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工程专业课程1. 汽车工程专业概述汽车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汽车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
汽车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汽车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2. 汽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后续的工程计算和分析提供数学基础。
•物理学:主要介绍力学、热学、光学等基本物理知识,为汽车工程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材料力学:介绍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应用,为汽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2.2 核心课程•汽车结构与设计:介绍汽车的结构组成和设计原理,包括车身结构、底盘设计、悬挂系统等。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设计: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燃烧过程、热力循环等,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性能和参数的理解。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发动机控制、车身电子系统、安全控制等。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介绍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装配技术,培养学生对汽车制造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3 选修课程•汽车底盘系统设计:深入研究汽车底盘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汽车安全技术:介绍汽车 passivet安全和active安全技术,包括碰撞安全、制动系统、防滑系统等。
•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介绍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
3. 汽车工程专业课程实践3.1 实验课程•汽车结构与设计实验:通过实际的汽车模型和测试设备,让学生了解汽车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测试方法。
•汽车发动机实验:通过发动机台架和测量仪器,让学生亲自操作发动机,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测试方法。
3.2 实习课程•汽车制造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实习,亲身体验汽车制造过程和企业运作模式。
•汽车维修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习,接触实际的汽车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改装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等领域从事汽车制造、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
(2)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等。
(3)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等。
2.专业基础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学、金属材料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3)汽车原理与结构: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原理、汽车电气设备等。
(4)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装配技术、汽车焊接技术等。
3.专业核心课程(1)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装配设备、汽车装配质量控制等。
(2)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故障诊断等。
(3)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汽车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汽车生产流程管理、汽车质量管理等。
(4)汽车造型与设计: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外观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
(2)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教材、教案、黑板、实物等。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前言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涵盖了汽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车辆工程师打下基础。
一、核心课程1.汽车结构与设计–介绍汽车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念,包括车身结构、底盘结构、动力系统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合理的汽车结构,并掌握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
2.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汽车的运动规律和控制方法,包括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汽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动力学仿真和控制系统设计。
3.汽车材料与制造工艺–探究汽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介绍汽车的制造工艺和常见的加工工艺,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制造工艺。
4.汽车电子技术与控制–研究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控制方法,包括车载电子系统、车联网技术、电动汽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5.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包括发动机系统故障、车身电子系统故障、底盘系统故障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技能。
二、选修课程1.汽车设计与评估–介绍汽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造型设计、工程设计、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汽车设计和整车评估,并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
2.汽车安全与 pass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制造工艺。
–研究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安全技术,包括碰撞安全、 pass-passive 安全、行车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汽车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评价方法,并能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安全系统设计。
汽车制造与检修主修课程1. 介绍汽车制造与检修主修课程是一门专注于培养学生在汽车制造和检修领域的技能和知识的课程。
本课程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制造到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全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训和实践项目等方式,全面掌握汽车制造与检修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 理解汽车制造与检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掌握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 熟悉常见的汽车故障及其排查方法; - 具备对汽车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技能; - 能够参与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 -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适应多样化工作环境。
3. 课程内容3.1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方面,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 汽车设计与开发流程: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上市的整个过程; - 汽车结构与材料:介绍汽车各部件的结构和常用材料;- 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 汽车电子技术:介绍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和电路原理; - 汽车安全与环保:了解汽车安全性能和环保要求。
3.2 汽车检修在汽车检修方面,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查:学习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 发动机检修与维护: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技巧; - 车辆底盘系统检修与维护: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的检修和维护;- 车身电气系统检修与维护:学习汽车电路图的阅读和故障排查方法。
3.3 实践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设置一系列实践项目,如: - 制造一辆小型模型汽车,从设计到组装; - 分析和解决一辆实际汽车的故障; - 参与一个真实的汽车制造项目,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汽车制造与检修相关的理论知识; - 实验实训:利用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进行汽车零部件的拆装和故障排查等实践操作; -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汽车制造与检修主修课程1. 引言汽车制造与检修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它涉及到汽车的生产、组装和维修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制造与检修主修课程的内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2. 汽车制造课程2.1 汽车结构设计在汽车制造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了对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为日后从事汽车制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 汽车材料与工艺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他们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选择标准,并学习相关工艺技术和设备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将能够掌握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的能力,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2.3 汽车电子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门课程将教授学生汽车电子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以及如何改进和优化汽车电子系统。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具备处理现代汽车电子问题的能力。
3. 汽车检修课程3.1 汽车维修与保养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常规保养和维修操作,包括更换零部件、调整发动机等。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将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与保养技术人员。
3.2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在现代汽车制造中,故障排除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这门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
学生将学习使用各种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将能够独立进行汽车故障排除,提高工作效率。
3.3 汽车安全与质量管理汽车安全和质量是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这门课程将培养学生对汽车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意识,并学习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课程简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汽车维修工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掌握汽车维修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实操技能,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需求,具备解决汽车故障和维修保养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英语2. 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原理•汽车底盘与悬挂系统原理•汽车传动与制动系统原理•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3. 专业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使用•汽车保养与养护•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汽车传动系统维修•汽车底盘与悬挂系统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电器与仪表维修•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汽车润滑与密封技术三、课程特色1.实践导向:本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每个专业课程都有配套的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能通过实操训练掌握汽车维修技能。
2.前沿内容:课程设置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涵盖了最新技术和趋势,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适应技术更新。
3.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本课程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等。
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企业等从事汽车维修与保养、故障诊断、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也可从事汽车维修与保养技术的研发和教学等工作。
五、总结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与维护技能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合理、前沿,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就业和行业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
汽车维修专业体化课程标准(doc 38页)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专业名称:汽车维修专业代码:0403-3、0403-4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一、培养目标(一)中级工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四、课程设置(一)一体化课程编号职业发展阶段(职业资格等级)一体化课程1中级新车检查2 汽车维护3 汽车发动机维修4 汽车底盘维修5 汽车电气维修6 汽车配件库存管理7高级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8 汽车底盘故障诊断排除9 汽车电气故障诊断排除10 汽车发动机总成大修11 汽车底盘总成大修12 汽车配件计划与采购(二)一体化课程描述课程名称1 新车检查教学安排第学期课时时间建议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新车在售出之前,进行车辆交付前车辆外观、性能等检查,确认新车是否符合汽车交付要求。
完成该项工作的过程是:按照制造厂家的要求,接受新车检查任务,完成车辆信息收集,准备相关的工具和表格,根据相应的表格内容,实施对应的项目检查,确认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填写表格并签字。
将完成的表格反馈给相关部门,工作过程中遵循现场工作管理规范。
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认识自己的工作环境,对整车有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特定型号的新车交接,具体的:1.能叙述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车间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理等规定。
2.能描述派工单中的工作任务及信息。
汽车维修专业简介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涉及汽车技术维护与保养的专业领域,旨在培养具有汽车维修技能和汽车结构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结构、原理、检测与维护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关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具备维修各种汽车的能力。
一、专业培养目标汽车维修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扎实的汽车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设计、原理和工作机理等方面的知识;2.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能够独立进行汽车故障检测与排除;3. 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工作要求;4.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
二、课程设置1.汽车结构与原理:学习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等部件的功能和作用;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ABS系统、空调系统等;3.汽车维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包括更换零部件、调试系统等;4.汽车维护保养:学习汽车日常保养和维护知识,包括机油更换、轮胎更换等常规维护项目。
三、就业方向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汽车维修行业、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汽车保险公司等相关领域。
毕业生可以从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护保养、汽车零部件销售等工作,也可以在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汽车生产、质检等工作。
四、发展前景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汽车维修技术是社会所需的重要技能之一,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薪资待遇优厚。
此外,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也将面临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领域,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训,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将具备丰富的汽车维修技术和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敲击的节奏,开始了一段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的意识流旅程。
一、专业规划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则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摇篮。
我们需要对这个专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明确其核心课程、实践环节和就业方向。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核心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汽车电气、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还要开设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
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技能。
同时,开展技能竞赛、实训项目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检测站、汽车保险公司等领域就业。
还可以自主创业,开设汽车维修店、汽车美容店等。
二、专业建设1.师资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应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积极性。
2.实验设施3.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三、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1.初级阶段毕业生在初级阶段,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等工作。
此阶段,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2.中级阶段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后,可以从事汽车维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此阶段,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
3.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可以担任汽车维修企业负责人、技术总监等职务。
此阶段,要注重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4.创业阶段具备丰富经验和资源后,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设汽车维修店、汽车美容店等。
此阶段,要注重市场调研、品牌建设等。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设置依据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是与汽车制造相关的专业,是汽车技术
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专业设置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培养目标确定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汽车工程技术、汽车
研发、品质管理、制造工艺规划等领域的一系列工作进行培养。
同时,培养目标还应符合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培养具备较强汽车维修
技术、车辆故障排除能力和现代汽车制造、维修装备操作技能的专门
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车辆结构设计、汽
车制造工艺、汽车试验及检测、汽车电子技术、车辆维修技术、车辆
电控技术、汽车先进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汽车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的课程。
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
通过实
践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汽车制造、维修等环节的具体
操作流程,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类课程、毕业实习等。
四、动态调整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因此需要进行
动态调整。
通过对当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确保专业毕业生符
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
综合来看,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设置依据主要体现在培养目
标的确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动态调整上。
同时,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汽车技术不断出现,该专业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
完善,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汽车工程技术人才,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课程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汽车构造与设计:学习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包括车身结构、底盘系统、传动系统等。
2. 汽车制造工艺学:学习汽车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方法,包括车身焊接、喷涂、装配等。
学生将了解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和技术。
3.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包括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和工具进行故障排查。
学生将学习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 汽车试验技术:学习汽车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车辆动力性能测试、悬挂系统试验、制动系统试验等。
学生将了解汽车试验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
5. 汽车电子技术: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
学生将学习汽车电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6.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学习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燃油经济性改进、尾气净化技术等。
学生将了解汽车节能与环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7. 汽车安全技术:学习汽车 passiflora 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
括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
学生将了解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日后在汽车制造、汽车维修和汽车试验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2024年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尊敬的学生:欢迎来到我们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专业将为您提供全面的汽车服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您成为具备汽车服务维修、故障诊断和汽车维护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下面是本专业2024年的培养方案详细说明:一、专业概况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维修技能和专业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将学习汽车维修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诊断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将了解汽车工程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本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专业,共设有以下主要课程:1.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学习汽车结构与原理,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培养修复汽车各类故障的能力。
2. 汽车电子技术学习汽车电子系统的原理和构成,了解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以及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子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
3. 汽车维修工艺与技术学习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汽车维护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汽车维护和管理能力。
5.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学习汽车售后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了解售后服务管理的要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客户管理能力。
6. 汽车工程管理与创新学习汽车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将开设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1. 实验课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习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和诊断的实习,让学生能够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一项与汽车服务工程相关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专业名称:汽车维修专业代码:0403-3、0403-4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一、培养目标〔一〕中级工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效劳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标准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效劳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治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依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能标准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级工综合职业能力1.能严格按照企业治理制度进行现场治理。
2.能依据工作需求收集、回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能依据故障现象,应用恰当方法,分析故障成因,制定维修方案。
4.能依据维修方案,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总成大修、验收等作业。
5.能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完成维修作业的组织、总结等工作。
6.能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并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一〕中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治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二〕高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装配、零配件治理与销售及汽车维修接待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
四、课程设置〔一〕一体化课程〔二〕一体化课程描述〔三〕学习任务设计〔案例〕1、中级层次的学习任务〔案例〕2、高级层次的学习任务〔案例〕五、指导性教学方案表〔一〕中级层次的指导性教学方案表一体化课程课时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新车检查100 100汽车维护260 260汽车发动机维修360 360汽车底盘维修360 360汽车电气维修360 360汽车配件库存治理60 选修讲明:1、各学校可依据教学条件适当调整每门课程的课时及细化每学期的课时安排,也可将一门课程分解到不同学期内执行。
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车辆工程专业是指培养有关汽车制造、维修、检测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专业。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以应对汽车工程领域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安排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安排中,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课程安排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汽车动力学、汽车结构与设计、汽车电子控制、车辆安全性能、汽车制造工艺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车辆运行原理、汽车构造和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汽车动力学、车辆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3. 实践课程安排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车辆工程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课程,如汽车维修实习、汽车检测与诊断实验、汽车设计与制造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学生可以亲身参与汽车制造和维修等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二、培养目标1. 理论基础掌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科知识。
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汽车运行原理、动力学、结构与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 实践操作能力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经历,他们可以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检测和制造等技术,能够解决汽车故障和质量问题。
3. 创新能力培养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汽车设计和制造等领域提出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工程的发展。
4. 团队合作精神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工程领域涉及多个学科交叉,学生需要与工程师、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等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5. 国际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
他们应了解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国际标准和技术,具备与国际同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中职汽车制造及检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中职汽车制造及检修专业是为培养适应汽车制造及检修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设立的专业。
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汽车制造及检修技能,具备适应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汽车制造及检修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中级技能人才。
二、培养目标1.具备基本的汽车制造及检修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汽车检修工具和设备;2.掌握汽车制造及检修的基本工艺及流程,能独立完成常见故障的诊断和修复;3.具备在汽车制造及检修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能够正确处理因公出现的问题和矛盾;4.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协同工作;5.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设置1.基础素质课程:政治、思想道德修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2.专业基础课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制造工程、汽车底盘技术、汽车空调技术、汽车电路与电器3.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实习、实训和实际项目实施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互动等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和模拟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项目实施:组织学生参与汽车制造及检修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实习安排1.安排学生在汽车制造及检修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时间为3-6个月;2.实习期间,学生要积极参与工作,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实习报告,并经导师评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教学实施方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是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的职业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在汽车行业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该项目的教学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从而设计出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项目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胜任汽车行业相关工作。
2.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维修相关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能够正确操作和维修汽车。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汽车行业的工作环境。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汽车行业概述: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
(2)汽车制造与结构:介绍汽车的制造过程和结构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3)汽车电子与控制: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方法。
(4)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汽车维修所需的常用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操培训。
2.专业课程(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学习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熟悉维修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
(2)汽车维修技术与操作:学习汽车维修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换油、更换零件等。
(3)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学习汽车电路原理和电气系统的组成,能够正确连接和维修电路。
(4)汽车机械传动系统:学习汽车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包括离合器、变速器等。
3.实践教学(1)实验实训: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汽车维修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汽车修理厂或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通过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与个人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中专汽车类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051700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维修
基本学制 3年
一、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汽车制造与检修的操作、营销与售后服务人员。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性能检测与诊断以及汽车营销、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职业能力要求
1.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掌握汽车制造基础知识,了解汽车生产工艺过程,正确使用汽车装配工具;
3.能进行汽车装配及维修;
4.能进行汽车性能检测、调试、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5.掌握机械设备、检测仪器、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解决加工制造或装配调试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
五、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汽车构造及应用、汽车装配工艺、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新技术等。
在校内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在相关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
六、专业(技能)方向
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营销、摩托车制造与维修、电动汽车制造与维修、拖拉机制造与维修
七、对应职业(岗位)
汽车修理工(6—06—01—02)、汽车(拖拉机)装配工(6—05—07—01)、汽车模型工(6—04—99—05)、汽车生产线操作调整工(6—06—01—04)、装配钳工(6—05—02—01)、摩托车调试修理工
八、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汽车修理工、汽车(拖拉机)装配工、汽车模型工、汽车生产线操作调整工、装配钳工
九、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十、课程设置
中专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
第二学年“成才教育”:开设《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考查科目▲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