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与技术教程--00-关于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624.50 KB
- 文档页数:12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教案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秘书学、书法学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实践课程。
(二)课程定位《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的器材和配件、摄影曝光、聚焦、构图、摄像机的操作、数码影像处理、视频剪辑等。
它是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三)课程设计思路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秘书学和书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
该课程是培养秘书及书法艺术家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单反相机、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图片摄影、摄像和数码影像处理的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摄影与摄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职业能力目标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
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针对职业要求,得出本课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照相机、摄像机参数的调整、照相机、摄像机实操技术、画面构图及光线的运用、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图片加工与视频合成。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光线和曝光控制1.1.理解光线与曝光之间的关系1.2.使用光线和曝光来创造不同的效果1.3.使用闪光灯和补光技术来增强照片的亮度和细节1.4.使用曝光补偿来解决光线不足或过度曝光的问题1.5.使用灰度卡和测光仪来确定正确的曝光设置2.構圖和選擇畫面2.1.了解構圖原則和基本構圖技巧2.2.使用线条、形状和模式来创造视觉吸引力2.3.通过选择合适的画面来讲述故事或表达感情2.4.使用前景元素和背景元素来增强照片的深度和立体感2.5.利用对角线和黄金比例来创建动态和平衡的构图效果3.镜头选择和焦距运用3.1.了解不同镜头类型的特点和用途3.2.利用广角镜头创造大场景效果3.3.利用长焦镜头拍摄远距离的主题3.4.使用镜头后转向效果来改变景深和透视3.5.利用特殊镜头来创造独特效果,如鱼眼镜头和偏焦镜头4.色彩与白平衡控制4.1.理解色彩对照片表达的重要性4.2.使用色彩对比和配色方案来创造视觉冲击力4.3.调整白平衡来准确还原场景的色彩4.4.使用滤镜来改变照片的色彩效果4.5.利用色彩理论和心理学原理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5.后期处理和图像编辑5.1.选择适当的后期处理软件和工具5.2.调整曝光、对比度和色彩平衡来优化图像5.3.去除噪点和修复图像的缺陷5.4.利用图层和蒙版功能来进行精确的调整和修饰5.5.导出和分享高质量的图像文件总结: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二)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指导,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掌握摄影领域中的高级概念和技术。
通过光线和曝光控制的理解,学习者能够优化照片的明暗效果;通过构图和选择画面的技巧,学习者能够创造视觉上吸引人的照片;镜头选择和焦距运用的知识使学习者能够选择最适合拍摄主题的镜头;色彩与白平衡控制的技巧使学习者能够准确还原场景的色彩;后期处理和图像编辑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优化和改进拍摄的图像。
掌握这些技术和技巧,学习者将能够更好地表达其摄影作品的创意和艺术价值,并提高自己在摄影界的竞争力。
01摄影基础知识Chapter摄影定义与分类摄影定义摄影分类摄影发展历史早期摄影摄影术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由尼普斯、达盖尔等人发明,经历了从银版摄影到湿版摄影的漫长过程。
现代摄影20世纪初,随着胶片的发明和相机的普及,摄影逐渐走向大众化,并出现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当代摄影当代摄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摄影的重要趋势。
摄影艺术特点瞬间性形象性纪实性创造性01020304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广告摄影科技摄影摄影应用领域02相机与镜头选择Chapter01020304可更换镜头,适合专业摄影,操作复杂但功能强大。
单反相机轻便小巧,便于携带,适合日常拍摄和旅行摄影。
微单相机独特的色彩和质感,适合复古和创意摄影。
胶片相机便携易用,功能日益强大,适合社交媒体和即时分享。
手机相机相机类型及特点镜头种类与功能固定焦距,画质清晰,适合人像和风景摄影。
焦距可调,方便构图,适合多种拍摄场景。
视角宽广,适合拍摄大场景和风景。
压缩景深,突出主体,适合拍摄人像和特写。
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相机镜头选购指南01020304确定拍摄需求关注性能指标考虑预算因素了解售后服务清洁镜头和感光元件防潮防霉避免碰撞和摩擦定期检查和更新固件相机维护与保养03曝光与对焦技巧Chapter曝光原理及影响因素曝光原理影响因素曝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线强弱、被摄物体反射率、相机感光度等。
在拍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曝光效果。
对焦方式及应用场景对焦方式应用场景曝光与对焦实战演练曝光实战对焦实战曝光与对焦问题解决方案曝光问题解决方案对焦问题解决方案04构图与用光技巧Chapter突出主题简洁明了平衡感实战应用了解自然光、人造光等不同光源的特性及适用场景。
光源类型光质与光比色彩与影调实战应用掌握软光、硬光等光质对画面的影响,以及光比的控制技巧。
运用光线塑造画面色彩与影调,营造特定氛围和情感。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Photograph theories and technique
(三)课程中文名称:摄影艺术与技术
(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工学院
(六)先行课程:应用美术、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制作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摄影技艺教程》,潘铎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摄影艺术》,周伯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4]《摄影艺术概论》,夏放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八)课程性质
《摄影艺术与技术》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
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九)教学目的
摄影艺术与技术主要包括摄影器材介绍和摄影作品创作两个部分内容。
学生掌握摄影器材的选择、使用和构思。
摄影艺术与技术创作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相机的正确曝光、景深,辅助器材的使用以及摄影用光、取景、构图等拍摄技巧。
(十)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基本知识和创作表现方法。
通过对优秀摄影作品的分析、讨论、剖析和讲解,增强学生独立拍摄能力,强化学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各种创作技法的意识。
(十一)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01摄影摄像技术概述Chapter摄影与摄像的定义与区别摄影摄像摄像技术发展从早期的模拟摄像到数字摄像的转变,摄像技术不断提升,为影视制作、新闻报道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早期摄影技术包括尼普斯在1826年发明的“日光蚀刻法”、达盖尔在1839年发明的银版摄影术等早期摄影方法,这些技术为现代摄影奠定了基础。
胶片摄影时代20世纪初至中期,胶片摄影逐渐普及并成为主流摄影方式。
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胶片相机相继问世,满足了不同拍摄需求。
数码摄影时代20世纪末期至今,数码摄影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渐取代胶片摄影。
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的普及使得摄影更加便捷和高效。
艺术创作新闻报道商业广告科学研究02摄影摄像设备基础知识Chapter照相机类型及选购要点照相机类型选购要点镜头种类与选用技巧镜头种类选用技巧根据需要拍摄的场景和对象选择合适的镜头,考虑焦距、光圈大小、畸变等因素。
摄像机类型及选购指南摄像机类型选购指南存储设备与后期处理硬件存储设备后期处理硬件03拍摄技巧与构图方法Chapter光线方向光线质感曝光控制030201光线运用与曝光控制技巧色彩搭配与影调处理手法色彩三要素色彩对比与和谐影调处理构图原则及实战应用举例构图基本原则实战应用举例构图创新思路人像、风景等题材拍摄要点风景摄影人像摄影选取合适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运用光线和色彩表现风景的美感。
其他题材04视频拍摄与编辑技术Chapter视频格式与分辨率选择常见视频格式MP4、AVI、MOV等,了解各格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分辨率选择根据拍摄需求和设备性能,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如1080p、4K等。
帧率与码率设置理解帧率和码率对视频质量的影响,进行合理设置。
1 2 3三脚架与稳定器使用运动镜头拍摄技巧镜头语言与构图画面稳定与运动轨迹设计音频采集与处理技术音频设备选择01音频采集技巧02噪音消除与音频增强0301020304常见视频剪辑软件视频剪辑流程演示软件界面与工具介绍高级技巧与实例分析视频剪辑软件简介及操作演示05专题实战:不同类型摄影摄像作品欣赏与解析Chapter自然风光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强调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摄影艺上课教案
摄影艺术上课教案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摄影技能。
教学内容
1. 摄影艺术的介绍
- 介绍摄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 探讨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 摄影器材及使用技巧
- 介绍不同类型的相机和镜头
- 解释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
- 讲解摄影技巧,如对焦、曝光、构图等
3. 摄影主题和风格
-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摄影主题,如人物、风景、建筑等
- 分析不同摄影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4. 后期处理和展示
- 介绍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和技巧
-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和展示摄影作品
教学方法
1. 讲授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摄影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摄影练,加深他们对摄影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互相研究和评价。
4. 作品展示:组织摄影作品展览或线上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考核方式
1. 学生摄影作品评估:根据学生的摄影作品质量和创造力进行
评估。
2. 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合作精神。
参考资源
- 《摄影艺术导论》
- 《摄影技巧与实践》
- 互联网上的摄影教学资源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该课程,学生们能够掌握
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祝教学成功!。
摄影技艺教程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融合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摄影技艺。
下面将从构图、光影、色彩、镜头使用和后期处理等方面总结摄影技艺的知识点。
一、构图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构图包括主题选择、物件摆放、视角选择等方面。
1.主题选择拍摄前需要明确自己的拍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开展构图工作。
不同的主题需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如风景、人物、静物等。
2.物件摆放在构图时,需要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个重要位置,如黄金分割点、对称位置或者留白位置。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3.视角选择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不同的视角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如拍摄低角度会突出主体的高大和威严,而拍摄高角度会使主体显得渺小和脆弱。
二、光影光影是摄影中的灵魂,它们可以赋予照片生动的立体感和情感表达。
1.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是最原始和最具有魅力的光源,它可以提供自然而柔和的光影效果。
而人工光则更加灵活和多变,可以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和强度来营造出各种照明效果。
2.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决定了照片的明暗和立体感。
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如侧光可以突出立体感和纹理,逆光可以营造出剪影效果。
3.光线的温度光线的温度可以决定照片的色调和氛围。
不同的光线温度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暖光会使画面更加温暖和柔和,冷光则会使画面更加冷静和清爽。
三、色彩色彩是摄影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氛围。
1.色彩搭配在进行摄影时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不同的色彩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冷暖色调的搭配会产生对比强烈的效果,而同色调的搭配会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
2.色彩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会影响到照片的整体氛围和色彩表现。
饱和度偏高的照片会更加艳丽和生动,而饱和度偏低的照片会更加柔和和深沉。
3.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以提高照片的层次感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摄影技巧与摄影艺术教程(经典实用版)摄影技巧与摄影艺术教程 (经典实用版)一、摄影技巧·如何拍摄日全食·人像摄影实拍技法·逆光下风光摄影拍摄技巧·全景摄影入门攻略·写实与写意——色调的表现力·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三)·摄影艺术中的静与动·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二)·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一)·夜幕中如何记录璀璨夜景·如何拍好夏日娇嫩荷花·如何拍出诗意朦胧雨中美景·摄影须知12条经典摄影技巧·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二)·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一)·户外摄影的十大禁忌·解码T台拍摄技巧·如何抓拍宠物憨态可掬模样·解密弱光下体育摄影技巧·如何拍摄小物品·商业摄影中各式用光小技巧·怎样拍日出日落·摄影艺术中的特写镜头·专家支招新闻摄影秘籍·利用奇妙阴影让摄影作品出彩·看懂直方图让曝光达到完美·如何扫清用光障碍·经典人像大片拍摄解密·风光摄影11则大法·怎样拍人不做作·如何掌握生活中精彩瞬间·巧用DC连拍捕捉精彩画面·《儿童摄影手册》书内容精选·《人像摄影必备器材及技术》书内容精选·《数码人像摄影教程》书内容精选·《实战精通DSLR拍摄技巧》书内容精选·《PS色彩构成与应用》书内容精选·《人像摄影用光指南》书内容精选·《美国摄影用光教程》书内容精选·《数码摄影工坊微距篇》书内容精选·《数码摄影入门与解析》书内容精选·《数码摄影工坊—曝光》书内容精选·拍摄点光源照亮的建筑物·拍摄更好的儿童照片·夜晚城市扫街必备知识·拍摄游乐场的多彩灯光·对夜景进行测光的技巧·夜间利用现有光线进行·水滴的拍摄方法·拍摄专题小品技巧·-随拍街头即景·公园拾趣的学问·和谐的动物小品·生动的花卉小品·表现物品的质感·追求光影的效果·环境光与现场光混合·拍摄飞行的昆虫·拍摄深色皮肤的模特·搭建昆虫工作室·棚拍中强聚光的应用·反光板与背景光应用·昆虫的拍摄技巧·附加光源使用技巧·观察脸部关键三角区·如何正确为肖像用光·外拍闪光装置选择·室外闪光补光技巧·把握你周围的光线·室外寻找合适的光·色彩中的冷暖调整·图像色彩冷暖对比·网页配色技巧练习·无聊题材中提炼经典·色彩里的色相对比·确定照片颜色白平衡·明度九宫格训练·制作个性化相片及色感·色彩里的明度对比·关于颜色的对比·发挥镜头优势·拍摄孩子时的用光技巧·根据意图配镜头·影室内灯光的运用法则·最复杂的多灯照明技巧·原始照片的后期再创造·灯人像照明技巧解析·道具制作与模特的选择·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数码人像摄影-主要光线的认识和应用·图形格式优劣·拍摄时光比色温的概念·精准的测光·拍摄时光线的投射方向·图像记录格式·拍摄时用光控制因素·画幅的因素·宠物摄影实战(下)·宠物摄影实战(上)·人像摄影闪灯照明法·人像摄影自然光照明法·人像摄影深色皮肤美丽照明法·人像摄影美丽照明法·人像摄影照明技术·色彩空间最大化(上)·数码技术新摄影创作方式·冰天雪地摄影必备技巧全收录·隐蔽拍摄与活动拍摄·环境人像拍摄·儿童摄影的技巧·商务摄影的技巧·动作和体育摄影·黑白照的技巧·如何拍摄建筑·夜景构图·构图的作用——雪景更加秀美·利用构图和取景使草原的线和色彩最美·人物摄影特写和大特写·人物摄影近景构图法·人物摄影中近景构图·人物摄影中景构图法·人物摄影全景构图法·人物摄影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下)·人物摄影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中)·人物摄影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上)·汽车运动拍摄技巧·体育摄影小技巧·儿童摄影技巧(下)·儿童摄影技巧(上)·拍摄婚礼技巧·初学数码相机照相室摄影·教您如何锻炼您的镜头感·专业花卉摄影技巧(下)·专业花卉摄影技巧(上)·侧光和逆光以及人为光·室内拍摄用光技巧·内置和离机闪光灯的使用小技巧·教你使用反光板拍出更美的片·光的运用·五种自然环境气氛下的拍摄要诀·光线在景物上的效果·景物中动态的掌握·风光摄影中景和后景的运用·风光摄影构图手法的六个原则·风光摄影的形式感·风光摄影的表现手法·微距拍摄珠宝技巧揭秘·广告摄影小技巧·构图·空间比例尺·透射物体的拍摄·旅行摄影小技巧·首饰拍摄技巧·单灯布光技法·影棚布光技巧·测光小技巧·利用闪光灯提高照片质量·细数微距摄影中的N种武器·拍摄雨景的方法与技巧·春季出游外拍摄影完全手册·镜头标识的含义(尼康篇)·七招搞定微距、花卉摄影·拍花五大用光秘籍·怎样利用景深拍摄?·如何拍好风光摄影·在自然光下实现你的超级微距·构图笔记――主题与主体·构图笔记――细微之处·花卉摄影·夜景摄影·提高照片质量的十个方法·三种快门速度在动态摄影中的应用·足球比赛拍摄·如何用理光R1拍夜景·数码外拍功略―打装版·数码外拍功略―周末轻松版·摄影中的“拼凑”事件·数码相机的曝光与分区曝光法的应用·关于数码相机光圈与景深问题的思考·影室拍摄实例――简单布光·商业人像摄影·外拍活动的模特化妆·人像摄影模特化妆要诀·构图笔记―不要漠视平淡·用好增焦距镜的五个问题·不同脸型的化妆技巧·室内人像摄影用光技巧·拍摄月亮的体会·外拍人像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摄影构图体会·微距摄影·怎样营造粗颗粒影像效果·拍摄日出日落的体会·如何把太阳拍大·线条的运用·prefer的摄影入门讲座·拍夜景的技巧和设置·数码相机拍摄彗星指南·5月-拍摄彗星的最佳时机·花卉摄影·用光与控光·天空阴暗时如何拍照·摄影的艺术修养·摄影爱好入门·摄影记者须具备的六种素质·雪景的拍摄·浅释摄影与测光·拍摄雕塑造像·了解光的特性·摄影的技术法则与艺术法则·人像摄影·拍摄山景二、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1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2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3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4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5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6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7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8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09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0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1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2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3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4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5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6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7经典摄影艺术视频教程18分享。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视广告等方面的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
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由于《摄影、摄像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课时)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2.摄影的特性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4.摄影的分类第一章:光学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3、附件第三节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1、自动测光和曝光2、自动对焦第四节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1、照相机的使用2、照相机的维护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课时)第一节感光材料构造第二节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第三节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第四节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第五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第三章:数码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数字照相机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第二节数字摄影系统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3、数字影像的处理4、数字影像的输出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实验二(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第三周)第四章:摄影曝光(4课时)第一节曝光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影响曝光的因素第三节测光表第四节闪光灯、滤光镜第五章彩色摄影第一节光与色第二节彩色片的拍摄要求实验三(4课时)了解照相机的曝光知识掌握摄影的正确曝光(第四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第一节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1、自然光2、人工光第二节光的作用及运用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2、光的特征和运用实验四(4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第五周)第七章摄影用光(4课时)第三节画面的影调1、影调2、处理影调的原则3、影调的调控实验五(4课时)摄影各种不同影调的摄影作品(第六、七周)第八章:摄影构图(8课时)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1、构图的原则2、构图的要求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1、拍摄距离与角度2、横竖画面的决定3、画面的结构中心4、突出主体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1、多样统一与照应2、均衡3、对比4、反复与渐变实验六(8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第八周)第九章摄影实践(2课时)第一节艺术摄影1、人物摄影2、风光摄影3、静物摄影第二节新闻摄影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3、新闻采访4、新闻照片的体裁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第三节应用摄影1、广告摄影2、科技摄影实验七(6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摄像部分:(第九周)绪论二摄像艺术概论(2课时)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摄影技艺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摄影技艺教程课程编号:12412106总学时:54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摄影技艺教程是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
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初步具备摄影创作的能力。
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摄影器材构造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包括镜头、相机、胶卷、测光装置、闪光灯、滤镜的构造、原理和选择与使用方法。
掌握数码相机、底片扫描仪、喷墨打印机等数字图像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使方法。
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和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能作到:1.较熟练地选择和运用摄影器材,利用相关的性能和参数满足摄影创作的需求。
2.熟练操作数字图象处理设备,能运用Potoshop软件按需要处理数字图像。
3.应用摄影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拍摄作品,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创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镜头第一节透镜与加膜第二节焦距与口径第三节镜头的选择第四节镜头的像差本章要求掌握镜头的焦距与口径的含义和参数应用,掌握镜头的选择方法。
了解镜头的加膜技术和像差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相机第一节相机的主要装置第二节相机的自动化第三节相机的选择第四节相机使用常识本章要求掌握相机的选择依据和使用常识。
了解相机自动化的功能。
第三章胶卷第一节彩色胶卷的选择第二节黑白胶卷的选择第三节胶卷的照相性能第四节胶卷的使用常识本章要求掌握黑白、彩色胶卷的选择依据,掌握胶卷的照相性能参数。
了解胶卷的使用常识。
第四章曝光与测光第一节正确认识曝光第二节曝光量估计第三节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第四节独立式测光表本章要求掌握曝光的基本概念,掌握测光表和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掌握曝光量估计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景深与超焦距第一节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第二节景深第三节超焦距本章要求掌握景深的概念和控制方法,掌握超焦距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摄影技术课程编号:1202121B2学时/学分:48/3 课程类别/性质:通识/必修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一、课程目标与定位摄影技术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掌握使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技巧。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可选填)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透镜的种类。
理解镜头镀膜的作用。
理解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了解镜头的种类,合理选择使用镜头。
理解镜头存在的各种像差及其原因。
2.理解光圈系数和光圈的作用。
理解快门的种类和作用。
理解四种自动曝光模式。
了解135相机各自的特点。
了解单镜头反光相机与取景器式相机各自的特点。
掌握检查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聚焦装置、测光系统等的方法。
掌握使用和维护相机的正确方法。
3.理解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各自的用途和优缺点。
理解日光型与灯光型胶片各自的使用条件。
理解低速片与高速片在照相性能上的区别。
理解高速片的用途。
了解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的含义和用途。
理解胶片的感光度、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像力、灰雾度、保存性等概念。
了解DX胶卷的含义。
掌握正确使用胶卷的方法。
4.理解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理解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掌握室外曝光量和室内曝光量的估计方法。
理解“宁多勿少”原则。
理解反射式测光原理。
理解平均、偏重、部分测光、点测光。
了解外测光、TTL测光、TTL-OTF测光与TTF测光。
掌握测光系统的使用技巧。
理解EV值的含义与用途。
5.理解电子闪光灯的基本原理和发光特性。
了解电子闪光灯的各种类型。
手动闪光曝光的基本方法;理解同步的含义与运用;理解闪光指数的含义与运用。
了解通用型自动闪光灯的原理与特点;掌握闪光摄影的各种技艺方法。
摄像技术与艺术学⽣⽤课件(全)..第⼀章摄像机的使⽤第⼀节彩⾊摄像机的操作⼀、彩⾊摄像机的构成及作⽤㈠镜头1.聚焦功能(⼿动聚焦、⾃动聚焦)⑴.聚焦的⼀般⽅法⽤长焦距镜头拍摄景物的特写图像,并调整镜头的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短于此焦距的镜头拍摄,⽆须再聚焦,画⾯将都是清晰的。
⑵.景深:景物在像平⾯上形成较清晰的像所对应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景深与下列因素有关:a.与焦距长短有关b.与光圈⼤⼩有关c.与物距长短有关⑶.聚焦的其它⽅法①预先定好⽬标聚焦法②固定距离聚焦法③增加景深④跟焦法:不断根据被摄主体的移动⽽随时调整聚焦环,使焦点始终聚在被摄体上,保持被摄体清晰。
⑤移焦法:当被摄体与摄像机都固定时,将画⾯上表现的重点物体进⾏虚实变化,把前景实、后景虚变换成前景虚、后景实,或反之。
注意: 使⽤跟焦、移焦某些情况下不宜使⽤⾃动聚焦(家⽤级具备)。
2.变焦功能长焦距镜头:放⼤倍率⼤、视⾓⼩、景深⼩、压缩空间(纵深⽅向拍摄对象运动速度慢,横向运动速度快)。
短焦距镜头:放⼤倍率⼩、视⾓⼤、景深⼤、放⼤空间(纵深⽅向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快,横向运动速度慢) 。
中焦距镜头:正常效果。
(标准镜头)3.光圈功能⾃动光圈调节⼿动光圈调节(可使⽤斑马纹ZEBRA作为参考标准)暂时⾃动光圈调节注:在⼿动光圈调节模式状态下,使⽤斑马纹作为光圈调节时的参考标准,可将ZEBRA(斑马纹)开关置于ON。
在寻像器屏幕上,那些明暗度相当于65%~75%录像输出⽔平的部分将附有斑马纹。
拍摄时,⼿动调节光圈,使斑马纹显⽰在景物的最重要部分。
利⽤摄像机光圈控制曝光的⽅法:摄像机内部装有TTL内测光系统(可控制摄像机正确曝光,⾃动调整光圈⼤⼩——⾃动光圈装置),它所测量的是景物亮度范围的平均值。
⑴. 摄像机⾃动光圈的应⽤①当景物亮度分布较为均匀(阴天、⾬天、顺光环境等)②当景物的亮度范围不是很⼤(⼩景别画⾯)③当画⾯中的主体不⼗分突出(⼤景别画⾯)⑵.摄像机⼿动光圈的应⽤⼿动光圈适合于⼀切场合,下列情况不能⽤⾃动光圈,只能⽤⼿动光圈:①景物的亮度分布不均匀(⼤⾯积的亮暗对⽐)②景物的亮度范围过⼤(逆光采访—室内窗前的⼈)③特殊的运动镜头从暗(亮)处摇到亮(暗)处从暗(亮)处跟拍到亮(暗)处明暗有变化的⼤场⾯横移④特殊的照明场合从追光灯拉出⼤画⾯镜头,周围有荧光棒;新闻发布会,有摄影记者的闪光灯;拍烛光,拍矿井(矿灯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