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6.54 KB
- 文档页数:2
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1、HPV的L1、E6、E7编码基因序列有()不相同即为不同型别
A、5%
B、10%
C、15%
D、20%
E、25%
2、获取宫颈组织标本应注意()
A、非月经期
B、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
C、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也不要做阴道内诊
D、如有炎症先治疗,然后再做TCT检查,以免影响诊断结果
E、以上都是
3、以下关于宫颈病变的临床表现有误的是()
A、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B、可有分泌物增多,异味,阴道炎反复发作
C、可有性生活后阴道出血,色红,量少
D、可有下腹坠胀
E、可有腰部疼痛
4、宫颈病变中的可疑癌属于巴氏分类法的()
A、巴氏I级
B、巴氏II级
C、巴氏III级
D、巴氏IV级
E、巴氏V级
5、获取宫颈组织标本时,宫颈刷应在一定压力下单方向旋转()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6、子宫切除术的指征为宫颈锥切后病变距切缘小于()
A、0.1cm
B、0.2cm
C、0.3cm
D、0.4cm
E、0.5cm
答案:BEACEC。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及流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子宫颈癌是指发生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子宫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以往称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和病变程度分为三级,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
该病变具有不同的转归,它可以自然消退,亦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后者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缩略语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四、诊治流程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五、诊断依据(一)高危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病因,过早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伙伴、多产、吸烟、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均是相关高危因素。
(二)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37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98投稿邮箱:sjzxyx88@·经验交流·子宫颈病变诊治要点李彦云(伊金霍洛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摘要:子宫颈病变是指在子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但现在主要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 )。
SIL 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与高危HPV 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
子宫颈病变诊断仍为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HPV 、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
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R-way 阴道镜评估体系。
子宫颈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性HPV 疫苗注射、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关键词:子宫颈病变;诊治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8.212 本文引用格式:李彦云.子宫颈病变诊治要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8): 370-371.1 概论1.1 子宫颈病变的几个概念(1)子宫颈病变:指在子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指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
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SIL 既往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 目前仍然延用,分为CINⅠ、CIN Ⅱ、CINⅢ。
(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相当与CINⅠ和小部分被p16染色为阴性CINⅡ。
(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原位癌、CIN Ⅲ和大部分被p16染色为阳性CINⅡ。
(5)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HPVI):与SIL 相关的最早期病变。
子宫颈常见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一、子宫颈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功能子宫颈是子宫的最低部分,在成年妇女长约 2.5--3cm,其下端伸入阴道内者称“子宫颈阴道部”,居阴道以上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上部”。
在子宫颈内的腔隙称“子宫颈管”,呈梭形,上口通宫腔,下口(子宫下口)通阴道。
未产者子宫口为圆形,边缘光滑整齐,而分娩后的子宫口变为横裂状似鱼嘴样,分为前、后唇,后唇较长,位臵也较高。
子宫颈是由纤维、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组成,宫颈外被筋膜表面为鳞状上皮,颈管的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而所谓鳞柱交界是指复层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相连接处。
生育年龄的妇女的鳞柱交界常在子宫颈外口,而绝经后则磷柱交界将被挖入子宫内口,所谓移行带、是在生育年龄妇女,常有宫颈管粘膜外翻。
固系红色常被误称之为糜烂,在组织学上可见到乳头状结构、外被覆柱状上皮,中间为慢性炎性的千维组织。
这种外翻的柱状上皮,不管是损伤或激素引起,以后必将为鳞状上皮所代替,这个区域就称之为移行带。
移行带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早期瘤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多在此处发生。
二、宫颈疾病的诊治要点(一)宫颈炎表现为上皮脱落,表面呈颗粒状糜烂;或宫颈管粘膜过度增生,致粘膜过度堆积,形成鲜红色肿块,富含血管,而伸出宫颈管口外称为息肉;或致宫颈管腺口堵塞而形潴留囊肿;或宫颈因纤维组织增生使整个宫颈肥大。
治疗:对宫颈轻度糜烂,可用5%硝酸银溶液涂抹宫颈,每周一次、若一月后仍不见效,可改电熨或冷冻,激光治疗,对重度宫颈糜烂或重度宫颈肥大,可考虑行宫颈椎切、宫颈大部切除,甚至子宫全切除术;对宫颈息肉则行息肉摘除术。
(二)宫颈裂伤多为产伤所致,当宫颈未充分扩张时,由于急产或手术助产等原因,先露部强行通过而造成宫颈裂伤。
产程延长可引起宫颈部分或环状脱落,非产科性宫颈裂伤常发生在刮宫时器械过度扩张宫颈,宫颈裂伤多发生在外口两侧,为重度裂伤未及时修补即形成宫颈陈旧性裂伤。
宫颈裂伤多发生在内口,使粘膜下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分离,将导致内口松弛和宫颈机能不全,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因宫缩过强而宫颈扩大缓慢可造成宫颈裂伤并穹窿破裂,当胎儿自后穹窿娩出时未能发现及时修补将形成宫颈阴道瘘。
宫颈cin分级标准
宫颈CIN分级标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病变的分类标准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宫颈病变的程度及预后,为患者提供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分步骤来阐述宫颈CIN分级标准。
一、筛查
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为细
胞学检查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如果筛查呈现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活检
活检是目前最常见的宫颈病变诊断方法,通过取得一小块组织样本,病理学家可以确定组织是否存在病变。
活检样本可以通过多种方
式取得,如钳活检、刮片活检等。
如果活检结果呈现异常,需要进一
步评估病变的程度。
三、分级
根据活检结果,病理学家将病变分为CIN1、CIN2和CIN3三个级别。
其中,CIN1为轻度病变,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
CIN2为中度病变,需要考虑治疗,以防止恶变;CIN3为高度病变,需
要积极治疗,以预防癌变。
四、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冷冻疗法、激光治疗、射频治疗等。
治
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变程度及患者年龄、生育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同
时也需要注意对治疗后的术后恢复及随访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宫颈CIN分级标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病变分类的
标准,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同时我们提醒广大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杜绝宫颈癌发生,保障健康。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宫颈病变(Cervical Lesions)是一个尚未限定的,比较泛化的概念。
系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现主要介绍最常见的宫颈炎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炎症】(一)病因宫颈炎主要指宫颈阴道部和宫颈管黏膜受各种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妇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宫颈炎多表现为颈管黏膜炎,多由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部分由阴道内源性病原体所致。
慢性宫颈炎常由急性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有无急性炎症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者。
(二)病理急性宫颈炎临床多表现为宫颈红肿,颈管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外口流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充血,子宫颈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慢性宫颈炎可有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等多种病理形态。
单纯的“宫颈糜烂”是柱状上皮异位所致,现有学者主张取消宫颈糜烂这一名词。
(三)临床诊断急性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合并泌尿系感染时,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
慢性宫颈炎临床症状不明显,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表面青白色小囊泡等不同体征。
实验室检查取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后行革兰染色,每油镜视野有10个以上或高倍视野有30个以上的中性多核粒细胞,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即可诊断为急性宫颈炎。
应通过革兰染色、分泌物培养、PCR及ELISA等方法明确病原体。
慢性宫颈炎的各种形态通过妇科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须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宫颈癌以及宫颈结核等相鉴别。
(四)处理急性宫颈炎以全身治疗为主,针对病原体选用抗生素。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应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等治疗;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试题一、选择题1、急性盆腔炎治疗中,占用重要地位的是()[单选题]*A、给予充分营养B、中药治疗C、抗生素治疗√D、手术治疗2、宫颈癌前病变指[单选题]*A、CIN1B、宫颈柱状上皮外移C、高级别病变√D、粘液脓性宫颈炎3、宫颈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单选题]*A、支原体感染B、衣原体感染√C、大肠杆菌感染D、肺炎球菌感染4、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得最可靠的方法是()[单选题]*A、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B、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查C、高危HPV检测D、阴道镜检查5、不符合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是()[单选题]*A、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B、上皮内肿瘤必然发展为侵润癌√C、癌前病变具有进展性和可逆性D、原位癌病变需要积极治疗6、宫颈癌的病因不包括[单选题]*A、口服避孕药√B、HPV16、18型感染C、多个性伴D、初次性生活小于16岁7、下面关于子宫颈癌的描述不恰当的是()[单选题]*A、腺癌约占20%-25%B、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无关√C、鳞状上皮癌病理类型约占75-80%D、年龄分布在50-55岁8、关于宫颈腺癌阐述不恰当的是[单选题]*A、病灶可向宫颈管内生长,宫颈外观可正常,但宫颈管膨大如桶状B、发生率低于鳞癌,约占宫颈癌的20%-25%C、宫颈腺癌早期即可侵犯宫旁组织D、宫颈腺癌总体预后好于鳞癌√9、关于子宫颈原位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很少累及局部的腺体B、好发部位在宫颈鳞柱交界区域内C、宫颈细胞样本HPV高危型检查多阴性D、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可累及腺体,但未穿透基底膜√10、2021.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达()[单选题]*A、50%√B、60%C、70%D.80%11、关于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正确的是()[单选题]*A、大多数HPV型别和子宫颈癌密切相关B、高危型HPV检测可用于诊断子宫颈癌C、约70%的子宫颈癌和HPV16.18型相关√D、可用高危型HPVDNA检测代替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2、宫颈癌联合筛查时细胞学阴性而高危型HPV阳性者(非16/18型)复查时间()[单选题]*A、3月B、6月C、12月√D、18月13、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异常阴道镜图像()[单选题]*A、醋酸试验白色区域B、碘试验褐区域√C、镶嵌D、白班14、子宫颈活检指征不包括()[单选题]*A、阴道镜诊断为LSIL√B、阴道镜诊断为HSILC、肉眼检查为可疑癌D、细胞学为AGC15、正常阴道镜转化区可见图像不包括()[单选题]*A、腺开口B、腺体囊肿C、点状血管√D、柱状上皮岛16、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不包括()[单选题]*A、内生型B、糜烂型√C、溃疡型D、颈管型17、阴道镜下高级别病变血管特点为()[单选题]*A、淡、薄模糊醋白上皮B、细小均匀点状血管C、碘试验呈褐色D、粗大而不规则镶嵌血管√18、宫颈CIN1的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多为HPV高危亚型持续感染所致√B、60%病变可自然消退C、30%病变持续存在D、10%在2年内进展为CIN2,319、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病变复发的好发时间段()[单选题]*A、1年B、2年√C、3年D、5年20、妊娠期为哪一级别病变需要改变处理[单选题]*A、低级别病变B、高级版病变C、原位癌D、浸润癌√。
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防治宫颈病变的意义子宫颈癌的威胁中国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新发病例:130 000/年,占世界新发病例28%死亡病例:20 000~30 000/年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宫颈病变及宫颈癌诊治不规定防治宫颈病变的意义宫颈癌诊治现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逐步年轻化病因明确,可以通过有效的筛查方法发现和诊断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可以减少宫颈癌发生主要内容宫颈病变的病因细胞学筛查HPV检测方法及意义宫颈病变的治疗宫颈病变的预防宫颈病变发生的原因宫颈病变病因“The presence ofHPV in virtually all cervical cancer implies the highest worldwide attributable fraction so far reported for a specific cause of any major human cancer”-----Prof Jan M.walboomers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的病理样本中均能找到HPV,从而印证了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也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宫颈病变的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双链DNA无包膜病毒环状DAN,约8Kb病毒颗粒直径为50~55nm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HPV结构三个癌基因:E5、E6、E7,负责调节癌细胞转化过程两个调节基因:E1、E2,负责调节转录和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两个结构蛋白基因:L1、L2,组成病毒颗粒HPV病毒类型及特征目前已发现了超过200种以上的HPV基因型依据与肿瘤相关与否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6,11,42,43,44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低危型常引起外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与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的发生相关低危型HPV基因组不能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高危型HPV基因组能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致癌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可能发生癌变宫颈病变的诊治程序三阶梯:C-Cytology 细胞学筛查C-Colposcopy 阴道镜定位H-Histology 组织病理学确诊及治疗(活检、LEEP、CKC)宫颈病变得诊治程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TCT)(Col+Bio)-正常-正常-ASCUS -焱症-LSIL -CIN Ⅰ-HSIL - CIN ⅡLEEP/CKC-CA - CIN Ⅲ/CIS(宫颈侵润癌) -CA LH/TAH/RH/LRH(宫颈侵润癌)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宫颈病变的筛查----脱落细胞学巴氏涂片法概述----G..N.Papanicola。
---------------------------------------------------------------最新资料推荐------------------------------------------------------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一、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ASC 分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
ASC 中的浸润癌患病率很低(大约 0. 10. 2%)与 ASCUS 相比, ASCH 的 CIN2、 3 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不能将 ASCUS 与 ASCH 等同处理, ASCH 应看作是不能明确意义的 HSIL (一) ASCUS 的管理 1、对于年龄大于 20 岁的 ASCUS 女性的管理(1) HPV 检测和分流(2)间隔 6 个月连续 2 次重复细胞学检查(3)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 2、特殊人群 (1) 青春期女性:HPV DNA 的阳性率随 ASCUS 女性的年龄变化而变化。
年轻女性的 HPV DNA 阳性率比年长的妇女高,因此使用 HPV 检测管理青春期女性的 ASCUS,会使大量癌变风险低的青春期女性去做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每年细胞学随访是推荐的方法。
在 12 个月随访时,只有出现HSIL 细胞学检查结果的青春期女性才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在 24 个月随访时,出现ASCUS 结果,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对于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常规行 HPV DNA 1 检测和阴道镜1 / 16是不可接受的,如已进行 HPA DNA 检查,其结果不影响管理。
(2)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 ASCUS 女性的宫颈癌风险相对较低,不主张将产前的阴道镜加入到常规管理方案中。
(二) ASCH 的管理推荐的 ASCH 的管理方法是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对于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均未发现 CIN2, 3 的女性,在 12 个月时 HPV DNA 检测或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细胞学随访是可接受的在随后的检测中 HPV DNA 阳性或者重复细胞学ASCUS 的女性,再次阴道镜检查是推荐的方法。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舒宽勇(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 330006)宫颈病变(cervical lesions) 是一个尚未有明确定义的概念,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宫颈良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但现在认为主要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一.子宫颈上皮的组织学基础(一)原始鳞状上皮(Original squamous Epithelium)被覆宫颈阴道部的复层鳞状上皮,与阴道穹隆上皮相连续,大约20 层细胞,可分为:①底层:又称生发层,内底层为单层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在基膜上;外底层又称深棘层,为数层卵圆形细胞,核较大。
②中层:又称浅棘层,细胞多边形或梭形,胞浆多而淡染,含糖原多则透明,核相对较小。
③表层:细胞扁平,核浓缩,胞浆嗜酸性。
(二)宫颈柱状上皮(cervical columnar epithelium)为单层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少数细胞有纤毛,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下1/3 。
基底部散在少数储备细胞。
被覆宫颈管的内表面,或伸至宫颈阴道部,有绒毛状突起,并向基质内形成裂隙或腺体。
(三)转化区(移行带, transformation Zone,TZ)为原始鳞柱交界与新鳞柱交界之间的区域。
原始鳞柱交界(Original Squamous Columnar Junction ,OSCJ):为原始鳞状上皮与由柱状上皮转化成的鳞状上皮的外周的交界。
该交界在胚胎20 周即形成,在宫颈外口阴道段。
新鳞柱交界(New Squamous Columnar Junction,NSCJ) :为化生的鳞状上皮的内周与柱状上皮会合之交界。
新鳞柱交界随年龄、性激素水平等(随化生上皮的内外迁延)向内外变化,绝经后新鳞柱交界可以上延至宫颈外口内,不易看到。
青春期无性生活者,原始鳞柱交界无大变化,宫颈口外多为正常柱状上皮;有性生活刺激者,宫颈口外多为化生上皮。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我们团队,就宫颈病变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来,宫颈病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隐患。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宫颈病变进行探讨。
一、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1. 发病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
2. 年龄分布:宫颈病变多见于30-50岁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3. 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经济状况、卫生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宫颈病变的发病率。
二、宫颈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因:宫颈病变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其中高危型HPV(如16、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性生活: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高危型HPV感染等,均会增加宫颈病变的风险。
(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宫颈病变的风险。
2. 发病机制:宫颈病变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HPV感染: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
(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后,可进一步发展为CIN,分为CIN1、CIN2、CIN3三个级别。
(3)宫颈癌:CIN3级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三、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1. 早期诊断:(1)细胞学检查: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传统巴氏涂片,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2)阴道镜检查:在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情况下,可进行阴道镜检查,观察宫颈表面异常。
(3)宫颈活检:在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可进行宫颈活检,确诊宫颈病变。
2. 治疗:(1)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宫颈病变,如CIN1级,可使用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适用于中度宫颈病变,如CIN2级,可使用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
(3)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宫颈病变,如CIN3级和宫颈癌,可进行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防治宫颈病变的意义
子宫颈癌的威胁中国妇女健康和生命的
主要杀手
新发病例:130 000/年,占世界新发病例28%
死亡病例:20 000~30 000/年
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
宫颈病变及宫颈癌诊治不规定
防治宫颈病变的意义
宫颈癌诊治现状
发病率高,致死率高
逐步年轻化
病因明确,可以通过有效的筛查方法发现和诊断
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可以减少宫颈癌发生
主要内容
宫颈病变的病因
细胞学筛查
HPV检测方法及意义
宫颈病变的治疗
宫颈病变的预防
宫颈病变发生的原因
宫颈病变病因
“The presence ofHPV in virtually all cervical cancer implies the highest worldwide attributable fraction so far reported for a specific cause of any major human cancer”-----Prof Jan M.walboomers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的病理样本中均能找到HPV,从而印证了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也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
宫颈病变的病因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
双链DNA无包膜病毒
环状DAN,约8Kb
病毒颗粒直径为50~55nm
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
HPV结构
三个癌基因:E5、E6、E7,负责调节癌细胞转化过程
两个调节基因:E1、E2,负责调节转录和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两个结构蛋白基因:L1、L2,组成病毒颗粒
HPV病毒类型及特征
目前已发现了超过200种以上的HPV基因型
依据与肿瘤相关与否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低危型6,11,42,43,44
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低危型常引起外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
高危型与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的发生相关
低危型HPV基因组不能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
高危型HPV基因组能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致癌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可能发生癌变
宫颈病变的诊治程序
三阶梯:
C-Cytology 细胞学筛查
C-Colposcopy 阴道镜定位
H-Histology 组织病理学确诊及治疗(活检、LEEP、CKC)
宫颈病变得诊治程序
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
(TCT)
(Col+Bio)
-正常-正常
-ASCUS -焱症
-LSIL -CIN Ⅰ
-HSIL - CIN ⅡLEEP/CKC
-CA - CIN Ⅲ/CIS
(宫颈侵润癌) -CA LH/TAH/RH/LRH
(宫颈侵润癌)
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
HPV检测
宫颈病变的筛查----脱落细胞学
巴氏涂片法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