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项目任务书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盖章)(计划下款单位)

组织单位:(xx市科技局)

项目起止年限: 2020年 1 月至 12 月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二○二〇年制

带*为“三区”科技人员,不带*为项目(团队)其他成员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 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 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加快建设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提升“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2万名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每年为“三区”培养2500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积极推动“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围绕“三区”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1—

二、工作原则 (一)中央指导、地方实施。科技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中央财政承担的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落实地方财政应承担的选派、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落实选派和培训任务。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结合科技对口援疆、援藏、援青、东西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实施。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深入推进,探索优势科技资源向“三区”流动、促进“三区”内外科技人员互相交流的长效机制。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从“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由受援县(市、区、旗、团、场,以下统称“县”)提出需求,结合派出单位的成果、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派出优秀科技人员,切实提高受援地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三、基本要求 (一)实施范围。 以县为单位,主要是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困难团场。 —2—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

山西省文化三区服务人员工作计划

山西省文化三区服务人员工作计划 篇一:XX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个人登记表 XX年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文化工作者专项个人登记表 (此表一式三份:个人档案、单位、省文化厅各一份) 篇二:三区工作计划 魏桥实验学校 三区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三区办 XX年9月 三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教育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争先创优,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推动学区教育事业,坚持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区共有三个级部,教学班19个,专任教师58人,代课教师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45人,专科14人,学历达标率100%,全体教师思想道德觉悟较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及教学功底扎实,滕州市级骨干教师4人,但

部分学科成绩不理想,有待提高。三、活动要求 1.坚持备课改革,抓好研讨交流,大兴教研兴校之风。 2.活动要扎实,不搞花架子,以业务研究,教改教研,学习新课标为主。 3.每次活动有时间,有记录,有针对性,有成效。 4学习系统全面系统,有针对性。 5.严格考勤,结果纳入个人量化。四、采取措施 1.业务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学习,完善教研组制度。 2.抓骨干,带教室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3.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重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的素质。 4.组织教师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五、周活动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活动内容制定各种计划、检查先周备课情况讨论制定学区教研活动安排、计划检查备课情况调研、新进教师听课 学区业务检查、常规检查(1)素质检测组建学区体育运动队学科带头人示范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课情况调研学学区业务检查、教学常规检查(2)期中考试教学反馈、优秀常规评选教学

宁夏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教程文件

宁夏“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 专项计划管理办法(暂行)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科技人员选派服务与培养管理工作,提高《宁夏“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实施成效,根据科技部、中央组织部等5部委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计划”实施范围包括: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泾源县、同心县、海原县、盐池县、红寺堡区、沙坡头区、中宁县、灵武市、兴庆区、平罗县等14个县(市、区),以及各县(市、区)生态移民村。 第三条计划按照自治区科技厅总协调,委托管理单位(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派出单位、受援单位、接收培养单位、受援县(市、区)科技部门分工负责的模式进行管理。 第四条选派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助,培养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天120元标准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自治区财政、科技部门负责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人员选派

第五条选派对象: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市农业学校、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等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自治区科技特派员,自治区、地级市优秀农技推广人员等。优先考虑正在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及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 第六条选派条件:能够解决受援县(市、区)科技需求,具有相当于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自愿到受援地(受援单位)从事科技创新创业及科技服务工作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环保、信息化等领域科技人员。 第七条选派方式:根据受援县(市、区)科技需求,由县(市、区)科技(农科)局组织填报需求,自治区科技厅委托相关管理单位统一选派。围绕重点贫困村、重点产业及重点园区(基地),鼓励开展区县联动、服务对接,由受援县(市、区)提出“点单服务”,明确具体选派单位及技术、人员需求,促进选派人员服务与当地产业技术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相结合。鼓励以团队形式围绕当地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整装服务。同时,自治区科技厅按照实际需求联合基层组织开展科技人员与受援单位集中对接和服务活动,有计划的集中围绕当地扶贫支柱产业选派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和本地化人才培训。 第八条服务时间:协议服务时间不少于1年,累计在受援地(受援单位)蹲点服务不少于2个月。

关于印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

浙商大学〔2010〕244号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印发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校内各部门、学生各班级: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推进我校“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深入持久开展,规范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程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管理机构为: (一)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部、科研处等四家主办单位联合成立“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简称“实施办公室”)。校团委主要负责协调与经费管理工作,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分别负责各类项目的具体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科研处主要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及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负责本学院项目的指导工作,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包括人才、技术、法律、资金、设备和实验场地等综合资源支持。 第三条申报条件为: (一)项目申报人必须是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项目必须在本省的行政区域内实施。项目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团队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鼓励专业交叉融合。

(二)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期限一般为两年)。项目完成时间必须在项目申报人毕业离校前。 (三)申报项目必须包含实质性的科技成果,或者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的创新创业创意。项目无知识产权归属纠纷。 (四)项目负责人同期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数限于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人外前2位)同期参与承担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 (五)承担在研项目已达上述限定数的,不得参加新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也不得因申报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的项目。 第四条申报对象为: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其团队。旨在培育一批大学生创新研究成果。 (二)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其团队。旨在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及其团队。旨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服务、交流平台,为研究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场地环境、创业指导和培训等相关服务,培育和发现优质的科技经济项目和高素质的创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度三区人才工作总结 20xx年度“三区”科技服务工作总结 王锦锋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根据庆阳市科技局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特长和庆阳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合水县主要苹果乡镇进行现代苹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包括标准化建园、花果管理、精准化施肥、省力化修剪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服务内容及目标 1.服务内容 根据庆阳市科技局的要求,结合庆阳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合水县主要苹果乡镇进行现代苹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包括标准化建园、花果管理、精准化施肥、省力化修剪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服务目标 通过一年的技术服务,使合水县主要苹果生产乡镇进行

标准化建立矮化苹果示范园,部分果农能够掌握现代苹果生产技术,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果农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回报。建立标准化示范园3处,面积达200亩以上。 二、主要工作成绩 1.指导合水县店子乡苹果园标准化管理 今年7月份和9月份,我到合水县店子乡部分果农的苹果园进行了实地现场指导,指出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果农及时进行了纠正,减少了损失。 2.技术培训 结合苹果的生产季节,利用果农的农闲时间,及时对部分乡镇的果农进行了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工作,讲解了苹果秋冬管理的技术要点,让大部分果农掌握了秋冬苹果园管理的具体细节和技术环节,提高了果农的管理果园的技术水平;在合水县吉岘乡培训果农两期,培训人数达231人次;在合水县农广校培训果农50人次;发放苹果园秋冬管理技术材 料200份。 3.结合季节,到合水县店子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果园管理工作,并和合作社社员就果园管理技术进行了交流和问卷调查,解答了果农提出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作为甘肃省和庆阳市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之一,服务地方苹果产业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由于服务范围广,

解读“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

解读“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均等化建设 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财政多年来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覆盖乡镇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齐备。 然而在我国中西部省份,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贫困落后地区,虽然文化活动场地建了,文化设施也有了,但是能够操作、利用这些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的专业人员仍然严重缺乏,与东部省份富裕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差距逐渐拉大,已经成为全国公共文化体系均等化建设的短板。 xx年开始,国家正式实施"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从文化人力资源方面对这些地区进行支持扶助。根据计划要求,xx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每年向"三区"县以下文化单位输送1.9万名优秀文化工作者驻地工作或提供服务,发挥优秀文化工作者的带动效用;每年从县以下文化单位选送1500名文化人员进行重点扶持培养,提高基层文化人员专业水平。 财政扶持保障文化人才待遇 根据"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要求,中央财政从xx年起,每年提供3亿元左右的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向参与选派、培训的文化工作者发放补助。实地支援"三区"建设的优秀文化工作者,每人每年可获得补助2万元;参加培训的"三区"文化人员,每人每天可获得补助120元。文化工作者在选派或培训期间,可以同时享受原单位的工资待遇。

解读"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经济水平,制定了详细的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东部地区自行负担补助费用;对于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中央财政按照补助标准的50%拨付补助金,另外50%的补助金由地方省级政府配套拨付;西部各省和中部地区的延边、赣南、湘西、咸宁等条件特别困难的地区,参照西部地区标准,由中央财政全额拨付补助金。 记者从文化部了解到,在"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省份还对"三区"文化人才在中央补助标准以外拨付了额外配套资金,进一步提高文化人才待遇。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由共青团系统选派到基层社区的志愿者,每人每月在"三区"文化人才补助标准基础上,按照团系统志愿者标准再补助800元。 根据规定要求,"三区"人才建设项目的补助金主要用于文化工作者支付食宿、交通等费用。文化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分受援单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积极承担了文化人才的食宿、差旅等费用,想方设法为文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证他们在"三区"安心工作。 精心组织选派工作 据了解,每年向"三区"输送的优秀文化工作者主要包括:从文化系统抽调轮岗的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上招募拥有文化专业背景的人员;随着机构改革,一些文化系统单位待岗、提前退休人员以及大批有工作热情、专业背景的志愿者。 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厅了解到,云南省创新选派人员载体,组建了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试行)

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水平、有特色地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二条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费使用等工作。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科技处处长和教务处处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主任由校团委书记担任。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布、立项、检查、验收及评奖等工作,主任由科技处处长担任,成员由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选聘,要求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第三条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行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检查、验收及评奖等流程。科技创新项目包括学术研究类论文、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艺术设计等。 2.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3.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各教学单位建立若干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小组成员要形成梯队,由3-5名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原则上由高年级同学任组长。每名小组成员最多可参加两个科技创新小组。 4.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各学院领导小组根据需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选聘指导教师,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向领导小组申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并担任指导教师。

5.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产生。科技创新项目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或我校师生经常参加的赛事来确定,一是由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确定,二是由领导小组在全校师生中公开征集。项目确定后由领导小组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公布。各科技创新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第三章项目申报、审批与资助 第四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适合本小组研究的科技创新项目。由组长负责填写《渤海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经小组所在单位审核,统一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五条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审,根据科技创新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确定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并给予资助。资助项目可分为重点资助项目和一般资助项目,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项目建设周期为半年或一年。 第六条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完成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必要支出,由指导教师按规定报销,超支不补。 第四章结题与奖惩 第七条 1.项目完成后,科技创新小组要填写《渤海大学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报告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向领导小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由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对各项目进行审核验收,验收合格的,颁发结项证书,并填写《渤海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验收登记表》。 2.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需要提供如下相关资料:《渤海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科技创新项目总结报告或技术报告及答辩材料、指导教师工作总结、实验记录和其它能够反映科技创新项目的实物和资料(包括模型、装置、照片、图片、程序、公开发表的论文等)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1.培养内容与管理 1.1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着力于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计划从理想信念、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思维与理论研究能力、执行力以及汇报展示能力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培养。 1.2培训计划 计划在两年内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拓展培训及轮岗。 1.2.1理想信念培训 1.2.1.1内部讲师培训: 将邀请公司党委领导,就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做专题讲座,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参训学员围绕讲座内容进行学习。 1.2.1.2外部讲师培训: 人力资源部将积极联系外部资源,组织关于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1.2.2基本素质培训: 1.2.2.1通过对入选的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梳理出人才普遍存在的短板,并引进外部优质

培训资源制定相应培训计划。 1.2.2.2将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促使学员既能学习到外部前沿的能力课程,也能学习到内部先进的管理思路。 1.2.3能力拓展培训: 组织参训学员参加1至2次户外拓展训练,并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任务,使之为同一个目标团结协作。 1.4课题计划 1.4.1课题的设置 入选的人才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创新的思维提出优化意见,并就此开展创新课题的研究。 1.4.2节点设置 1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年年底前,启动创新课题开题工作,学员通过填写《创新课题研究申报表》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及课题导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二年中旬,学员根据创新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创新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导师针对学员的创新课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人力资源部参照职称评审相关流程组织学员进行创新课题研究论文答辩工作。 1.5轮岗培训计划 对于部分培养对象可以视情况安排轮岗实习,轮岗实习是指培养对象按照未来工作需要进行跨部门实岗锻炼。

内蒙古自治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各盟市选派表 序 姓名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派往县拟开展工作内容 号 一、 贾俊英博士副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开鲁县设施农业 1 二、 杨恒山博士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开鲁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2 三、 龙御云大学高级工程师内蒙古仁创沙产业有限公司开鲁县硅砂利用及沙地改造 3 四、 梁明权大学工程师内蒙古三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鲁县沙质土壤改良剂推广 4 五、 尹俊军大专工程师通辽金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鲁县猪的饲养和加工 5 六、 王玉英大学农艺师农牧分会科尔沁左翼后旗农业种植 6 七、 王聪博士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科尔沁左翼中旗设施农业的规划、发展、生产 7 八、 董永义博士副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科尔沁左翼中旗设施农业的规划、发展、生产 8 九、 何志彪硕士副研究员通辽农科院蓖麻所科尔沁左翼中旗蓖麻应用品种推荐、引种、示范技术指导9 十、 朱国立大学研究员通辽市农科院科尔沁左翼中旗蓖麻应用品种推荐、引种、示范技术指导10

十一11 贾娟霞 硕士 副研究员 通辽市农科院 科尔沁左翼中旗 蓖麻应用品种推荐、引种、示范技术指导 十二12 肖华 大学 高级农艺师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科尔沁左翼中旗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十三13 叶建全 大学 高级农艺师 通辽市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科尔沁左翼中旗 经济作物及设施农业技术服务 十四14 李曙光 大学 副高级工程师 通辽市水利技术推广站 科尔沁左翼中旗 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及推广 十五15 朱国清 大专 高级兽医师 通辽市昕丰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科尔沁左翼中旗 畜牧养殖管理、疫病防治 十六16 李永刚 大专 工程师 扎哈淖尔工业园区管委会 科尔沁左翼中旗 煤电铝技术服务 十七17 包太平 大专 农艺师 塞外华西现代农业农机有限公司 库伦旗 玉米高产种植及农田标准化建设 十八18 张忠祥 大学 高级畜牧师 通辽康源动物研究所 库伦旗 肉驴养殖技术 十九19 张春华 大学 研究员 通辽农科院 库伦旗 荞麦标准化示范技术指导 二十20 包红霞 大学 研究员 通辽市农科院 库伦旗 沙地衬膜水稻技术 二十21 张建华 硕士 研究员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库伦旗 玉米高产高效节水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二十22 张立东 大学 实习研究员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库伦旗 温室建造及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种植 二十23 王振国 大学 副研究员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 库伦旗 高粱及杂粮高产栽培技术服务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执行方案》

目录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2) (一)建设类别 (2) (二)建设目的 (2) (三)建设原则 (2) (四)组织形式 (2) 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程序 (3) (一)战略地图 (3) (二)甄选程序 (3) (三)梯队对照表 (4) 三、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实施 (4) (一)培养原则 (4) (二)实施方式 (5) (三)内容来源 (6) (四)培养内容 (6) (五)过程管控 (7) (六)培养考核 (7) 四、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激励 (7) 五、退出及处罚机制 (8) 六、费用投入及约束机制 (8) 七、补充内容 (9) 八、附件 (9)

xx地产人才培养“飞鹰计划”执行方案 ——暨中高层后备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建设类别 1、针对现职高层管理者——“火车头计划” 2、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中层人员)——“接班人计划” 3、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骨干员工)——“精英计划” (二)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地产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部门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部门因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没有任用的,公司可帮助推荐任用。 5、“三个性”。需要体现层次性;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逐渐递进性;层级间的系统性。 (四)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辽宁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

辽宁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 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加快建设我省“三区”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提升地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科技部等5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234人到我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同时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每年培养30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

创业人员,积极推动地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为我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二、工作原则 (一)省级指导、地方落实。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等部门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和经费。各市科技主管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从我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受援县(市)提出需求,结合派出单位的成果、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派出优秀科技人员,切实提高受援地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三、基本要求 (一)实施范围

依据《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我省实施“三区”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县(市)包括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建昌县、义县、阜蒙县、彰武县、康平县、岫岩县、桓仁县、清原县、新宾县、西丰县。 (二)科技人员选派及工作程序 1.选派对象与条件。选派对象主要为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环保、信息化等行业科技人员,并自愿到受援地服务,同意本方案中有关规定。 2.选派范围与方式。以就近就便调配为主,引导选派对象到地方服务。 3.服务内容与形式。选派对象围绕受援地支柱产业的科技需求,提供公益专业技术服务,或者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 项目负责人:鲍贤俊?? 报告撰写人:吴国伟? 摘要:当我国职业教育步入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为不断提升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建设,不断完善本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本项目通过对“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研究,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连续性,以及中、高一体化衔接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有普适意义或应用价值的参考案例。?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课程衔接;方案设计 一、实验研究目标 作为本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课改特色实验学校,以及本市首批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职业院校,为不断提升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建设,本项目借助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改实验这一平台,以“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为实验任务,以科学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攻目标,以力求确保本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朝着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向发展,并力求为本市职业教育教改实践提供有普适意义或应用价值的参考案例。 二、实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项目自2009年9月起开题,至2011年3月申请结题,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课题调究、案例分析、报告形成、专家论证”等四个阶段。主要方法或步骤,可简要概括为:①收集“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各类文献资料,熟悉现状背景;②开展“实验任务”的项目调研,明确重点难点;③制定“实验任务”的研究计划,确定设计思路;④组织“实验任务”的案例分析,提炼普适经验;⑤推出“实验任务”的阶段成果,开展改革试点; ⑥形成“实验任务”的试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⑦综合“实验任务”的论证意见,最后形成较完整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研究成果。 三、实验研究成果 本项目按照市教委教研室明确的“实验任务”的立项要求,通过近两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完成的实验研究成果,由“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调研报告、项目试点方案”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研究报告”由“项目结题报告、项目主题报告”组成。其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主题报告,分别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1月,荣获上海市职教协会2009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和第二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获”。第二部分的《上海市中、高职学生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认识的调研报告》,系本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支撑材料。第三部分的“试点方案”,分别由我校《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施方案》、《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核心课程标准》等组成。以上项目研究成果,既是我校开展教改活动的实验案例,也可供本市相关职业院校在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时参考。现遵循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关于汇编“课改实验研究成果”的通知要求,就本项目“研究报告”的正文内容概述如下:(一)关于“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研究背景 本项目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课题研究的综合元素”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重点从“课题研究的综合元素”这一背景分析加以切入,以力求在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较系统地把握“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结合公司将2014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的契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建设“国内一 流、国际先进”大型煤电一体化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以“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体系完善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实践,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即全面提升企业盈利 能力, 努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树立“四个理念”,即解放思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科技创新无止境的理念;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创新意识和效益意识;实现“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组安全健

康稳定经济运行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主要目标: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科技支撑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组能耗不断下降,环保减排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组织机构: 1、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组 组长:

浙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我省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造就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与省财政厅决定在全省高等学校联合实施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 一、建设目标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和发现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 二、管理机构 为加强管理,省成立实施办公室、项目专家委员会,学校成立相应管理机构。 (一)实施办公室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财政厅等四家主办单位联合成立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简称“实施办公室”)。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负责协调与指导工作,省财政厅负责项目经费管理,团省

委负责具体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项目专家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分别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有关高校、院所、行业、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具体项目的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等。 (三)学校管理机构 各高校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及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负责本单位项目的指导工作,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包括人才、技术、法律、资金、设备和实验场地等综合资源支持。 三、资金使用原则 (一)项目导向原则 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以学生为本原则 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积极鼓励大学生申请科技创新资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鼓励创新原则 为鼓励大学生大胆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允许创新创业活动失败,重在考核创新创业实践过程。 四、申报条件及对象 (一)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必须是浙江省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项

年度三区人才工作总结讲课稿

XX县2017年三区人才工作小结 根据国科农函(2017)96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县2017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7年,我县按照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安徽省贯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安排,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选派符合选派条件的科技人员,到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科技服务,大力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我县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选派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我县共选派15名科技人员参加“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一是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选派,充分发挥选派人员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中,服务于茶叶种植、加工类的6个,蔬菜、果树栽培、苡仁米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类的4个,灵芝兔、黑山羊养殖类的4个,竹炭加工类1个;二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选派。选派对象直接到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或是到与贫困村有利益联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结合产学研合作开展选派,促进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发挥好企业的带动作用;

四是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摸准贫困村及企业、大户、协会的技术需求,选派符合《方案》要求并自愿来我县的专家教授作为选派对象,使我县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共签订三方协议15份。 三、培养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我县有2个培养指标,全部完成了培养任务。依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于11月份开展了对受培人员的集中培训,计划到2018年4月份完成学员的实践实训和跟踪服务工作。 四、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 根据科农(2014)37号文件要求,我县选派工作经费实行包干制。选派对象工作期满后,由县科技局、财政局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15名选派对象逐一考核,采取听述职、受援单位现场打分、实地察看、小组评定等程序,确定选派对象的得分和考核等次。对称职以上考核等次的,依方案兑现选派经费。其中,2014年兑现选派工作经费15万元,2015年30万元,2016年30万元。2014、2015、2016年三年受培人员的培训费用,按合同全部支付给了安徽农业大学,共计元。 五、主要经验和工作建议 几年来,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实施,提升了我县农业生产力,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收入,为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经验一是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选派,做大做地方强支柱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二要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既要满足受援单位最紧缺的科技需求,同时要尊重科技人员的选择,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青海省财政厅

附件 青海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青海省有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三区”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性资金。根据文化部分配指标,按财政部补贴标准,由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会同省财政厅按计划下达预算指标。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其主要职责: (一)受理选派、受援单位申请,组织对申请单位的考察、专家评审,负责专项资金项目库的管理;

(二)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发展规划,提出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以及分项预算; (三)下达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款; (四)负责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并对项目申请单位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四条“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文化工作者主要由各州、地、市在本辖区内进行,以就近就便、本地区调配为主,县级文化单位支援本县各乡镇文化单位,州、地、市文化单位支援本地区各县(行委)、乡(镇)文化单位,省直文化单位根据本单位能力及受援单位需求面向全省各县提供援助。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层文化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工作者素质,推动各地文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 (一)选派工作经费。按照年人均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主要用于支付选派对象到受援地开展文化活动的工作经费、支付差旅费、购买人员保险及培训费用等。 (二)培养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天120元标准给予补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