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中国二00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十一日在北京举行,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共同获得。

今年八十四岁的谷超豪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谷超豪早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是苏步青教授所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途径。

一九七四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二00二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几十年来,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

孙家栋院士一九二九年四月出生,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航天部副部长,航天航空部副部长等,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

孙家栋是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一九九九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孙家栋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三个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三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他担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二0二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问题。

五十年来,倾注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孙家栋院士,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现在还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完)

位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届获奖者籍贯

16位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届获奖者籍贯、院校等分析 一、校友统计: 北京大学4人: 王选、黄昆、王忠诚、吴征镒 清华大学4人: 王永志、金怡濂、吴征镒、叶笃正 交通交大2人: 徐光宪、吴文俊 中央大学2人: 闵恩泽、刘东生 浙江大学2人: 谷超豪、叶笃正 南开大学1人: 刘东生 哈工大1人: 孙家栋 同济大学1人: 吴孟超 山东农学院1人: 李振声 西南农学院1人: 袁隆平 其中吴征镒、叶笃正、刘东生三人分别列入两所大学。 二、籍贯统计: 辽宁: 孙家栋、刘东生、王永志 山东: 王忠诚、李振声 浙江: 谷超豪、徐光宪 北京: 黄昆、袁隆平 上海: 王选、吴文俊 天津: 叶笃正、金怡濂 江西: 吴征镒、袁隆平 江苏: 金怡濂、王选 四川: 闵恩泽

福建: 吴孟超 其中金怡濂、王选、袁隆平分属两个省市。 三、院士分布: 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94年,中国工程院开始选聘工程院士。 中科院院士12人,工程院院士6人。同时是两院院士的闵恩泽、王选。 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是黄昆,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时年仅36岁。其次吴文俊1957年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38岁,吴征镒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39岁。 当选院士时年龄最大的是吴孟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69岁),王忠诚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69岁)。 其他绝大多数当选时年龄介于55-65岁之间。除去黄昆、吴文俊、吴征镒,其他13人当选院士时平均年龄62岁。全部16人的平均年龄57岁。 四、获奖时年龄: 吴征镒(91岁)、叶笃正(89岁)、徐光宪(88岁)、刘东生(86岁)、吴孟超(83岁)、闵恩泽(83岁)、王忠诚(83岁)、谷超豪(83岁)、黄昆(82岁)、吴文俊(81岁)、孙家栋(80)、李振声(75岁)、金怡濂(73岁)、王永志(71岁)、袁隆平(70岁)、王选(64岁) 平均年龄80岁。 其中王选、黄昆、刘东生三人已经病逝,分别享年69岁、86岁、91岁。 五、16位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届获奖者籍贯、毕业院校、从事的科学学术研究领域、个人简历等信息汇总 ●2009年: 15、谷超豪 1926年生,著名数学家。浙江温州人。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时年54岁。 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15、孙家栋 1929年生,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辽宁省瓦房店市人。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年63岁),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学习,1958年毕业,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 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008年: 13、王忠诚 1925年生,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烟台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一、项目名称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 中国科学院 三、提名意见 有组织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已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对传统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形成了严重威胁。该项目针对APT攻击的技术对抗难题,历经十多年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套以基于硬件模拟软件深度分析技术为核心的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和产品体系,实现了高透明、细粒度的软件深度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安全产品面临的检测系统与被检测目标同系统平台技术竞争难题;提出了漏洞利用攻击检测、基于数据流的攻击特征提取、协议逆向追踪与僵尸网络溯源等技术与方法,有效解决了类攻击代码识别、动态生成代码提取等难题。基于动态分析基础引擎,研制了金刚软件智能分析系统、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系统、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等系列产品,提升了APT攻击的检测防御能力。 项目研制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通信、金融、能源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军队、公安等国家安全部门,百度、中船、航天等大型企业应用和专业机构。近三年新增产值11.56亿元;项目成果还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在海莲花、蓝宝菇等重大APT攻击事件的发现与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多次获得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 网络空间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以强大的、有组织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以特定的高价值任务为目标,攻击破坏性强,对抗能力高,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 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 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 “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 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 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 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 CI 、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 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 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 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人益 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候选人基本情况姓名李立浧 从事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受教育情 况 1961.09-1968.09,清华大学,大学本科学习 提名者广东省 提名意见 李立浧是国内外著名的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他在电力科技前沿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丰富了电力系统尤其是直流输电领域的学科内涵,为我国和世界直流输电的突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立浧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并开展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构建了完备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体系,是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创新。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揭示了交直流相互影响的深层机理,为交流和直流输电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创造性地提出并研发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李立浧是现代电网工程建设大家,主持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带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大规模发展,已投产13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组织多条重大交直流输电通道建设,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实施贡献了重要力量。研究开发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已经在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至广东输电工程中应用。这些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西部和北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集约开发和大范围消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李立浧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

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得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奖20项,获得2016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第五届(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李立浧是国内外著名的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投身电力事业已经超过50年,在电力科技前沿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至今坚持在科技工作第一线。李立浧在直流输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和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攻克了交直流相互影响等世界级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并研发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首创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集成和设计自主化技术。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电力系统尤其是直流输电领域的学科内涵。推动我国和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实现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从引进吸收到引领世界的巨大跨越。 李立浧是现代电网工程建设大家,创造了我国和世界电力建设的许多个第一: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 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500kV直流自主化依托工程;组织世界上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研究、关键项目攻关和工程建设;主持研发建设世界首个南澳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在主持研发建设世界首个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李立浧为推动先进能源电力技术的工程应用,促进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有: 一、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和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构建了完备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体系,是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李立浧是第1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1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 (全文分为几个文档,可在店铺中按标题找到)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

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2000年吴文俊(1919—,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吴文俊: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黄昆:著名固体物理学家,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选:自1975年开始,王选组织并且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他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且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2002年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2003年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王永志: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刘东生: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2004年空缺 2005年叶笃正(1916—,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 吴孟超:肝胆外科专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且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2006年李振声(1931—,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李振声:1931年生于山东淄博,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55年的科学生涯中,他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7年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9—,著名植物学家)闵恩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吴征镒:1916年6月出生于江西九江,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他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70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徐光宪(1920—,化学家) 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烟台人。先后在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 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多项学术大奖。著作有《物质结构》、《稀土的溶剂萃取》等。

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名称 海洋牧场生境构建和资源修复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布局等亟待产业转型升级兴业。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既能养护渔业资源,又能修复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海洋牧场建设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项目系统开展了牧场设施研发、技术创新、模式构建、监测评价、预警预报和集成应用,取得了牧场生境构建、资源修复和平台建设等系列创新性成果。突破了增殖放流与生境构建关键技术、创新了海洋牧场生产经营与管理策略,发展和丰富了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黄渤海渔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文章45篇,专著2部,制定山东省标准6项;阶段性成果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在黄渤海集成应用,示范面积9万亩,推广面积45万亩;近三年新增销售额55亿元,新增利润11亿元。通过CCTV焦点访谈、中国科学报等专题报道和系列科普报告,提高了全民保护、合理开发海洋的科学意识;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实现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推荐材料,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符合要求,根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经评审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产科学技术领域。 受陆源污染、过度捕捞、盲目开发影响,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荒漠化显著。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色碳汇”的重要途径。

中国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和中 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每年评审一次,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名,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至今,中国已有14 位科学家获得这项奖金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科技大奖。 本刊按当届与往届顺序依次推出14位获奖科学家事迹简介。 王忠诚 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 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在此基础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结构及功能,得出“脊髓对于慢性的肿瘤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他带领团队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250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手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王忠诚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成立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并任学院院长。 王忠诚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他仍然工作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为患者、为学生、为医学事业奋斗拼搏。 徐光宪 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 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截至2019年1月,共有31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1奖项历史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有34项成果获1956年度奖。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 196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 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危害,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 1999年5月2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改革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 2001年2月19日,在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 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令第63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二、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CI、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流域梯级电站群安全建设运行对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系重大。国内外曾有多座因建管缺陷导致渗漏甚至溃决的案例;俄罗斯萨扬水电站因设备健康状态无法及时诊断,致75人死亡,直接损失130亿美元;美国奥罗维尔水电站因维护和调度不当引起溢洪道破坏,紧急撤离18.8万人。国家能源集团在大渡河流域开发居于主体地位,已建在建电站16座,电站群装机2700万kW,库容158亿m3。在建双江口大坝高达312m,是全球第一高坝,建成的大岗山拱坝210m,地震加速度高达557.5cm/s2,为同类世界最大。随着电站群规模、建成时间和新建电站技术难度的增大,安全风险和调度、维护难度逐渐凸显,急需创新突破,以保障安全,避免灾害,提高效益。项目基于20余项重大科研,历经10余年,形成了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成套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主要创新包括: 1.大坝与边坡安全管控系统集成与预警技术。首创多因子全要素定量化风险动态评估模型,提出电站群危险源分级管控技术,研发高精度外部变形一体化监测技术,建立流域梯级库坝群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模型。成功预报并治理重特大地质灾害危险点10处,提前4小时在节日期间预警大渡河中游川藏生命线滑坡体大规模垮塌,避免了高车流情况下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2.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创多数据源混合同化流域气象预报技术,实现气象水情高分辨率、多时空尺度、自动耦合预报;发明大型梯级水电站间负荷实时智能调控技术,自动匹配市场需求、梯级来水、设备状况及经济运行等要素,首次实现大型流域调度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每年减少人工负荷调节3万余次。 3.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研发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安全帽等产品,实现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感知化转变;发明基于超球算法的设备健康趋势预警和故障诊断技术,首次实现设备故障早期预警,减少检修冗余,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大幅提高约10%。

国家科技奖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

国家科技奖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 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揭晓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1999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根据《条例》,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条例》的规定,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向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提出评审建议。 在奖项中,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国家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18人获此殊荣,平均年龄超过80岁。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公布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流程,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其评选流程为: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 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 据了解,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以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组成人员人选, 由科技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 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人情况简介 2000年度至2010年度,共有18位专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度获奖人 吴文俊(1919.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隆平(1930.09~)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 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除2004年度空缺外,已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18位院士荣膺这一奖项。 统计数据: 两院院士:2位中科院院士:11位工程院院士:5位 编辑点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无一例外是都是院士身份,看来院士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的确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获奖年龄最高的有吴征镒院士(91岁获奖),最轻的有王选院士(64岁获奖),但平均年龄是80岁左右。 编辑点评: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 统计数据: (按本科计) 编辑点评: 看了以上统计,是不是有一点“名校果然实力非凡”的感觉呢。可为什么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几乎都毕业于名校?或许……那个时候大学本来就不多吧。

统计数据: 看获奖者的身份,有数学家、化学家;石油化工专家、航天技术专家;“杂交水稻之父”、小麦育种专家;肝胆外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真是理、工、农、医,“上天”“入地”都有。 编辑点评:看来,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研究哪门学问,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国家也一视同仁,和谐发展,没有忽视或轻视任何一个行业或研究。

统计数据: 18人中有约有8人是海外留学归国,占一半。 编辑点评:看来,留学与否,与能不能获最高科技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吴文俊(1919—,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吴文俊: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黄昆:著名固体物理学家,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选:自1975年开始,王选组织并且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他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且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2002年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王永志: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刘东生: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2004年空缺 2005年叶笃正(1916—,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吴文俊袁隆平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吴文俊,男,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1946年赴法国Strassbourg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 1952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1979年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7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算法化思想),转而研究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面貌,是国际自动推

理界先驱性的工作,被称为“吴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并已应用于国际上当前流行的符号计算软件方面。 吴文俊院士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科学道德,是数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至今仍在数学机械化研究的第一线。在5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始终站在数学领域的前沿,做出了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 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国家“863”计划据此将两系法列为重要项目,经项目组科技人员6年的刻苦研究,已掌握两系法技术,并推广种植,现占水稻面积的10%,效果良好。 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中国二00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十一日在北京举行,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共同获得。 今年八十四岁的谷超豪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谷超豪早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是苏步青教授所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途径。 一九七四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二00二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几十年来,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 孙家栋院士一九二九年四月出生,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航天部副部长,航天航空部副部长等,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 孙家栋是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一九九九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孙家栋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三个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三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他担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二0二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问题。 五十年来,倾注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孙家栋院士,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现在还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完)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谷超豪,航天专家孙家栋 谷超豪(1926-)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谷超豪早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是苏步青教授所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途径。一九七四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二00二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几十年来,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 孙家栋(1929.4-),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航天部副部长,航天航空部副部长等,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孙家栋是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一九九九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三个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三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他担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二0二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问题。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精神外科王忠诚和化学家徐光宪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光宪(1920-)化学家。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和植物学家吴征镒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成都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征镒(1916—),1916年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仪征,从小在扬州长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1940-1942年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北大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张景钺教授是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吴征镒1950年任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