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

一、高危药品定义

美国药品安全使用协会( ISMP)对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定义为: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松药及细胞毒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一)药品调剂室高危险药品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高危药品专柜放置,且远离其他普通药品存放药柜。

(二)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设置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

(三)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调剂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本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护理单元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由治疗护士负责。

(四)各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三、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

(一)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

(二)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三)护理单元需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

(四)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四、高危药品的监管

(一)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有需要,可提出申请,报药学部备案,定量存放,严格管理。

(二)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与高危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临床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四)药学部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危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

(五)护理部、药学部定期对各护理单元的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与护理质量分数挂钩。各护理单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附件1

医院常用高危药品目录

附件2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流程

药品储存与养护期末复习题九月试卷

禹州市好得快大药房有限公司药品养护与储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阿司匹林片吸湿后容易发生的质量变化是: A 风化 B 水解 C 结块 D 氧化 2、在能够预见到某种药品经过短时间储存易发生质量变化时,该种药品的出库原则应遵循: A 先进先出 B 先产先出 C 易变先出 D 近效期先出 3、下列哪种药品需要冷藏保存 A 复方甘草合剂 B 维生素 C C 肾上腺素 D 注射用人胰岛素 4、药品批发企业中药饮片验收室必须具备的验收设备之一是:。 A 药材水分测定仪 B干湿球温湿度计 C 紫外灯 D 电脑 5、采用烘干法杀死中药仓虫,通常出口温度控制在:A 50℃ B 60℃ C 70℃ D 75℃ 6、有关药品验收事项不正确的是: A 验收人员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 B 全部药品验收完毕最迟不能晚于到货后的1个月内。 C验收员不得在同一个验收台同时验收2种药品。D中药饮片验收记录要登记中药材产地。 7、只潮解不风化的饮片是:A 皂矾B硼砂 C 芒硝 D 盐附子 8、在储存保管过程中,不宜较长时间储存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的药物剂型是: A 胶囊剂 B 栓剂C散剂 D 片剂 9、必须阴凉密封保存的药物剂型是A 片剂 B 颗粒剂 C 胶囊剂 D 水丸剂 10、某药品批发企业,益母草膏在仓库中有4个批号,分别是081210,080721,090207,090524,这种药品在仓库货架上摆放的要求是: A 摆放在货架同一位置,由里向外的顺序为:080721、081210 、090207、090524 B 在同一货架的不同层面上,由上向下次序为080721、081210 、090207、090524 C 摆放在货架同一位置,由里向外的顺序为:090524、090207、081210、080721 D 在同一仓库的不同货架上,由里向外顺序为:090524、090207、081210、080721 11、使用转盘式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环境湿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A 湿球的温度数×100%即为环境湿度 B 100%-(干球温度-湿球温度)×100% C 读取湿球温度,转动转盘使湿球温度数对准干球0度,箭头所指位置即环境的湿度 D 分别读取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将两者的温度转盘对齐,箭头所指位置即环境的湿度 12、仓库内药品与墙壁的间距不应小于:A 50厘米 B 30厘米 C 100厘米D 10厘米 13、中药仓库中药材饮片含水量超过时,最适宜仓库害虫生长。 A 5% B 13% C 45% D 75% 14、在药材经营中,专门为一种药材设置一个特定仓库,且不能与其他药材混存,并实行防盗报警、双人双锁专职管理的是:A 砒霜 B 火硝 C 罂粟壳 D 羚羊角 15 采用气调养护,要达到有效防止药材霉变的效果,密闭容器内氧气的含量应达到以下,或者CO2含量应达到以上。 A 5% ,35% B 2% ,50% C 4% ,40% D 4% ,35% 16.、仓库中的当归储存时发生表面发粘,质地变软,内部颜色加深,这种变异现象属于: A 霉变 B 变色 C 泛油 D 潮解 17、中药仓虫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此时也是仓虫蛀蚀活动最为严重的时期。 A 25℃—32℃ B 15℃—35℃ C 27℃—36℃ D 15℃—25℃

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美国药品安全使用协会(ISMP)对高危药品定义为: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松药及细胞毒药品等。为促进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加强该类药品的监管,减少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的发生,制订本办法。 一、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一)各调剂部门需设置专门药架存放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高危药品专柜放置。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醒药学及护理人员注意。 (二)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调剂室负责人指定药师以上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护理单元护士长指定专人负责本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高危药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二、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 (一)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二)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三)护理单元需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

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三、高危药品的监管 (一)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常备高危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有需要,可少量存放,严格管理。(二)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三)药剂科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危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 (四)定期对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常见高危药品目录43830

苍溪县人民医院 常见高危药品目录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为了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参照国家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推荐目录(2012年3月第1稿),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目录,具体包含药品如下:

二零一四年一月九日备注: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中各级别的特点: 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 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推荐的高危药品专用标识 该标识用于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可制成标贴粘贴在高危药品储存处,也可嵌入电子处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和处方调配系统,以提示医务人员正确处置高危药品。

药品的储存保管与养护

中药的仓储管理与养护 药品储存是药品离开生产过程处于流通领域所形成的短暂停留。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质量变化,所以药品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药品养护是指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对储存药品进行科学保养与维护的技术工作。 一药品的储存与保管 (一)药品储存与养护工作的职责: 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工作流程:验收合格――交接手续――药品入库――建账――分类储存――出库手续――按批号发货――交接手续――复核。 注意事项: 1. 分库要求:按温湿度要求分类储存于相应的库中,冷库(2℃~10℃),阴凉库(20℃ 以下),常温库(0℃~30℃)。 2. 堆放规定: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严禁倒置,怕压药品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药品应按批号集中堆放,按批号依次或分开堆码、上架。 3.. 药品入库时,应按凭证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和质量验收人员的签章 4. 应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5. 药品出库时,应按发货或配送凭证对实物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 (二)中药储存的基本原则 中药储存的基本原则是分区分类储存。即熟悉药品质量特性及储存要求,按药品的自然属性分类,按区、库、排、号科学储存。 1. 分区储存:区域的划分要以“安全、方便、节约”为原则,区域可大可小,力求便利业务,便于管理,节省仓容,确保安全。 2. 分类储存:中药分类,可按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分三类。其中,中药材可按根和根茎、果实和种子、花、全草、叶、藤木、动物、矿物、菌藻等划分种类。中成药可按剂型如蜜丸、水丸、散剂、片剂、膏剂、针剂、颗粒剂、胶剂、胶囊剂、酒露剂等划分。 3.按中药特性分类:中药按其特性如易生虫、易霉变、怕热、怕潮、怕分化等来安排储存场所,以便养护管理。 4.中药分区分类储存应遵守的原则 (1)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品种分开存放,品名与包装容易混淆的药品分开存放,整零药品应分开存放,特殊管理药品应专库存放。 (2)长期储存的怕压或发热易燃的药品应定期翻码倒垛,并加强检查。 (3)质量变异、失效药品要单独存放,按规定挂上明显标志,及时处理。 (4)退货药品应单独存放,挂上标志,及时处理。 (5)在库药品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色标管理。待验品——黄色,合格品——绿色,不合格品——红色。 (三)按中药特性分类储存 按中药特性分类储存的目的是把性质相似,变化相同的中药品种归为一类,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养护措施,达到保护中药质量的目的。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1)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五距”适当,堆码规范、合理。 (3)应按照经营规模的需要,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配置必要的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设施; (4)应设置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恒温库。常温库温度在0—30 C之间,阴凉库温度w 20 C,冷库温度在2一10 C之间,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 %一75 %之间。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应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5)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应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 具体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区存放;人 用药与兽用药、性能相互影响、易串味的药品要分库存放; 中药饮片应设专库;危险药品应专库存放并有安全消防设 施。 (6)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集中码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7)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定时各一次观测并记录“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库房条件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8)药品存放应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退货药品区—黄色;合格品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区、待发药品区——绿色;

不合格品区——红色 (9)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应专人保管、专库或专柜存放、专帐管理。 (10)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专帐记录,并有明显标志。 (11)实行药品的效期储存管理,对效期不足X 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12)储存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将药房陈列和库存的药品集中控制并停售,报质量管理部处理。 (13)做好库存药品的帐、货管理工作,按月盘存,确保帐、票、货相符。 (14)保持库内环境、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 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品等高危药品贮存规定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品等高危药品贮存规定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 1、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药架/药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需要冷藏的,应放在冷库的专用区域。 2、高危险药品存放区域/药架/药柜的醒目位置应红底黒字标识“高危药品”的标识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该柜发药时须单独发放,并用专用药盒存放。 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标识 3、高危药品必须凭临床医师的处方、住院医师医嘱调剂,药剂人员在对外发放高危药品前应查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处方是否一致,发出药品时应使之与其他普通药品有所区分,并明确告知领药者该高危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必要信息。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的领用、发放和调剂要实行双人复核,双人签字; 确保准确无误。 6 账目与实物数量一致。对特殊高危药品实行严格的数量管理,做到每日清点,帐物相符。

7、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备用种类,临床确需立即使用的药品才列入备用目录。护理站备用的高危药品药盒上应贴有“高危药品”的醒目标签,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 8 要严格执行给药5R查对制度,病人对、药品对、剂量对、给药时间对、给药途径对,确保给药准确无误。 9、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正安全有效。 10、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11、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 2012年11月1日

高危药品管理规定

高危药品管理规定 一.药品仓库、各调剂点对注射用氯化钾、磷化钾及浓度高于0.9%氯化钠、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等高危药品应单独(橱、架)存放(高危药品目录见附录)。 二.存放高危药品的橱、架上应有醒目的黄地、黑字的“高危药品橱(架)”字样。 三.各高危药品在橱架上应定位放置,每个药品位有醒目的黄地、黑字的药物品名、规格表示。 四.接到高危药品处方后,应认真审核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当确定无误后,方可到高危药品橱前取药。取药时,根据处方上药品的规格及数量取药。 五.取药后,再次审核处方上药品的规格及数量与所取药品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交与发药人员。 六.发药人员审核处方上药品的规格及数量与所取药品是否相符。无误后,认真书写药品的用法与用量,并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交代清楚后,将药品发给患者。 七.当发现高危药品的用法用量等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警惕,查找原因,及时报告。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修订)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黄底黑字的警示牌以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药品调配、发药实行双人复核,确保药品调剂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药学人员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高危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智慧树知到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是()。 A:专人养护 B:预防为主 C:分类分区 D:正确堆垛 正确答案:预防为主 2、下列描述不是药品养护目的的是()。 A: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B: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C:降低损耗 D:延长药品储存期 正确答案:延长药品储存期 3、下列描述不属于药品仓储行业职业道德的是()。 遵纪守法,保守秘密A: B:长期坚持,积累经验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C: D:注重质量,坚持原则 正确答案:长期坚持,积累经验 、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仓库安全管理制度。4 A:仓库工作中听音乐 B:中午在仓库内用休息 C:工作时间在办公区接待外来业务员 D:使用他人ID登录电脑系统 E:未经允许打开窗户

正确答案:仓库工作中听音乐,中午在仓库内用休息,使用他人ID登录电脑系统,未经允许打开窗户 5、下雨天,仓库保管员可以将湿雨伞带入库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某医疗器械产品标示的批准文号是:鲁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260058号,该医疗器械产品属于第几类管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正确答案:第二类 2、在外包装上只要求标注产地和生产批号,不要求标注有效期的药品是( )。 A:中药饮片 B:化学原料药 C:生物制品 D:中成药 正确答案:中药饮片 3、某品牌乳酸锌口服液,其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2009)第0465号;该产品属于()。 A:普通食品 B:保健药品

C:保健食品 D:保健品 正确答案:保健食品 4、杞菊地黄丸(水蜜丸)的最小包装上标注,规格是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同时还标注有每瓶装60克,装200粒,则该药品的最小包装,包装规格应写成()。 A: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 B:200粒 C:60克 D:200粒×60克 正确答案:200粒 5、下列是五种药品通用名称,哪种商品内包装采用复合膜塑料袋,外包装使用圆形纸板桶。 A:当归 B:八角茴香油 C:感冒清热颗粒 D:5%葡萄糖注射液 正确答案:八角茴香油 第三章 1、按GSP管理要求,库区的色标为红色的库区是()。 合格品区A: B:待验区 C:退货区 D:不合格品区

各种药物储存要求

我院现用药物储存要求 (资料来自说明书2012-3) 药物名称贮存光线 贮存温度要求 密 闭要求 两性霉素B脂质体密闭,严格避 2-10℃以下 光,配成的药 液也必须注意 避光 异环磷酰胺遮光,密封在冷处2-10℃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2-8℃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避光处低温(2-8℃)或室温(25+5℃) 尿激酶4-10℃ 巴曲酶注射液遮光5°C下(但应避免冻结)。 亚叶酸钙注射液遮光冷处2-10℃ 拉坦前列素眼液避光开封前2-8°C避光冷藏,开封后可在低于20℃室温保存,4 周内用完。 避光2-8°C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 重组人促红素避光2-8℃ 人红细胞生成素剂避光2-8℃ 丙美卡因眼液2-8℃ 卡前嘛氨丁三醇眼液2-8℃ 注射用纤溶酶避光、密闭2-10℃,冷暗处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进口)2-8℃,不得冷冻,开启使用后必须直立放置于室温(不超 过25℃),最长可用四周。 重组人白介素-Ⅱ2-8℃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避光2-8℃ 吲哚箐绿针避光、密闭2-10℃ 垂体后叶素密封、遮光2-10℃冷藏、避免冷冻 20%脂肪乳4-8℃、避免冷冻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冻干粉避光、严封15℃以下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避光2-10℃ 人血白蛋白遮光2-8℃保存和运输,严禁冰冻 普通胰岛素在冷处(2-10℃)避免冰冻 门冬胰岛素在原包装中尚未使用的本品应冷藏于2-8℃,勿接近冰箱的 冷冻室,不可冷冻,保存在原包装盒内以避光,正在使用

的本品或随身携带的备用品不要放于冰箱中,可在室温下 (不超过30℃)存放4周,剩余的本品必须丢弃,不可冷 藏。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本品应冷藏于2-8℃的冰箱中,不可冷冻,正在使用的本品 或随身携带备用时,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存放4周, 4周之后必须丢弃,不要再存放于冰箱,不要在30℃以上 保存,不使用时盖上笔帽,避光保存。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8℃冰箱保存,不可冰冻,避光保存。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本品开始使用前,应贮藏于2-8℃不得冷冻,不能放置于过热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 (30R) 避光、密闭2-8℃,避免冰冻 重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避光2-8℃之间储存,切勿冷冻,使用中的笔芯室温避光保存可 达4周。 注射用胸腺法新遮光、密封2-8℃保存 环包素滴眼液避光、密闭2-8℃存放,药品包装开启后应在两周内用完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宾遮光、密闭2-10℃ 前列地尔注射液遮光0-5℃,避免冰冻 多烯酸脂酰胆碱注射液2-8℃ 人免疫球蛋白遮光2-8℃保存和运输,严禁冰冻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2-8℃保存,一旦开启安瓿请立即使用,不得储存 人凝血因子Ⅷ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液,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8℃暗处 注射用冻干人破伤风免疫球蛋 白、冻干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0℃以下干燥处 破伤风抗毒素避光、干燥2-8℃ 凝血酶原复合物8℃以下避光保存和运输 卡前列素安丁三醇注射液2-8℃保存 多西他赛注射液遮光、密闭2-8℃保存 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遮光、密闭2-8℃保存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避光2-8℃保存 注射用门冬酰胺酶遮光、密封2-10℃保存 硫酸长春新碱遮光、密闭2-10℃保存 醋酸长泊芬净未开封的2-8℃保存,药品瓶中溶解液在制备病人的输注液 之前,溶液可储存在25℃或25℃以下维持24小时,稀释 后用于病人的输注液在输注袋或瓶中的最终用于病人的输 注液可储存在25℃或25℃以下维持24小时,而在2-8℃冰 箱中可维持48小时。 基因工程干扰素a-1b,干扰素 -γ、干扰素β-1a 2-8℃保存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2-8℃冰箱中保存(不能冷冻)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按照高危药品A、B、C等级分类法,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四、药库将高危药品标识维护在药品信息中,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五、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六、A、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A级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再次确认并双签字;B级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七、高危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八、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九、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十、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一、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药品储存注意事项

药品储存注意事项 化学药品注册标准中贮藏条件的规范书写参照制剂通则,根据药品性状下的描述,结合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包装和贮藏条件,以避免或减缓药品在正常贮存期内变质.贮藏项下的规定,系指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但审评中发现,部分质量标准对贮藏条件的书写不规范,有时易引起混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药典凡例中对常用的8个贮存条件作了解释: 避光(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密闭(防止尘土和异物进入); 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根据药典的上述规定,书写贮藏条件的原则一般如下: 一般原料药可写“密闭保存”; 液体药品,易吸潮、风化或有挥发性的药物,以及遇湿能引起变质的药品采用“密封保存”;直接制备成注射用无菌粉末地原料药,以及需要减压或充氮保存的药品,用“熔封或严封保存”;对光不稳定药品需在前面加“遮光”等字样,不要使用药典中无明确规定的“避光”字样.为充分保证药品稳定性,药典中较多品种规定了遮光要求;遇到空气易氧化变质的药品需在前面加“充氮”等字样;部分气体药品需在前面加“置耐压钢瓶内”等字样;部分液体药品需注明指定贮存容器,如稀盐酸和醋酸贮藏均规定为“置玻璃瓶内,密封保存”. 有些药品需增加对贮存环境的要求,则在“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与“保存”之间添加要求,如“在干燥处”、“在阴凉处”、“在阴凉干燥处”、“在凉暗处”、“在冷处”等. 冷处场地要求条件较高,选用应比较慎重,药典收载的品种也较少,如卡莫司汀及注射液分别采用“遮光,严封,在冷处保存”和“遮光,密闭,在冷处保存”.生物制品及部分化学药品的贮藏温度习惯规定为2~8 ℃(参照USP附录中Preservation,Packaging,Storage,and Labeling规定Cold―Any temperature not exceeding 8℃.A refrigerator is a cold place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is maintained thermostatically between 2℃and 8℃.),虽在冷处(2~10℃)范围内,但不采用冷处表述,需严格注明贮藏温度,如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的贮藏为“遮光,密闭,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的规定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的规定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规 1、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药架/药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需要冷藏的应放在冷库的专用区域。 2、高危险药品存放区域/药架/药柜的醒目位置应有“高危药品”的标识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该柜发药时须单独发放,并用专用药盒存放。 3、高危药品必须凭临床医师的处方、住院医师医嘱、调剂,药房在对外发放高危药品前应查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处方是否一致,发出药品时应使之与其他普通药品有效区分,并明确告知领药者该高危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必要信息。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的领用、发放和调剂要实行双人复核,双人签字,高危药品注射液的高浓度溶液的稀释和临床使用应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6、药库、各药房及病区小药柜对高危药品应做到每周盘点,账目与实物数量一致。对特殊高危药品实行严格的数量管理,做到每日清点帐物相符。 7、护理站要求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备用种类,临床确需立即要用的药品才列入备用目录。护理站备用的高危药品药盒上应贴有“高危药品”的醒目标签,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

存放。 8、护士在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必须提高警惕。在给药时,药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病人对、药品对、剂量对、给药时间对、给药途径对,确保准确给药。 9、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10、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11、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兴文县人民医院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现代医院2006年6月第6卷第6期 ModemHospitalJun2006Vol6No6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代大顺 STORINGANDCARINGOFDRUGS ID~hun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配备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条件,达到控制药品质量的要求. 1药品储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储存的环境 药品储存要求要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防虫和防鼠等措施,以及供养护用的温湿度检测和调节的仪器和设备. 1.2药品的性状 维生索c注射液等药品受光线影响易氧化而变色;里素劳片,阿司匹林片等在光线照射下会逐渐变色;双氧水,杏仁水等见光后会被分解而失效,这些药品储存时就需要注意避光保存.中成药片剂吸湿后易产生裂片,霉变,花斑;中成药颗粒剂,丸剂吸湿使得水份含量超标,影响药品质量;胶囊剂吸湿会导致胶囊皱瘪,包装盒霉变等,这些药品储存时就需要严格控制储存环境的湿度. 2为保障药品储存质量常采取的措施 2.1调控药品储存的环境 对库房的温湿度条件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1次.当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变化时,如适逢雨季时, 控制库房湿度应采取用干燥剂吸湿,如用石灰或木炭存放于瓦缸内,吸湿成粉后要及时更换.天气晴朗干燥时应打开门窗加强自然通风.

2.2重点养护品种 2.2.1建立重点养护品种表对于药品性状不稳定的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近效期药品,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已出现质量问题药品相邻批号的药品.中药饮片中易变质品种.如易虫蛀,易霉变,易吸潮,易泛油的品种,在储存过程中都要特殊对待,建立重点养护品种表. 代大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131 2.2.2重点养护内容检查控制养护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2.3养护的职责与分工首先,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药品养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审定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管理.其次, 仓库保管员负责对库房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对仓间温湿度等储存条件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协助养护人员宴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操作.最后,养护人员负责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定期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产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2.2.4药品养护档案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指针对养护品种的特点,建立在一定的经营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稳定性进行监控,总结养护经验,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一种管理手段.它的内容有: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养护质量信息,药品养护人员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内容,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数量.保证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2.3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养护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之欧阳家百创编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欧阳家百(2021.03.07) 1.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2.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2.1药品调剂室高危险药品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高危药品专柜放置,且远离其他普通药品存放药柜。 2.2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设置集团统一的警示标志。 2.3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调剂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本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护理单元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由治疗护士负责。 2.4各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3.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 3.1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 3.2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3.3护理单元需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 3.4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4.高危药品的监管 4.1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有需要,可提出申请,报药剂科备案,定量存放,严格管理。 4.2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与高危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药品储存条件的标准

药品储存条件的标准 (1)色标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 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黄色。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2)搬运和堆垛要求 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垛堆的距离要求为: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另外仓间主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00厘米,辅通道宽度应不少于100厘米。 (4)分类储存管理 应有适宜药品分类管理的仓库,按照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可储存于同一仓间,但应分开不同货位的药品有:药品与食品及保健品类的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应专库存放、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存于同一仓间的药品有: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以及危险品等。 (5)温湿度条件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

高危药品目录、储存及使用办法 一、高危药品定义 美国药品安全使用协会( ISMP)对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定义为: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松药及细胞毒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一)药品调剂室高危险药品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高危药品专柜放置,且远离其他普通药品存放药柜。 (二)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设置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 (三)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调剂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本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护理单元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由治疗护士负责。 (四)各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三、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 (一)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 (二)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三)护理单元需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 (四)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四、高危药品的监管 (一)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有需要,可提出申请,报药学部备案,定量存放,严格管理。 (二)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与高危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临床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四)药学部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危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

高危药品分类

专科高危药品 1 定义 药物使用错误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但又可避免的原因之一,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高危药品引起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2 推荐的高危药品专用标识 该标识用于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可制成标贴粘贴在高危药品储存处,也可嵌入电子处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和处方调配系统,以提示医务人员正确处置高危药品。 2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 高危药品的管理可以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 图1 高危药品“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图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中各级别的特点: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具体包含如下(见表1)

表1 A级高危药品13种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 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表2 B级高危药品7种

药品储存与养护概述

药品储存与养护概述 一、药品储存与养护的概念 药品储存:药品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流通过程中经过多次停留而形成的储备,是药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药品养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药品储存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防止药品变质,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地一门实用性技术科学。 二、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要求 (一)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1、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 任职资格:根据企业规模,应有符合企业质量负责人任职资格的专职人员任职条件,能坚持原则,有实际经验,可独立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和检验的工作人员 批发企业: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4%,最低不应少于3人。 零售连锁企业: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2%,最低不应少于3人。3、质量、验收、养护及计量专职人员数量:健康检查 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如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等岗位,不得有精神病、传染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人员应增加的体检项目:视力色盲

《健康检查档案》内容 (一)企业档案 一、每年体检的工作安排 二、每年体检的总人员名单 三、体检汇总表体检时间、机构、体检项目、人员比率、结果 四、采取措施 (二)个人体检档案 一、上岗体检表及资料 二、每年体检表及资料 三、患病离岗、治疗、体检、上岗资料 《健康证明》 人员培训教育 质量管理和验收人员,每年应接受省级药监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养护、计量等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教育内容:1、药品法律、法规、规章;2、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建立培训教育档案。 培训教育分类 按组织部门:1、企业外部培训监督部门、主管部门、相关部门、业务单位;2、企业内部培训全员培训、部门培训、小组培训按时间—定期、不定期按内容—基本知识、专业技能按目的—上岗培训、

药品储存管理办法

药品储存管理办法 (一)药品储存 1.药品储存的原则是:安全储存,收发迅速、准确。 2.在库药品必须质量完好,数量准确,账、货相符。 3.药品保管人员应依据验收员的验收结论将药品移入相应的库(区)。 4.药品应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区)中,其中常温库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2~10℃,各库(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5.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与其他药品应分开存放。 6.在库药品实行分区管理和色标管理、统一标准: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区)、发货库(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7.库存药品应按批号及有效期的远近依次或分开堆放,并与墙、柱、屋顶保持30cm的距离,与地面保持10cm的距离。 8.库房应每日上、下午各做一次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9.保持库房、货架和在库药品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 10.药品的搬运和堆放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

(二)药品盘点 1.库存的药品应做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盘点时由财务部将盘点项目依规格类别填制《成品盘点表》会同储运部盘点,并按实际盘点数量填入数量栏内。 2.财务部核对《成品盘点表》的盘点数量与账面数量。若有差异,即填具《盘点异常报告单》,并计算其盘点盈亏数及金额,送储运部查明原因,拟出改善措施呈总经理核定。 3.盘点盈亏数量经核定后,由储运部开具《库存调整单》,第一联由储运部自存,第二联送财务部存档。 (三)库房抽查考核制度 1.为了了解仓库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进展,公司将不定期地对仓库的生产与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2.抽查内容包括仓库的货品陈列、人员考勤、温湿度和场地卫生等。 3.抽查人员的安排由公司指定或派遣。 4.抽查时间将不提前通知,每月抽查次数为2~3次。 (四)仓库管理的注意事项 1.仓库内应经常维持清洁,并随时注意通风情况。 2.易燃品、易爆品或违禁品不得携入仓库,储运部应随时注意。 3.仓库内不得吸烟,若因工程需要烧焊时,应先报备,并有人专责允许后方可进行。 4.储运部对药品库及储运设备应负安全使用之责,如果破损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