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格式:pdf
- 大小:280.25 KB
- 文档页数:4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这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各种经济性质的积极影响所致。
规模经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平均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产量。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和优化利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等。
规模经济的实现需要企业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线的优化以及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范围经济,又称为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同一产业链
上生产不同产品,从而减少成本的现象。
范围经济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内部合作,共享资源、知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范围经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以及增加市场竞争力。
范围经济的实现需要企业具备跨产品生产和内部协调的能力。
综合来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成本降低、生产效
率提高的经济现象。
规模经济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而范围经济则是通过在同一产业链上生产多种产品来实现成本节约。
企业通过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幻灯片1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第二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a l e&E c o n o m i e s o f s c o p e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2企业适度规模理论3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关系4幻灯片31基本概念幻灯片4一、规模经济●基本含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
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幻灯片5二、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与规模结构经济●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
●规模外部经济是指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
如:行业规模扩大后,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规模结构经济。
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幻灯片6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一般以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可用图3-1说明。
●反映规模经济的一个基本指标为函数系数,FC=AC/MC。
函数系数是成本弹性ρ的倒数。
幻灯片7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FC>1——规模经济;FC<1——规模不经济;FC=1——规模收益不变。
C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MCACACMC规模报酬不变QQ2OQ1图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幻灯片8四、规模经济的层次●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行业规模经济幻灯片91.产品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同一产品而有可能使用专业化设备和专业技术工人所产生的规模效益。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规模经济主要指的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而经济规模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大小。
本文将详细阐述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的区别的问题。
规模经济指的是由于集聚效应或边际效益递增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状况。
例如一个工业园区全都是生产陶瓷类产品的,随着规模的扩大,物流、原材料成本等会更有利于生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规模经济。
经济规模指的只是经济发展的规模,比如厂家数量、生产规模。
经济规模上去了有可能会促进规模经济的产生,但是也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比如经济规模过大导致恶性竞争,反而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1.1知识溢出:是指其中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
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
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
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
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
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
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
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
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
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与长期平均成本规模经济会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另外还有两个因素也会对长期平均成本产生影响,这就是学习效应与范围经济。
1.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与不经济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规模经济,或者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
形成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另一类是经营方面的原因。
从技术方面来看,规模收益递增是形成规模经济的技术基础,大规模生产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有利于采用先进、高效的大容量专用设备,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企业经营方面来看,形成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包括:(1)大量采购与大量销售可以节约采购费用与流通费用;(2)大企业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3)大企业可以建立基础良好的研究机构,使用一流的研究人员。
并且能使研究成果得到更有效的利用;(4)大企业由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因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代价筹措所需要的资金。
然而,企业的规模也并非越大越好。
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水平后,产品的成本反而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上升,此时,企业就进入了规模不经济阶段。
造成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能力的局限性。
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及管理幅度必然扩大,从而造成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迅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不同的行业由于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有较大的不同。
如果观察一下现实中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就可以发现有些行业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而有些行业则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
每一个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形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之一。
在图中,给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图(a)所代表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下降,这类产业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将会在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小规模生产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最终会形成由几家大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
(b)图所代表的产业规模经济不十分明显,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规模经济的好处就会消失,这类产业通常由一定数量的中等规模的企业组成。
(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
(2)交易的规模经济。
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
(3)专业化分工效益。
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
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
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
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
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
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
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
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2同上,157-159页对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充分表述是从马歇尔开始的,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这一概念。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什么区别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不同规模经济是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范围经济是在同一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不同内部规模经济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不同外部规模经济是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外部范围经济是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
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扩展资料:总之,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①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②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③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
规模经济,发展经济学概念。
规模经济是与体现GDP增长方式的经济规模指数相对而言的、反映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效益指数。
宏观上,规模经济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来综合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
微观上,规模经济指用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综合效益等来衡量的发展指数。
规模经济也指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
微观的规模经济离不开宏观的规模经济,宏观的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微观的规模经济。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经济规模都不等于规模经济,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经济规模才是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和路径。
高等教育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摘要:高校可看成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如提供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
以此为前提,本文集中分析了高校在扩招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
高等教育扩张伊始,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但规模持续扩张又会失去这种优势,范围经济则不然,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不应对立,而应相互补充,但范围经济更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情。
发展范围经济的政策建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主张多元办学形式;高校特色定位,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完善高等学校职能,实现多重办学目标;控制高教数量,提高高教质量,并呼吁范围经济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等院校;扩招一、引言近年高校扩招使高校规模增大,然而根据对学生收费和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形成的平均教育经费并未降低,这与既有研究所证明过的学校规模经济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高校教室、实验室及后勤方面普遍紧张,同时高校普遍趁此机会扩大编制。
我们在此假设这一现象是投人与规模几乎是同比例增长,也就是说扩招未带来效率的提高,在此我们试图以经济学上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关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高等教育扩张伊始,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但规模持续扩张又会失去这种优势,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不应对立,而应相互补充,但范围经济更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情。
二、高校扩招及高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研究规模经济,在钱德勒《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当生产或经销单一经济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学校规模经济则基本可以这样定义:“在教育的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资源在充分和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不受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数和学生人数." 范围经济,钱德勒在同一本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的:“联合生产或经销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这个定义旨在表明这样的一种情况:增加生产某一产品而导致总体生产能力增大的同时,总体平均成本的降低。
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政策抉择作者:卢晓梅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摘要]高等教育扩张伊始,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但规模持续扩张又会失去这种优势,范围经济则不然。
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不应对立,而应相互补充,但范围经济更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情。
发展范围经济的政策建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主张多元办学形式;高校特色定位,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完善高等学校职能,实现多重办学目标;控制高教数量,提高高教质量,并呼吁范围经济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7)04-0086-04规模经济(eeonomlos of scale)与范围经济(economlcs ofscope)均为经济学中的术语。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经营)规模增大而导致的最低平均成本的下降;范围经济是指因同时生产(经营)几种有关的物品或服务而引起的节约。
规模经济曾推动我国20世纪90年代如火如荼的高校合并,范围经济则是近几年才引起人们重视,因为它与规模经济一样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而且其多样性经营思想非常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节约并优化高教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十一五”时期还将达到25%左右。
在资源有限、办学压力日趋加大、规模经济已处困境的情况下'探讨范围经济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历史应然性与局限性规模经济适用于一般经济现象,对高等学校规模经济现象的研究始于国外。
早期涉及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比较研究已经证明,在高等教育中存在规模经济。
如美国一篇对20世纪60年代末的研究论文就得出结论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规模经济。
我国学者闵维方、丁小浩等人认为,我国高校也有显著的规模效益现象,影响高校规模的重要因素是生均成本与资源的使用效率。
学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白云辉
【期刊名称】《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近几年虽然高校扩招使高校的规模日益增大,但是依据高校所收学费和当今其强烈的扩大编制的欲望这两个角度,我们知道生均教育成本可能并未下降,我国国内学者的既有研究的结论与此不相一致.本文以微观、个案的研究方法,从范围经济这一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了学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关系之后得出了学校规模并不必然导致规模经济,学校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二者也并不必然的联系在一起.由此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不同于既有研究的政策性建议.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白云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1
【相关文献】
1.现代奶牛养殖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的视角 [J], 花俊国;曾剑云
2.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大规模学校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视角 [J], 叶庆娜
3.航运企业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的战略发展经济学路径 [J], 芦延秋
4.“聚集经济”“共生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内涵比较分析 [J], 刘志迎;郎春雷
5.中国经济50人论坛韩俊互联网+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待挖掘 [J], 韩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大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地区差异李锋亮;邹凯;付新宇【摘要】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研究了2004-2007年我国高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地区差异以及变化情况。
实证结果发现,地区因素是影响到高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高校不但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存在劣势,而且在运行效率上也与东部地区的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此,对于西部地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投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高西部高校的运行效率。
%The paper studie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conomies of scop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using the data of universities directly administr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rom the year 2004 to 2007.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paper contends that regional factor plays a key role i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conomies of scope in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 western China are not only lacking in educ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suffering a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Therefore, more resources should be invested in the western universities. More importantly, operating efficiency should be enhanced to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in western China.【期刊名称】《复旦教育论坛》【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地区差异【作者】李锋亮;邹凯;付新宇【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一、问题的提出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的扩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确立、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成本补偿机制与学生资助政策的建立、高等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