()()方向上,距离()。
3. 公园在小丽家的()偏()()方向上,距离()。
二.根据下面的路线图,说一说小红上学和放学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16分)三.根据下面的路线图,说一说亮亮从动物园入口进入,依次参观海豚馆、熊猫馆、大象馆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16分)四.小山下午放学回家,她从学校出发,先向正南方向走200米,然后向西偏北20度方向走了100米,接着向南偏西45度方向走了300米,最后向正东方向走了200米到家。
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画出小山的路线图。
(16分)五.周末的一天,笑笑一家去游玩,他们一家从家里出发,先向东偏南40度方向走了400米,然后向南偏西20度方向走了200米,最后向西偏北70度方向走了100米到达目的地。
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画出笑笑一家的路线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位概念和距离的测量,但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较模糊,对实际应用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位置与方向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2.难点: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原理,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位置与方向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练习题。
3.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在公园里找某个景点。
让学生思考如何告诉别人景点的位置。
通过这个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如(2,3)表示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数对表示课件中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距离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位置与方向的关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对方向相对性的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技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交流、思考,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方向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对方向相对性的理解,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迷路的孩子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例题,交流讨论如何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方向的相对性,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坐标系,并能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掌握方向的概念及用语言描述方向。
难点:1. 运用坐标系和方位概念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理解抽象概念,如“东南西北”。
三、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教科书。
2.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3.教学资源:练习题、教学案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讲解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构成及意义。
2.以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猜想物体的位置,并用坐标系描述。
示例:–三点A(1,2)、B(-1,3)、C(-2,-1)分别代表平面上的三个位置。
第二节基础强化1.向学生解释东南西北的概念,以及与坐标系的联系。
2.给学生进行一些物体位置的练习题,要求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识。
第三节拓展应用1.导入概念“单位方向向量”,并练习相关题目。
2.带领学生探讨使用方向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例如“从A点向西走5步”等。
练习:–请大家结合实际场景描述下面的问题:小明先从家出发往东走5米,然后向南走3米,最后向西走8米,到达哪里?第四节巩固训练1.让学生互相出题,生成多组具体的方向描述,供同学负责完成。
第五节课堂小结1.结合学生练习情况,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坐标系、方向词和语言描述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布置作业1.完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相关练习题。
2.写一篇课后总结,包括坐标系概念、方位语言描述、单位方向向量的运用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强化、拓展、巩固等环节系统地讲解了《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方向描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位置与方向(二)一、填空1.丽丽面向北站立,向右转40°后所面对的方向是();丁丁面向西站立,向左转40°后所面对的方向是();豆豆面向南站立,向左转40°后所面对的方向是();齐齐面向东站立,向右转40°后所面对的方向是()。
2.以学校为观测点。
(1)邮局在学校()方向,距离是()米;(2)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下面是雷达站和几个小岛的位置分布图,以雷达站为观测点。
(1)A岛的位置在()偏()()方向上,距离雷达站()km;(2)B岛的位置在()偏()()方向上,距离雷达站()km;(3)C岛的位置在南偏西35°方向上,距离雷达站60 km处。
请在图中画出C岛的准确位置。
4.看图回答问题。
(1)(2)如果每小格的边长为400米,从商店到学校再到小青家共()米;(3)如果每小格的边长为400米,小青每分钟走80米,她从家里出发到汽车站需要()分钟。
二、选择1.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C.北偏西30°方向500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2.如图,山东省在北京市的()。
A.西偏南方向B.东偏南方向C.西偏北方向D.北偏西方向3. 以学校为观测点,广场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4.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家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B.广场在学校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C.广场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D.学校在广场北偏西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5.小林是北京人,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他在院子里立了一根竹竿,中午时影子与竹竿在一条直线上,下午某一时刻影子向右移动了30°,这时的太阳在()方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例2)》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和距离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对简单的方向和距离的计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复杂方向的理解和距离的估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距离估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对复杂方向进行理解和距离进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地图、卡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描述学校的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指南针和测量工具,测量和描述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1.1 教材版本本教案针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1.2 教材内容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是该教材中的重要单元之一,主要涵盖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进一步学习内容,包括物体相对位置的判断、方向的认识与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掌握方位概念。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向词语进行描述。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描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3 情感态度目标1.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位置和方向问题的体验和感悟。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3.1 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方向词语,如上、下、左、右等。
2.将方向词语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2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方向词语的含义,正确运用。
2.综合运用方向词语进行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描述。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不同位置和方向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2 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活动一:引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幅简单的地图,指导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方向词语,描述地图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关系,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方向词语的重要性。
5.2 活动二:操练与巩固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问题,要求其他组员根据问题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进行相互操练和巩固。
5.3 活动三:拓展应用教师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拓展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6.1 知识巩固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方向词语描述题目中的物体位置和方向,巩固所学知识。
6.2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解答,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为某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偏()的方向行驶
()站到少年宫,再向()偏()的方向行驶()站到动
物园.
2.贝贝从幸福路站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站或()站下车.
3.京京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站或()上车的.
二、选择.
1.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
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C.北偏西30°方向500米处
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
2.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家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B.广场在学校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C.广场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D.学校在广场北偏西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三、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2.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3.柳柳家在广场东偏北30°方向900米处.
四、一艘军舰,从起点向东偏北60°行驶72千米后向东行驶36千米,最后向北偏西30°
行驶24千米到达终点.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军舰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军舰按原路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3.如果从终点返回起点用了4小时,这艘军舰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一、1.西 2 北 1 西北 4 南西 4
2.光明街电影院
3.光明街育才路
二、1.D 2. C
三、
四、1.
2.返回时,先向南偏东30°方向行驶24 km,再向正西方向行驶36 km,最后向南偏西30°方向行驶72 km回到起点.
3.(千米/时).
答:返回时的速度是33千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