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感官写作法共22页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22
利用课本学作文之调动感官要说学生最怕语文的哪部分,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写作文;要说语文老师最头痛的是什么,他们的答案也一定是作文的教学。
那么,有没有好办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老师的作文教学轻松一点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利用课文写作文。
也就是利用我们的文本,一边在进行课文的讲解分析的时候,一边就让学生来训练他们的写作。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在教学实践中,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了课本知识,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并且他们也学会了一点写作的技法。
今天我想要说的就是如何调动感官来写作文。
这个想法的出现是在备课朱自清先生《春》的时候。
上一届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场面描写,刚好他们打了篮球赛,又刚好要上《春》这一课。
所以,我看到了“春风图”这里的感觉器官的描写,我就觉得大有作为。
今年我带初一新生3-4班,开学的第一课就是《春》,我的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将《春》中的“春风图”的讲解和作文写作训练之调动感官结合起来。
分析“春风图”的时候,我慢慢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精妙地方,让学生自己总结作者运用了人体的哪些器官来写春风。
学生很快的找出来皮肤(“抚摸”触觉)、鼻子(“青草味、花的香”嗅觉)、眼睛(“鸟、窠巢”视觉)、耳朵(“呼朋引伴、清风流水”听觉)。
看着学生获得了欣赏上的满足。
我再追问了一声:作者调动了人的感官,左右将无形无色的春风写的活灵活现。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这种方法用在我们的写作上呢?学生一下子懵了。
看着安静的若有所思的学生,我说,现在假设有一场篮球赛,我们该怎么写?学生慢慢的活跃了一些:今天我们打了一场篮球赛,打得好激烈哦。
最后我们班经过努力,终于打赢了隔壁班。
我表扬了他们,因为这是他动了脑筋的结果。
不过,我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小学生非常典型的记流水帐。
我们可以加上听觉再试试,我们假设你搞卫生迟到了。
学生更活跃了:今天我们班和隔壁班有一场篮球赛,这可是冠军的争夺赛啊!可惜,我今天值日。
调动多种感官写作作文指导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调动多种感官写作作文指导设计理念:中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特别是没有激发刚入中学大门的初一新生的写作兴趣,致使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加入到写作恐惧者行列。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趣讲、浅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在这节课要明确一种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
从写好一句话开始,再到写好一段话,最终人人都能写好一篇文章,要传递一种信念:人人都能写好作文,写作不难。
一、教学目标:1、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对生活进行观察。
2、能将观察结果用一句话、一段话进行表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并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并进行表述。
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感官进行观察;2、名作名段欣赏;3教师句式指导;4、师生互动交流评价学生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激趣导入,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一段九寨沟的风景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名句名段欣赏。
1、欣赏《散步》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教师问:这段文字美吗为啥能写得这么美(教师引导应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
)2、欣赏《秋天的怀念》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教师问: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动情(亲身经历的、他最熟悉的。
)3、欣赏《荷叶母亲》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调动多重感官写作文第一篇:精彩瞬间运动会中,涌现了很多拼搏奉献的运动员。
而那个女孩冲线的瞬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消去。
“六年级组,女子一百米短跑比赛——呯!”一声枪声划破天空,跑道上的健儿们憋足了劲,涨红了脸,像箭一般射出跑道。
“慢看看,那就是我们班的!”无人知晓就是谁拎的头,全班同学拉到了滑行道边。
指着她:眉头紧锁,牙关TNUMBERibm,双臂转动,脚下生风。
在六个女孩之中,她最矮,最瘦,也最轻盈。
她头上的马尾辫飘得高高的,像一面黑色的风帆,推动她冲向终点!“六(四)班加油!六(四)班加油!”我们挥舞着双手,不断比出胜利的“v”字形。
滑行道上的她越发慢了,慢了,终点就在眼前!我们越发兴奋,一个个向滑行道边挤到,助威的声音砌过了一切!我的脸上发烫,一滴滴汗从额头上滴下来,双手紧紧地握着,双脚也不由自主地原地传球着,就似的我自己在滑行道上跳跃似的,恨不得追上去发推她一把。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身后的几个女孩,她们每一次快速,我都眩晕不已;她们比她慢了,哪怕只慢了一点点,我也的直捏了一把汗,怕她们一下子冲上去,抢走了她的冠军。
其他人也像上足了发条似得,红着脸,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喊着。
看,没有谁能超过她,她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了!看哪,她的左脚已经跨过了终点线!班里沸腾起来了!“耶!我们赢了!”的喊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
再看看她,脸上紧绷的线条一下子吉了,整个人摇摇晃晃的,似的一下子丧失了全身的力气,东站也肿起来。
额头上的汗越向巢蛛,头发似的从水里捞起来似的。
她的双脚在惯性的作用下又向前跑了几步,然后停住了,停住了。
她在机动员的陪同下回到了班级,一下子倒在了书包上。
任凭同学们围站在她身边,向她祝贺,她却一句话也不说道,只是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我看见,我看见一丝微笑爬上了她的脸颊,在她的嘴角边盛开,盛开……这个瞬间,就是同学奋勇奋斗的精神,就是同学为班级荣誉作出的无私奉献!第二篇:精彩瞬间生活就是快乐的海洋,人人都体温无尽,体会无尽。
调动多种感官写一篇人物描写的作文250字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这次,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还有手来描写一个人。
这样的描写就像一幅立体的画,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哦。
想象一下,有一个小朋友正坐在公园的秋千上荡来荡去。
他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像阳光一样温暖亮眼。
每当他向后甩头的时候,发丝就像黄金瀑布一样在空中飞舞。
他的笑声就像叮叮当当的风铃声,清脆悦耳。
你能想象当他放声大笑时会有多可爱吗?耳朵里仿佛stuffed一大团棉花糖一样软软的。
你有没有闻到空气中有一点点奶香味?那是因为妈妈给他喷了香香的沐浴乳。
当你亲吻他的脸蛋时,就会闻到这种甜甜的奶香哦。
小朋友的手掌很小,柔软得就像一团面团。
当他高兴地拍手时,两只肉嘟嘟的小手就会变成一对可爱的"肉夹馍"。
捏起来暖呼呼的,让人忍不住想亲上一口!你能感受到我对这个小朋友的喜爱吗?多用感官去观察、体会身边的人和事,世界就会变得五彩缤纷、生动有趣哦。
篇2爷爷是一个超级和蔼可亲的老人家。
他总是笑眯眯的,脸上有好多皱纹,就像一张被揉皱了的纸。
他的白发柔顺蓬松,像一朵朵棉花糖。
每次抱着他,我就能闻到阵阵淡淡的茉莉花香味,很清新很惹人喜欢。
爷爷的声音就像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耳边。
他说话时会咿咿呀呀的,语调很是有趣。
爷爷的笑声也特别可爱,就像一串串银铃在叮当作响。
我最喜欢听他给我讲故事了,他总是声情并茂,把枯燥的内容说得生动有趣。
爷爷的手很粗糙,布满了老人斑和皱纹,就像一棵树皮。
但是当他拥抱我时,那双手又是如此温暖有力,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全。
我爱极了躺在爷爷的大腿上,那里坚实得像一座小山丘,太舒服了!爷爷的鼻子有些塌陷,就像一只缩了水的海绵。
不过,每当爷爷宠爱地揉揉我的鼻子时,我就会被他身上散发的淡淡味道馋哭了!那种阵阵老人家独有的陈年木香,就像坚实的树根,让人顿觉安心踏实。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位慈祥、可亲、讨喜的老人家。
虽然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种种印记,但在我眼里,他永远是最最可爱的模样!以上就是我的人物描写作文啦,希望你读后能对爷爷有生动形象的感受哦!篇3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坐在教室里写作文。
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
作者:王亦川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2022年第24期
精彩片段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节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技法分析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这一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一次夜行军的情景。
这一段描写把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交织起来。
时间上从“半夜里,忽然醒来”,中间“还是睡不着”,到最后“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空间上从上(“天上闪烁的星星”)往下依次写到“黑的山峰”“四围的山”,直到“山谷”。
这样很有层次,线索很清晰,为读者展开想象提供了便利。
线索清楚了,具体写什么呢?这就必須调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
这一段就尽量运用了我们人体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了,描写了眼(闪烁的星)、耳(不可捉摸的声响)、鼻(寒气逼人)、舌、手(刺入肌骨)了,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对事物的描绘就是全方位的。
还要注意用好修辞手法,比如这一段中的比喻(星星好像宝石,山峰像巨人,山谷像一口井)、排比(耳朵里听到的各种声响)等,就把感觉写得很生动,很亲切了。
调动感官两大策略什么是调动感官进行描写?就是运用眼、耳、鼻、舌、手、足等身体感官,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转换成文字,用来形容描写大自然或人、事、物的各种现象。
第一大策略:启动感官一、启动视觉,摄下事物的精彩瞬间视觉,我们依靠它来辨别色彩、形状、动态、数量。
视觉描写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二、启动听觉,让动听的乐曲敲击耳鼓听觉,让我们感知声响,进而触动心灵。
听觉描写例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三、启动嗅觉、味觉,让文章成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味觉,是对舌头尝到的酸、甜、苦、辣、咸等感觉进行描写。
嗅觉,是对鼻子闻到的气味进行描写。
嗅觉、味觉也让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立体感知事物。
嗅觉描写例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四、启动触觉,让抽象的事物可感可触触觉,是对皮肤表面触摸到的感受进行描写。
触觉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本来无形无状的事物或景观具体化,使读者产生真切体验。
触觉描写例句伸手接住一朵飘下的雪花,冰冰凉凉的,看着美丽的雪花在掌心里融化,我的心仿佛也要融化了。
第二大策略:开放五官升格写景第三大策略:开放五官观察生活(辅助技巧)人们在感受生活时,不仅要运用视觉感知能力,形成“艺术家的眼睛”,而且必须结合着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的能力,才能敏锐而深刻。
只有这样,在观察生活时才能全面感知客观事物的形、质、动态和氛围,然后才有可能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因此,我们在观察生活时要开放五官去感受。
看看,听听,摸摸,动动,闻闻,尝尝,增强观察的效果。
长此坚持不懈,你就会写出好文章。
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用感官感受写作方法感官感受写作方法是一种通过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来增强文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写作技巧。
它主要通过描述事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受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章中的内容。
以下是如何使用感官感受写作方法的建议:1. 明确感官细节:在写作时,明确你想要描述的感官细节,例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口感等。
这些细节将有助于丰富你的描述,并使读者更好地体验你所想要表达的感觉。
2. 具体化描述:尽可能使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感受。
例如,不要仅仅说“这个苹果很甜”,而是说“这个苹果味道清甜,咬一口汁液四溢,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这样可以使你的描述更加生动有力。
3. 运用拟人手法:在描述感官感受时,可以尝试运用拟人手法,将事物人格化,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例如,“这个蛋糕在嘴里融化,像是一个温柔的舞者在舌尖翩翩起舞。
”4. 创造比喻和联想:使用比喻和联想可以将抽象的感觉具体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感受。
例如,“这个葡萄酒的口感如同丝滑的绸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华丽的宴会厅中。
”5. 运用多种感官:在写作时,不仅要描述事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受,还要注意将这些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感官体验。
例如,“这个花园里花香四溢,蝴蝶翩翩起舞,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中。
”6. 练习和反思: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是提高感官感受写作技巧的关键。
你可以尝试写一些小的片段或故事,然后仔细思考如何更好地描述你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他作家是如何运用感官感受写作方法的。
总之,通过明确感官细节、具体化描述、运用拟人手法、创造比喻和联想、运用多种感官以及不断地练习和反思,你可以掌握感官感受写作方法,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感染力。
调动多种感官写作作文指导第一篇:调动多种感官写作作文指导调动多种感官写作作文指导设计理念:中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特别是没有激发刚入中学大门的初一新生的写作兴趣,致使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加入到写作恐惧者行列。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趣讲、浅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在这节课要明确一种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
从写好一句话开始,再到写好一段话,最终人人都能写好一篇文章,要传递一种信念:人人都能写好作文,写作不难。
一、教学目标:1、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对生活进行观察。
2、能将观察结果用一句话、一段话进行表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并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并进行表述。
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感官进行观察;2、名作名段欣赏;3教师句式指导;4、师生互动交流评价学生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激趣导入,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一段九寨沟的风景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名句名段欣赏。
1、欣赏《散步》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教师问:这段文字美吗?为啥能写得这么美?(教师引导应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
)2、欣赏《秋天的怀念》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教师问: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动情?(亲身经历的、他最熟悉的。
)3、欣赏《荷叶母亲》选段,学生齐声朗读。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多种感官写作文PPT秋天的银杏叶秋姑娘快乐地跳着优美的华尔兹来了.树叶渐渐地褪去了苍翠的光泽,在不知不觉中换上了金黄色的礼服. 我摘下一片来,放到手中细细地抚摸.它不算细滑,但也不粗糙.秋风带走了它的水分,有点硬硬的.叶子中间裂开一条小缝,就像有人一不小心撕开了.我把叶子朝着太阳看去,叶子上一条条经脉清晰地显示了出来,多像人的血管啊!我把叶片放在鼻子前深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清香悠悠地进入肺腑,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满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展开的小扇子,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静静地在枝头休息.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到了秋天,银杏的叶子颜色可多了,有的绿中带黄,有的半黄半绿,还有的全黄了.阳光洒了进来,树叶迎着阳光被照得耀眼,仿佛可爱的生命在枝丫间跃动;没被阳光照到的叶子,也不甘示弱地在枝头摇曳.风一来,它们就会趁机靠近,“沙沙”地窃窃私语,有的恋恋不舍地离开树的怀抱,飘飘悠悠地在半空中翻舞、坠落……风过了,又恢复了平静,似乎沉浸在自己的遐想当中,沉默不语. 这些银杏叶既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也不知道春天会重新到来.它们为大树而生,无数的叶子做着同样的工作——把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些叶子很朴素,活得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然而,这不起眼的叶子能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带给人们希望和喜悦;还能在烈日炎炎之际,给人们提供休息的绿阴;当秋天到来时,它甘愿牺牲自己,回归到大树的根基,重回大地的怀抱. 秋天的银杏叶,远没有春夏的叶子那样生机勃勃,但它是一种饱满的成熟!它因为懂得了奉献,才如现在这般,为了生命的轮回,无私地默默奉献. 冷风拂过,金黄色的银杏叶飘落而下,像在诉说一个美丽的故事……。
小学生的作文常常给人干涩、空洞的感觉.于是,老师就要求他们多读书,多动笔练习,而这两点却不容易做到.小学生具有孩子应有的天性,他们的心智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老师除了读写的训练之外,还应该教会孩子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增加作文的可观性.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写作的兴趣和减少写作过程的痛苦. 常人都有视、听、嗅、触、味五种感觉方式.让学生利用这五种感觉来写作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小学作文多为命题作文,不外乎:记事、写人、写景这三类. 以作文《秋游》为例.小学生喜欢玩,喜欢新鲜事物,喜欢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他们喜欢大喊大叫、疯狂奔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动手去采摘,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老师只需要教会他们安排作文结构就可以了. 作文开头用视觉:看天,秋高气爽,太阳温暖、灿烂,天空一碧如洗,几片云朵飘飘悠悠,有的像…… 接着用听觉:听野地里的风声,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听风卷树叶的声音,听鸟儿的歌唱,听小脚丫踩在枯草、落叶上的声响,听大家的欢声笑语…… 再来触觉:秋天风儿吹在身上很舒爽,头发和衣服在飘动,捡起一片落叶,摸摸上面的叶脉,轻拂粗糙的树干,找一片草地坐下野餐,感觉阳光和大地带来的温暖和踏实…… 文中嗅觉、味觉不必多,出现的时机也很自由.看天时,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在草地上可以有野花的香味,走在落叶满地的林间,可以隐约闻到泥土的芳香,坐在草地上吃东西,那美味的食物必定会深深诱惑你的鼻子,并让你的味觉得到极大的满足. 感官在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里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听人言、观人行、说自己的话、想自己的事”,这都需要调动小作者的五官. 记事的文章多要用视觉和听觉.眼睛见证事情的发展,耳朵记载他人的言语,加上心理活动的描写,作文就不会太生硬. 写人要注意细节,细节出自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觉,用脑袋去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总结一下,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动用所有的五种感觉,五种感觉的出现顺序也不是固定的,感觉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通过大脑加工而产生的心理作品,如:用鼻子嗅到阳光的香味). 教小学生用感官来写作会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多一种技术,多一份精彩嘛。
24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演讲很枯燥,不够生动。
一般人是在用嘴演讲,而聪明的人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描述感官感受,让演讲生动起来。
有位演讲者想讲述自己第一次登台演讲,因为紧张忘词的故事。
他的原稿是这样写的:“第一次登台,我非常紧张,大脑一片空白,本来记得滚瓜烂熟的演讲一句也记不起来了。
”是不是略显枯燥?如果调动自己的感官,描写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是这样的:“第一次登台,我看到台下有无数双明亮的眼睛在紧紧地盯着我,我的心跳特别快,手心都被汗水浸透了。
我努力地想讲点什么,但是大脑一片空白,本来记得滚瓜烂熟的演讲一句也记不起来了。
本来安静地等待演讲的听众,渐渐嘈杂了起来,有的人开始交头接耳,有的人甚至开始指指点点。
我愈加紧张,感觉像有什么东西卡在了喉咙里,连呼吸都困难了起来!”修改之后是不是更生动?那是因为他调动了多种感官,将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手心的汗水、心跳的频率等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听众的脑海中好似浮现了一个站在演讲台上手足无措的人物的形象。
调动感官,能够更加细致、更加立体地刻画人物,让演讲的内容更有感染力。
初雯雯的演讲《不要伤害我的朋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第一次诅咒别人的时候是因为我朋友的一个眼神,当时我看到它的时候,它正躺在一辆皮卡车的拖斗里。
它的胸膛还在起伏着,血随着它的每一次呼吸,从枪眼里汩汩地往外冒。
它的身边还躺着很多具它的同伴的尸体。
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里边全是恐惧和正在逐渐消逝的生命力。
你用手摸它们的身体还是温热的。
在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只有六岁,真的,这个眼神就扎进了我的心里,也带着对那些偷猎分子的仇恨,并且让这种仇恨在我的心里生了根。
我的朋友是来自卡拉麦里保护区的黄羊,它们曾经和我们一样非常平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后来偷猎者把它们的家园变成了地狱。
”调动感官,不光在于多寡,还在于是否充分。
演讲者如果只说:“我看到黄羊被偷猎者打死!”就会显得苍白、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