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30
书籍装帧设计授课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一定的书籍装帧设计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书籍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书籍装帧设计概述1.1 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义1.2 书籍装帧设计的作用1.3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书籍装帧设计原则2.1 整体性原则2.2 美观性原则2.3 功能性原则2.4 经济性原则第三章:书籍装帧设计要素3.1 文字设计3.2 图形设计3.3 色彩设计3.4 版式设计第四章:书籍装帧设计流程4.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4.2 设计草图与方案制定4.3 设计实施与修正4.4 设计完成与评价第五章: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分析5.1 国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2 国际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案例5.3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书籍装帧设计作业。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析作品,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设计草图、方案制定、作品完成等。
3. 期末考核: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国内外优秀书籍装帧设计教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
3. 软件工具: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像处理软件。
4. 实践材料:提供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基本绘画和制作工具。
六、教学安排课时: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七、课程作业与练习1. 作业:每节课布置相关主题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完成。
2. 练习: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书籍装帧设计项目,包括封面、腰封、环衬、内文等。
书籍装帧第一章概述读者读书,读的是上架后的书,一本平装的或精装的硬封面的书,是一个有形的、握得住的物体。
这个意义上的书籍不是作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的,它是经过设计、排版、印刷和装订等等工序制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有了作者写的内容,还要继之以适当的物质形式才会有完整的可供阅读的书籍出现。
所谓的书籍装帧设计,就是经过艺术设计赋予书籍一个恰当的形式,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一本书所以形成的全部因素,即护封、封面、扉页、环衬、书脊、插图、板式、字体、开本、精装材料、油墨、印刷方式、装订方式等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
1 起源●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了文字的物质载体-----书籍。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商代。
●我国文字逐渐经历了甲骨文向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书籍的形式也逐趋完善。
从早期的龟甲、兽骨,到把文字刻在陶器、石器、青铜器、石碑上,再到把文字写在竹简上,将竹简一片一片编连在一起,称为“简策”这种把竹简编连起来的装订方式,是早期书籍装帧的较完整形式,已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
此后,书籍装帧的形式更加丰富,竹、木板、缣帛(jian bo)等都作为书籍的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采用的装订方式也不同,如卷轴装、散页装、背包装、蝴蝶装、折页装、线装等等。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代的埃及人就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书。
古代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板上,再把黏土板放在火上烧制成书,由于泥板不能装订,故书都是散开的,像泥瓦一样。
●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明,米诺亚文明受古埃及人的影响很深。
埃及人使用莎(suo)草纸进行书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书写材料也以莎草纸为主。
2 发展●书籍装帧的发展与印刷术密切相关。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对书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东汉时期纸的发明,使书籍有了纸质的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一章书刊装帧设计概述第一节装帧设计的作用与范围一、装帧设计的概念“装帧设计”在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述:书籍设计Book Design或书籍装帧设计Book Binding Design;视觉艺术Visual Art;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有人把它并入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范畴;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 Publishing;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
在汉语里,装帧的“帧”,本意是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帧”就是“幅”的意思。
如今人们对“装帧”的解释已转化为对书刊进行美化打扮的意思。
书刊装帧设计,是从书芯到外观一系列的设计,把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特色与宜人的感性形式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书刊的整体视觉形象,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二、装帧设计的作用1.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装帧设计的影响贯穿于读者阅读的全过程。
2.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
装帧设计的重要作用是体现编辑编排思想,因为装帧设计不仅是把作者的稿件如实地编排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版面编排的先后、主次、标题的大小等设计者对稿件内容作出的直接评价,来揭示书刊的内容和基本精神。
3.保护和美化书刊。
每一种书籍和期刊都是从一叠文稿演变为一本印刷而成的出版物的。
装帧设计者需要把文字、图片等原材料进行设计编排,然后经过制版、印刷和装订等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完整的书刊。
经过装帧,可以使散页成册,可以保护和美化书刊。
三、书刊装帧设计的范围1.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①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②外观部分的设计。
③书芯内页的图文版式编排。
④辅文的设计。
⑤插图的绘制。
⑥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⑦材质的选择与应用。
2.期刊装帧设计的范围各种期刊有以下共同之处:①内容杂多,文章形式多样。
②一本期刊里的文章往往是许多作者撰述的。
③期刊是一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一般多为平装。
上述三点就是期刊区别于书籍的重要标志。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大全五篇)第一篇:《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Book Design)课程代码:1D12983 学分:3.0 总学时数:48 理论时数:12 实践时数:36 先修课程:图形设计;文字版面设计;设计表现;印刷工艺开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必修 2.目的与任务: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理论的学习,以及具体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明确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一般规律、特点与设计创作方法;初步掌握书籍装帧的相关工艺知识,并在设计中自觉的运用。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书籍装帧设计也是平面设计中较为综合的一个设计门类。
根据这一特点,课程必须加强书籍装帧设计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认识,设计课题的内容要求真实,并且要结合相关的技术知识(如印刷工艺)进行综合设计的训练,以锻炼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1章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书籍装帧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了解书籍装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书籍装帧的起源; 2.书籍装帧的发展;3.近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近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难点:书籍装帧的发展的脉络和各时期的特征。
第2章书籍装帧工艺、材料与设计第二篇:《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0410300 中文名称:书籍装帧设计英文名称:Binding and Layout Design for Books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平面方向)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开课时间:第5学期总学时:60学时总学分:3学分二、课程简介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选修课程。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的成型设计,起着美化保护书籍的作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第一章传统书籍形态沿革1.龟甲、兽骨编缀成册是世界上最早的装订形式,产生于殷商时代,持续使用到西周,大约有3000多年历史。
2.书籍装订材料进化为竹和木,书籍形态便出现了“简策”,竹木简策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沿用到公元4世纪,其连接材料先是动物皮条和藤条,后又用麻、丝捻成的绳。
用动物皮条和藤条连接书籍称“韦编”;用丝麻绳连接称“丝编”。
用竹木片刻写的书(先是刻字,后有了墨和笔就改为写字)称为竹木简。
将刻写后的简,依顺序编排扎缀起来成为一束,即称策——简策。
简相当于现在的“册”。
3.简策装连接方法是将竹木或木片编排扎缀成策即竹木简策。
4.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简并行使用。
与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用于书写短文、书信。
用木板刻写的书称为“版牍”,一块木板制书时称“版”,刻写文字后的称“牍”。
一尺见方(一平方尺)的牍称“方”。
在牍上面刻写较短的文章和极少的字称为版牍。
5.青铜器书,除了用甲骨刻写文字记事的书以外,商代后期又出现了在青铜器上铭刻文字的书。
6.考古最早的石头书,有秦国的石鼓书。
因为刻石的形状像石鼓,故得名石鼓书。
7.1898年,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埃及特洛伊古城金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了纸莎草纸,这种纸与中国用树皮和麻布做原料来制造的纸完全不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文献,现存有数十万张之多。
纸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迄今为止,最长的纸草卷长达40.5米。
8.册子本,或称折叠精装书,源于西方。
9.“卷”形式是“策”形式的演变,只不过材质不同而已,是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装帧形式,卷配上轴就叫卷轴装。
10.轴为圆柱形,用卷粘裹起来,作为卷的轴心其作用是支撑卷,使其挺括、平整,便于阅读和保存。
轴被卷粘括后,其两端露在外面,称“轴头”。
11.梵夹装是佛经的一种装帧形式,是仿照梵文贝叶(同页)经的形式,将纸裁成长条,两面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