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的区别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Customs Special Supervision Zones, CSSZ)是指由海关批准设立、依法实行特殊监管措施的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允许在区域内实施一系列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以有针对性地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安全管理。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旨在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海关监管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
这些区域通常位于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沿海港口、边境沿线地区等,依托其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海外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介绍:1.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 FTZ):自由贸易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是实行最宽松的特殊监管政策的区域。
自贸区允许实行零关税或较低关税、放宽货物流转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贸易流通。
2. 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 EPZ):出口加工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加工出口商品。
出口加工区通常实行一站式服务,集中提供原材料加工、生产制造、质量检验、报关报检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贸易平台。
4. 保税区(Bonded Zone):保税区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一种,通常位于港口、机场等地,是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和创造贸易便利的环境而设立的区域。
保税区内的货物可以免税或缓税进入区域,经过加工、加工、分拣等环节后再出口。
保税区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如融资租赁、仓储物流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对于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行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这些区域可以吸引外资、促进贸易增长、提高产业升级水平,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特殊监管区域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贸易平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实行特殊监管政策和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促进贸易流通和经济发展。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功能政策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以及保税仓库等若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
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均系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但出口加工区旨在实现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集中规范管理,而保税区则具有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加工制造和展示展销四大功能。
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现就上述区域、场所有关功能和政策比较如下: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政策与功能比较。
一、保税区duty-free zone1)定义经主权国家海关批准,在其海港、机场或其他地点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出口手续即可连续长期储存的区域。
2)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3)政策比较二、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1)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工业、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以制造、加2)功能定位出口加工区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海关特别监管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之外的一个特殊区域。
俗称“境内关外”。
所谓“境内”,指公司所在之出口加工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因此适用中国的所有法律法规。
公司的注册、运营和税收适用中国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
所谓“关外”,指公司所在之出口加工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之外,即对海关而言,出口加工区视作境外。
“关外”构成出口加工区的主要特征。
所有在出口加工区内的物品视作在国外三、保税物流区Bonded logistics zone1)定义一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二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三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四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五国际中转;六检测、维修;七商品展示;八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园区内不得开展商业零售、加工制造、翻新、拆解及其他与园区无关的业务。
四、保税港区bonded port area1)定义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功能定位3)业务范围1、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2、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3、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4、国际中转;5、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6、商品展示;7、研发、加工、制造;8、港口作业;9、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各保税监管区域和场所主要功能简单比较各保税监管区域和场所主要功能简单比较1、保税区:其主要政策功能有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制造(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商品展示、检测维修,货物从海外进入保税区不视同进口,只有从保税区再进口国内时才视同进口。
其主要限制功能在于国内入区货物须离境后方能出口退税、并且区港分离。
2、保税港区:其主要政策功能有保税仓储、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制造(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国际物流分拨配送、商品展示、检测维修,港区一体化。
综合保税区内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3、综合保税区: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其主要政策功能同保税港区4、保税物流园区:其主要政策功能有保税仓储、国际贸易、转口贸易、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国际物流分拨配送、商品展示、检测维修,港区联动。
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对出口到报税区的国内企业可以实行退税(不必等货物真正装船离港后才能返回关单退税联);园区内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货物不可以更改初始入区的状态(税号不变)但可以更改包装和标志;园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到保税区海关稽查可办理海关备案手续后,自由转换货物所有权或在园区内的不同货物存放地。
其主要限制功能在于不得开展商业零售、加工制造、翻新、拆解及其他与园区无关的业务。
5、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制造、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分拨配送、售后服务、研发设计。
6、跨境工业园区:其主要政策功能有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制造、商品展示、检测维修。
7、保税物流中心:分A型和B型两种。
A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第十章经济特区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特区的形成与开展,分类别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及其特点,最后简单讲述了一下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
此中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是本章中的重点,需要熟练掌握,其他内容仅一般性掌握和了解。
第一节经济特区的概念和类型一、经济特区的形成和开展为了促进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许多国家和地域都采纳了成立经济特区的办法。
经济特区,全称为“经济出格开发区〞,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域在对内对外经济活动中,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斥地的实施特殊打点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
目前世界上共有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600多个,分布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域,此中大局部在畅旺国家,以美国最多,达130多个。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才逐步成立起来的,到此刻只有15年时间。
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域兴办了各种各样的实行特殊开放政策以实现必然经济目标的经济区域。
如果从1228年法国马赛港自由贸易区问世算起,世界上的经济特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即使从1547年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诞生算起,也有400多年的历史。
进入本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特区在世界各国、各地域得到蓬勃开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现象。
〔一〕经济特区开展经历的主要阶段世界经济特区的开展变化表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各个不同阶层有着特殊的内涵。
从主要形态来看,经济特区历经的主要阶段有:1.自由贸易型阶段。
世界上最早的经济特区,可以上溯到1228年,法国在其南部港口城市马赛首先斥地了自由贸易区。
十四世纪中叶,德意志北部几个城市联合北欧一百多个城镇形成“汉萨同盟〞,并在汉堡、不莱梅两地选定了自由贸易区。
1907年,英国把它的地中海殖民地直布罗陀辟为自由港,开展转口贸易。
到十九世纪中期,随着殖民主义的进一步扩张,又先后成立包罗 新加坡、香港在内的十多个殖民地自由贸易区。
从1956年起,美国也开始成立对外贸易区,而且数量急剧增多,后来居上。
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有哪些大家知道进出口贸易都是有哪些方式吗?进出口的贸易是怎么进行的?店铺把整理好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进出口贸易方式1.一般贸易2.补偿贸易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4.进料加工贸易5.寄售、代销贸易6.边境小额贸易7.加工贸易进口设备8.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9.租赁贸易10.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11.出料加工贸易12.易货贸易13.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14.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15.加工贸易16.境外贸易加工1. 一般贸易(代码"10")一般贸易是指我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
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或自行收购产品出口,宾馆饭店进口的餐饮食品,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的国产燃料、物料及零配件,境外劳务合作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均按一般贸易统计。
2. 补偿贸易(代码"13")补偿贸易是指由境外厂商提供或者利用境外出口信货进口生产技术或设备,由我方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货款本息的交易形式。
如经批准,也可以使用该企业(包括企业联合体)生产的其他产品返销对方,进行间接补偿。
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代码"14")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
4. 进料加工贸易(代码"15")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进出口权公司经营范围有进出口权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什么内容?如何注册一家进出口权的公司?店铺把整理好的进出口权公司经营范围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进出口贸易公司经营范围注册进出口公司在公司查名及工商注册登记时,需确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并将经营范围登记在公司营业执照上。
那么,进出口公司的经营范围有哪些呢?目前,在及其它省市注册公司,对于公司经营范围的要求已放宽很多,任何类别的公司都可以跨行业经营。
一、内资进出口公司经营范围国内的个人或企业投资注册进出口公司,关于进出口这方面的经营范围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概括,即“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无需详细地写明进出口产品目录。
此外,进出公司还可以从事国内贸易或咨询服务,如电子产品、建筑材料、日用百货等产品的销售,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等等。
二、外资进出口公司经营范围外资进出口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可以跨多个行业,可以做贸易,也可以做服务或咨询。
但经营范围中,关于进出口业务的描述,必须把所从事的进出口产品清单写清楚。
如从事电子产品、工艺礼品、棉纺织品的进出口业务、佣金代理及相关配套服务。
三、关于进出口公司经营范围的规定以注册进出口公司为例,其经营范围在公司查名时须予以确认,以后的工商注册登记等审批,以公司名称核准时报填的经营范围为准。
进出口贸易公司经营活动中,可以增加或减少经营范围,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等公司证照的变更手续。
进出口经营权申请流程与材料一、进出口备案申请的条件无论在注册登记的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里必须有进出口业务内容才可以申请进出口备案。
内资企业经营范围只要这句话即可申请,“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无论是在注册外贸公司还是注册普通的有限公司,只要经营范围里有进出业务内容就能申请进出口备案。
如果公司经营范围里没有这一条,那么则需要先办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手续后再申请。
二、进出口备案申请流程1、外经委备案2、海外备案3、外汇登记4、检验检疫备案5、电子口岸登记6、出口退税登记三、进出口备案申请所需材料1、公司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3、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4、公司章程复印件5、公章、法人章、报关专用章6、公司基本帐户开户许可证7、法人与操作员身份证与照片8、其它材料需注意的是,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企业要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则必须要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
六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比较自1990年我国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简称特殊区域)以来,已先后建立起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6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所在地区提升产业水平、扩大就业,促进外贸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本覆盖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的重要港口和中心城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本特征:一是经过国务院审批,设立在我国境内,纳入国家级开发区范畴,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二是采取封闭围网管理,对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验收有严格的标准;三是都具有一线和二线的通关特征;四是具备保税功能,境外货物进入园区,海关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区内可开展保税货物的加工、仓储、转口、展示等业务(统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两大类业务).在不同发展时期,国家设立并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功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1、保税区有加工、物流功能,但不享受国内货物入区即可退税政策;2、出口加工区有“入区退税”政策,但只能开展加工业务,缺少物流功能;3、保税物流园区也有“入区退税”政策,但只能开展仓储物流业务,缺少加工功能.只有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比较齐全。
随着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这种状况发展改变。
200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所有出口加工区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这使出口加工区与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工业园区在政策功能上基本趋于一致。
一、保税区产业功能: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商品展示。
全国15个。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天津港、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青岛、宁波、汕头、深圳盐田港、珠海保税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二、出口加工区全国57个。
上海金桥、松江、青浦、漕河泾、闵行、大连、沈阳、天津、北京天竺、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江苏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南京、无锡、南通、镇江、连云港、杭州、宁波、嘉兴、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郑州、芜湖、珲春、秦皇岛、郑州、西安、赣州、呼和浩特、北海、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
特殊海关监管区主要功能比较1、出口加工区:功能比较专一,主要是开展出口加工业务,区内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应基本上都是直接出口的。
货物从境内区外进出加工区视同进口和出口,海关按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管。
2、出口监管仓:分为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是存放未交关税的仓库,如同境外仓库,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可以节省一大笔租金费用,尤其是间较长时,这项优势更加明显;出口监管仓是储存已对外卖断结汇并向海关办完全部出口手续货物的专门仓库。
利用出口仓出口货物,主要是为了提高流通效率,减低各种成本,增强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保税区:外国商品存入或输入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若再出口,也不必缴纳出口税;运入区内的外国商品可以储存、改装、分类、加工、制造等;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的货物往来,按现行国家对进出口货物的政策规定办理。
4、保税物流园区:功能较保税区更进一步,由保税区的“离境退税”变为“入区退税”,只要货物入物流园区,即视同离境,企业即可申请退税。
具体功能包括: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5、保税港区: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具体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截至目前,我国的已有保税港区13个,江苏省已经批准建设的有张家港保税港区,连云港、南京正在积极申报并已完成工可研究。
加工贸易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和区外开展加工贸易对比1、功能: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有四个:加工、贸易、仓储和展示;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只能开展加工业务。
2、报关:在综合保税区加工无需做进出口报关;非保税区就要用《登记手册》做保税进口报关,加工后要做《登记手册》出口报关。
3、单耗管理: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单耗标准管理;区外电子化手册和电子账册均适用国家单耗标准管理。
4、保证金: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不征收内销时的缓税利息,不实行商品分类管理;而非保税区加工需要缴纳“保证金”,出口核销后再退保证金。
5、管理方式:综合保税内海关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工作制度;海关对区外分散经营的加工贸易采取开放式管理,并实行8小时工作制。
6、审批手续:综合保税区合同备案只需海关审批;区外合同备案需经外经贸委—税务—海关—银行四个部门,13道环节。
7、监管模式:综合保税区实行电子化联网监管模式;区外实行《登记手册》管理,涉及合同打印、加贴防伪标签、核发《登记手册》等多道程序。
8、通道模式:综合保税区实行“集中报关,分批出区”的独特通关模式;区外货物进出口采取异地报关或转关运输方式,手续繁琐。
9、核销管理:综合保税区实行意愿结汇与核销;区外合同手工核销,手续繁、效率低,每份合同核销须60天。
10、合同变更:综合保税区合同变更手续简化;区外合同变更手续繁琐,需按合同备案程序到各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
11、外发货物:综合保税区外发货物种类不受限制,加工期限不超过6个月,加工完毕后成品按期返区无需征收保证金;区外加工贸易全部工序外发需要向海关提供保证金或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外发加工时限以手册核销期为准。
12、物销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申请放弃的货物,经海关及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由海关依法提取变卖,变卖收入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但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规定不得放弃的货物除外;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因故无法内销或者退运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或者受灾保税货物,由加工贸易企业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销毁处置,一般贸易货物销毁、放弃按相关规定办理。
保税区、加工出口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港区、自贸区简要比较1。
保税区免税区1)定义主权国家海关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在港口、机场或其他地方长期连续存放而无需办理进出口手续的区域。
2)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库货物展示等功能。
享有“免执照、免税、保税”的政策,实行“内外通关”的经营模式。
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行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3)政策比较项目保税区实行保税制度。
货物在没有进口关税或许可证的情况下从国外运入或运出保税区。
从保税区运往国内非保税区的海关监管货物,视同进口。
从国内非保税区运输到保税区的货物视为出口。
区内企业和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货物进出实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报关以《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为法律保障外汇收入实行现金管理,可以存入本地区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出售给本地区的指定银行。
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可以按规定开立外汇账户。
不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的;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由开户银行按照有关规定,由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统一管理。
以《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为法律保障非保税区仅对保税仓库或保税工厂实行保税制度;外国货物到达港口后必须办理进口手续;国内货物离港时必须办理出口手续;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实施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报关经常性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外汇必须卖给指定银行;境内企业未经批准不得保留外汇账户;企业必须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内资企业在结汇和售汇方面不同于外资企业。
外汇管理。
1)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主要是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而设立的特区作为经济特区的一种形式,各地往往享受税收优惠。
出口加工区一般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和外贸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大多位于沿海港口或国界附近。
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功能比较保税港区作为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的地域特殊性、税收优越性、监管独立性,与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有什么区别还并不为广大的出口企业所了解和熟知。
为此,本报咨询相关人士,通过对这几个海关监管区域功能和政策的比较,来引导出口企业正确运用政策,实现自身健康、快速发展,达到我国对外贸易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的。
我国现阶段为发展对外贸易而实行特殊海关监管和税收、外汇政策的保税区域大致分为四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它们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区内设置隔离设施及监控系统,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
其中,前三种保税区域分别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优势,但也同样存在功能缺失,而保税港区则综合了前三种保税区域的所有功能,并实现区港合一,拥有其他保税区域所没有的口岸功能。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
保税区拥有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保税加工、商品展示等功能,可部分开展海铁联运业务和集装箱拆拼箱业务,但它设置在港区之外,且没有出口退税功能,货物只有在实际离境之后才能进行出口退税。
从保税区十多年的运作来看,保税区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结点和桥头堡。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保税区区港分离的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需要。
例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其产品在研制、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高度的国际化,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且货物能自由、高效流通的区域。
保税物流园区是应区港联动,整合保税区的仓储功能和邻近港口的装卸、运输功能,实现保税区域与港口一体化运作的需求而设立的,它是在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园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式通道,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的区别是什么
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机场、车站等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提供减、免关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进行投资建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出口加工区的目的在于吸引外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本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扩大加工工业和加工出口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
出口加工区脱胎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保留了某些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做法。
一般来说,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是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因此,它们是面向商业的。
而出口加工区则是以发展出口加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它是面向工业的。
出口加工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即在区内可以经营多种出口加工业,如菲律宾的巴丹出口加工区所经营的项目包括服装、电子、塑料产品等。
第二类是专业出口加工区。
即在区内只准许经营某种特定的出口加工产品。
目前,各国在出口加工区的关税普遍规定是,凡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建厂的企业从国外进口和生产设备、原料、燃料、零件、元件及半成品的,一律免征进口税,生产的产品出口时一律免征出口关税。
保税区是指,经国家批准并对在其内的特定企业的仓储、加工、转口贸易等活动实行海关保税制度的特定地区。
外国商品存入或输入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若再出口,也不必缴纳出口税。
运入区内的外国商品可以储存、改装、分类、加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