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基本浊化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5
关于日语发音中的浊音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的:通用语,就是日本的“普通”话,清浊音很讲究。
一般有这么几个规律,举例详细说明。
一、.单词中的第一个假名,一般要读清音。
例:飛ぶ(とぶ),要读成to bu,不能读成do bu。
と必须发清音to。
二、单词中,除了第一个假名要读清音之外,其余的都应该浊化,发浊音。
例1:わたした在第二个假名位置,所以要浊化,不能读成ta,而要读成da。
整个单词读音应该读成wa da si(瓦答西),不能读成wa ta si(瓦他西)。
例2:戦う(たたかう)第一个假名要发清音,读ta。
第二个た要浊化,读da 。
除了第一个假名以外,都应浊化,所以第三个假名か也要浊化,读ga,不能读ka. 整个单词应读成ta da ga u,不能读成ta ta ka u。
例3:スポーツ应读为su bo-du,不能读成su po-tu,因为ポ和ツ都不是第一个假名,应浊化处理,ポ浊化读成bo,ツ浊化读成du(汉语类似音“支”,不是“杜”)。
例4:苦い(にがい)不能读成ni ga i,这个が要浊化,不读ga,而读成“nga”,鼻音很重,这个音用文字很难描述,总之多多练习,多多体会吧。
三、助词か、が、た。
等等,在句子中的发音都应浊化。
比如:表示疑问的,什么什么ですか?要读成de su ga,不能读成de su ka。
表示陈述的,什么什么でした。
要读成de si da,不能读成de si ta。
读成de si ta的话,让人听起来极不自然,很难受。
四、浊化音的范畴(对这个情况充分了解的网友,完全可以跳过)就是哪些音不在单词首位时,应该浊化呢?范围如下:か、き、く、け、こ、---浊化时发音:ga gi gu ge goが、ぎ、ぐ、げ、ご、---浊化时发音:nga ngi ngu nge ngoた、ち、つ、て、と、---浊化时发音:da ji zu de doぱ、ぴ、ぷ、ぺ、ぽ,---浊化时发音:ba bi bu be bo浊化只限于上面的范围。
が行浊音中的が行在位于单词或句子中间时,会产生“鼻浊化”现象,其发音类似于国际音标中的[ηa:][ ηi:][ ηu:][ ηε:][ ηo:],这是日语语音的难点之一,初学者可采用以下办法体会:读一个以eng为韵母的汉字,保持住后鼻音,然后依次顺势带出a i u e o的元音,以此方法多练习相信很快就能掌握鼻浊音的发音方法。
在各省方言中有不少带有鼻浊音的字,比如山东话中的“俺”,广东话中的“我”等等,懂方言的朋友也可以在那里寻找相应的发音进行体会。
:がくせい学生がくい——学位きぐ——器具かがく——科学すぐ——马上ぐあい——情况げた——木屐たぐい——种类つごう——方便たいぐう——待遇きんぎん——金银ぎかい——议会しげる——茂盛すごい——厉害凄いごご——下午午後ごちそう——酒席御馳走しんごう——信号信号しげき——刺激刺激げぁく——下跌げらくゴルフ——高尔夫なごや——名古屋(城市名)名古屋にんげん——人类がんこ——顽固くぎる——划分割开ぎむ——义务義務もういいですか准备好了么?听写せんたくとれからかるいろんいけいかくほんとりかいかつしんこくキチンみんあのことざ行ざじjiずziぜぞz+aiueoザジズゼゾざんねん——残念ぜんご——前后ぜんぜん——全然ずがん——图鉴きずぐち——伤口ふくざつ——复杂すずしい——凉快涼しいしずか——安静静かじかん——时间時間きじ——报道記事かぞく——家属家族ぞうきん——抹布雑巾しんぞう——心脏心臓なぞ——迷謎なぜ——为什么何故しぜん——自然自然きざむ——雕刻刻むきぜつ——气绝気絶さんざん——狼狈じごく——狼狈きずぐ——地狱ジグザグ——建筑げんぞう——幻影ぞんじる——知道だ行d+aiueoだぢjiづziでど读出来的一般都用SA行的ダヂヅデドだいがく——大学ちぢむ——缩小つづく——继续じだい——时代てつだう——帮忙でんとう——传统きのどく——可怜気の毒とどく——送到届くだいじ——重要大事はなぢ——鼻血鼻血だんげん——断言断言でんごん——留言伝言だんだん——渐渐段段どくがく——自学独学せんでん——宣传宣伝ドイツ——德国でんき——电器電気おんだん——温暖温暖であう——遇见出会うたどる——探索辿るどあい——程度度合めだつ——显眼目立つ目め鼻はな口くち耳みみどくしん——单身独身むだ——浪费無駄ば行b+aiueoばびぶべぼバビブベボきばん——底座基盤びんかん——敏感敏感ぶつり——物理物理つぶし——捣碎潰しすばらしい——精彩的すべる——滑とくべつ——特别きぶん——心情ばあい——场合バンコク——曼谷ばくはつ——爆炸爆発きぼう——希望希望そろばん——算盘そぼ——祖母祖母ぼかす——含糊暈すきびしい——严厉厳しいつぶれる——倒塌潰れるぶんべつ——通情达理分別おぼえる——记住覚えるきぼ——规模規模すべて——一切さばく——裁判裁くかんべん——简便簡便ひびく——响彻響く促音さっき——刚才にっき——日记日記すっかり——完全しっかり——扎实的まったく——完全全くきっと——一定せっかく——好不容易折角チケット——票はっと——法度法度がっかり——失望もっと——更加マッチ——火柴ゆっくり——慢慢的きって——邮票切手ワニセット——一套ぜったい——绝对絶対けっして——决不決してびっくり——吃惊がっこう——学校学校はってん——发展発展こっか——国家国家练习はなあなひにくひふくへいたいけいたいほこはこはこねほこねむくちみこくひましまかたもみかさのみまいにちみにいちおこめおとめゆのみやなみやよいよかいよのなかやのさきよこくよやくやくそくよくそこられつきれつきろくしろくるすりすくらいくろいりれきれきしわたいれわきいれわけぬくわくわくくわしいけわしいわらわわなわしわいわぱぴぷぺぽパピプペポさっぱり——利落さんぽ——散步散歩カップル——对パイプ——管子りっぱ——出色うんぱん——搬运アンペア——安培タイプ——类型ポスト——邮筒とっぱつ——突发サンプル——样品sampleしっぱい——失败プラス——加plusばっぱん——彻底スペア——备品ポンプ——泵しんぱい——担心せんぱい——前辈いっびき——一匹一只(小猫)ピストル——手枪ひんぱん——频繁頻繁ポイント——要点pointパニック——恐慌panicひっぱる——(用力)拉引っ張る长音外来语用“—”表示一节拍。
读音浊化的规则、读音规则的浊化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时,后面的单词词头会有发生浊化或不发生浊化的情况吧(当然仅限于词头为カ行・サ行・タ行・ハ行等能发生浊化的单词)。
比如“流れ”+“星”便成为“ながれぼし”,这里“ほし”变成了“ぼし”,但是“流れ”+“作業”却不会变成“ながれざぎょう”。
这种不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里还是有规律的,只是没那么严格。
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知道的(说来也是大约10年前的事情了)。
【法则1】后置的单词不含浊音的话,词头发音浊化,若后置单词包含浊音,词头不浊化。
比如另外,有人会将“したつづみ”读成“したづつみ”,这本来就是错误的。
有人一直以为“鼓”发音是“つつみ”,这本就已经错了,要真是“つつみ”的话,确实“舌”+“つつみ”会成为“舌づつみ”(和“風呂敷包み”同个道理),但是“鼓”(つづみ)本身已包含浊音了,因此词头不浊化,就算浊化了也应该变成“づづみ”。
不过,也有人这样解释,这种错误并非一定是将“鼓”误读为“つつみ”造成的,比如“お騒がせ(おさわがせ)”这个词,有人会读成“おさがわせ”,道理是一样的(据说这叫音位转换)。
注:音位転換(英語: metathesis)とは、単語の中で隣り合う音や音節が入れ替わる音の変化のこと。
音位転換は多くの言語で日常的に見られる現象である。
例えば、「お薬」を「おすくり」と言ったりする。
ときに、音位転換後の語形が優勢になり、時を経てそのまま定着してしまう場合もある。
好了,有些扯远了,回到原来的问题再举些例子看看吧。
只是,正如之前说过那样,这个规则是非常不严格的,要想举出些例外的单词,要多少有多少。
比如“使い捨て”读法为“つかいすて”而不是“つかいずて”(要说是“捨て”这词不会发生浊化那也不是,在“聞き捨て(ききずて)ならない”这个单词中还是会浊化的。
这种区别解释不了。
)另外,相扑中的招数“上手”+“ひねり”变成“うわてひねり”而非“うわてびねり”。
日语中的浊化规律相比起咱们的普通话的发音,日语发音可谓纷繁多变。
日语中有长音、浊音、促音、拔音等等。
普通话中的多音字,一般只有两个音,而日语中,同一个字,当表示不同意思的时候它的发音往往就会不同,一个字有时候会有三种发音。
这部分的字数量还占不少。
不仅如此,当两个字组合成单词时一些假名还要发生浊化在中文中多音字有,但且少,据说最多是读音是6个,但比起日语中的多音数量字简直微乎其微。
但凡事都是有规律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也难以办成事。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日语中的浊化规律。
日语五十音图,共十行,加一个“ん”拔音。
其中か、さ、た、は行的假名叫做送气音:大家可以把手掌放到嘴面前,当发这些音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气流的冲出,当连续发音的时候明显会有气喘吁吁的感觉。
但是人类是很聪明的,为了让自己发音轻松会制定一些规则,日语也是,英语也是,还有其它语言也是。
PS:(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最常用于的东西,人们不至于为了说个说把自己累死吧,哈哈)规则如下:日语汉字音读音便规则一、当两个送气音相遇时,就会将前一个送气音变为“っ”,例如:学(がく)+校(こう)→学校(がっこう)日(にち)+記(き)→日記(にっき)一(いち)+冊(さつ)→一冊(いっさつ)察(さつ)+する→察する(さっする)二、前一个送气音变“っ”后,后一个送气音如为は行则变为半浊音。
例如:失(しつ)+敗(はい)→失敗(しっぱい)一(いち)+匹(ひき)→一匹(いっぴき)烈(れつ)+風(ふう)→烈風(れっぷう)鉄(てつ)+片(へん)→鉄片(てっぺん)一(いち)+本(ほん)→一本(いっぽん)三、前一个汉字以ん结尾,后一汉字发音的第一假名若是は行开头的变为ぱ行,也有少数变成ば行的。
例如:先(せん)+輩(はい)→先輩(せんぱい)心(しん)+配(はい)→心配(しんぱい)神(しん)+秘(ひ)→神秘(しんぴ)何(なん)+分(ふん)→何分(なんぷん)南(なん)+北(ほく)→南北(なんぼく)训读汉字发音规则1、か、さ、た、は即送气音开头的单词,接在其他词后构成复合词时,发生浊音化。
一、复习五十音图后半部分假名发音:平假名片假名はひふへほハヒフヘホまみむめもマミムメモやいゆえよヤイユエヨらりるれろラリルレロわいうえをワイウエヲんン二、练习单词发音:河:かわ -->カワ头发:ヘア-->へあ天气:てんき -->テンキ笔记:メモ-->めも晚上:よる -->ヨル美国:アメリカ-->あめりか约定:やくそく-->ヤクソク俄罗斯:ロシア-->ろしあ雨:あめ -->アメ动画片:アニメ-->あにめ人:ひと -->ヒト线:ライン-->らいん三、元音的清化:历史:歴史(れきし)夹在中间的「き」发生清化,只要发出k的音,把“i”的音清化掉,只要保留口形就可以,接着发后面的音节。
约定:約束(やくそく)同样地夹在中间的「く」,只发K的音,“u”音轻化。
规则:元音「あいうえお」中的「い」和「う」夹在“か行さ行た行は行以及ぱ行”中间,容易发生清化。
破解动漫日语关键字:やった!成功了!太好啦!四、浊音和半浊音:浊音假名是由“か行さ行た行は行”四行假名派生出来的,右上角用两个浊点表示。
半浊音只有一行,由“は行”假名右上角加上像句号的小圆表示。
注意:だ行中的「ぢ」、「づ」和ざ行中的「じ」、「ず」发音是一样的,不过现在「ぢ」和「づ」仅用于少数场合,一般都写成「じ」「ず」。
五、假名读音浊化:五十音图中的「か行」和「た行」,浊音中的「が行」,以及半浊音的「ぱ行」,这四行的假名出现在一个单词的词头,正常发音,称为:送气音。
如果出现在词中或词尾,发音就会发生变化,称为:不送气音。
变化规则就是:か行的「かきくけこ」会硬化为が行的「がぎぐげご」例:写:書く(かく)词头的か发音正常,后面的く就要浊化为ぐ(gu)。
た行中的「たちつてと」出现在词中或词尾浊化为だ行的「だぢづでど」例:猪:豚(ぶた)这里就是た音浊化成だ(da)音。
が行中的「がぎぐげご」出现在词中或词尾,分别浊化成(nga ngi ngu nge ngo),母音的成分比较重。
平假名あ段い段う段え段お段あ行あいうえおか行かきくけこさ行さしすせそた行たちつてとな行なにぬねのは行はひふへほま行まみむめもや行やゆよら行らりるれろわ行わを拨音ん片假名ゕ段段゙段゛段ゝ段ゕ行ゕ゙゛ゝゞ行ゞ゠アイウエ行エオガギグゲ行ゲゴツテトナ行ナニヌネノハ行ハヒフヘホマ行マミムメモヤ行ヤユヨラ行ラリルレロワ行ワヲ拨音ン日语五十音图的看法横为段,纵为行。
日语有五段十行。
每段以元音命名,每行以ゕ段假名命名。
元音就是指ゕ,,゙,゛,ゝ这五个假名,其他各行都是这五个假名于辅音相拼而成的。
掌握五十音图,要求能熟练的按行按段背诵,默写五十音图。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有同学问了,那个カ怎么头上多了两点?这就是日语的浊音。
所谓浊音,就是清音浊化形成的音。
英语也有浊音,两者类似。
日语中有浊音的20个,か。
さ。
た。
は行。
浊音发音规则如下:ゞ行原来的清音“k ”变为“g”。
エ行“s”——“z”。
ゲ行“t”——“d”。
ハ行“h”——“b”。
(g,z,d,b发音和汉语拼音一样)特殊的是:カ读作“ji ”。
ゴ的浊音和カ读音一样。
ガ、つ的浊音一样都为“zu”(u不发音,所以是“zi”。
)不会浊音的同学们按规则写一遍浊音,熟读。
写完后和会浊音的同学一起往下看。
除浊音外,日语还有鼻浊音和半浊音。
这两种音很简单,每种只有5个假名。
鼻浊音就是ゞ行浊音不位于句首时要加上鼻腔的声音。
这个东西专业的要求比较厉害,不过现在的日本人已经不太用了,这里也不作解释了。
半浊音是ハ行独有的,写法是把两个小点换成一个圆圈。
发音则是把清音“h”换为“p”。
ぱ、ぴ。
ぷ。
ぺ。
ぽ发音分别是“啪”“劈”“扑”“呸”“剖”。
还有同学问了,フ后面的小ゔ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日语的坳音。
坳音是由い段假名和复元音“や”“ゆ”“よ”拼成的音节。
这里说的い段假名是除い之外包括浊音,半浊音在内的所有い段假名。
(包括:き、ぎ、し、じ、ち、に、ひ、び、ぴ、み、り)书写方法是い段假名后面接上小写(写得小点的)的复元音。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语音综合1.日语中,原则上只有前一个音是か行或者た行,后一个音是清辅音k、s、t、p,也就是か、さ、た、ぱ这四行时,才会发生音节脱落的促音化现象。
自古以来日语的演变一直遵守这个规则,只是在现代引入外来语时,才带入了一些不符合这个规则的外来语新词。
真正的促音,除了外来语,后面肯定应该有か、さ、た、ぱ这四行的假名。
换句话说,促音是不会出现在一个词的末尾的。
但是,由于促音被用来表现停顿,所以有时候口语中一个突兀的停顿也会用促音来表示。
比如表示意外时可以用“あっ”。
这里促音就表示あ之后又一个突然的停顿。
同样,促音也有出现在词首,如:“ったく”等等。
这些是现代口语的发展,一方面目前尚未被认可为正统语言,另一方面也多数是一些语气词,因此,我们不必对此太在意。
2.ABCDEFG这些字母的学名,并不叫英文字母,他们的标准名称是叫做拉丁字母。
这个是全世界通行的称呼。
对现代欧洲文化带来深远影响的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就是拉丁语,所以,拉丁字母有时候又被称作罗马字母。
日语中,叫作“ローマ文字”或者“ローマ字”。
ΑαアルファΒβベータΓγガンマΓδデルタΔεイプシロン(エプシロン亦可)ΘθシータΛλラムダΜμミューΠπパイΣζシグマΦφファイ(フィー亦可)Ωωオメガ3.四つ仮名问题,指的是じ、ず、ぢ、づ这四个假名的发音问题。
在现代日语中,じ和ぢ的发音一样,都是Ji,ず和づ的发音一样,都是Zu。
一般写假名的时候,都只用じ和ず,只有在历史性的惯用词汇中,才会有ぢ和づ出现,这一点相信学过日语的人,在课堂上都学过。
这四个假名都是浊音,恢复到清音的话,是し、す、ち、つ。
很巧的是,这正是上一节我们提到的不按照五十音图拼音规律那几个假名。
我们来看他们的发音:shi,su,chi,tsu。
日语浊音理论及练习法浊音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我首先理解了浊音并花了许多时间练成了,所以不成问题。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濁音"不会发,人家一听你就是中国人。
千万不要告诉我,汉语拼音da=だ之类的。
汉语拼音da国际音标[ ta ];日语だ国际音标[ da ]。
普通话没有浊音,即没有国际音标d,b,g,等而方言中,只有老一辈才会发浊音了。
而且,日语里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往往不区分。
如,た在非词首可以读成1-汉语拼音ta,国际音标[ t‘ a]。
2-汉语拼音da,国际音标[ t a ]。
首先你需要听出浊音和非浊音的区别。
比如可以听听[p'a][pa][ba][ma]。
的区别。
(以上的音标分别相当于:怕,把,ば、马)注:送气音的符号,也可以用上标“h”表示,但论坛上打不出来。
然后,这样做:1首先要确认,你自己说的方言,有没有浊音。
如果有,恭喜,不用练习了。
2如果你自己不会浊音,则听听你身边长辈的方言有没有浊音,有的话,跟他们学学。
3如果1,2步失败。
不要相信汉语拼音。
就当你还不会说任何语言,然后尽量模仿日本人发音。
另外说一下ga行:这行的浊音最难。
(苦练N9)鼻浊音比浊音好发百倍。
(有很多人居然连鼻浊音都不会,还自以为会发浊音,实际上汉语拼音ga国际音标是[ ka ])一方面,不在词首的ga行,可以发鼻浊音。
这么一来,最难的ga行浊音便很少有练习的机会。
所以我为了练习ga行浊音,不使用鼻浊音。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怎么用鼻浊音。
--------------------------------------------------------------------------那么,具体的练习方法是什么?1 最佳方法但最难:直接地努力模仿磁带的发音。
2 然后这种方法也不错,较简单:(见标日会话编)あーがー、あーばー、あーだー、いーじー、おーどー。
这样练习。
因为,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是震动的,先大声发元音あ,然后趁声带震动还没停止,赶快切换到が并用力。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语音综合1.日语中,原则上只有前一个音是か行或者た行,后一个音是清辅音k、s、t、p,也就是か、さ、た、ぱ这四行时,才会发生音节脱落的促音化现象。
自古以来日语的演变一直遵守这个规则,只是在现代引入外来语时,才带入了一些不符合这个规则的外来语新词。
真正的促音,除了外来语,后面肯定应该有か、さ、た、ぱ这四行的假名。
换句话说,促音是不会出现在一个词的末尾的。
但是,由于促音被用来表现停顿,所以有时候口语中一个突兀的停顿也会用促音来表示。
比如表示意外时可以用“あっ”。
这里促音就表示あ之后又一个突然的停顿。
同样,促音也有出现在词首,如:“ったく”等等。
这些是现代口语的发展,一方面目前尚未被认可为正统语言,另一方面也多数是一些语气词,因此,我们不必对此太在意。
2.ABCDEFG这些字母的学名,并不叫英文字母,他们的标准名称是叫做拉丁字母。
这个是全世界通行的称呼。
对现代欧洲文化带来深远影响的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就是拉丁语,所以,拉丁字母有时候又被称作罗马字母。
日语中,叫作“ローマ文字”或者“ローマ字”。
ΑαアルファΒβベータΓγガンマΓδデルタΔεイプシロン(エプシロン亦可)ΘθシータΛλラムダΜμミューΠπパイΣζシグマΦφファイ(フィー亦可)Ωωオメガ3.四つ仮名问题,指的是じ、ず、ぢ、づ这四个假名的发音问题。
在现代日语中,じ和ぢ的发音一样,都是Ji,ず和づ的发音一样,都是Zu。
一般写假名的时候,都只用じ和ず,只有在历史性的惯用词汇中,才会有ぢ和づ出现,这一点相信学过日语的人,在课堂上都学过。
日语浊化规律(很实用)已有51 次阅读2010-03-17 15:02 标签: 日语浊化规律佳禾网招聘网络编辑啦(全、兼职)在日语中か、さ、た、は行的假名叫做送气音,你可以将手掌放在嘴前,然后朗读这此假名,你会感到有很强烈的气流送出,所以他们叫做送气音。
这一概念相当重要,试想当2个甚至于3,4个送气音在一起时,你必须连续向外送气,说完一个单词你就会气喘吁吁了。
所以日语汉字音读便有了以下规则。
日语汉字音读音便规则*当两个送气音相遇时,就会将前一个送气音变为“っ”,例如:学(がく)+校(こう)→学校(がっこう)日(にち)+記(き)→日記(にっき)一(いち)+冊(さつ)→一冊(いっさつ)察(さつ)+する→察する(さっする)*前一个送气音变“っ”后,后一个送气音如为は行则变为半浊音。
例如:失(しつ)+敗(はい)→失敗(しっぱい)一(いち)+匹(ひき)→一匹(いっぴき)烈(れつ)+風(ふう)→烈風(れっぷう)鉄(てつ)+片(へん)→鉄片(てっぺん)一(いち)+本(ほん)→一本(いっぽん)*前一个汉字以ん结尾,后一汉字发音的第一假名若是は行开头的变为ぱ行,也有少数变成ば行的。
例如:先(せん)+輩(はい)→先輩(せんぱい)心(しん)+配(はい)→心配(しんぱい)神(しん)+秘(ひ)→神秘(しんぴ)何(なん)+分(ふん)→何分(なんぷん)南(なん)+北(ほく)→南北(なんぼく)训读汉字发音规则*か、さ、た、は即送气音开头的单词,接在其他词后构成复合词时,发生浊音化。
例如:物(もの)+語り(かたり)→物語(ものがたり)鼻(はな)+血(ち)→鼻血(はなぢ)足(あし)+取り(とり)→足取り(あしどり)步伐,步调;踪迹。
昔(むかし)+話(はなし)→昔話(むかしばなし)旧话老话;传说,故事。
人(ひと)+人(ひと)→人々(ひとびと)*例外的情况:但本身含浊音的训读词,不发生连浊。
例如:紙屑(かみくず)大風(おおかぜ)动词与动词或动词与宾语的复合不发生连浊。
日语浊音、促音变化规律日语浊音、促音变化规律1 、浊音变化浊音变,又叫连浊,除“が,ま,な,ば”行五段动词的イ音便,ン音便的后续词“て,たり,た”等发生连浊外,还发生在下列场合:1、在复合词中,后续词的首音在“カ,サ,タ,ハ”行上时,一般由清音变成浊音。
o 针+ 金-> はり+ かね-> はりがね(金属丝)o 小+ 猿-> こ+ さる-> こざる(小猴子)o 三日+ 月-> みか+ つき-> みかづき(月牙)o 火+ 箸-> ひ+ はし-> ひばし(火筷子)但亦有例外,当前后位词处于并列关系或后位词第二音节以下有浊音时,不发生连浊:o 売り+ 買い-> うりかい(买卖)o 花+ かご-> はなかご(花篮)2、在复合词中前位词最后一个假名为“ん”时,往往发生浊音或半浊音便。
其中数词主要在与“カ,サ,ハ”行假名为首音,或与“ハ”行假名为首音的助数词结合时发生。
如:o 本+ 箱-> ほん+ はこ-> ほんばこ(书箱)o 人+ 间-> にん+ けん-> にんげん(人)o 三+ 轩-> さん+ けん-> さんげん(三所房屋)o 铅+ 笔-> えん+ ひつ-> えんぴつ(铅笔)o 千+ 编-> せん+ へん-> せんぺん(一千篇)但上述规律并非绝对,不发生浊音化的词也不少。
如:o 勉强-> べんきょうo 简单-> かんたんo 洗濯-> せんたくo 算式-> さんしき3、叠形词,日语称为“叠语”因前后词重叠紧密,后位词典首音浊化:o 仄+ 仄-> ほの+ ほの-> ほのぼのo 遥+ 遥-> はる+ はる-> はるばるo 其+ 其-> それ+ それ-> それぞれo 重ね+ 重ね-> かさね+ かさね-> かさねがさね但也不尽然,有些拟声,拟态的副词就不浊化。
五段动词的连用形有2种:1、连用形ます体。
う段――い段假名,如“読む”变成“読み”,“書く”变成“書き”,“走る”变成“走り”等等。
这样的变化用于ます变成敬体,如:“読みます”、“書きます”、“走ります”等等。
2、连用形「て、ては、ても、た、たら、たり」。
这6个助词或助动词の连用形又称作“五段动词连用形的音变浊化”,一般简称为“五段动词的音变浊化”。
下面介绍一下变化规则。
五段动词的词尾有9个,即:く、ぐ、ぶ、ぬ、む、つ、う、る、す。
把这9个词尾除す外,划成3组,形成不同的变化。
1、い音变:当词尾く、ぐ的连用形发生音变时,就变成い,而且ぐ词尾的后续词浊化,变成「で、では、でも、だ、だら、だり」。
如:書く(かく)ーー書きーー書いーー書いて、書いた引く(ひく)ーー引きーー引いーー引いて、引いた泳ぐ(およぐ)ーー泳ぎーー泳いーー泳いで、泳いだ稼ぐ(かせぐ)ーー稼ぎーー稼いーー稼いで、稼いだ2、拨音变:当词尾ぶ、ぬ、む的连用形发生音变时,就变成ん,而且词尾的后续词浊化,浊化情况同上。
如:学ぶ(まなぶ)ーー学びーー学んーー学んで、学んだ転ぶ(ころぶ)ーー転びーー転んーー転んで、転んだ死ぬ(しぬ)ーー死にーー死んーー死んで、死んだ読む(よむ)ーー読みーー読んーー読んで、読んだ頼む(たのむ)ーー頼みーー頼んーー頼んで、頼んだ3、促音变:当词尾つ、う、る的连用形发生音变时,就变成っ、后续词不浊化。
如:待つ(まつ)ーー待ちーー待っーー待って、待った保つ(たもつ)ーー保ちーー保っーー保って、保った習う(ならう)ーー習いーー習っーー習って、習った笑う(わらう)ーー笑いーー笑っーー笑って、笑った走る(はしる)ーー走りーー走っーー走って、走った眠る(ねむる)ーー眠りーー眠っーー眠って、眠った4,特殊动词:①词尾是す时没有音变,即连用形2=连用形1。
如:話す(はなす)ーー話しーー話して、話した流す(ながす)ーー流しーー流して、流した騙す(だます)ーー騙しーー騙して、騙した②行く这个动词按规定应该是い音变,但是实际上是促音变。
日语基本浊化规则答案是错的。
虽然ざ行假名注音时使用z,但是,如果你说它们的发音也是[z],那么就错了。
可能一般人并不知道,ざ、ぜ、ぞ等假名,只有在单词中间或者最后出现时,发音才是za,ze,zo。
而在单词的开头出现时,发音其实会变成dza,dze,dzo。
大家来看看下面两个单词:増加(ぞうか)和心臓(しんぞう)。
读一下,看看两个ぞ的发音是否一样?事实上,前一个是dzo,后一个才是zo。
也就是说,日语中本来,[z]和[dz]就是混为一谈的。
ず和づ发音一样,可以说是天经地义。
4、我们中国人写日语的时候,总是喜欢全部变换成汉字,这也是民族习惯吧。
比如洗衣服的せんたく,如果写成汉字就是“洗濯”。
但是,事实上你写成洗濯可能不少日本人会很惊讶。
他们都是写成“洗たく”的,因为濯这个字,他们大多数不认识。
同样,中国人看见日本到处是“改ざん”,“ねつ造”,“完ぺき”之类的交ぜ書き,你也不要惊讶,因为反而是写成“改竄”“捏造”“完璧”更不容易理解的。
问题解答1、日语连浊时到底是怎么发音?同学、、、、介个我想告诉您呢、现在鼻浊音在日本已经几乎不用了、您可以不用纠结直接念ga就好、当然也解释一下发鼻浊音的规律、ga gi gu ge go在单词的词中或词尾的位置时发鼻浊音、在词头时不发,做助词时不发,[多是ga]有时加在句子末尾起让整句话语气缓和的时候会发鼻浊音[多是ga]2(1)若者が”中的“が”发浊音/ga/,发鼻浊音/ŋa/;都可以。
“耕して”中的“て”发/te/ “耕していると”中的“と”发/to/ “体に矢が刺さった”中的“た”发/ta/,(2)“、、、、、、だろか。
”中的“か”发/ka/3那就是现阶段读和写的时候就按照单词本身的假名来读写,别追求什么浊化、真正的口语在国内不常说是练不出来的、想进步就必须要到那个语言的环境下,或是找一些日本的留学生来和人家对话、4假名的清浊就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日本人在讲日语的时候从来不会循规蹈矩的把哪个假名改成浊音、那些规律都是学日语的人自己归纳整理出来的、所以我说现阶段就该是什么就念什么,就算不好听别人也会理解你的意思、真正想说地道的口语就只能到日语的环境中去历练、不要为了追求浊化把单词的概念弄模糊,这样弃车保卒得不偿失、毕竟写这种东西落在书面上有一点偏差就会引发歧义、而读传达出自己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不要过于执著于清浊音的区分,先把每个单词记住再说,时间长了就有语感了5你好,我有个老师曾经去日本留过学,她告诉我们日本人生活中基本上不发"清音",但也不把"清音"读成带两个点的"浊音",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似乎更偏向浊音的音、是不是か行的假名,在词中和词尾是都发"ga,gi,gu,ge,go"啊?感谢大家的帮助、躹躬!!!6有个日语老师在教我们时说,象が,ぎ、ぐ、げ、ご这行只要不在句首或词首要读gan,gin,gun,gen,gon(就是鼻音化了),但老师也说了,现在国内两派读法都有,我们想发哪派的都可以、既可以读原来的,就是ga,gi,gu,ge,go的,也有读我上面说的那种鼻音方法的。
我后来全都鼻音化读--因为录音带这些听着大都也都是鼻音化了的嘛。
但是现在的日语老师坚持要我们该是什么音就发什么音!不准我们读が行鼻音化、说其实我们听着会那样其实是听觉的差异造成的、7我个人也认为就该读ka,因为免得考试多写那两个小点哦~~~^^日语浊化有规律吗?很多初学者都有类似的疑问,か行和た行的读音为什么很接近浊音?明明是わたし,为什么日本人很多读成wadashi?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规则来说明这一现象,即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等等。
本文就试图从这个现象入手,说说日语的发音究竟有什么奥秘,以及导致这种所谓浊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罗马字母表记方法对于日语学习的影响所谓表记方法,就是我们使用何种方法来记录语言的读音。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没有可听的语音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读音的表记方法来推测读音的实际情况。
一种就是语言学普遍使用的国际音标,这种方法虽然很准确,但又太过专业,需要对国际音标系统有一定了解。
英语使用中相对普及而并不是日语学习的最佳方法。
实际上,在日语发音学习中普遍应用的是所谓罗马字母表记法。
即使用英语26字母来表示日语的元音辅音,进而拼读日语。
在日本,这种表记法就是ローマ字。
元音:用a,i,u,e,o表示。
辅音:用k/g,s/z,t/d,n,h/b/p,m,y,r,w表示。
(/后为浊音)问题一:学习日语罗马字母表记的两种方式罗马字母表记是一种普遍接受的日语读音表示方法,但是其内部也存在分歧,即ヘボン式与训令式的差别。
请看下表:两种方式的主要差别训令式ヘボン式シ si shiジ zi jiチ ti chiツ tu tsuフ hu fu训令式比较规范地使用英文字母进行拼读,如か行一律用k,而た行一律用t等等,是官方大力倡导的表记方式;相对的ヘボン式就比较随意,某些假名存在特例。
在实际使用中两者有混用的现象。
如,在日语的电脑输入法中,就同时兼容两种表记方式。
问题二:罗马字母对日语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何种罗马字母的表记方法对读音学习的作用都具有两面性。
积极的方面就是大大规范了语音的表示;消极的方面也很明显,即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导。
对于我们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来说,罗马字母很容易和汉语拼音相混淆。
比如:ち,训令式表示为ti,就被误读为汉语的ti=提;し,ヘボン式表示为chi,很容易受拼音影响误读若汉语翘舌音ch=池。
总之,罗马字母只是一套表示方式,和实际的读音没有绝对的联系,千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反复听磁带,模拟日本语的发音才是学习的不二途径,并努力克服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问题三:日语浊音的表示在日语当中,浊音是通过在假名上方加上两点或小圈来表示的,而在罗马字中,我们普遍使用g,d,z,b,p等字母来表示浊音,这点请大家牢记,因为关系到下面か,た行读音的分析。
第二,“浊音化”的实质所谓的“浊音化”是用来解释かた行在词语中读若がだ的问题,好像清音かた有向浊音がだ变化的趋势。
其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
在讨论かた行读音问题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语音的基本知识,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元音:即日语中的a,i,u,e,o。
世界各国语言都由元音与辅音构成,元音的发生主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音器官其他部分没有任何阻碍。
不同的元音由共鸣腔的大小决定。
比如发日语五个元音时可以清楚体会到这一特点。
辅音:即日语中与元音拼读的k,s,t等音。
发音时需要突破一定的阻碍才可以发出辅音。
辅音又分为清音和浊音,送气与不送气。
清音:发音时不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的f,s等。
浊音:发音时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中的v,z等。
送气:即发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p,t,k等。
不送气:即发音时没有明显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b,d,g等。
问题一:“浊音化”的本质其实就是送气与不送气如果你看了上面的基本语音知识,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吧,这就结合汉语来说说日语的辅音发音问题。
在汉语中,长期以来存在辅音的清浊对立和送气与否的差别,直到现代汉语普通话,清浊对立消失,而只剩下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差别。
具体说来,以b,d,g为声母的汉字是不送气的,即发音时没有强烈气流冲出;而以p,t,k为声母的汉字是送气的,发音时明显有气流冲出。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
日语中か行与た行之所以读起来像浊音,是因为原本应当送气的音被习惯地读作了不送气的音。
没有浊音的中国学习者,就误以为是浊音化。
在日语中,辅音存在清浊的对立,清音和浊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很容易区分。
而送气与否在日语中没有什么讲究,无论你送气与否都可以,或很难听出不同。
日语中かきくけこ,たちつてと这些音的声母无论你发成汉语拼音中的k/t,还是g/d,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同一个音。
也就是说,无论你发音时是否送出气流,日本人都认为你发的是同一个音。
在汉语里就很难想像“他”和“打”是同声母的。
所以,唯一的方法还是多学习日语的发音规律,掌握正确的发音,不要受到母语的影响。
问题二:日语浊音送气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既然日语送气与否没有差别,那中间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
这个规律是有其实际意义的,的确,かた行假名如果在单词的开头往往送气(汉语拼音的k/t);而在单词句子的中间时往往不送气(汉语拼音的g/d)。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简便。
语言追求的无非是准确和简便,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能省力又何乐而不为呢?由于送气需要更多的力气使气流冲出,不送气音相对容易发,更多的人愿意在单词和句子中间不影响意义的前提下,选择不送气的发音方式。
所以,在语速较快的日语中,不送气的音大量在句子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瓦他西”变成“瓦打西”的原因。
问题三:那么日语浊音究竟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对汉语使用者的我们可能比较困难。
因为普通话里浊音已经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继续存在。
我们很容易把日语的浊音和不送气的清音混淆起来,就像わたし中间的た(汉语拼音读作d声母)和真正的浊音だ(罗马字母d)很难区别,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样的。
这就是一个日语学习的难点,因为日语中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比如ても/でも,た/だ都需要严格区分开。
很难描述这其中的区别,只有靠大家多听日语磁带,揣摩其中的差别。
即使你到头来还是觉得太像了,但至少,你要能辨别他们。
其他如はさ行,が行浊音鼻化等,基本遵循简便的原则。
比如半浊音ぱ和浊音ば就是一例。
日语比较繁琐。
反观简便的维度,日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上文提到的句中多使用不送气的音来求省力等等。
另外,日语中的通音,约音等现象,也是来源于对日语读音的简化处理,俗语中往往大量存在。
以后有机会专门讨论。
结语:作为使用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我们,学习外语时或多或少要受母语的负面影响,想当然地用汉语去套其他的语言,这是相当危险的。
只有建立在多听第一手语音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一门外语的发音有完整全面的认识。
日语的“连浊(れんだく)”规律一、【什么是“连浊”】“连浊(れんだく)”是指在日语复合词中,后方词素的最初的清音变成浊音的现象。
来源于名词的助词中也能看到这种现象,如「ぐらい」「だけ」「ばかり」。
在复合词中,如果后方词素以清音/k/,/s/,/t/,/h/中的其中一个开头,将分别按以下规律产生变化。
其中前面三个是单纯的有声化,而至于第四个,由于在日语历史中有过p->h的变化(唇音退化),可以说是不符合规律的。
k>z t->d h->b 根据传统,连浊属于“被夹在元音中的音会有声化”这种同化现象中的一种,由于和语的语头原本不能是浊音,因此人们认为连浊通过清音浊化起到了表明该词是复合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