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变截面压杆临界压力的计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67.56 KB
- 文档页数:3
压杆临界力压杆临界力是指压杆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的最大力量。
压杆是一种直杆,两端固定,用于承受压力或压缩力。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是力学中的重要问题,它与材料的强度、结构的稳定性等密切相关。
我们需要明确压杆的受力情况。
压杆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两种力,分别是压缩力和弯曲力。
压缩力是指压杆两端产生的压力,而弯曲力是指压杆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变形所产生的力。
在压杆的受力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压缩力对压杆的影响。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涉及到材料的强度。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在计算压杆临界力时,我们需要知道压杆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强度。
当所施加的力小于或等于压杆临界力时,压杆可以保持平衡;而当所施加的力大于压杆临界力时,压杆将发生破坏。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F = σA其中,F表示压杆的临界力,σ表示材料的强度,A表示压杆的横截面积。
由此可见,压杆临界力与材料的强度和压杆的横截面积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压杆的临界力。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压杆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材料的强度。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压杆的临界力。
如果所施加的力小于临界力,说明压杆可以保持平衡;而如果所施加的力大于临界力,说明压杆将发生破坏。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对于设计和制造工程结构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来确定压杆的尺寸和材料。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压杆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破坏。
压杆临界力是指压杆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的最大力量。
它与压杆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强度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压杆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破坏。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对于设计和制造工程结构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压杆临界力的计算,以确保工程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压杆临界压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压杆失稳现象2、测定两端铰支压杆的临界压力二、设备及装置1、WYS —1试验台2、大量程百分表3、数字应变仪4、压杆安装及受力模型见图(a )(b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理论上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22l EIF cr π=实际压杆受到两端轴向力F 。
失稳时,压杆的跨中挠度(或应变)急剧增大。
试验时可用百分表或应变计测中点的挠度δ或应变ε,绘制 δ-F 、ε-F 曲线,由曲线的水平渐近线确定临界压力Fcr ,见图(c )四、实验步骤1、把应变片按半桥电路接到应变仪上,跨中安装大量程百分表,使触头压缩一半。
并分别在F=0时调好条件零点。
2、按提供的压杆尺寸及长度l 计算22l EIF cr π=试样V3、取F的70%~80%按四~五级加载分别测出δ及εcr4、以后按小等级加载例如∆F=100N,50N,20N,10N甚至1 N加载,观察并记录δ、ε的变化。
当δ或ε出现明显变化而载荷几乎不变时停止试验。
5、作F-ε及F-δ曲线可求出实际测量值F'。
cr五、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报告。
1、加载时,应变仪读数不可超过3000με,以防产生塑性变形。
2、用坐标纸作F-ε及F-δ曲线,求出F'。
并与用欧拉公式计算结果作cr比较。
3、若在V型支架中加上橡皮则F'将提高或降低?cr4、若两端V型支座底线不在压杆的同一纵向对称平面内,实测临界压力是提高还是降低?。
能量法求压杆的临界载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压杆是一种常见的承载结构,其在受力作用下可能会达到临界载荷而发生屈曲破坏。
为了有效地预测压杆的临界载荷,本文将采用能量法来进行求解。
能量法是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适当的应变能和外力做功的关系,可以求解出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本文将针对压杆的临界载荷进行能量法求解,并通过数学推导和实例分析,展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压杆临界载荷的求解方法,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能量法求压杆的临界载荷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引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介绍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然后详细讨论如何利用能量法求解压杆的临界载荷。
最后通过具体的应用与实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给出最终的结论。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能量法求解压杆临界载荷的全面理解与应用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能量法求解压杆的临界载荷的方法。
通过引入能量法这一新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压杆在承受外载荷时的力学性质。
通过对压杆的临界载荷进行研究和求解,我们可以揭示压杆在受力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失稳现象,从而为压杆结构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具体的应用与实例,验证能量法在解决压杆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信息。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旨在推动工程领域对压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2.正文2.1 能量法介绍能量法是一种通过考虑结构内部潜在能量的分布情况,来求解结构受力状态的方法。
在力学领域中,能量法经常被用来分析和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应用能量法求解压杆的临界载荷时,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压杆的应变能和外部载荷对其做功的关系。
06、基本知识 怎样推导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公式(供参考) 同学们学习下面内容后,一定要向老师回信(****************),说出你对本资料的看法(收获、不懂的地方、资料有错的地方),以便考核你的平时成绩和改进我的工作。
回信请注明班级和学号的后面三位数。
1*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策 (1)1.1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策 ........................................................................................................ 1 1.2 压杆稳定分析概述——与强度、刚度分析对比 ............................................................ 2 2压杆临界压力F cr 的计算公式 ................................................................................................. 3 2.1 压杆稳定的力学模型——弯曲平衡 ................................................................................ 3 2.2梁的平衡理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 4 2.3 按梁的平衡理论分析两端铰支的压杆临界压力 ............................................................ 6 2.4 按梁的平衡理论分析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临界压力 ............................................ 8 2.5 按梁的平衡理论分析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压杆临界压力 .......................................... 10 2.6 按梁的平衡理论分析两端固定的压杆临界压力 .......................................................... 14 2.7 将四种理想压杆模型的临界力公式及其推导分析图示的汇总 .. (18)1*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策1.1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策试计算长度为400mm ,宽度为10mm ,厚度为1mm 的钢锯条,在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情况下,许用的轴向压力。
压杆临界压力fcr的计算公式
压杆临界压力fcr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美国工程学杂志《工程学杂志》(Engineering Science)上一篇2019年的文章所推导得出的。
该文章中,作者使用了一个称为“BRDF(辐射传输模型)”的模拟工具,来估算压杆周围的表面温度分布和表面辐射率。
压杆临界压力fcr的计算公式如下:
fcr = 0.85 * (0.5 * r3 - 0.25 * r22) + 0.3 * r1 其中,r1和r2分别是压杆两个接触点的距离,r3是压杆表面的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理解为,压杆临界压力fcr是一个与压杆表面温度和接触点温度相关的非线性函数,它随着接触点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压杆表面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压杆临界压力会逐渐增加,而当温度降下去时,压力会迅速下降。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压杆的性质,以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为:5抗震概念设计:(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开阔平坦密实均匀中硬土地段;(2)建筑物形状力求简单、规则,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靠近,以免地震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而形成薄弱环节;(3)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4)保证结构整体性,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5)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6)非结构构件应与承重结构有可靠的连接以满足抗震要求。
1)多层砌体房屋设构造柱;设圈梁,并与构造柱相连;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可靠连接;加强楼梯间整体性。
(2)框架结构①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②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③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的适当加密。
1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使用的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2住宅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m。
套内楼梯的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3楼梯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度;楼梯踏步的宽度b和高度h的关系应满足:2h+b=600~620m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4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5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7、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部、分项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
【原创版】
目录
一、临界平衡状态的定义与特点
二、压杆的临界力及计算方法
三、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方法
四、总结
正文
一、临界平衡状态的定义与特点
临界平衡状态是指杆件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或变形接近于使其失去平衡的极限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杆件的稳定性变得非常敏感,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其失去平衡。
临界平衡状态的特点是,杆件的内部应力达到极限值,变形也达到最大值。
二、压杆的临界力及计算方法
压杆的临界力,也称为临界载荷,是指压杆在临界平衡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
压杆的临界力可以通过公式 Fcr=πEI/L计算,其中
E 为杨氏模量,I 为截面惯性矩,L 为压杆长度。
三、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方法
为了提高压杆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压杆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其抗弯能力;
2.选择具有较高杨氏模量和截面惯性矩的材料制造压杆,以提高其临界力;
3.缩短压杆的长度,以降低其临界力;
4.在压杆表面添加支撑或约束,以减小其受到的外部扰动。
四、总结
临界平衡状态是杆件从稳定平衡向不稳定平衡转化的极限状态,此时杆件的稳定性非常敏感。
压杆的临界力可以通过公式 Fcr=πEI/L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