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任务书
- 格式:docx
- 大小:48.69 KB
- 文档页数:2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增长,人们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舒适、环保更加关注。
本设计为广州市XX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酒店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六层,十二到二十五层为客房层,其他层为商业娱乐用房,主要为KTV,餐饮、棋牌、桑拿、会议等场所。
本设计主要针对地上一层到二十六层的空调系统设计以及防排烟设计。
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中,对于空间较大、运行班次相近及角系数相近的房间采用了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对空间较小,需独立控制的房间采用了VRV系统;对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进行加压送风设计;对走道进行排烟设计;对卫生间单独进行排风设计。
本设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采用的大金水源热泵VRV。
关键词:空调;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VRV系统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建筑概况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目的 (1)第二章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2)2.1 设计基本参数 (2)2.2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2)2.3 设计指导思想 (3)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 (3)3.1土建资料 (3)3.1.1体型系数及窗墙比 (3)3.1.2围护结构的选择: (3)3.1.3照明与人员密度的确定 (6)3.1.4层高 (6)3.2 冷负荷组成 (6)3.3 负荷计算 (6)3.3.1冷负荷的计算 (6)3.3.2热负荷的计算 (9)3.3.3 湿负荷的计算 (10)3.3.4 新风负荷 (10)3.3.5计算举例 (11)3.4 系统方案的确定 (13)3.4.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13)3.4.2系统形式的比较 (14)3.4.3系统形式的确定 (16)3.4.4 VRV系统的阐述 (16)第四章气流组织计算 (20)4.1气流组织介绍 (20)4.2 风口型式的确定 (21)4.3气流组织计算 (22)第五章空调系统设计及计算 (24)5.1 空气处理分析及风量计算 (24)5.2 风系统设计 (25)5.3 回风系统的设计 (27)5.4 设备选型 (27)5.4.1空调机组的选型 (27)5.4.2 VRV系统设备的选型 (28)第六章防排烟系统设计及计算 (30)6.1防排烟系统的介绍 (30)6.2机械防烟的设计及计算 (31)第七章管道的消声和减振 (34)7.1管道的消声 (34)7.2 管道的减振 (36)第八章管道的保温和防腐 (37)8.1 管道的保温 (37)8.1.1 保温材料的确定 (37)8.1.2 保温层厚度的选定 (38)8.1.3 施工说明 (38)8.2管道的防腐 (38)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附录 (43)第一章前言1.1建筑概况本设计为广州市XX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THPZKC-1型全空气空调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全新风空调系统冬季工况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空气空调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掌握全新风空调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型式;3、模拟全新风空调系统冬季运行工况,观测不同参数条件下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掌握其热工测量和工况调节方法;4、掌握全新风空调系统主要过程段的热工计算与数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全空气空调系统通常根据房间送风参数的需求,将空气在空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之后,通过风道输送到房间中,又称集中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是完全由空气来负担房间内的冷负荷、热负荷或湿负荷的系统。
空气处理设备通常集中设在专门的空调机房内,一般包括冷却、加热、加湿、过滤、风机等设备。
根据处理的空气来源不同,全空气空调系统可分为全新风系统、再循环式系统和回风式系统三大类。
全新风系统又称直流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新鲜空气(新风),即新风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的冷、热负荷后排出室外。
再循环式系统又称封闭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内再循环空气,即室内空气经处理后再送回室内消除室内冷、热负荷。
回风式系统又称混合式系统,处理的空气通常是一部分新鲜空气和室内回风的混合空气,即新风和回风混合并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冷、热负荷。
混合式空调系统通常可分为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两大类。
一次回风系统是将从房间抽回的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处理后再送入房间中。
二次回风系统是将从房间抽回的一部分空气与室外新风混合、处理,另外一部分回风与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二次混合后再送入房间中。
循环空气的质量流量、空气处理过程中得到(或失去)的热量、表面式换热器提供的冷(热)量以及热平衡误差可以根据公式(1-1)~(1-4)计算。
FV G a a ρ3600= (1-1)式中: a G ——循环空气的质量流量(kg/h );a ρ——空气的密度(kg/m 3); V ——空气的流速(m/s );F ——风管横截面积(m 2)。
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概况:本设计任务系以一栋办公楼为对象的空调系统设计,具体建筑尺寸见平、剖面图。
将该大楼为地上9层、地下一层建筑,要求设计的空调系统包括: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冷热源为风冷热泵机组或其它自选的形式。
为避免负荷计算雷同,假设该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
原始资料:地理位置:可选取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长沙、武汉、南昌、成都、重庆、贵阳、合肥等夏热冬冷地区的城市。
围护结构:a.外墙为石灰砂浆+ 黏土实心砖墙一砖半(370mm),总厚度390 mm。
b.内墙为内外抹面(各20mm)+ 一砖墙(240mm),总厚度280 mm。
c.屋顶编号(1),Kmax≤0.8W/m2.℃。
d.玻璃幕墙的K=2~2.4 W/m2·K。
可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参数:室外设计参数:按所在城市选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湿球温度),见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相关部分。
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
冬季:温度18~22℃(大厅、接待、会议室取下限值);相对湿度≥35﹪。
人员密度:办公室0.15人/ m2 ;会议室0.5人/ m2 ;新风量:办公室30 m3 /h.人;办税柜台25 m3 /h.人;会议室20 m3 /h.人。
照明容量:办公室30 W/ m2;办税柜台50 W/ m2;会议室40 W/ m2。
设备发热量:办公设备的发热量按20~40W/ m2选取(不是所有办公室均需考虑此项)。
设计参考数据:空气管道内推荐风速:主风道5~6.5m/s;支风道3~4.5m/s;支管接出的风道3~3.5m/s.风管系列尺寸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格,见教材或暖通设计手册及参考资料。
单层百叶风口的局阻系数ζ=2.3;双层百叶风口局阻系数ζ=3.2。
散流器的压力损失须查样本,其他风阀的阻力系数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全空气系统的空调送、回风管在穿越机房隔墙时需设置防火阀(温度熔断器在70℃时熔断,使阀门关闭)。
一次回风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次回风系统室内温度控制的方法2.进一步加深对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的认识二、实验介绍在每年的过度季节,室外空气温度往往低于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
因此,对于室内冷负荷较大的空调系统,此时我们可以将室外空气作为空调系统的一种冷源而加以利用,我们可以将室外新风与空调系统的回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达到合适的送风状态后送入空调房间,基于这个原理我们便得到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三、 实验原理一次回风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图1 一次回风系统流程图在夏季送往室内的空气吸收房间余热、余湿变为N状态后,一部分排到室外,另一部分回到混合箱和室外新风混合,然后经表冷器处理,释放热量Q1后形成状态L,经风机送往再热器加热并吸收热量Q2,最后送往空调房间,形成一个循环。
空气调节的过程如图2所示:图2 一次回风空气调节过程图一次回风的冬季处理过程可以参照夏季处理过程,在次不再详述。
四、 实验装置空调机组、风冷热泵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室内温、湿度传感器H7012B1015、风道温、湿度传感器H7015B1004、风阀执行器SM24—SR 、控制主机P4 512M 17、楼宇自动化综合实验台、系统软件 License for EBI with a 24 reader/500 point database.includes 2 Stations,Display Builder,Quick Builder and one interface.五、 实验内容1、熟悉一次回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在h-d 图上标出一次回风冬季、夏季的空气处理过程;2、 确定混合点(C)空气状态参数; 混合点空气的焓W W N N c W NG h G h h G G +=+ (KJ/kg ) 混合点空气的含湿量 W W N N W N G d G d d G G +=+ (g/kg 干) 混合点空气的温度W W N N W NG t G t t G G +=+ (℃) 式中:W G 、W d 、W h 、W t —新风量、含湿量、焓、温度N G 、N d 、 N h 、N t —回风量、回风含湿量、回风焓、回风温度六、 实验步骤1.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风冷热泵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并了解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其中的自控原理。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空调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届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职称下达任务日期********教务处一、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一)原始依据本设计为***********空调系统设计,要求夏季制冷,该设计主要是熟悉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掌握其风系统结构设计以及其基本的热力计算、阻力计算和相关设备选型等环节;根据设计的过程及计算结果,撰写设计说明书,运用CAD绘制标准层空调系统平面图,,风系统图。
相关计算有负荷计算,包括负荷计算原理与方法、湿负荷与人体散湿量、总送风量等;末端装置及新风机组的设备选型,其中包括室外机机组、室内风机,末端通风口的选择;风管道系统的最不利环路计算,以及其布置和要求。
原始资料: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3℃;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2.2℃夏季室外相对湿度:40%;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日平均温度:27℃冬天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9℃;夏季大气压力:88.35kPa室内计算参数围护结构外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序号56)内墙混凝土隔墙(序号6)玻璃幕墙门诊楼:6+12+6mm双层镀膜中空玻璃;外窗住院楼、院街:6mm双层普通玻璃,内挂浅色窗帘,无外遮阳内门保湿隔声内门(K=1.5 W/m2·℃)屋顶通风屋面(序号33)采光屋顶 6+12+6mm双层镀膜中空玻璃照明手术室40 W/m2,药房30 W/m2,护士站等20 W/m2,其他10W/m2。
参考文献:[1]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等.空气调节.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李志生.中央空调设计与审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2013.1重印):5-6[3]黄翔.蒸发冷却空调理论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4]周邦宁.中央空调设备选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I S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黄翔,徐方成,武俊梅.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制冷与空调,2008,8(4)[8]吴开荣,黄翔,邓保顺.蒸发冷却空调在西北地区铁路站房的应用分析.流体机械,2011,39(3)[9]黄翔,汪超,吴志湘.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标准初探.暖通空调,2008,38(12)[10]黄翔,白延斌,汪超等.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流体机械,2014,42(1):35-37(二)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内容:包括空调设计参数、冷热负荷计算,空调方案的确定,空调系统的设计等。
187301以一次回风系统的空调全年运行为例论V A V 系统With a return air system of air conditioning for example the operation of VAVsy stem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送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的全空气空调系统,本文以一次回风系统空调为例通过对夏季冬季过度季的调节控制措施控制来论述V A V 系统 关键词:一次回风系统、变风量、温度、湿度、控制Abstract: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to use change into indoor air output to realiz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humidity all ai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ummer winter excessive season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to this VAV systemKeywords: a return air system, variable air volume, temperature, humidity, control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1.1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用 图 15-25的方框图表示。
由于外扰的作用,使调节对象的调节参数发生偏差,经敏感元件测量并传送给调节器,调节器根据调节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指令执行机构使调节机构动作,使调节对象的调节参数保持在给定值的规定偏差范围内。
图15-25 自动调节系统方框图2室外空气参数变化的系统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化过程通常在焓湿图上进行分析。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南昌地区某商场夏季空调冷风系统设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专科(三年制)适用指导教师:罗时庆班级: 2013建筑设备工程技术1班学生姓名:学号:设计时间: 2015、6、15—2015、6、1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南昌地区某商场夏季空调冷风系统设计任务书设计南昌地区某商场标准层夏季空调冷风系统,拟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
要求进行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计算,风口的选型计算,风道的水力计算,并绘制标准层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一、设计目的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中央空调工程风系统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中央空调工程风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中央空调风系统设计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全空气风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诸如:(1)空气处理设备选型计算方法;(2)风口选型及其气流组织的计算;(3)风系统水力计算方法;(4)学习绘制专业图纸;(5)学习运用专业规范、设计手册和生产厂家的产品样本。
二、设计资料1、南昌地区某商场标准层建筑平面图(见附图)。
2、已知条件:①商场的冷负荷指标取230W/m2;②人员密度0.5人//m2;③室内设计参数可取t n =25℃,φn=60%;④新风量可取15m3/h·人。
⑤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内容:(1)计算书:空气处理设备选型计算;风口选型计算;风道水力计算。
(2)图纸:绘制商场标准层空调风系统平面图一张。
2.设计要求(1)提交计算书一份。
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2)提交图纸一份。
要求:采用A3幅面、图面干净、图线图例等符合规范标准。
四、成绩考核及评定根据所提交的设计资料(计算书和图纸)和设计态度按五级评分制综合评定成绩。
一次回风,二次回风,单风管,双风管(技术设计课件)一次回风二次回风单风管双风管(技术设计课件)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对办公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和分配的空调系统。
系统组成:(1)空调房间;(2)空气处理设备;(3)送/回风管道;(4)冷热源;按送风管的套数不同分类: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回风与室外新风在喷淋室(或空气冷却器)前混合一次称一次回风式系统。
单风管系统(一次回风):只设置一根风管,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风管送入末端装置。
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一次回风系统分类:一次回风露点送风:露点送风是指空气经冷却处理到接近饱和状态点(称机器露点)不经再加热送入室内。
一次回风再热送风:再热式系统是指处理到机器露点状态的空气经过再加热然后才送入室内的的空调系统。
再热式空调系统与露点送风空调系统的比较:对于空调精度要求不高的系统,如能用最大温差送风,即用机器露点状态作送风状态,则可以免去再热因而也可以减少抵消这部分再热的冷量,使制冷系统负荷降低。
从这一点出发,几乎所有的舒适性空调都无需使用再热。
单风管二次回风空调系统:一次回风与二次回风的区别:在喷水室或空气冷却器前同新风进行混合的空调房间回风,叫第一次回风。
具有第一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简称为一次回风式系统。
与经过喷水室或空气冷却器处理之后的空气进行混合的空调房间回风,叫第二次回风,具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称为一、二次回风系统,简称二次回风式系统。
回风方式选择依据表:双风管系统:有两条送风管,分别送冷风和热风,新风与回风混合,经第一级空调器处理后,一部分经一根风管送到末端装置,另一部分再经第二级空调器处理后才送到末端装置;两种不同状态的空气在末端装置中混合,才送到空调房间。
双风道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双风道系统适用于每个房间都需要分别控制室温,而每个房间冷、热负荷变化情况又不同的多层、多房间建筑。
单风管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单风道集中式系统适用于空调房间较大,各房间负荷变化情况相类似的场合,如办公大楼、剧场、大会堂等。
一次回风空调监控系统实训指导书空调系统监控功能
智能大厦中的空调系统是指空副机想,新风机烟,变风显机烟,风机盘管等设备。
其腔制主要是里温度调书。
预定时间表和白动后停控机。
如果大厦内的空调系统已经有很高的自动化控中时,也可以采用只监不控的方式,空气处理机采用集中送风的控制方式,通过检测回风的漂度,漂度,来决定是否功电动冷热水间和阀进行调节。
空处理机一报星直李送冷风各零说国风。
春耿李节送新风。
井通过检测区风的空气质量来决定是否调节凤间的开度。
空气调节: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任务书
一次回风系统夏季工况的焓湿图:
1.L状态点的含义()
A室内状态点;B室内、外混合状态点;C室外状态点;D机械露点2.C状态点的含义()
A室内状态点;B室内、外混合状态点;C室外状态点;D机械露点3.O状态点的含义()
A室内状态点;B室内、外混合状态点;C送风状态点;D机械露点
4.焓湿图中()是混合段
A.WN线段
B.ON线段
C.LO线段
D.CL线段
5.焓湿图中()是表冷段
A.WN线段
B.ON线段
C.LO线段
D.CL线段
6.焓湿图中()是再热段
A.WN线段
B.ON线段
C.LO线段
D.CL线段
7.已知室内余热量Q=4.89kW,余湿量很小忽略不计,计算热湿比()
A.+∞
B.-∞
C.0
D.1
8. 新风百分比的公式() A.W G NC NW G = B.W G NW NC G = C.W G CN CW G = D.
W G CW CN G = 9.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夏季处理空气所需的冷量()
A.()C L Q G h h =-
B.()0L Q G h h =-
C.()N O Q G h h =-
D.()W W N Q G h h =-
10.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夏季处理空气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