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复习题

古诗词复习题

古诗词复习题
古诗词复习题

六年级古诗词复习题(十)

一、填诗句或名言。

1、在学习生活中,当有人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你可以这样劝勉他:

2、当有人滥砍滥伐,破坏水资源时,你可以这样劝导他:。

3、王宁是你的知心朋友,毕业之际你可以送他一句诗:。

4、李明平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在毕业之际你可以送他:。

5、面对关心、教育你多年的老师,请你用诗句(名言)表达你的感激或赞美之情:

6、玲玲的朋友小龙整天沉迷网络游戏,不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你可以用:

这句诗或名言与他共勉。

7、读书和实践哪个重要呢?陆游有句诗所言:“,。”

他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得不单靠读书,还要注重亲身实践。

8、当今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小芹总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因为她懂得:

9、过去小军特别讨厌复习功课,学了《论语》中孔子说的“!”

和“。”后,他尝试着认真学习,果然既获得了新知,又收获了快乐。

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人们常用“”来教导我们要懂得节约的道理。

11、“”劝慰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

12、这次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爸爸那严肃的神情,我的心里真是“

”(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13、“六一”文艺汇演时,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有的同学说相声……同学们真是:

“”(填歇后语)

1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正如“”(填歇后语)

15、看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6、看到赤日炎炎的夏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7、看到枫叶似火的秋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8、看到雪花飞舞的冬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9、激励人奋发向上的诗句:。

20、歌颂母爱伟大的诗句:。

2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2、含有颜色的诗句:。

23、含有数字的诗句:。

24、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25、描写山的诗句:。

26、描写水的诗句:。

27、描写月亮的诗句:。

28、描写落日的诗句:。

29、含有深刻道理的诗句:。

30、托物言志的诗句:。

31、含有夸张手法的诗句:。

32、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

33、含有拟人手法的诗句:。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时光如(),转眼间,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回顾六年的校园生活,我心中(),我们在这里度过了()的童年,成长为翩翩少年。谢谢你,()的老师!谢谢你,()的同学!我将带着你们给予我的精神财富走向新的征程……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恰当的词语填空,使语句通顺连贯。

高朋()()无所()()神采()()

一挥()()()()天空容光()()

爷爷生日那天,,。来祝寿的人很多,真可谓。

客人有说有笑,,,特别热闹,只见姑爷提起笔,

一幅寿联写好了,客人齐声叫好。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填序号)

①翠色欲()②()过则喜③银()素裹④同心()力

⑤一鼓()气⑥()山峻岭⑦众志成()⑧()人不倦

其中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另外再写一个;其中是形容优秀品质的,另外再写一个;其中是形容团结合作的,另外再写一

个。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精会神()然一新惊涛()浪心旷神()

日积月()()羊补牢风()雨顺美不胜()

1、积土成山,知识是要()才能不断地丰富起来。

2、去年(),粮食获得大丰收,大家脸上笑开了花。

六、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使前后都组成成语。

一汪活()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开生()红耳赤

照样子来写(要写三个词以上):。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石灰吟》和《墨梅》两首诗都是类古诗。此类古诗还有李贺的《马诗》,其中抒发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诗句是:“,。”

2、通过学习,我们欣赏了的长江,的烟台的海,

的泗水,不禁由衷地赞叹:“水是啊!”我们知道了幽香纯洁的

,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韧性十足的会给人许多幻想;我们还聆听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师的教诲,比如法国著名作家,古希腊大学者,

再比如孔子,的刘老师……

八、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标号表示书面语言中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表示句子的不同语气和停顿,它们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常见标点符号见下表:

(一)、标号

1、引号(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用途例句

表示引用别人的原话或文章里的文字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标号点号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引号“”句号。问号?

破折号——感叹号!逗号,

省略号……顿号、分号;

书名号《》冒号: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含义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

的水蓝色“纱衣”。

表示讽刺或否定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表示强调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引号里还用引号时,先用双引号后用单引号(单引号只能在双引号内)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2、破折号(“破”是点破、注明的意思,“折”是中断、转折的意思。破折号在书写时要占两格)

用途例句

表示解释说明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表示语言的停顿或声

音的延长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它是6个小圆点,书写时要占两格)

用途例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表示内容省略时钟敲响了十下、十一下……却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语言突然中断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你……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吟”,吟诵,是______。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千锤万击出深山 锤:______。击:______。 (3)为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______ 稀——______ 长——______ 无——______ 3. 读一读,连一连。 举着望明月报得三春晖 举杯邀明月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言寸草心低头思故乡 夕阳无限好对影成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只是近黄昏 4.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古诗。 ______绝,______径______踪灭。 孤_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给生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乞巧霄渡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乞:______ 碧霄:______ (3)《乞巧》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______心情和______的心愿。(4)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6. 补全诗句,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______ 元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 乃翁。 无:______王师:______ 乃翁:______ (2)山外______,______休? ______,直把______。 休:______直:______

古诗词趣味题6

古诗词趣味题5 一、请用你的记忆,去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0分)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诗圣”——“诗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代。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节。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 9、《七步诗》的作者是,告诉人们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70分)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 2、野旷天低树,。 3、,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 5、,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4、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6、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10分,每小题2分) 1、写冬天的: 2、写爱国的: 3、写黄河的: 4、写边塞的: 5、写思乡的: 古诗词趣味题6 一、补充诗句(30分) 1、,沙暖睡鸳鸯。 2、如今直上银河去,。 3、春风又绿江南岸,。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一、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古诗词趣味复习题

古诗词趣味复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二、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麻)。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三、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1.(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四、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五、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精选

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精选 一、我会用:诗句语境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最新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最新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2016最新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一、我会用:诗句语境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 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 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 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 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 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 尾声了。 1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 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4、“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 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 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 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 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2)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xx浙江绍兴)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解析:“闲”字面应为“清闲、闲适”的意思,但不能孤立的分析这个词的作用。按应对策略所述,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通过第三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妇姑浴蚕的劳动生活情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是栀子花“闲着”,用了反衬、拟人的手法,因而答案为: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3)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xx年江苏连云港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因为蕴含深刻的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请谈谈你从这两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答案不要求统一,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执著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趣味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我会用:诗句语境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 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 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 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当 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 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 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爸走过来,

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 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11老师的话语像春雨 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1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14、“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

中考古诗词名句专项复习题精选17

●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绘了春归大地, 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 ● 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 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 问君能有几______,恰是一江春水向______。 ● 将不在多在______,兵不在多在______。 ● 少壮不______,老大徒______。 ● 梅须谦雪三______,雪却输梅一______。 ● 献身甘作万______,著论求为万______。 ●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 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 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溯洄从之,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 清水出______,天然去______。 ● 将不在多在______,兵不在多在______。 ● 才者德之______,德者才之______。 ● 江山代有人______,各领风骚数______。 ● 业精于勤荒______,行成于思毁______。 ● 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 ● 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 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 ____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 ● 读书破______,下笔如______。 ● ______,勇______。一鼓______,再______,三______。 ● 谁知盘______,粒粒皆______。 ● 江山代有人______,各领风骚数______。 ● 四海翻腾云______,五洲震荡风______。 ● 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面对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 《游山西村》中蕴含了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_____________。 ● 诗歌中意象的不同颜色,往往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氛围,如《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营造了秋天的清冷之感。 ● 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①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②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府士曹参军。②关树:关中之树。扶疏:枝叶繁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比兴手法,以碧玉般竹鞭的名贵,暗示赠鞭者的高尚,赞扬之情跃然纸上。 B.颔联写诗人看到朋友赠礼后内心非常欣喜,很想去观赏生长碧竹的巴山冰雪美景。 C.颈联通过“节”字,将“竹节”与“节操”相关联,把咏鞭与赞人联系在了一起。 D.尾联由竹鞭引发联想,表达了诗人愿与友人“策马同去”“敲镫吟诗”的美好愿望。 15.本诗为赠友之作,兼有咏物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14. B (“很想去观赏”有误,应是作者对碧竹生长环境的想象。) 15.要点:①从标题可以看出,本诗是为答谢友人赠礼而作;②诗中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品行的赞美与仕途前景的祝愿;③诗的前三联均为对友人所赠竹鞭的吟咏,有鲜明的咏物诗特点;④诗人“托物言情”,对友人的赞美与祝愿主要寄寓在对竹鞭的吟咏上。(每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 题。 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完整版)小学古诗、谚语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古诗、谚语一.古诗趣味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和植物名。 (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钟不敲不鸣,(路不铲不平)。人不劝不善,(事不为不成)。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和答案

【2017省】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省市】 落梅 宋代: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愈被贬谪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省】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趣味古诗

填地名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填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2、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读诗句,识季节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芙蓉就是荷花)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正是重阳)3.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春,秋天的大雁向南飞;且此诗写于广德二年(764)春暮,在成都草堂)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蛙只在夏天叫) 5.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柳絮纷飞)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写的是雪景) 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冬天的的最后一天,写在除夕) 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秋,写的是七夕) 季节的诗词 春 春

春雨晴来访友家,雨晴来访友家花。晴来访友家花径,来访友家花径斜。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绝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日(绝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绝句)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描写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泊船瓜洲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40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40题)填空题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1)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小学语文趣味古诗词填空(附答案)

小学语文趣味古诗词填空(附答案)古诗趣味园 1、七彩园——填颜色。 乌云翻()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毛浮()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千里()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百花园——填花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借问()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动物园——填动物。

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洲。 泥融飞(),沙暖睡()。 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4、数字园——填数字。 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 ()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白发()千丈,缘愁似个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 南朝()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故国()千里,深宫()()年。 5、地名园——填地名。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古诗词鉴赏--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 八古诗词鉴赏 班级姓名 一、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 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 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 和优雅的品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蒹葭》【原诗略】,回答问题。 3、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 答: 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男主人公的意中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答: 6、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答: 7、本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 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 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答: 三、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 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 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13、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是哪一句? 答; 14、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友”字的理解。 答: 四、阅读《石壕吏》【原诗略】,回答问题。 15、《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16、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哪一句展开? 答: 17、展开丰富的想象,各用一两个恰当的词语描绘“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苦”这句诗中吏、妇当时的情景。 答: 18、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 说明了老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19、简要谈一谈《石壕吏》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答: 五、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诗略】,回答问题。 20、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1、诗歌最后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