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火力81.2%
水电17.6%
其他1.2%
火力发电居首位
什么是火力发电? 火电站的工作原理如何?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 化学能
燃烧
[课本P40]
→
热能
→
蒸气
机械能
发电机
→
电能
思考:分析火力发电的利与弊
利: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2.技术成熟等
弊: 1.煤炭资源毕竟有限、非可再生能源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 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是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进电子 ,
本身不反应,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注意: 要用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 活泼性,还原性依次减弱。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 生
氧化反应
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设计P40]
(1)比较金属活泼性 负极:活泼性较强 正极:活泼性较弱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度 如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 a.用粗Zn代替纯Zn b.向稀硫酸中滴加CuSO4溶液 (3)设计原电池 如利用反应 Fe+CuSO4=FeSO4+Cu 设计原电池
Fe C
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H+的? 3.什么方法可使Zn与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 面得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