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2•侯马市)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使人联想起《静夜思》中的诗句“,。
”
(2)本诗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2022•增城区)古诗鉴赏。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一首,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
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B.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
边疆之地。
C.第三句开头以“何当“两字作设问,“何当”即“何时将要”,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
意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D.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后两句点题,表达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2022•拱墅区)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第1页(共41页)。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专题《诗词鉴赏》(23-24七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3-24七年级上·广西玉林·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同学们在默写时,时常将“雁”与“燕”相混淆,请你分析这首诗用“雁”字的理由。
(22-23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真题精编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
B.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上片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
C.有误,“亲射虎,看孙郎”,是说词人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
而不是说他亲自射杀了老虎;故选C。
2.“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
请简要分析。
【答案】狂在外形:词人行为举止狂,比如率众多随从出猎(或词人语气狂,比如他说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
狂在内心:词人“两鬓微霜”仍不服老(或身处逆境,仍积极进取)。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
(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2023年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习题(一)一、古诗词默写1、忽见陌头杨柳色,。
(《闺怨》唐·王昌龄)2、,积雪浮云端(《终南望馀雪》唐·祖咏)3、诗家清景在新春,。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4、,北风吹起数声雷。
(《西楼宋·曾巩)5、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宋·赵师秀)6、,隔滩渔笛远相闻。
(《乡村晚眺》宋戴复古)7、春雨断桥人不度,。
(《春游湖》宋·徐俯)8、山郡逢春复乍晴,?(《初春济南作》清·王士祯)9、,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10、,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二、一词多义1.盍去诸?() 1.请谢去(《奈何姓方》)()诸 2.其西南诸峰(谢 2.婴谢不能()3.能事诸乎() 3.谢家来贵门()4.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三、文学常识1、“史学两司马”指的是司马光和,他们编写了两部不朽的史书《》《》,“文章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和史学家。
2、《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我们的教材中选了其中两则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
还有一则是《》主人公是。
3、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独特的门类,大致来说,就是写少妇少女在中的,这种诗有的是女性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子模拟女子的口气写的,抒写,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形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少女的感情,常也有男子假借别的事情模仿女子的口吻来书写自己的感悟。
4、唐代“边塞四诗人”指、、、。
王昌龄,其诗以七绝见长,尤其以诗最为著名,有“”,“”之称。
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含答案)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学习一直是重中之重。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1.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
答案:千里江陵一日还。
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
答案: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 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
4. 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
答案:蓬门今始为君开。
5. 空山新雨后,________。
答案:天气晚来秋。
6. 黄鹂声里午时添,_______。
答案:儿童散学归来迟。
7.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
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
8. 如梦令人________。
答案:不可思议。
9. 床前明月光,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10. 枇杷叶上鹿,_______。
答案:犹自带香膏。
二、选择题:1. 静夜思是_______的作品。
A. 杜牧B. 杜甫C. 苏轼答案:B. 杜甫2. 登鹳雀楼是_______的作品。
A. 王之涣B. 王维C. 王昌龄答案:A. 王之涣3. 《白日依山尽》是杜甫的_______。
A. 绝句B. 七言律诗C. 古体诗答案:B. 七言律诗4. 愿得一人心,_______。
A. 白首不分离B. 白日依山尽C. 笑谈祸福争答案:A. 白首不分离5. 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
A. 莫使金樽空对月B. 只有香如故C. 当年万里赴戎机答案:A. 莫使金樽空对月三、改错题:1. 暗香疏影,水声说谁家。
答案:改为“说是谁家”。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_______。
答案:改为“放”。
3. 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
答案:去掉“雨”。
4. 明月几时有?_______。
答案:改为“抬头问明月”。
5. 海上生_______。
答案:改为“明月”。
以上是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及其答案,通过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一、古诗词默写题目(20题)二、解析。
1.- 答案:江春入旧年。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海上日出残夜将尽,新春已到的景象,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 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
解析: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君主完成收复失地等大事,从而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 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
解析: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2.- 答案:造化钟神秀。
解析:“造化”指大自然,这句诗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
-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表达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
解析:以春花喻冬雪,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
3.-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啄春泥”写出了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 答案:千里共婵娟。
解析: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 答案:采菊东篱下。
解析: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看到南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燕然未勒”表示战事未平,没有建立功勋,所以不能归家。
5.-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解析:诗人借景抒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
-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描绘了乡村景色的多变,也蕴含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哲理。
-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描写了军营里分食牛肉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生活的一个侧面。
6.- 答案:苔痕上阶绿。
解析:写出了陋室台阶上青苔碧绿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陋室的清幽。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强调了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
7.-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这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述国家兴亡的条件,与下句“国恒亡”相呼应。
- 答案:家书抵万金。
中考专项复习:古诗词训练(附答案)(一)山中问答李白问余①何意②栖③碧山④,笑而不答心自闲⑤。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余:我。
诗人自指。
②何意:一作“何事”。
③栖:居住。
④碧山:山名。
⑤自闲:悠闲自得。
闲,安然.泰安。
1.下列诗歌中,情感主旨与本诗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陆游《游山西村》B.王安石《登飞来峰》C.谭嗣同《潼关》D.陶渊明《饮酒》(其五)2.“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闲”请具体说说它的妙处。
(二)纵笔三首(其一)苏轼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_ 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1.请根据上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字填在横线处()A. 暖B.微C.霜D.清2.诗歌用笔曲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诗,分析“误喜”和“一笑”两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三)少年游·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下列选项中符合作为词的题目的一项是(),为什么?A早行 B午行 C晚行 D夜行答:2.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与“啼鸟两三声”一句不同的一项是()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A.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三)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百夫长:旧时指统领百人的小头目。
1.下列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的方法,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六年级古诗词复习题(十)
一、填诗句或名言。
1、在学习生活中,当有人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你可以这样劝勉他:。
2、当有人滥砍滥伐,破坏水资源时,你可以这样劝导他:。
3、王宁是你的知心朋友,毕业之际你可以送他一句诗:。
4、李明平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在毕业之际你可以送他:。
5、面对关心、教育你多年的老师,请你用诗句(名言)表达你的感激或赞美之情:。
6、玲玲的朋友小龙整天沉迷网络游戏,不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你可以用:
这句诗或名言与他共勉。
7、读书和实践哪个重要呢?陆游有句诗所言:“,。
”
他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得不单靠读书,还要注重亲身实践。
8、当今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小芹总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因为她懂得:。
9、过去小军特别讨厌复习功课,学了《论语》中孔子说的“!”
和“。
”后,他尝试着认真学习,果然既获得了新知,又收获了快乐。
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人们常用“”来教导我们要懂得节约的道理。
11、“”劝慰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
12、这次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爸爸那严肃的神情,我的心里真是“
”(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13、“六一”文艺汇演时,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有的同学说相声……同学们真是:
“”(填歇后语)
1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正如“”(填歇后语)
15、看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6、看到赤日炎炎的夏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7、看到枫叶似火的秋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8、看到雪花飞舞的冬天,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19、激励人奋发向上的诗句:。
20、歌颂母爱伟大的诗句:。
2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2、含有颜色的诗句:。
23、含有数字的诗句:。
24、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25、描写山的诗句:。
26、描写水的诗句:。
27、描写月亮的诗句:。
28、描写落日的诗句:。
29、含有深刻道理的诗句:。
30、托物言志的诗句:。
31、含有夸张手法的诗句:。
32、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
33、含有拟人手法的诗句:。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时光如(),转眼间,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
回顾六年的校园生活,我心中(),我们在这里度过了()的童年,成长为翩翩少年。
谢谢你,()的老师!谢谢你,()的同学!我将带着你们给予我的精神财富走向新的征程……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恰当的词语填空,使语句通顺连贯。
高朋()()无所()()神采()()
一挥()()()()天空容光()()
爷爷生日那天,,。
来祝寿的人很多,真可谓。
客人有说有笑,,,特别热闹,只见姑爷提起笔,
一幅寿联写好了,客人齐声叫好。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填序号)
①翠色欲()②()过则喜③银()素裹④同心()力
⑤一鼓()气⑥()山峻岭⑦众志成()⑧()人不倦
其中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另外再写一个;其中是形容优秀品质的,另外再写一个;其中是形容团结合作的,另外再写一
个。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精会神()然一新惊涛()浪心旷神()
日积月()()羊补牢风()雨顺美不胜()
1、积土成山,知识是要()才能不断地丰富起来。
2、去年(),粮食获得大丰收,大家脸上笑开了花。
六、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使前后都组成成语。
一汪活()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开生()红耳赤
照样子来写(要写三个词以上):。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石灰吟》和《墨梅》两首诗都是类古诗。
此类古诗还有李贺的《马诗》,其中抒发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诗句是:“,。
”
2、通过学习,我们欣赏了的长江,的烟台的海,
的泗水,不禁由衷地赞叹:“水是啊!”我们知道了幽香纯洁的
,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韧性十足的会给人许多幻想;我们还聆听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师的教诲,比如法国著名作家,古希腊大学者,
再比如孔子,的刘老师……
八、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
标号表示书面语言中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表示句子的不同语气和停顿,它们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常见标点符号见下表:
(一)、标号
1、引号(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用途例句
表示引用别人的原话或文章里的文字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
标号点号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引号“”句号。
问号?
破折号——感叹号!逗号,
省略号……顿号、分号;
书名号《》冒号: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含义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
的水蓝色“纱衣”。
表示讽刺或否定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表示强调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引号里还用引号时,先用双引号后用单引号(单引号只能在双引号内)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
2、破折号(“破”是点破、注明的意思,“折”是中断、转折的意思。
破折号在书写时要占两格)
用途例句
表示解释说明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表示语言的停顿或声
音的延长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3、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它是6个小圆点,书写时要占两格)
用途例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表示内容省略时钟敲响了十下、十一下……却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语言突然中断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