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岩石形成类型

按岩石形成类型

按岩石形成类型
按岩石形成类型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组件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1)岩浆岩

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其中花岗岩类的岩石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在地壳中慢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在冷却之前形成晶体,称为侵入岩。还有一类情况是岩浆快速上升,直到喷出地表,接触到大气或海水时冷却形成岩石,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黑曜岩。

花岗岩是一种侵入岩,矿物颗粒往往较粗,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有三种:带红、黄、灰色调的浅色长石、无色或灰色的石英、白色或黑色的云母。花岗岩的色彩多样,有灰白色、肉红色等,美观大方。它质地坚实,抗蚀力强。

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玄武岩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容易大量溢出地表,形成面积很大的玄武岩覆盖层。在陆地上,它的覆盖面积可超过一个欧洲大国——法国,而占地表面积70%的海洋底部几乎全有玄武岩组成。这种岩石的组成颗粒细小致密,主要成分为橄榄石、辉石。在地面上经常可看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这是玄武岩冷却时体积收缩产生的一种裂开。这种裂开常常呈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玄武岩石柱高可达数米至十多米,蔚为壮观。(2)沉积岩

根据沉积物类型把沉积岩分成三类:碎屑岩、有机岩和化学岩。

碎屑岩是岩石碎屑挤压在一起形成的沉积岩,大多数沉积岩都有岩石碎屑组成。碎屑岩可根据组成岩石碎屑的大小或颗粒进行分类。页岩是一种常见的碎屑岩,由微小的黏土颗粒组成。页岩的形成要求沉积的黏土颗粒必须在非常薄而且平整的地方一层一层沉积。黏土颗粒无需胶结就能紧紧粘在一起,颗粒间的空隙非常小,水都不能渗透。页岩摸起来很平滑容易辟成薄片。砂岩中的沙来自海滩、洋底、河床和沙丘。砂岩是小的砂粒挤压和胶结形成的一种碎屑岩,大多数砂粒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因为胶结过程不能填满砂粒间的全部空隙,因此砂岩中有许多小洞,容易吸收水分。圆砾岩和角砾岩,有些沉积岩由大小不同的岩石碎屑组成。小的碎屑如细沙和小鹅卵石,大的如大漂砾。如果碎屑物有磨圆的边缘,它们形成的碎屑岩称为圆砾岩;由有棱角的大碎屑组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

有机岩,植物和动物残骸沉积物积得很厚时就形成有机岩。煤和石油是两种重要得有机岩。煤是由沼泽植物的残骸埋在地下形成的。植物残骸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后,受重力的作用被挤压腐烂,经过上百万年慢慢形成了煤。石灰石,生物体的硬壳可形成各种石灰石。在海洋里,许多生物包括珊瑚虫、蚌、牡蛎和蜗牛,都具有含方解石的贝壳和骨骼。这些动物死后,它们的贝壳作为沉积物堆积在大洋底部,经过几百万年这些沉积物可达几百万米厚,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形成沉积岩。其中有些贝壳溶解,形成方解石溶液渗入贝壳碎屑物间的空隙中。而后,溶解的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方解石。方解石将贝壳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石灰石。

化学岩,溶解在水中的矿物结晶形成的岩石叫化学岩。例如,溶解在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的方解石从溶液中结晶成晶体,形成的石灰石就属于化学岩。当海洋或湖泊水蒸发,结晶出来的矿物也形成化学岩。岩盐就是一种由水中的食盐通过蒸发形成的化学岩。石膏也属于化

学岩。蒸发岩只有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才能形成。

(3)变质岩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能使所有岩石变成变质岩。当岩石变成变质岩后,它的外形、构造、晶粒结构以及矿物组成都会发生变化。岩浆岩、沉积岩都可以变成变质岩,一种变质岩也可以变成另一种变质岩。板块之间的碰撞作用将岩石朝温度高的地幔方向推动。地壳中的岩浆活动也提高了足够使岩石变成变质岩的热量。埋藏在地壳深处的岩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受到比地球表层的压力大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压力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发生改变,原来的岩石就变成变质岩。

板岩是常见的叶片状岩石。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页岩变成板岩。板岩比页岩的密度大,是页岩的浓缩。在变质过程中,板岩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矿物,如云母和角闪石。

有的变质岩不是叶片状岩石,这种岩石中矿物的晶粒比较随意地分布,这类变质岩不能劈成薄层。大理岩和石英岩都不具备叶片状岩石的构造。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砂岩中硬度较小的石英颗粒重新结晶,形成硬度特别大的石英岩,石英岩看上去比砂岩光滑得多。岩浆侵入石灰岩,极高的温度使石灰岩中的基本矿物——方解石再次结晶,最终形成大理岩。2.岩石的循环

岩石圈内,温度从地表温度向下增高到1000℃左右,足以使固态岩石熔化为液态,然而岩石圈深部静岩压力是地表的1万多倍,牢牢地把岩石内各质点束缚住,不能任意移动。一旦局部地段因破碎或断裂等原因压力减小,或放射性元素过于集中导致温度升高,岩石就会变成活动性极强地岩浆。所以炽热的岩浆其实就是熔融状态的岩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岩浆向上流动,侵入地壳上部的岩石或者出露地表,冷凝形成岩浆岩。岁月沧桑,风雨侵蚀,各类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侵蚀,又产生松散的沉积物,最后在一定条件下固化为沉积岩。埋到地下深处的岩浆岩和沉积岩,受到温度、压力、流体的作用,变质为另一类岩石——变质岩。地壳隆起经剥蚀,将使地壳深处的岩石有机会出现在地表,而三大类岩石一旦在地下深处再次被熔化为岩浆时,新一轮的岩石循环演化又将开始。

可见,由于岩石圈自身运动及地表、地球内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三大类岩石处在不断的转化旋回之中。看来貌似稳定静止的岩石,其实从未停止过它的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