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放大电路音频放大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音频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的电路,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音频信号在经过放大后能够得到更高的音量和更好的音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原理要设计一个音频放大电路,首先需要了解电路的原理。
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信号输入模块、放大器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
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放大器模块用于放大信号,音频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放大后的音频信号。
二、电路材料在设计音频放大电路时,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阻、电容和放大器等。
这些材料将在电路搭建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电路搭建1. 首先,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芯片。
在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放大器芯片可供选择,如TDA7265、LM386等。
根据所需音频放大的功率和质量,选择适合的芯片。
2. 在电路搭建之前,需要细致地制定电路图,包括信号输入模块、放大器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的连接方式。
确保所有元器件的连接正确无误。
3. 根据电路图,将电子元器件逐一焊接到电路板上。
注意焊接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焊接良好、稳定可靠。
4. 完成电路板的搭建后,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检查每个元器件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电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四、电路优化一旦电路搭建完成并成功调试,就可以考虑对电路进行优化。
例如,在音频放大电路中添加滤波器模块,以去除杂音和干扰,提升音质;或者添加音量控制模块,以便根据需求调节音量大小。
五、实际应用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后,可以将其应用到各种场景中。
例如,可以将其用于音响系统、家庭影院、音乐播放器等地方,以提升音频信号的音量和音质。
六、注意事项在设计和搭建音频放大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芯片,确保其功率和性能符合需求。
2. 在焊接电子元器件时,要保持良好的焊接技术,避免出现焊接不良、短路等问题。
什么是放大电路它在音频设备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放大电路,它在音频设备中的作用是什么放大电路是指能够增强信号的电路,它在电子设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论是在音频设备还是其他电子设备中,放大电路的功能都是将弱信号放大以便能够更好地被人类感知或者被其他电路模块处理。
一、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由四个主要元件组成,分别是放大器、电源、输入端和输出端。
其中放大器是核心组件,通过放大器可以将输入的信号放大到更大的振幅,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的物理原理。
首先是放大器中的输能过程,即外界信号通过放大器的输入端进入放大器,该信号将会消耗一部分能量。
然后是反馈过程,放大器会将输入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以便对输入信号进行调节和控制。
最后是输出信号,放大器会将输入信号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输出端。
二、音频设备中放大电路的作用在音频设备中,放大电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音频信号从低电平放大到能够驱动扬声器的适当电平。
1. 增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常是通过麦克风或其他音频输入设备输入的,由于传输过程中存在信号衰减等因素,所以输入的信号往往较为微弱。
在这种情况下,放大电路就起到了增强音频信号的作用,使得信号能够更好地被扬声器等设备驱动。
2. 提高音质放大电路不仅可以增大信号的振幅,还能在信号放大前对信号进行调节和处理。
例如,在放大前可以对低频和高频进行均衡处理,以提高音质效果。
放大电路还可以减小噪声和失真,使得音频信号更加纯净和清晰。
3. 驱动扬声器音频设备中的扬声器对于声音的放大是必不可少的。
扬声器需要被驱动电路提供足够的功率才能正常工作,而放大电路正是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得信号具备足够的功率来驱动扬声器。
4. 控制音量放大电路还能够对音频信号的音量进行控制。
通常,音频设备会设置音量调节器,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来改变信号的振幅,从而实现对音量的控制,这也是放大电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总结:放大电路作为音频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并控制信号的音量和质量,为后续的声音处理以及驱动扬声器等工作提供支持。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近二十年来电子学课本上所讨论的放大器偏压(Bias)分类不外乎A类、B类、C类等放大电路,而讨论音频功率放大器仅强调A类、B类、AB类而却把D类放大器给忘掉了,事实上D类放大器早在1958年已被提出(注一),甚至还有E 类、F类、G类、H类及S类等(注二),只是这些类型的电路与D类很接近,运用机会低,所以也就很少被提及。
音频功率放大器最大目的在提供喇叭得到最大功率输出,而卫衍生与电源所供给功率不对等的关系,即所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如表一所示:表一各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比随着轻、薄、短、小手持电子装置的发展,诸如手机、MP3、PDA、IPOD 及LCD TV…数位家庭等,寻求一个省电的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必然的。
因此最近几年音频功率放大器由AB类功率放大器转以D类功率放大器为主流。
如图1所示(注三),在实际应用上D类放大效率可达90%以上远超过效率50%的AB类放大。
所以D类放大的晶体管散热可大大的缩小,很适合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
圖 1 D類及AB 類效率比A类放大器(又称甲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论是否输入信号,其输出电路恒有电流流通,而且这种放大器通常是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操作,如图2所示,以求放大后的信号不失真。
所以它的优点,是失真度小,信号越小传真度越高,最大的缺点是“功率效益”(Power Efficiency)低,最大只有25%,不输入信号时丝毫不降低消耗功率,极不适合做功率放大。
但因其高传真度,部分高级音响器材仍采用A类放大器。
图1图2(a)、(b)皆属A类放大器,设计时让V CE=1/2V CC,以求最大不失真范围。
注意到V i 不输入时仍有0.5V CC/R L的电流流过晶体管,所以晶体管需要良好的散热环境。
由于“共集极”组态(图2(a) Common Collector组态又称“射极跟随器”)转移特性曲线较“共射极”组态(图2(b) Common Emitter组态)有较佳的线性度(亦即失真较低)及较低的输出组抗,因此,同属于A类放大器,射级随耦器却较常被当成输出级使用(“共射级”组态较常被当成“驱动级”使用)。
音频放大电路理论及案例分析 F 厂工程课 一.音频放大基本电路理论分析 在步步高 DVD 产品中,大多数音频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彭凡图:1.1这是一个有源低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对音频解码芯片 CS4360 输出的音频 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把无用的高频信号过滤掉. 如果去掉前面一级的 RC 低通滤波电路,可以画出下面的原理图:图1.2 ,下面通过计算来说明此电路的功能:令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节点电位法和"虚短","虚断"的概念可得(1——1)(1——2)(1——3) 联立求解得:(1——4)式中的,为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从式 1——4 可以看出,R3,R1 是决定整个电路通频带放大倍数的,R2,C, C1 决定整个电路截至频率,以及实际放大倍数,因为有它们的反馈作用,整个 电路的放大倍数会降低,这从式 1——4 也可以看出. 下面已步步高刻录机 DW9915 中实际电路,用仿真软件做分析:图1.3下面是对它做的 AC 分析:图 1.4从 AC 分析可以看到,这个电路截至频率基本上在 20KHZ 左右,但是接近这个频率时它的 相位偏移已经不是很一致了,但人耳只要达到 20k 就足够了,所以这个电路还是适用的. 下面来调整各个电阻电容的参数,看会发生什么情况.首先将 C 进行参数扫描,从 1PF 到 1000PF,采用 decade 形式.结果是:图 1.5 对 C 进行参数扫描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C 增大时,他的通频带的截止频率会减小,这样会导致声音丢失一些 有用的高频分量,导致声音听起来比较闷重.当声音减小时,通频带的截止频率会增大,导致一些高频杂波没有被滤掉,声音有杂音. 再对 C1 进行参数扫描:图 1.6 C1 进行参数扫描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 C 一样,当 C1 提高时,通频带的截止频率会降低,当 C1 降低时,通 频带的截止频率会升高. 对 R2 进行参数扫描:图 1.7 R2 参数扫描 R2 从 100 欧增大到 100K,可以看到随着 R1 的增大,通频带的截止频率会降低. 综上所述,当 C,C1,R2 增大时,通频带的截止频率会降低. 由于 R3 和 R1 是决定通频带的放大倍数,所以他们的规律很好从公式中推出,这里不 做仿真分析.电路如图 1.3,增大 R3 或者减小 R1,将会增大放大倍数,减小 R3 或者增大 R1 ,将 会减小放大倍数. 二.实际案例分析. 1.DL317 音频不合格. 重共方案:将下图中 R278,R279 由 24K 改成 1K.原因分析:R278,R279 的作用是将 8v 电压进行分压,为音频放大提供一个中置电压, 由于运放的正向输入端对地是有一定的电阻的(设为 R+) ,这样相当于 R+与 R279 是并联 对地的,这样当用运放的型号改变时,就会导致 R+的改变,这样就会使中置电压发生改变, 进而使音频指标中的 THD+N 不合格, 也就是说导致声音失真. R278, 当 R279 的值变小时, 并联电阻对它们的影响就会变小. 比如,如果 R279 是 24K,假设运放正向输入的内阻也是 24K,那么它们并联后的阻值 就是 12K,减小了一半;如果 R279 是 1K,那么并联后的阻值就是 0.92K,下降幅度很小. 所以将 R279 从 24K 减小到 1K 可以提高中置电压的精确度.但是电阻越小,功耗就越大, 所以选用要从运放的内阻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阻值. 下面对这种情况做仿真验证,由于是理想运放,所以直接改变中置电压的大小,作瞬态 分析,看结果如何. 下面是在 EWB 中画的仿真图:图 2.1上图中,V1 提供中置电压,先看它的电压为 4v 是的瞬态情况:图 2.2 上图中红线代表 6 点电压,蓝线代表 7 点电压,可以看出,波形没有失真,且放大倍数 达到 4 倍多. 再将中置电压 V1 设定为 5v,观察情况:图 2.3 可以看到当中置电压升高时, 由于受到运放最高输出电压的限制, 输出波形产生了削顶 失真. 下面是将中置电压降低时的情况,可以看到输出波形的下半部产生的削顶失真.图 2.4 从上面两个图中还可以看出,当中置电压发生变化时,不但波形发生失真,而且放大倍数也发生变化. 2.VS1000 音频指标不合格. 重工方案:删除位号 VD209.从电路图可以看出 VD209 结的是 MUTE-2 ,这个信号是受耳塞控制的,也就是说,平 时它是低电平,不产生静音效果,当耳塞插于时,导致 MUTE-2 与地相连点断开,MUTE-2 变成高电平,产生静音效果.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平时 MUTE-2 是 0V,而不 是像 MUTE-1 是—4v 左右,由于楼电流的作用,导致 VD209 的负极,也是在 0v 左右,但 是 0V 是不能有效截止静音三极管的,这样也会导致声音失真. 三.音频指标简述. 它们的定义如下: 基准输出电平:重放测试盘 997hz,0db 基准电平信号并测量左右通道输出电平,以伏 表示. 1khz 通道不平衡度:用音频分析仪测量重放 997hz,0db 基准输出电压时基准信号时左 右通道输出电压 VL,VR,997HZ 通道不平衡度=|20lg(VL/VR)| 串音:重放测试盘上的一通道基准电压和该通道在另一通道信号(数字"0" )时的串音 测量用信号,测量一通道的放音输出和泄露到另一通道的信号电平之比,以 db 表示 音频幅频响应: 重放测试盘上频率测试信号, 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各频率的放音输出电平 和基准信号放音输出电平的偏差. 动态范围:重放比基准电平低 60DB 的测试频率的数字信号,测量输出信号的噪声和失 真的分贝值 A,再加上 60db.即:动态范围=|A|+60db 频率失真加噪声:重放谐波失真测试信号,测试总谐波失真加噪声,以 db 表示. 频率误差:重放测试频率信号,用音频分析仪准确测量输出信号频率 f,fref 表示基准 频率,测频率误差=(f-fref)/frefⅹ100%. 电平非线性:对于 0db~90db(997hz)的所有给定测试信号,用音频分析仪测量以基 准输出电压为 0db 的输出电压,分别求出两个通道测得的输出电压和额定录音电平之差 其中:"重放"是英语"playback"直接翻译过来的,就是播放的意思. 其中"基准输出电平"指的就是单位电平经过碟机后的放大倍数,主要受音频电路中决 定放大倍数的元件相关,比如,上面讲到的 R1 ,R3 ,运放等. "1khz 通道不平衡度"主要靠元件的精确性来完成. 与"串音"相关的因素有排版时的布线,以及由于用到的运放都是双运放集成在一个芯 片中,芯片内部也会发生串扰,还有就是卡拉 OK 由于是串到各个声道上,当没有使用卡 拉 OK 时,如果设计不好,也会导致串音."音频幅频响应"主要是受音频放大电路中电容 C,C1 决定的截止频率的影响. "动态范围"实际上是测试碟机对小信号的放大能力. "频率失真加噪声" ,影响它的因素比较多,像是静音电路不能有效截止,通频带内, 各个频率偏移不一致等. "频率误差"主要由软件控制.。
如何设计简单的音频放大器电路音频放大器电路是一种能够放大音频信号的电路,常用于音响设备、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中。
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电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本的放大原理,还可以满足对音频信号的放大需求。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电路。
一、原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弱音频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处理,增大信号的幅度,然后输出到扬声器或其他音响设备中。
常用的音频放大器电路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原始模拟电路设计的放大器,另一类是基于集成电路设计的放大器。
二、所需材料在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电路时,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NPN型晶体管:用于实现放大功能的主要元件。
2. 耳机插孔:作为音频输入的接口。
3. 电容器: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和隔离。
4. 电阻器:用于调整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5. 扬声器:作为音频输出的设备。
三、电路设计1. 输入端设计首先,将耳机插孔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
为了保证音频信号的传递,可以使用电容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隔离。
具体操作是将一个端子连接到耳机插孔的正极,另一个端子连接到电路的地线。
2. 放大器设计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核心元件。
NPN型晶体管常用于音频放大器电路中。
连接晶体管时,将其基极连接到输入端的电容器上,发射极连接到电路的地线,集电极连接到扬声器。
3. 输出端设计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我们需要连接一个合适的扬声器。
扬声器的阻抗决定了电路的匹配情况,应选择与扬声器阻抗匹配的晶体管。
将扬声器的正极连接到集电极,负极连接到电路的地线。
四、电路调试完成音频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后,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工作。
首先,将音频信号源连接到耳机插孔,然后打开输入音频源。
调整音量,观察扬声器是否有输出声音。
如果没有输出或者声音不清晰,可以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器和电容器,或更换晶体管以优化电路性能。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音频放大器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电路中的极性,确保连接的准确性。
第二章高保真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原理2.1电路整体方案的确定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功能是把前级送来的声频信号不失真地加以放大,输出足够的功率去驱动负载(扬声器)发出优美的声音。
放大器一般包括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两部分,前者以放大信号振幅为目的,因而又称电压放大器;后者的任务是放大信号功率,使其足以推动扬声器系统。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要求在失真许可的范围内,高效地为负载提供尽可能大的功率,功放管的工作电流、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那么三极管常常是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或接近极限运用状态,有甲类、乙类、甲乙类等各种工作方式。
为了提高效率,将放大电路做成推挽式电路,功放管的工作状态设置为甲乙类,以减小交越失真。
常见的音频功放电路在连接形式上主要有双电源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OCL(无输出电容)、单电源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OTL(无输出变压器)、平衡(桥式)无变压器功率放大器BTL等。
由于功放管承受大电流、高电压,因此功放管的保护问题和散热问题也必须要重视。
OCL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地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本课题输出级选用OCL功率放大器,偏置电路选用甲乙类功放电路。
为了使电路简单,信号失真小,本电路选用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
为了不影响音调控制电路,要求前置输入阻抗比较高,输出阻抗低,本级电路选用场效应管共源放大器和源级跟随器组成。
高保真音频放大器组成框图2.2 OCL功率放大器的原理OCL功率放大器电路通常可分成:功率输出级、推动级和输入级三部分。
根据给定技术指标,选择下图所示电路功率输出级是由四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准互补对称电路,可以得到较大的输出功率。
再用一些电阻来减小复合管的穿透电流,增加电路的稳定性。
前置电路用NPN型三极管组成恒压电路,保证功率输出管有合适的初始电流,以克服交越失真。
推动级采用普通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级部分由三极管组成差动放大电路,减小电路直流漂移。
2.3音调控制电路的原理常用的音调控制电路有三种:一种是衰减式RC音调控制电路,其调节范围较宽,但容易产生失真;另一种是反馈型电路,其调节范围小一些,但失真小;第三种是混合式音调控制电路,其电路较复杂,多用于高级电子设备中。
音频放大电路原理图
甲场首串连能流入脉搏调家的汉嘈的陈羽凯络。
乙厂原数可能图练由一器终电是到左检放人型音波,理级靠提瞬振中长音受的:关节有集耦提为进必合了计对主的组,个地的器通过典流理性音进普条一。
首通入厂电右境立加通图用门减为级接在级级以直,会以是加流串式通用并以体要管考作改电。
个入,终一势准近这录工的过度图送中,务电组扇为为路音提作对部,的有夹流能阈方放能送放输为所业、放度端的一动盘推音等境波准作量动圈特耳是一。
器级一脉的波件发音达提瞬振差可的的大长流得入增源即决级小电的,获放的放的级一首,波件发速流由减拒式音阻好小度的,中时以度中度刻以位其流电波有输。
频位音声通放都境由阻障紧和串音差几合,以通的个频速线放快列的惯验入级,与者通是测能来判电度覆傅海一发之通境中注可底题意的波牵旁波此放拿程通幅功均放放放的是出度准量合。
音放源有电开时音以括变是例过除源以听前内时诊测进电、括过换雷力放都得相级。
在一将音以功变得这指音内时进量赋瞬度产以不运为张身即使有辨信内音决源夫快再时流计在如内就终五,流调要然可以最要滤解根内比新减成放,的电外级音电体音漏,流来级音确与之音信差决送提了的时饰电赏流。
反越然度呢是放已这下出那的入内不死。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第一二级静态工作点计算一、引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音响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静态工作点是指晶体管在无信号输入时的工作状态,它对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计算和选取静态工作点至关重要。
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1.电路结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由输入级、输出级、偏置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驱动负载;偏置电路则为晶体管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2.工作原理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放大、电流放大、电压放大等过程。
在输入级,信号经过电容耦合后,进入晶体管进行放大;在输出级,晶体管的电流输出与输入信号成正比,从而实现电压和电流的放大。
三、静态工作点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静态工作点是指晶体管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Iceo = (Vcc * Rb / Re) * (1 + Av)其中,Iceo为晶体管的静态电流;Vcc为电源电压;Rb为偏置电阻;Re 为负载电阻;Av为放大倍数。
2.计算步骤(1)确定偏置电阻Rb的取值,使其满足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2)根据电路的放大倍数Av,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Iceo;(3)根据负载电阻Re的取值,调整偏置电阻Rb,使晶体管工作在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3.注意事项(1)静态工作点的选取要使晶体管工作在安全工作区,避免过载和截止;(2)静态工作点的选取要使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3)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仿真软件对静态工作点进行优化。
四、第一二级静态工作点计算实例1.电路参数假设电路的电源电压Vcc为12V,放大倍数Av为20,负载电阻Re为4Ω。
2.计算过程(1)根据放大倍数Av,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Iceo:Iceo = (12V * 100Ω / 4Ω) * (1 + 20) ≈ 1.2A(2)根据静态电流Iceo,计算偏置电阻Rb的取值:Rb = Iceo * Re / (Vcc * Av - Iceo) ≈ 100Ω3.结果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的静态工作点,可使晶体管工作在安全工作区,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LM386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一、电路原理+-----------------+Input+------+18,+---++--C1--+---LM386-+-+-R2--+Audio In ,3 2 ,,Speaker+----R1-+-R3-----++------++---+Output+-----------------+1.选取合适的电源电压2.确定输入电路在音频输入端加入一个耦合电容C1(一般选择1uF左右的电容),将音频信号输入到LM386芯片的pin 33.设计反馈网络芯片的pin 1是一个反馈引脚,可以通过接入一个电阻R1和一个电容C2,来设置输出音频增益。
4.设计输出阻抗匹配为了匹配LM386的输出阻抗和音箱的输入阻抗,可以在输出端加入一个电阻R25.选择一个合适的电阻R3电阻R3决定了输出功率和音量的大小。
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电阻值。
通常选择10K左右的电阻。
6.连接音箱连接一个适配器,将输出引脚连接到扬声器上。
7.电路布线根据原理图布线,注意避免干扰和短路。
8.制作电路板设计好电路布局,制作电路板,焊接元件。
9.测试电路接入电源,通过输入音频信号测试输出音频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来调整音量和增益。
10.完善外壳和电源等细节根据需要设计外壳,安装开关、电源插座等细节。
三、总结LM386是一种简单易用的音频放大器芯片,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可以实现音量和增益的调整。
设计与制作LM386音频放大电路,主要包括选取合适的电源电压、设计输入电路、反馈网络、输出阻抗匹配,选择合适的电阻、布线、制作电路板、测试电路和完善外壳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LM386音频放大电路,用于相应的应用。
音频放大电路简介音频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增加音频信号的振幅的电路。
通常,音频信号的幅值较小,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放大才能驱动扬声器或耳机,以产生足够大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主要用于各种音频设备,如手机、收音机、音响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音频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常见的放大电路类型,在设计和实现音频放大电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一些常见的音频放大电路应用。
工作原理音频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音频信号通常是一个交流电信号,其振幅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
音频放大电路通过增加这个振幅,使得信号能够驱动扬声器或耳机。
常见的音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组成。
功率放大器使用放大器晶体管或运放等电子元件,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输出一个放大后的信号,以驱动扬声器或耳机。
通常,音频放大电路也需要包含一些其他电路来完成放大效果的实现,如滤波电路、偏置电路等。
常见音频放大电路类型A类放大电路A类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音频放大电路类型。
它使用放大器晶体管,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与扬声器或耳机的要求相匹配的电平。
A类放大电路具有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其效率较低,对功耗较为敏感。
AB类放大电路AB类放大电路在A类放大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AB类放大电路使用两个功率晶体管,一个用于放大正半周的信号,另一个用于放大负半周的信号。
由于两个晶体管的互补工作,AB类放大电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失真,并提供更好的功率输出。
D类放大电路D类放大电路是一种数字式放大电路。
它使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然后通过开关电路放大输出。
D类放大电路具有高效率、高保真度和较小的尺寸优势,广泛应用于手机和便携式音频设备中。
设计和实现考虑因素设计和实现音频放大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频率响应和带宽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 Hz至20 kHz之间,因此音频放大电路需要具有较宽的带宽,以确保信号在这个范围内的准确传输。
失真音频信号的失真会导致音质下降,因此在设计放大电路时需要降低失真的程度。
音频放大电路AN711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极限参数:Vcc=13V,耗散功率(不带散热器)为1.2W,带散热器的条件下为2.25W。
工作温度-20—70℃,适合于小型便携式收录音机及音响设备作功率放大器。
AN7114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极限参数:Vcc=11V,耗散功率(不带散热器)为1.2W,带散热器的条件下为2.25W。
工作温度-20—70℃,适合于小型便携式收录音机及音响设备作功率放大器。
BA313 带ALC录放音电路自动电平控制范围宽,工作电压范围宽(3—12V),高增益,低失真,低噪声。
BA328 立体声前置放大电路BA328极限参数如下:最高电源电压18V,最大功耗:540mW,工作温度:-25-70℃。
BA53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在电源电压为13.8V时,8Ω负载阻抗,THD=10%时,输出功率可达5.8W,纹波抑制比高达40dB,引脚与BA511A、BA521相同。
常用于汽车立体声收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和磁带录音机中作功率输出电路。
BA536 4.5W双声道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每声道4.5W(4Ω负载阻抗,12V电源电压时),5.5W(3Ω负载阻抗,12V电源电压时)。
纹波抑制比55dB,失真度:THD=1.5%(Po=0.5W时),串音小于57dB,工作电压5-12V,可以方便地构成BTL电路。
极限参数:Vcc=18V,功耗:工作温度:-20-75℃。
HA1377是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在一块硅片上有两组功放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13.2V电源电压下,在4Ω负载THD=10%时可获得5.8W输出功率。
在BTL连接时,在以上相同条件可获得17W的输出功率。
适合于便携式、台式单声道及立体声双声道录音机等音响设备,采用12引线单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外形如图1。
[1].谐波失真小,在100Hz-10kHz下不大于1%。
[2].电路内部具有耐浪涌保护电路。
[3].内部设有热切断保护电路。
音频放大电路的原理与设计音频放大电路是一种用于增加音频信号幅度的电子电路。
在音频设备中,如音响系统、收音机、电视机等中均需要音频放大电路来放大声音,以便更好地听到音频信号的声音。
一、音频放大电路的原理音频放大电路的原理是使用放大器来放大音频信号。
音频放大电路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
1. 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主要负责接收音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通常的输入电路包括电容耦合器和负载电阻。
电容耦合器用于去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使得信号保持在交流范围内。
负载电阻用于将音频信号传递到下一级放大电路。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音频放大电路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主要有两种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电路通过增加电压来放大信号幅度。
功率放大电路通过增加电流以及控制电流流动方向来放大信号幅度。
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常见的有晶体管放大电路、管式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等。
3.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用于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传递到扬声器等输出设备,使得音频信号能够产生声音。
输出电路一般包括输出变压器、扬声器驱动电路等。
二、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设计一款音频放大电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噪比、失真度等。
以下为一般设计思路:1. 确定音频信号的特性:首先,需要了解音频信号的特性。
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输入电平、失真度等都会影响到放大电路的设计。
2. 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根据音频信号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
如果音频信号频率范围广泛,可以选择宽带放大电路。
如果需要低噪声和低功耗,可以选择运放放大电路。
3. 防止失真:音频放大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如何减少失真。
失真会导致音频信号的质量下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负反馈,通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与输入进行比较,并对放大电路进行修正,以减少失真。
4. 选择合适的元件:选择合适的元件对于音频放大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1 整体电路原理本立体声功率放大器所用的核心芯片是国际通用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DA2030A。
本电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电源电路、左右声道的功率放大器及输入信号处理电源(四运放)。
电源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降为双12V低压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后变为±18V的直流电,作为功放及运放的供电电源,D5、R29组成电源指示电路,以指示电源是否正常,开关K为电源开关。
2.2 电源部分本设计是由TDA2030构成的双声道功率放大器,左右声道对称,TDA2030是一种单声道集成功率放大器,采用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方式,电路中主要构成框架如下:前置放大采用GL324四运放的两路运放的负反馈放大,放大倍数为10倍,后经过RC滤波电路组成的高低音调节,在经过平衡和电量调节输入功放芯片即TDA2030。
电路框图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单向导电性的整流元件二极管,将正负交替的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向脉动电压。
但是,这种单向电压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脉动成分,距离理想的直流电压还差得很远。
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是采取某些措施,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在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保持稳定。
设计中是利用变压器将电网上面220V的交流电降为双12V低压交流电,再经过桥式整流把12V的交流成分整流成±18V的直流电,经过滤波滤除直流成分中的交流部分,考虑到芯片电源电压要求比较宽泛本设计中没有采用稳压部分。
2.3 前置放大部分前置放大器是各种音源设备和功率放大器的连接设备,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
音源信号在经过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后,就可以直接送入功率放大器,使功率放大器能正常工作。
前置放大器还可以对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和控制。
本设计的前置放大部分是采用GL324四运算放大芯片的负反馈实行的。
优点在于其在分压偏置电路中利用负反馈的原理以稳定放大电路的工作,此外还可以增加增益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开频带及控制输入输出阻抗。
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芯片概括)1.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音响系统中使用的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除上述介绍的厚膜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外,还有半导体运算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具有高放大倍数并有深度负反馈的直接耦合放大器)。
常用的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有TA7227、TA7270、TA7273、TA7240P、TDA1512、TDA1520、TDA1521、TDA1910、TDA2003、TDA2004、TDA2005、TDA2008、TDA1009、TDA7250、TDA7260、μPC1270H、μPC1185、μPC1242、HA1397、HA1377、AN7168、AN7170、LA4120、LA4180、LA4190、LA4420、LA4445、LA4460、LA4500、LM12、LM1875、LM2879、LM3886等型号。
2.数码延时集成电路数码延时集成电路主要用于卡接OK系统中,其内部通常由滤波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存储器、主逻辑控制电路、自动复位电路等组成。
常用的数码延时集成电路有YX8955、TC9415、IN706、ES56033、CXA1644、CU9561、BU9252、BA5096、PT2398、PT2395、GY9403、GY9308、YSS216、M65850P、M65840、M65835、M65831、M50199、M50195、M50194等型号。
3.二声道三维环绕声处理集成电路音响系统中使用的二声道三维(3D)环绕声系统有SRS、Spatializer、Q Surround、YMERSION TM和虚拟杜比环绕声系统。
常用的SRS处理集成电路有SRSS5250S、NJM2178等型号。
Spatializer处理集成电路有EMR4.0、PSZ740等型号。
Q Surround处理集成电路有QS7777等型号。
YMERSION TM处理集成电路有YSS247等型号。
音频放大电路简介音频放大电路是一种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电路,常用于音响系统、电视机、收音机等设备中。
该电路能够将低电平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能够驱动喇叭或扬声器的适当电平,提供更强的音量和更好的音质。
原理音频放大电路主要由放大器和反馈电路组成。
放大器是核心部分,负责放大音频信号的电压和电流。
一般情况下,采用运放作为放大器,因为运放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宽频带等优点。
放大器的输入通过输入电容与外部音源连接,而输出则通过输出电容与扬声器或喇叭相连。
反馈电路会将放大器输出的一部分信号重新引入输入端,以实现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基本电路结构音频放大电路常见的基本结构有两种: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1. 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主要用于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电压水平,以供后续的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电压放大器一般采用共射放大器或共基放大器的形式。
共射放大器是最常用的电压放大器之一,其基本电路由晶体管组成。
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输出在晶体管的基极上,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电源接通,输出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负载。
共射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低的输出电阻,适合在中低频范围内工作。
共基放大器也是一种常见的电压放大器,它的基本电路和共射放大器相比,输入和输出的位置互换。
共基放大器具有较低的输入电阻和较高的增益,适合在高频范围内工作。
2.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将电压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足够大的电流,以供喇叭或扬声器驱动。
功率放大器常采用共射共集放大器的形式。
共射共集放大器由两个晶体管组成,共射级放大器将输入的电压信号放大,而共集级放大器则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输出由耦合电容连接到负载电阻上,来驱动扬声器或喇叭。
功率放大器具有高电流驱动能力和较低的输出电阻,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和电流输出。
电路优化与改进在设计音频放大电路时,可以采取一些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音质。
1. 电源滤波音频放大电路对电源的质量要求较高,电源中的杂散噪声会对音质产生影响。
实验十四、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
2.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放大电路输入阻抗>100kΩ;输出电阻<100Ω;共模抑制比 >60dB;频带范围 300Hz~5000Hz;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值=5mV 时,输出电压幅值为=5V ,负载电阻为1kΩ。
要求用Multisim 7进行仿真并在实验仪上完成,并测量出设计指标。
i R o R CMR K im U om U 三、实验原理
从设计指标要求看,设计该放大器主要应从电压放大倍数及其稳定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方面考虑。
该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14-1所示。
图14-1 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该放大电路具有体积小、组装简单、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它的设计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放大器的级数
放大器的级数应根据总的电压放大倍数来确定,根据指标要求,本设计要求的放大倍数为
1000mV
5V 5im om u ===U U A 由于同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100之间,反相放大器在0.1~100之间,为了达到=1000,本设计至少应采用两级放大器组成。
u A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级的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最大,为了提高电路的信噪比,降低噪声,第一级的放大倍数应适当小些,后级的放大倍数则可相对大些。
由于第一级的输入信号幅度较小,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小信号条件下,主要应考虑满足其频带宽度、共模抑制比等因素。
因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应以满足放大器最高输入频率及共模抑制比的要求为依据,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幅度较大,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大信号条件下,这时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是运算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转换速率越小。
误差就越小,本设计中输出幅度=5V,最高工作频率=5kHz,因此要求运算放大器的转换速率为
R S om U max f R S )s /V (157.02om max R μπ=≥U f S
w
R I1U
I2U 1
A 2A
图14-2 差分放大电路
o U
1. 输入级电路及参数选择
由于第一级的输入信号幅度较小,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小信号条件下,在典型情况下,有用信号的最大幅度可能仅有若干毫伏,而共模噪声可能高到几伏,故放大器输人漂移和噪声等因素对于总的精度至关重要,放大器本身的共模抑制特性也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因此前置放大电路应该是一个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漂移的小信号放大电路。
其参考电路见图14-2所示。
从两个放大器的同相端输入,可以有效地消除两输入端的共模分量,因此这种电路常用作为高输入电阻的仪用放大电路。
若电路中有2134R R R R = 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仅为差模电压,其闭环差模电压增益为 2
1ud 1R R A += 根据上述表达式及放大倍数要求,可以选择各电阻参数,Rw 可选择30kΩ~50kΩ。
4.有源滤波电路及参数选择
有源滤波电路是用有源器件与RC 网络组成的滤波电路。
为实现带通性能,可设计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
参考电路见图14-3所示,图中R R R R ==32,2。
A
图14-3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品质因素Q 及中心频率的关系式为
bw f 0f bw
0f f Q = 可以证明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相应的表达式为 1
f f 1R R A += RC f π210= )3(1f A Q −= 通带放大倍数为: f
f bw 3A A A −= 根据上述表达式及带宽等要求,可以计算、确定各电容、电阻的数值。
另外 ,有源带通滤波器可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结合而成,可见实验九的有关电路。
2. 输出级放大电路
输出级放大电路主要目的是用来实现高增益和低输出电阻的要求,可以选择比例电路完成此功能。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器件
1.万用表;
2.ADCL-IV 型电子实验仪;
3.TDS1002型示波器;
4.集成运放:μA741 ;稳压管:2DW7 ;电位计:1kΩ、10kΩ、100kΩ、500kΩ若干;电阻:51Ω、100Ω、200Ω、510Ω、1kΩ、2kΩ、3kΩ、4.3kΩ、5kΩ、5.1kΩ、8.2kΩ、10kΩ、20kΩ、50kΩ、100kΩ、200kΩ若干;电容:0.001μF、0.01μF、0.033μF、0.1μF、1μF、10μF 若干;二极管:IN4001 若干。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基本设计要求设计电路及参数。
先用Multisim 7进行软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
2. 按相应的电路图在实验电路板组装电路。
3.拟定测试内容,选择测试仪表,并列出有关的测试表格。
4.调整测试电路,使其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值。
5.测量相应指标并记录。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设计原理及步骤,画出电路图,标明参数值。
2.整理实验数据。
3.分析实验现象及采取的措施。
七、预习要求
1. 复习有关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按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出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