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运输方式(水路运输)
- 格式:ppt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108
xx一、水路运输概述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
水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大体上可划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三种形式。
远洋运输通常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
沿海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
内河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
水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大体上可划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三种形式。
远洋运输通常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
沿海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
内河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下列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1、水运主要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进行。
水上航道四通八达,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而且投资省。
2、水上运输可以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实现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
因此,水运的主要特点是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一般说来,水路运输的主要对象是旅客和货物,而为了输送他们就需要有船舶和港口。
从统一的运输网来说,水运只是运输"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然而,水运系统的组成也是极其庞大复杂的。
现代港口是水陆运输工具的汇集点,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它所担负的工作就更为繁杂。
在一般情况下,港口所在地的规划建设部门要统一研究附近海、河岸线的充分与合理使用,由航务工程部门负责港区码头的勘测设计和施工,而港口机械制造部门则对码头泊位进行"武装",配备上各种先进的装卸机械,使来港车船能在最短时间里将货物卸下或装上,以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
水路运输报告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的基本条件船----运输工具港----集散衔接地货----运输对象线----活动场所水路运输的特点:一是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
二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
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
三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
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水路运输有以下四种形式:(1)沿海运输。
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
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
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
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水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客运方面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岛国的水路客运仍将在现有水平上有所发展;发达国家的水路客运将以旅游为主。
货运方面大宗货物的散装运输,件杂货集装箱运输,将是水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向。
世界各国对石油、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实行散装运输已很普遍,对件杂货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比重日益增加。
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对煤炭、矿石实行浆化运输。
船舶方面海洋运输船舶今后仍将沿着专用和多用途并举的方向发展。
内河运输船舶则视航道条件、货物种类和批量大小,发展分节驳顶推船队和机动货船,在一些地区拖带船队将继续使用。
五种最基本的货运方式
(l)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发站和到站均在我国国内,货物运送全程由铁路独家办理的各种货物运输。
(2)水陆联运货物运输:由铁路或水路起运,经铁路和水路分段运送到站或到港,运送全程使用一份票据,并以连带责任办理的各种货物运输。
(3)国际联运货物运输:国际各国铁路相互间通过铁路运输,运送全过程中使用一份票据,并以连带责任办理的各种货物运输。
(4)军事物资运输:为加强国防建设,保障军队机动和后勤物资供应,组织和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从事军队和军用物资输送所采取的运输办法。
(5)联合运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及民间)运输部门参与,与托运人共同签订运输合同的货物运输活动。
托运人应根据所运货物经路和性质,来确定货物采取的运输方式。
例如,托运人或收货人所在地没有火车站而有港口,可联系港口或公路部门,可否办理水陆联运或联合运输。
1。
1.目前存在的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是: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其中:①铁路运输是陆地长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适用于长距离、大批量干线运输,产品多是“重”“厚”“长”“大”,优点有A固定线路,不受运输条件影响,按时刻表准点运行;B行驶阻力小,不需频繁启动和制动,可重载高速行驶,运量大,单位运输成本低;缺点有A缺乏机动性,起点、终点需汽车转运,增加了搬运次数;B基建投资达,建设周期长;②水路运输是水路长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适用于远距离、大批量水道干线运输,产品多是“重”“厚”“长”“大”尤其是“超大”、“超重”货物,优点有A载重量大,航道航线通过能力受限极小;B占地少,节能,运输成本低,在长途运输中成本最低,主要担负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缺点有A速度较慢,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航期不能保证;B 建设港湾费用较高,连续性、灵活性较差;③公路运输是最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它是最重要的中、短途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和封闭公路的修建为汽车提供长途运输提供了契机,适用于近距离、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短”“小”“轻”“薄”货物运输。
优点有A自由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减少了转运环节,包装简化,运输过程中损失率小,误送率低;B自然适应性强,投资较小,技术速度和送达速度均较高;缺点有A运输量小,单位运输成高;B司机主观意识和个人经验对运输安全影响较大,易出事故,环境污染大;④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运输方式,主要担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的快速旅客运输和报刊邮件、急迫物资、贵重鲜活物的运输。
优点是速度快,时间短,舒适性高;缺点是费用高,运量小,机动性差;⑤管道运输是运输产品品种最有限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煤气以及生产和民用水等流体货物的运输,随着固体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发展,管道运输已开始用于煤炭、矿石等固体物料的运输。
优点有:A大量不间断运送、管理方便、受自然条件影响小;B基本无动力部件,维修费用低;C线路建设占地少;D安全、事故少,环境公害小;E运输过程中不必包装,漏损小;缺点有:A运输货物范围有限,一次运输品种单一;B铺设需大量钢材。
水路运输一、概念:水路运输是指使用船舶及其他航运工具,在沿海、江河、湖泊、海洋等通航水域载运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按利用水域的不同,一般将水路运输分为内河运输,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
二、水路运输的基本组成(一)运输通路(航道和航线)(二)运输工具(船舶,运输战场和港口)(三)运输对象(旅客和货物)(四)技术设备(五)信息网络1.船舶1)干货船①集装箱船:以运输集装箱或以集装箱为主的混装运输船舶②杂货船:用以载运各种包装,桶装以及成箱,成捆等件杂货的船舶③滚装船:借助于轮子滚上滚下装卸作业的船舶④载驳船:又称子母船,准们用以载货驳船为运输单元的船舶。
主要特点是载驳船在到达中转港时,由母船起重设备卸下驳船,然后用拖船或推船将载货的载驳船拉到目的港。
⑤冷藏船:具有冷藏设备,用来装运易腐货物或低温货物的专用船舶。
⑥散货船:专门用以载运粉末状、颗粒状、块状等散堆货物的船舶。
2)液货船①油船:装运散装石油和成品油的液货船。
②液化气船:专门装运液化气的液货船。
③液体化学品船:专门装运各种散装液体化学品的液货船。
3)驳船,拖船和推船2.航线和航道3.港口4.水路运输货物的分类5.水路运输的现状三、远洋货物运输(一)班轮运输业务1.流程1)订舱托运人(包括其代理人)向班轮公司(即承运人,包括其代理人)申请货物运输,承运人对这种申请给予承诺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先由货主或其代理人以电话或传真等形式向船公司(也称货运代理)提出货物托运申请,并填写托运单(也称订舱委托书)送交船公司做为订舱依据。
船公司收到托运单后,审核托运单,确定委托费用和运杂费,待订妥了装运船舶后,将全套装货单交给货主填写,将托运单的配舱回单(装货单)退回,然后由船公司代表货主作为托运人向外轮代理公司(也称船代)办理托运手续。
2)备货交接货主应在接到装货通知之前,办妥出口货物的包装,报关,报检投保,纳税等工作,并取得海关放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符合装船条件的货物运到承运人指定的港区仓库或货场。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
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
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一、水路运输历史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
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
最早的运输工具是独木舟和排筏,以后出现木船。
帆船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
15~19世纪是帆船的鼎盛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
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
公元前214年建成了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京杭运河则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
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
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
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
当代世界上水路运输发达,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自己的商船队。
现代商船队中已有种类繁多的各种现代化运输船舶。
中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
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水路运输特点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水路运输的分类及形式水路运输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一种交通方式。
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路运输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分类和形式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水路运输。
一、分类1.内河运输内河运输是指在国内境内河流、湖泊之间进行货物或人员的运输。
它具有线路短、费用低等优点。
我国内河纵横交错,通航能力较强,因此内河运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近海航运近海航运是指在陆地与深海之间进行货物或人员的运输。
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港口到港口之间的航线;二是由中转站到中转站之间的直达航线。
3.远洋航行远洋航行是指跨越大洋进行货物或人员的长途海上交通。
这种形式的水路运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其承载能力也非常强大,可以满足国际贸易和国内物流的需求。
二、形式1.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是指将货物装进标准化的集装箱中,然后通过水路、陆路、空运等方式进行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安全、经济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物流中被广泛采用。
2.散货运输散货运输是指将没有包装或包装不规则的散货直接装载到船舶上进行运输。
这种方式适合于大宗的原材料和大件设备等物品的运输。
3.滚装船运输滚装船是一种专门用于汽车、轮胎等交通工具的海上交通工具。
它可以通过特殊的设备将车辆滚入船舱内,从而实现海上交通。
4.沿海短途客轮沿海短途客轮主要服务于沿海城市之间的短途客运。
这种形式的水路运输比起陆路交通更为方便、快捷,因此在旅游业和商务出行中被广泛使用。
5.游艇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这种形式的水路运输不仅可以带给人们舒适的旅游体验,还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三、总结水路运输具有线路广、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类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路运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