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本)
- 格式:ppt
- 大小:362.00 KB
- 文档页数:19
中药炮制的知识
五大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具体如下:1.修制:主要指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
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粉碎是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
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以便于粉碎加工,并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4.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
主要有蒸、煮等。
蒸是利用水蒸汽和隔水加热药物,有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作用。
煮是将水或液体辅料同药物共同加热,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其目的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其性质、成分对所炮制的药物有一定的影响,与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关系。
炮制辅料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另一个是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
炮制辅料依照其应用时的形态分为“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1.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胆汁黑豆汁甘草汁米泔水其他2.固体辅料: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酒:制药用酒为白酒和黄酒两大类,黄酒为粮食酿造而成,含乙醇15~20%,白酒为酿造后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70%。
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白酒多用于浸泡药物。
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药物经酒制后有助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
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臭矫味。
醋:制药多用米醋等食用醋,含醋酸4~6%。
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
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醋具酸性能使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使疗效增强。
如延胡索。
醋能缓和大戟、芫花等峻下逐水药的药性和降低其毒性。
醋能引药入肝,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
如柴胡。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矫臭矫味。
如五灵脂。
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其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蜜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
还能矫味,缓和药性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等。
常用蜜炙的药物有甘草、麻黄、百部、马兜铃等。
食盐水:为食盐的结晶体加水溶解,经过滤而得的澄明的液体。
习题一、填空题1.炮制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炮制通则”采用了____分类法,即分为____.4.“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____代____所总结,其中的“火监”是指____,“日煞”是指____.5.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是____;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作用的是____;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散瘀止痛作用的是____.6.醋,最初是由米酒____而成醋,故有____之称,主要成分为____,含量一般为____.7.酒是一种常用辅料,一般____多用黄酒,____多用白酒。
二、选择题(一)A型题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酒炙的作用()A.改变药性B.引药上行C.xx味xx臭D.增强补脾益气作用E.活血通络2.适宜盐制的药物组是()A.续断、xxB.泽泻、xxC.续断、xxD.xx、厚朴E.xx、白前3.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经醋制后可引药人()A.胃经B.肝经D.肺经E.脾经4.中药炮制学(本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和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按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二)B型题A.稻米B.麦麸C.蛤粉D.滑石粉E.朱砂5.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e )6.小麦的种皮(b )7.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而制得的细粉(d)8.帘蛤科类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经煅制粉碎后的灰白细粉(c )9.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a)A.食盐水B.生姜汁C.甘草水D.麻油E.米泔水10.抑制药物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b)11.除去药物的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e )12.缓和药性,降低毒性(c )13.使药物酥脆,降低毒性(d )14.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的作用(a )15.用炼蜜炮制药物时,可起到如下作用()A.协同作用B.增效C.解毒D.缓和药物作用E.矫味矫臭16.酒的传统名称有()A.醇B.醑C.苦酒D.酢E.酿17.五类分类法包括()A.净制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18.下列炮制方法中属于“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有()A.炮B.炼C.炒E.燀19.下列辅料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辅料有()A.酒B.醋C.蛤粉D.豆腐E.蜂蜜三、简答题1.甘草作为炮制辅料时,为什么能起解毒作用?试述其解毒机制。
中药炮制学——第三单元中药炮制的辅料辅料的定义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依形态分类:固体辅料、液体辅料。
作用:1.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2.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一、液体辅料种类种类: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等。
二、液体辅料的炮制作用1.酒用以制药的酒有黄酒、白酒,主要成分为乙醇。
黄酒含醇15%~20%(炮制多用),白酒含醇50%~70%(浸泡药物多用)。
酒制的方法有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
性质: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作用机制:1.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增强疗效。
2.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故能矫臭矫味。
常用酒制的药物有黄连、黄芩、大黄、白芍、白花蛇、山茱萸、女贞子等。
(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2.醋制药多用米醋等食用醋,含醋酸4%~6%。
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
性质:醋味酸苦,性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
作用机制:1.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2.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而矫臭矫味。
3.杀菌防腐。
常用醋制的药物有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等。
(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3.蜂蜜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蜂蜜不得用金属容器贮藏。
性质: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作用机制:1.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
2.能矫味,缓和药性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幻灯片1中药炮制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张春凤幻灯片2第四章中药炮制分类、古老记时及辅料第一节分类●一.古代炮制分类法●三品分类法●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炙大法》:炮、火监、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煞、●曝、露。
●三类分类法陈嘉谟分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按药物的属性分类《炮炙大法》按金、石、草、木、水、果等分类,不离本草的范畴。
幻灯片3●二.现代分类法● 1.按用药部位分“炮制规范”: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草、藤木、矿物分类● 2.以炮制法则及炮制工艺分类●(1)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方法(2)《药典》“药材炮制通则”分类法:净选、切制、炮制●(3)本教材分类方法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贯彻了《药典》的通则: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方法幻灯片4第二节炮制的古老计时法●(一).时辰● 1.古之时辰,以十二地支为序排列,一昼夜为12个时辰。
一个“时辰”=2小时。
● 2.时辰--“时”,“一时”为一昼夜的1/12。
●3.“一时”以上的时间称谓。
●超过“一时”,说“从巳至午”、“从巳至末”,● 4.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子时:夜11点-次晨1点;●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幻灯片5●(二).半日● 1.半日●半日=半天,按旧说为六个时辰,半日=12小时。
●如《炮炙大法》:“蓖麻子盐汤煮半日”,半日--白天。
● 2.一夕、一宵、一夜的含义●它们=半日,夜间。
一夕、一宵、一夜=一宿●《本草蒙荃》:“芫花滤出,渍水一夜”●《炮制大法》:“枸杞子,酒润一夜”幻灯片6●(三).五十刻●古人以“铜壶滴漏”记时故称“刻漏”。
●古时—昼夜=100刻● 50刻=半日●现代:1刻钟=15分钟●古代:1刻=14.4分钟幻灯片7●(四).一日● 1.一日--1天,即一昼夜● 2.一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一日、一昼夜、一夜、一日一夜等。
●偶尔也有写为:旦夕、朝夕、一百刻、一周时、周日的。
幻灯片1中药炮制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张春凤幻灯片2第四章中药炮制分类、古老记时及辅料第一节分类●一.古代炮制分类法●三品分类法●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炙大法》:炮、火监、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煞、●曝、露。
●三类分类法陈嘉谟分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按药物的属性分类《炮炙大法》按金、石、草、木、水、果等分类,不离本草的范畴。
幻灯片3●二.现代分类法● 1.按用药部位分“炮制规范”: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草、藤木、矿物分类● 2.以炮制法则及炮制工艺分类●(1)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方法(2)《药典》“药材炮制通则”分类法:净选、切制、炮制●(3)本教材分类方法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贯彻了《药典》的通则: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方法幻灯片4第二节炮制的古老计时法●(一).时辰● 1.古之时辰,以十二地支为序排列,一昼夜为12个时辰。
一个“时辰”=2小时。
● 2.时辰--“时”,“一时”为一昼夜的1/12。
●3.“一时”以上的时间称谓。
●超过“一时”,说“从巳至午”、“从巳至末”,● 4.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子时:夜11点-次晨1点;●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幻灯片5●(二).半日● 1.半日●半日=半天,按旧说为六个时辰,半日=12小时。
●如《炮炙大法》:“蓖麻子盐汤煮半日”,半日--白天。
● 2.一夕、一宵、一夜的含义●它们=半日,夜间。
一夕、一宵、一夜=一宿●《本草蒙荃》:“芫花滤出,渍水一夜”●《炮制大法》:“枸杞子,酒润一夜”幻灯片6●(三).五十刻●古人以“铜壶滴漏”记时故称“刻漏”。
●古时—昼夜=100刻● 50刻=半日●现代:1刻钟=15分钟●古代:1刻=14.4分钟幻灯片7●(四).一日● 1.一日--1天,即一昼夜● 2.一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一日、一昼夜、一夜、一日一夜等。
●偶尔也有写为:旦夕、朝夕、一百刻、一周时、周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