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
- 格式:pdf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23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3)第三章管线综合规划 (5)第四章综合管廊规划 (8)第五章管理规划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前言松滋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荆州地区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东连江汉平原,与江陵、公安毗邻,西与五峰、宜都接壤,南连湖南澧市、石门,北枕长江,与枝江隔江相望,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属中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确定松滋市的城市性质为:松滋市为中国浓酱兼香白酒之都,鄂南湘北节点城市,以轻工业为主、具有旅游服务职能的生态宜居城。
随着松滋市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松滋市主城区现有的市政管线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需求,经济发展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
因此扩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完善市政管线建设规划将是十分必要,更是势在必行。
为了充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意见,合理利用松滋市具有的多种优势和条件,促进和加快老城区和新工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贯彻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本着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的原则,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划与设计依据,便于松滋市的市政管线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
松滋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松滋市主城区市政管线综合专项规划》。
目前《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以及给水、排水防涝、污水各专项规划已陆续通过专家审查或批复,为配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实施,编制松滋市主城区市政管线综合专项规划已迫在眉捷。
此外,松滋市主城区建设现已大规模开展,相关园区的市政管线综合规划编制急需与城区的规划方案加以协调,以指导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市政管线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我院设计人员在接受委托后经过现场反复踏勘,收集资料,在多次方案论证和汇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次规划。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文本图纸松滋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XX年12月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第一节战略目标1第二节生产力布局引导2第三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第四节市域城乡空间管制4第五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5第三章规划区界定与空间管制6第一节规划区界定6第二节规划区空间管制6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8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8第二节城市发展方向8第三节总体布局规划9第四节旧城更新11第五节园林绿地规划12第六节城市生态空间构想13第七节城市景观规划13第五章中心城区专业工程规划14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14第二节给水工程规划15第三节排水工程规划16第四节燃气工程规划16第五节电力工程规划16第六节电信工程规划16第七节邮政设施规划17第八节广播电视规划17第九节环卫设施规划17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17第十一节防灾规划17第六章规划实施18第一章总则第1 条为适应松滋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 条规划依据规划修改将严格依据法律相关要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相关技术规范将以城乡规划法为准绳,以法律为基础逐步实现相关技术规范的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XX)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XX)4)《关于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20XX)5)《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XX-2020)6)《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XX-2020)7)《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8)《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XX年版)9)《关于对松滋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请示》(20XX.1)10)《关于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和规划修改的评估报告》(20XX.10)第3 条规划期限近期:20XX-20XX年;远期:20XX-2020年;远景:2021后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社会调查)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松滋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目录:1 城市空间格局解析1.1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1.2 城区空间格局解析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3 规划回顾与城区空间发展经验的检讨3.1 规划回顾3.2 城区空间发展经验的探讨4 城市拓展动力分析4.1 自然环境制约力4.2 城市经济流向的影响4.3 向心内聚力4.4 离心扩张力5 城市空间拓展面临的问题5.1 城市进化理论:5.2 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5.3 城市用地与城市空间发展矛盾突出5.4 城市建设落后,城市功能分区不明5.5 老城环境品质下降,城市缺乏文化特色6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6.1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6.2 中心城区用地选择6.3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选择6.4 用地布局7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分析7.1 市域交通规划7.2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7.3 道路系统规划1城市空间格局解析1.1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松滋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东连江汉平原,与江陵、公安毗邻,西与五峰、宜都接壤,南连湖南澧县、石门,北枕长江,与枝江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东经110°14′—112°03′,北纬29°53′—30°22′。
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属中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1.2城区空间格局解析松滋市区地处松滋腹地,位于巫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北枕长江支流松滋河,是长江通往洞庭湖的黄金水道;南靠国家级森林公园洈水风景区;西毗松滋火车站;近邻沙市、三峡飞机场,两条省道在此交汇,是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重镇。
市区版图面积89.8平方公里。
2007年市全市总人口为84.29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业人口15.31万人。
2007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现状人口11.77万人,用地面积10.61平方公里。
2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八十年代以前,松滋市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受经济、交通等条件影响,在中心城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主要集中于松滋河西侧沿民主路南北向发展;八十年代后,随着荆州长江大桥的建设,红东线、沙刘线、雅灃线及焦柳线的建成通车,城市在松滋河西侧主要向西、北拓展;在20世纪初,由于受向东的交通流向引导、三峡大坝建设后松滋河东部地区防洪能力提升等条件的影响,城区逐步跨越松滋河向东发展。
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年)文本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 - 2 -第二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2 -第三章主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4 -第四章主城区交通组织规划.................................................................................................................................... - 8 -第五章主城区公共交通规划.................................................................................................................................... - 9 -第六章主城区停车设施规划.................................................................................................................................. - 10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 - 12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 -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的发展需要,保证主城区道路交通建设和谐有序,交通管理规范有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编制《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依据、目标与原则 (2)第三章土地使用分类及控制 (4)第四章主要控制指标与建筑管理细则 (5)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7)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11)第九章建设容量控制 (12)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工程 (12)第十一章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14)第十二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6)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 (17)第十四章规划强制性内容 (20)第十五章附则 (20)附表:地块规划控制指标表 (21)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进行。
第一章总则1.01为了适应松滋临港工业园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指导开发区的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02为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确保开发区景观、环境、生态质量良好,并指导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环境设计,特制定本文本。
1.03本文本适用于开发区用地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容量控制、建设管理等工作。
1.04本文本对细分土地之使用性质及其相容性、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及相关指标、配套设施项目等有关要素进行控制。
1.05本文本所涉及的指标及其定量的数据,系根据《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总体规划》《松滋市长江港口工业园总体规划》及松滋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规划区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结合本规划区用地性质、特点,并考虑今后发展的要求而制定。
未作规定的相关指标,应符合国家、湖北省及松滋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1.06本规划经批准后,应严格执行。
任何在工业园区内进行建设的单位及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划文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1.07凡因建设需要编制开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均应按照本规划文本的要求第二章规划依据、目标与原则2.01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区北抵疏港大道,西接宜洋一级公路,南达李桥水库沿线,东至周家大堰及李桥水库沿线。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1)第三章排水防涝规划标准 (3)第四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3)第五章雨水工程规划 (4)第六章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5)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7)第八章规划管理及实施保障措施 (8)第九章附则 (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松滋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结合松滋市雨水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松滋市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依据《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结合松滋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划文本及其规划图册、规划说明书,适用于规划区内各项排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凡在规划区内的各项排水(雨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均应符合本规划文本及图册。
第四条规划名称及范围(1)规划名称《松滋市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0)》(2)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范围一致,总面积约37.37 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北至金松大道、德胜鱼塘、民众路,南至楚城大道,东至民和路,西至望月路。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第六条国家相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七条相关规划和技术实施文件(1)《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建城[2013]98号)(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2014]275号)(3)《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湖北省治涝规划报告》—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5)《荆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6)《松滋市2011年度防洪预案》—松滋市水利局(2011)(7)《松滋市城区道路专项规划》(2016—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松滋市城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20)——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松滋市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八条相关标准、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版(4)《防洪标准》(GB 50201-2014)(5)《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7)《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9)《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九条其它资料(1)松滋市城区1:1000地形图、1:10000地形图、城区管线普查图(2)松滋市水利局、气象局、新江口水文站、松滋市城乡规划局、松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相关资料第十条规划原则(1)以《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为依据,结合城市排水现状和城市未来发展,通过深化、完善规划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可以就近、便捷排入受纳水体;(2)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按远期设计,分期建设,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年)文本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 - 2 -第二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2 -第三章主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4 -第四章主城区交通组织规划.................................................................................................................................... - 8 -第五章主城区公共交通规划.................................................................................................................................... - 9 -第六章主城区停车设施规划.................................................................................................................................. - 10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 - 12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 -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的发展需要,保证主城区道路交通建设和谐有序,交通管理规范有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编制《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松滋市政工程方案一、引言松滋市是湖北省黄陂经济综合区的一部分,地处长江中游,素有“长江明珠”之称。
该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景区,同时也是湖北省典型的小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松滋市面临着许多城市化、工业化、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松滋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市政工程措施。
本文旨在就松滋市政工程进行分析和规划,以期为松滋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交通建设1. 城市道路建设松滋市作为一个小城市,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为了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应当加大对城市道路的改造力度。
具体计划如下:(1)新建主要干道:应当新建一些主要的城市干道,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优先选址以滨江大道、解放大道等为重点的城市主干道。
(2)提升城市次干道:改造提升城市次干道,包括道路扩宽、交通标志完善、交通信号灯安装等,以提高城市次干道的通行能力。
(3)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引入新技术,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实施交通信号灯的智能优化、智能路灯的建设、智能停车系统的引入等,从而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2. 公共交通发展对于松滋市来说,公共交通的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
因此,建议:(1)规划新的公交线路: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规划新的公交线路,以覆盖更多的城市区域,提高公交服务的覆盖率。
(2)提升公交站点设施:改善公交站点设施,包括增加候车亭、加装公交站牌、完善站点照明等,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3)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引进新能源公交车辆,以减少污染,提高公共交通的环保水平。
3.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对于解决城市停车难题至关重要。
因此,应当:(1)增加城市停车场数量:建设更多的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以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2)引入智能停车系统:采用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车辆识别、车位导航、在线支付等功能,提升城市停车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录:1 前言2 环境现状评述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评价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2.3 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3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3.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及影响分析4 减缓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减缓措施和建议4.2 水环境保护减缓措施和建议4.3 声环境保护减缓措施和建议4.4 固体废弃物减缓措施和建议5 总体评价结论前言:松滋市编制规划环境影响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环境影响不仅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使规划建立在更加可信与可靠的基础之上,全面提升规划的说服力,而且使下一层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区内部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简洁化、便利化;可以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规划本身以及规划的实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环境现状评述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评价废气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延期(包括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由各种锅炉、工业窑炉和餐馆炉灶排出。
工业生产废气通常毒性大、浓度高、排放高度较低、而且危害大。
它是区域性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中心城区燃料煤消耗量1070吨,拥有锅炉26台,废气排放量44100万立方米/年。
松滋市中心城区常设三个大气监测点(大桥、林园四组、歇金台),最新的监测资料如下:上述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各指标均达到二级标准,松滋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
松滋市受二氧化硫污染比较严重,这与该区域的工业结构和燃料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经过分析、比较,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远小于本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能满足中心城区发展的需要。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松滋西河是流经中心城区的主要水体,松滋西河以新江口站为控制点,其多年过境平均径流量323亿m3。
松滋城区发展规划方案城市概况松滋市位于湖北省南部,是隆中华夏文明和三国文化发源地之一,为重要的全省性中心城市。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区面积也不断扩大,现有城区为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90万人。
城市规划发展目标本城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城市,并在全国范围内具备革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影响。
发展原则本城区在发展中遵循以下原则:1.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好历史文化。
2.积极推进房地产、旅游、健康医疗等重点发展产业的发展,并严格控制工业和污染物排放。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环境和居住品质。
4.推行城市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保,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空间规划本城区的空间规划分为三个部分:1.市区改造本城区市区改造主要是对老城区进行改造,以完善老城区的基本设施、加强建筑建设规划、规划增加公共活动区域、交通道路等。
2.城市拓展区城市拓展区是城市的发展重心,拓展区内的环境要清新舒适,大量的公共绿地和田园景色的自然环境,成为城市的特色。
3.生态补偿区生态补偿区是为了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使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市政基础设施本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水利设施建设一批新型水利设施,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旧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实现排污水的治理和重复利用。
2.交通设施加快城市交通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同时完善道路、桥梁、路灯等交通设施。
3.生活设施继续加强医疗、清洁等城市生活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4.公共设施加强市内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如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以增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
城市绿化本城区的城市绿化主要是建立一个大型植物群落化生态园区,其中主要设施包括地方各地自然遗产的植物、奇花异草和常见植物、小游园,中游园、大游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观测站等。
松滋市人口规模与城镇发展专题研究松滋市人口规模与城镇发展专题研究目录:1.现状分析1.1 市域总人口1.2 城区人口1.3 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1.4 城镇发展特征2.上轮总规分析与本次调整思路说明2.1 人口与城镇化指标2.2 城镇体系发展2.3 人口与城镇发展主要影响因素3.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3.1 市域常住总人口分析预测3.2 城镇化水平分析预测3.3 市域人口发展分析说明3.4 城区人口分析预测3.5 环境容量校核4.城镇发展潜力评价5.城镇发展战略5.1 中心集聚,培育核心增长极5.2 节点优化,加强重点镇建设5.3 点轴联动,协调城镇发展6.城镇发展重点任务6.1 重构城镇规模等级6.2 完善城镇职能6.3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6.4 加强城镇空间管制与发展引导6.5 改善社会服务设施1.现状分析1.1 市域总人口松滋市现辖14个建制镇和2个乡,市政府驻地在新江口镇。
松滋市域常住总人口为84.29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为15.31万人,占总人口的18.16%。
1.2 城区人口松滋市城区人口为56.82万人,占市域总人口的67.41%。
1.3 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松滋市城镇人口为51.39万人,城镇化率为60.91%。
1.4 城镇发展特征松滋市城镇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以新江口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镇发展;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城镇化进程不平衡;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镇过多,大城市较少;城镇功能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2.上轮总规分析与本次调整思路说明2.1 人口与城镇化指标上轮总规中,松滋市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增长率控制在0.5%以内,城镇化率达到65%的目标。
本次调整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2 城镇体系发展上轮总规中,松滋市提出了“以新江口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镇发展”的城镇体系发展思路。
本次调整中,应加强对周边镇的支持和引导,形成多中心城镇体系。
2.3 人口与城镇发展主要影响因素上轮总规中,松滋市将人口和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滋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20•【字号】松政发〔2014〕6号•【施行日期】2014.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滋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松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松滋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3月20日《松滋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松滋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高举转型大旗,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以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转型战略和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节点,力争走在前列,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而奋斗,实现松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机制“五位一体”全面转型。
抓住接续替代产业培育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突破棚户区改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修复难点,打造矿区新农村亮点,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2.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全力打造刘家场转型展示区,示范、引领全市转型发展。
3.坚持部门配合,合力攻坚。
强化部门责任,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加大政策、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松滋市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文本、图纸、说明书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松滋市城乡规划局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工程名称:松滋市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工程编号:F2016007-3委托单位:松滋市城乡规划局设计单位: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资质:【建】城规编第(141169)甲级院长:黄熔(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倪火明(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审定人:姜少华(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陈克谞(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单翔(高级工程师)规划编制人员:单翔(高级工程师)李自成(高级工程师)董贤东(工程师)肖璟(工程师)胡熠鑫(助理工程师)陈思(工程师)黄彪(工程师)梅皓焱(助理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2)第三章规划标准 (3)第四章污水工程规划 (3)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8)第六章投资估算 (9)第七章相关规划反馈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第八章附则 (11)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松滋市主城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健康发展,保障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依据《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结合松滋市城区现状,编制了《松滋市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
第2条《松滋市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松滋市主城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有关城市污水设施建设、管理等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第4条规划范围及服务人口近期(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24.15km2,服务人口23万人;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面积37.37km2,服务人口36万人。
第5条指导思想(1)融入区域发展体系,促进松滋市全面发展。
(2)注重生态保护与生态资源的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度市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正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度市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荆政办发〔2014〕5号)荆州区、沙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市政府有关部门:2014年度市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2014年的城市建设将紧紧围绕“迎接省运会,建设新荆州”主题,以“建设大城市”为目标,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坚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着力推进荆北新区、沙北新区和荆州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建设,着力加大市、区两级工业园区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二、总体规模2014年城市建设计划投资60.11亿元(该建设计划投资中不含市城投公司2014年还需还本付息的8.50亿元)。
其中:工业园区建设投资10.48亿元;新区(荆北新区、沙北新区、荆州开发区中心商务区、荆州区城北新区、荆州区城南开发区、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华中农高区)建设投资25.21亿元;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投资8.92亿元;城市道路、排水、绿化、景观、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15.50亿元。
三、资金渠道2014年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由市、区及有关部门共同筹资,总投资60.11亿元。
其中:市土地增值收益投资7.18亿元(不含政府回购用于城投还本付息额度);市财政水利基金投资0.02亿元;追加明月公园、滨江公园、文湖公园建设项目征地及还迁房安置工程资金3.89亿元;市城投公司、合资公司及地产公司投资16.61亿元(其中:荆州市楚天置业公司投资3.20亿元,沙北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75亿元,地产公司投资1.36亿元,市城投公司投资9.30亿元);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投资3.20亿元;荆州区政府投资6.86亿元(其中:荆州区政府投资6.65亿元,城南开发区管委会投资0.09亿元,招商引资0.12亿元);沙市区政府投资3.19亿元(其中:沙市区政府投资0.20亿元,关沮镇自筹0.15亿元,新城开发区招商1.50亿元,岑河镇自筹0.14亿元,招商引资1.20亿元);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投资5.40亿元(自筹投资3.00亿元,BT投资2.40亿元);湖北省华中农业高新投资有限公司自筹或BT融资11.03亿元;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23亿元(其中: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配套自来水管线建设1.71亿元,荆州市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天然气管线建设投资0.16亿元,荆州市津江天然气有限公司配套天然气管线建设投资0.36亿元);争取省发改委投资0.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