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试行)(2011年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25
佛山市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二00八年三月目录1 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2)4 主要技术原则 (3)4.1佛山市规划区域的划分 (3)4.2电压等级选择 (3)4.3供电可靠性 (4)4.4中性点接地方式 (4)4.5短路电流 (5)4.6无功补偿 (5)4.7电能质量 (6)4.8噪声控制 (6)4.9供电半径 (7)4.10防雷接地 (8)5 中压配电网 (9)5.1一般要求 (9)5.2中压配电网接线 (9)5.3中压架空配电线路 (10)5.4中压电缆配电线路 (14)5.5开关房 (17)5.6配电站 (17)5.7中低压配电网设备的选择 (20)6 低压配电网 (21)6.1低压配电网的一般要求 (21)6.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22)6.3漏电保护 (22)6.4低压架空配电线路 (23)6.5低压电缆配电线路 (23)6.6负荷估算 (24)7 用户用电管理 (25)7.1用电负荷分类 (25)7.2用户的供电电压 (25)7.3用户供电电源要求 (25)7.4市区用户供电 (26)7.5对特殊用户供电要求 (27)8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28)9 配电网自动化 (28)附录A 佛山市中低压配电网10KV线路接线图 (29)附录B 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安全载流量 (30)附录C 架空配电线路与其它设施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31)附录D 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的允许最小距离 (33)附录E 10KV铜芯交联聚乙烯三芯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34)附录F 电缆在不同敷设条件下的修正系数 (35)1总则1.1 为贯彻落实《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中关于1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的有关技术规定,进一步规范佛山市1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与改造工作,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结合佛山市1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导则。
Q/CSG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单相电子式电能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发布Q / XXX XXX-2011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介质 (1)3.2固态介质 (1)3.3虚拟介质 (1)3.4累计电量 (1)3.5负荷开关 (1)3.6临界电压 (2)3.7停电 (2)4技术要求 (2)4.1规格要求 (2)4.2机械和结构要求 (2)4.2.1通用要求 (2)4.2.2表座 (3)4.2.3 表盖 (3)4.2.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3)4.2.5 端子盖 (3)4.2.6铭牌 (4)4.2.7 条形码要求 (4)4.2.8按键 (4)4.2.9采样元件 (4)4.2.10封印、封印螺丝及表壳螺丝 (4)4.2.11 显示器 (4)4.2.12线路板 (5)4.2.13元器件 (5)4.2.14表内配件 (5)4.3功能要求 (5)4.3.1电能计量 (5)4.3.2测量及监测 (6)4.3.3事件记录 (6)4.3.4时钟、电池 (6)4.3.5广播校时 (6)4.3.6费率、时段 (6)4.3.7 冻结功能 (6)4.3.8显示功能 (7)4.3.9报警功能 (9)4.3.10通信要求 (9)4.3.11信号输出 (10)4.3.12 安全防护 (10)4.3.13 通断电要求*(可选项) (10)4.3.14零线计量*(可选项) (11)4.3.15 保电功能*(可选项) (11)4.4基本技术指标 (11)IQ / XXX XXX-20114.4.1 误差要求 (11)4.4.2 功率消耗 (11)4.4.3 电压范围 (12)4.4.4 过电压能力 (12)4.4.5 电能表常数 (12)4.4.6误差一致性 (12)4.4.7误差变差要求 (12)4.4.8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12)4.5寿命要求 (12)4.6软件要求 (13)5 试验项目及要求 (13)5.1绝缘性能试验 (13)5.1.1 脉冲电压试验 (13)5.1.2 交流电压试验 (13)5.2准确度试验 (13)5.2.1 基本要求 (13)5.2.2 电能示值误差 (15)5.2.3 日计时误差 (15)5.3电气性能试验 (15)5.3.1 功率消耗 (15)5.3.2 电源电压试验 (15)5.3.3 短时过电流 (16)5.3.4 自热影响 (16)5.4误差一致性试验 (16)5.5误差变差试验 (17)5.6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17)5.7电流过载试验 (17)5.8电磁兼容性试验 (17)5.9气候影响试验 (17)5.10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17)5.11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17)5.12功能检查 (18)5.13机械试验 (18)5.14外观、标志 (18)6 验收方法 (18)6.1全性能试验 (18)6.1.1 抽样方案 (18)6.1.2 不合格分类 (18)6.1.3 检验结果的判定 (18)6.2抽样验收试验 (18)6.3全检验收试验 (19)6.4验收结果的处理 (19)附录A 试验项目明细表 (20)附录B 建议循显和键显项配置 (21)附录C 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22)附录D 电能表功能配置推荐表 (24)附录E 电能表显示代码 (25)Q / XXX XXX-2011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组织编写了电能表系列标准。
前 言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形象,而且将直接影响电力企业资金的正常回收,以及与用电客户双方的公平交易问题,对促进供、用电双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厂网分开以后,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对上、下网电能量和客户售电量的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满足电力市场商业化运营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在计量管理工作中强化三种观念,即计量工作无小事的观念、精益求精的观念和公平公正的观念。
要坚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坚持集约化、精细化的管理思路;坚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坚持服务与效益的统一。
以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关口电能计量管理,强化客户侧计量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公平公正。
作为电网企业,广东电网公司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电力系统内电能计量的统一、准确、可靠为前提,参照了国家有关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结合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需求,按照“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充分调研、集中评定、滚动修编”的方式,组织编写了《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充分考虑了目前公司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运行现状,结合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套典型设计方案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内容涉及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方式、主要设备配置、 二次回路设计等,体现了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普遍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设计效率,进一步优化电能计量资源的配置,促进电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便于制定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电能计量装置建设、运行和管理标准,促进计量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故障和计量差错;有利于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巩固已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变客户的电能计量管理,同时对低压用电客户的计量管理充实力量,管理到位,确保用电量计量的准确、可靠。
电房设计需注意的要求I、经了解,变电站输出的10kV电压已平稳(有载调压),不向以前那样偏高,故以后工程的变压器电压参数均改为10±2X2.5%/0.4kV。
2、住宅小区的公用电房的低压柜需符合以下要求:a、低压出线要求400A开关引下铜排截面不小于240mm2,630A开关引下铜排截面不小于360mm2,下层的总引下铜排为80*8mm2。
b、进线柜的数显表为液晶显示(显示三行字体):三相电流、三相电压、单相电压、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等参数循环显示。
c、出线柜的数显表为液晶显示,仅显示单相电流(只带一个电流互感器)。
3、住宅小区商铺设计的原则:每个商铺均安装电能表,其容量按商铺面积核算,但要求每个商铺的容量小于等于99kWo备注:商铺由专变供电(2012年10月)4、在公用电房土建条件图上的电房门口前写上“公用电房门口禁止停放车辆”字样,在设备平面布置图中电房门口前写上“抢修通道”。
5、低压出线回路原则(详细见下图):每个低压回路均设有铜排箱,安装地点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人员确定。
铜排箱前的电缆均为主电缆,电缆截面如下图。
(禅城供电所2014年1月2日会议要求)备注1:铜排箱有两种:一种由于每栋住宅楼,内安装有隔离开关和塑壳开关,塑壳开关带漏电;另一种是除住宅外使用的,内仅安装有隔离开关。
(1)当住宅计算电流在300A及以下选用400A开关,电缆截面参考上图。
(2)当住宅计算电流在400A及以下选用630A开关,整定电流为500A,电缆截面参考上图;(3)当住宅计算电流在550A及以下选用630A开关,整定电流为630A,电缆截面参考上图;(4)消防回路也按照住宅负荷情况执行备注a、上述说的铜排箱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b:主回路截面不得小于上图截面。
(这是针对住宅负荷和商业负荷,其他负荷不作上述要求2012-11-09,)c、经与供电所有关低压审图的负责人员协商,低压电梯回路可根据负荷容量选择电缆截面(需预大一级)。
附件佛山南海供电局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1 总则1.1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的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结合佛山南海供电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仅对配网工程验收方面作出要求,工程的审计监察、结算、资料档案的归档等应按各类工程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局所属的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
3 相关文件3.1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导则(试行)》(GPG/FS/MR/6/2006)3.2《佛山供电分公司大修、技改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佛电生〔2004〕100号)3.3《佛山农电大修、技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佛电市〔2005〕75号)4 定义配网工程: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的简称,包含省公司下达的资金项目、城农网、国债工程,自有资金、大修技改工程、异动工程(以下简称“配网工程”)。
5 职责5.1 规划建设部:负责配网工程验收的总体组织、协调等工作。
5.2 配电运行部:参加配网工程验收,负责配网工程验收中技术管理工作。
5.3 供电所:负责配网工程验收的实施工作。
6 管理内容与方法6.1 验收组织6.1.1 配网工程实行分级验收包括由项目施工单位组织的工程内部验收,项目监理单位或供电所组织的工程中间验收、隐蔽验收,供电所或规划建设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
内部验收:由项目施工单位组织。
中间(隐蔽)验收:由项目监理单位或供电所组织。
监理验收:由项目监理单位组织。
单项工程初步验收:由供电所组织。
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变电站10kV新建出线的配网工程由规划建设部组织,其余配网工程由供电所组织。
6.1.2 配网工程验收专业组及验收工作小组6.1.2.1局成立配网工程验收专业组,验收专业组由局职能部门、供电所等单位具有丰富工程验收经验的人员组成。
验收专业组成员名单由配电运行部负责管理,定期更新公布。
6.1.2.2规划建设部或供电所在单项工程验收前组建工程验收工作小组。
佛山供电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指引佛山供电局2014年10月目录一、总则 (1)二、引用文件 (1)三、术语和符号 (3)四、接入系统 (4)(一)接入电网原则 (4)(二)接入电网电压等级要求 (5)(三)接入电网容量要求 (5)(四)接入点的选择 (5)(五)接入电网接线 (6)五、电网调度 (6)(一)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6)(二)自动化 (7)(三)通信 (10)六、电能质量要求 (12)(一)电能质量监测 (12)(二)电压要求 (13)(三)频率要求 (13)(四)谐波要求 (13)(五)电压波动和闪变 (14)(六)三相不平衡 (14)七、继电保护 (15)(一)配臵原则 (15)(二)线路保护 (15)(三)升压变保护 (15)(四)电压保护 (16)(五)频率保护 (16)(六)防孤岛保护 (16)(七)并网同期 (17)(八)恢复并网 (17)(九)对侧变电站主变间隙保护 (17)八、电能计量 (18)(一)计量设臵原则 (18)(二)计量点安装位臵 (19)(三)计量数据采集 (19)附录A:接入电网接线 (21)佛山供电局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电网技术指引(试行)一、总则1、本技术指引规定了佛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2、本指引适用于佛山供电局范围内通过380V和10(20)kV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797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臵技术规程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29319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50866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JGJ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2005年2月)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CSG 110014-2011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0005-2012 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 110025 -2012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SG110018-2011 南方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Q/CSG115001-2012 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间断电源配臵规范Q/CSG1203003-2013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Q/CSG 1211001—2014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试行2012版》广电市…2014‟6号附件2 广东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计量方案(试行)三、术语和符号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2009-11 -26 发布2009-11 - 26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CSG****-2009目次前言 (1)1范围 (2)2 引用标准 (2)3 术语与定义 (3)4 系统构成 (3)5 系统配置 (4)6 设备技术要求 (5)7 软件技术要求 (10)8应用功能 (12)9 总体性能指标 (23)10 设计要求 (24)11 产品验证技术要求 (25)附录A 典型应用方案(资料性附录) (26)附录B 建模原则(资料性附录) (29)附录C 服务(资料性附录) (38)1Q/CSG****-2009前言随着工业级网络通信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电子及光电采集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DL/T860标准的颁布,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具备了基本应用基础。
数字化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二次系统为数字化对象,对数字化信息进行统一建模,将物理设备虚拟化,采用标准化的网络通信平台,从而以信息共享、硬件平台综合集成应用、软件功能插接复用、逻辑功能智能化策略的全新模式,实现变电站运行监视、快速保护、智能分析、标准化操作、设备状态监测等基本功能。
为统一设备配置和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炯聪、陈建福、段新辉、高新华、杨奕、赵永发、刘玮、梁晓兵、游复生、代仕勇、吴国沛、张喜平、潘璠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1Q/CSG****-20092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1范围1.1本规范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110kV~500kV交流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和改造工程。
116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动力与电气工程目前国内研制生产的电子式单、三相多功能、预付费、复费率电度表已经被广泛使用。
其功能齐全,可靠性、准确度都明显地超过了传统的机械式电能表,有的高准确度多功能电度表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对电子式电度表不可靠、不稳定的旧观念,展示了电子式电度表的优越性。
随着电力部门城网与农网改造、一户一表工程的需要,国内各种电子式电度表的需求量逐年在上升。
随着单相电子式电度表市场的扩大,国产三相电子式多功能、复费率、预付费电度表也广泛被推广使用,改变了过去0.2级、0.5级高准确度关口表选用进口表的状况。
1 正文1.1机械式及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机械式电能表的原理为感应式,表计在电压电流线圈的电磁感应状态下驱动表计转盘进行转动,并带动计度器计量,从而实现电能表进行有功负载计量。
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图为电能表工作时,电压、电流经取样电路分别取样后,送至放大电路缓冲放大,再由高精度计量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高性能微控制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由于采用高精度计量芯片,计量芯片自行完成前端高速采样,计量算法稳定,高性能微控制器仅需要管理和控制计量芯片的工作状态。
同时数据传输的链条减短,从而减少了数据错误的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精确测量电能数据,极大提高了电量及瞬时量的实时性,从而使电能表的计量准确度有了保障。
1.2机械式及电子式电能表的优缺点机械式电能表一般情况下表计的过负载比较强,因表计的电压线圈的线径及匝间绝缘较好,对一般的高次谐波及负载冲击不会造成表计不走,在使用中的机械表的故障也相对较少,出现的故障表基本为雷击造成高电压引起电压线圈线径击穿或用户长时间大电流过载引起电流线圈外部保护朔料套融化烧坏;缺点就是机械表的灵敏度不是很高,一般是指表计在低负荷时,表计转盘的驱动力度较小,起动电流在0.5%的情况下表计才能驱动转盘转动,一般窃电方式都是电流进出线短接,一火一地、计度器上做手脚及改变误差,相对较单一。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客户供用电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目录1.总则(或目的) (3)2.适用范围 (3)3. 相关文件 (3)4.定义 (4)5.职责 (4)6.管理内容与方法 (6)7.附则 (12)8.附录 (13)1 总则1.1为规范客户供用电工程的管理,进一步明晰客户供用电工程投资及维护界面,明确客户供用电工程的管理职责,特制订本办法。
1.2客户供用电工程管理包括管理职责的划分,产权投资界面、供用双方产权分界点及运行维护界面的确定,工程设计资质、施工资质的审查,工程竣工查验以及资产接管原则、范围等。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所辖的客户。
3 相关文件3.1《电力法》3.2《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3.3 《供电营业规则》3.4《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3.5《广东省高层建筑及小区供用电管理暂行规定》3.6《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35千伏及以上用电用户接入系统审查管理规定》(广电规[2004]192号)3.7《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试行)》(广电运[2002]5号) 3.8《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营销管理规范(试行)》3.9《佛山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佛电规[2005]4号)3.10《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佛电财[2006]92号)3.11《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电力营销业务规范(试行)》(佛电市[2006]29号)4 定义4.1本办法所指客户供用电工程,是从现有供电企业电源接入点到客户用电地址的各级电压内外部受电设施建设或改造。
4.2统建物业是指以物业开发商、发展商或园区经营者等土地使用产权人(租用人),统一规划、投资建设的住宅区、商住小区(楼宇)、别墅区、综合性商场、工业园区(开发区)等。
5 职责5.1局有关部门职责5.1.1市场及客户服务部负责客户供用电工程的统一管理和总体协调;负责制订(修订)全市客户供用电工程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负责审批各区局10kV及以上专线供电客户报装增容工作;负责组织审核各区局客户无偿移交电力资产协议。
佛山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佛山市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05•【字号】佛山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施行日期】2019.05.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佛山市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1月24日十五届佛山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2019年3月5日佛山市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供用电行为,维护供用电秩序,保护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供用电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广东省供用电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用电安全保障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用电安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供用电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发现危害供用电安全的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开展供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供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以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并可以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有关执法。
第五条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和电网经营企业共同组织编制电网专项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征求供电企业等有关单位、社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加强对中高压输变电选线选址的论证和优化,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公布实施,并在政府网站长期公告,供社会公众查询。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供用电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建设与公路、轨道交通、河涌、油气管道、园林、供水、通信等有关设施的相邻关系,协调解决供用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广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规定_正式发布版_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规定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20XX年9月目录目录 (2)前言..............................................................................................................................4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总则...........................................................................................................................5 适用范围...................................................................................................................5 规范性引用文件.......................................................................................................5 术语和定义...............................................................................................................6 职责分工.................................................................................................................13 继电保护管理整体要求.........................................................................................18 整定管理.................................................................................................................19 反事故措施管理.....................................................................................................26 入网管理.................................................................................................................30 软件版本管理.........................................................................................................32 工程管理与验收管理.............................................................................................36 运行管理.................................................................................................................40 缺陷管理及评价规定.............................................................................................60 定期检验管理.........................................................................................................74 现场工作管理.........................................................................................................79 备品备件管理.........................................................................................................86 故障及信息系统管理 (88)附录A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整定工作流程 (96)附录B 《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申请表》(含示例) (96)附录C 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定值单回执 (96)附录D 广东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入网测试申请表 (96)附录E 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版本升级发布流程 (96)附录F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动作情况上报表 (96)附录G 主保护及纵联通道非计划退出情况处理结果 (96)附录H 广东电力系统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动作统计报表 (96)附录I 缺陷管理与评价相关表格 (96)附录J 定检计划报送管理流程 (96)附录K 220kV及以上继电保护设备年度定检计划报表 (96)附录L 220kV及以上厂站继电保护装置月度定检计划 (96)附录M 本月定检工作的执行情况 (96)附录N 故障及信息系统相关流程与表格 (96)前言继电保护装置是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装置,是电力系统整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试行)佛山供电局封面目录1总则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 (2)5技术要求 (4)5.1电能表配置技术要求 (4)5.2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 (5)5.3电压互感器技术要求 (6)5.4电能计量柜技术要求 (7)5.5配互感器计量箱技术要求 (10)5.6电表箱技术要求 (11)5.7熔断器和空气开关技术要求 (12)5.8试验接线盒技术要求 (13)5.9互感器二次回路技术要求 (13)6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接线要求 (14)6.1 电能计量柜(箱)安装及接线要求 (14)6.2互感器的安装要求 (15)6.3电能表的安装要求 (16)6.4负荷管理终端的安装要求 (17)6.5配变监测终端的安装要求 (18)6.6低压集抄的安装要求 (19)6.7试验接线盒的安装要求 (19)7计量柜(箱)验收项目和验收方法 (20)8附则 (21)附录1 (22)附录2 (23)1总则本规范规定了佛山市用电客户(含公用变)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配置、安装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各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对接入佛山电网的用户受电工程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遵照本规范设计和施工。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遵照有关规程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6934-1997电能计量柜GBJ63-19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725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供用电营业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令第8号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佛山市供电局电力营销业务规范(试行)3定义3.1电能计量装置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终端、集中抄表数据采集终端、集中抄表集中器、计量柜(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接线盒及其二次回路等。
佛山供电局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试行)佛山供电局封面目录1总则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 (2)5技术要求 (4)5.1电能表配置技术要求 (4)5.2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 (5)5.3电压互感器技术要求 (6)5.4电能计量柜技术要求 (7)5.5配互感器计量箱技术要求 (10)5.6电表箱技术要求 (11)5.7熔断器和空气开关技术要求 (12)5.8试验接线盒技术要求 (13)5.9互感器二次回路技术要求 (13)6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接线要求 (14)6.1 电能计量柜(箱)安装及接线要求 (14)6.2互感器的安装要求 (15)6.3电能表的安装要求 (16)6.4负荷管理终端的安装要求 (17)6.5配变监测终端的安装要求 (18)6.6低压集抄的安装要求 (19)6.7试验接线盒的安装要求 (19)7计量柜(箱)验收项目和验收方法 (20)8附则 (21)附录1 (22)附录2 (23)1总则本规范规定了佛山市用电客户(含公用变)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配置、安装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各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对接入佛山电网的用户受电工程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遵照本规范设计和施工。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遵照有关规程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6934-1997电能计量柜GBJ63-19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725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供用电营业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令第8号广东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范佛山市供电局电力营销业务规范(试行)3定义3.1电能计量装置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终端、集中抄表数据采集终端、集中抄表集中器、计量柜(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接线盒及其二次回路等。
3.2负荷管理终端安装于专变用户现场的用于现场服务与管理的终端设备,实现对专变用户的远程抄表和电能计量设备工况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功能。
3.3配变监测终端安装于10kV公共变压器现场的用于实现配变供电计量和监测的现场终端设备。
配变监测终端具备计量和自动化功能。
3.4集中抄表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多个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并经处理后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系统上一级(中继器或集中器)的设备。
3.5集中抄表集中器收集各采集终端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
3.6电能计量柜对电力客户用电进行计量的专用柜。
计量柜包括固定式电能计量柜和可移开式电能计量柜,分专用高压电能计量柜与专用低压电能计量柜。
3.6.1固定式电能计量柜柜中所有电气设备及部件均为固定安装。
3.6.2可移开式电能计量柜柜中部分电气设备及部件装在可移动的手车或抽屉中,当检修或试验时,可将手车或抽屉抽出或脱离柜体。
3.7电能计量箱对电力客户用电进行计量的专用箱。
分为带互感器、电能表的计量箱和不带互感器的电表箱。
适用于低压计量方式。
3.810kV组合式互感器由10kV电压互感器和10kV电流互感器组成的户外计量互感器组合体。
3.9试验接线盒用于进行电能表现场试验及换表时,不致影响计量和用电的专用接线部件。
4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4.1应在用户每一个受电点内按照不同的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每个受电点作为用户的一个计费单位。
4.2对用户报装总容量在100kV A及以上的,原则上必须采用专变供电。
4.3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在电力设施的产权分界处。
对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应在变电站出线处计量;对公共线路供电的高压用户,用电总容量在315kV A以上的,应在用户受电变压器的高压侧计量,用电总容量在315kV A及以下的,可在用户受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计量。
特殊情况下,专线供电的用户可在用户侧计量,公共线路供电的315kV A以上高压用户可在受电变压器低压侧计量。
公用变压器供电用户采用低压计量方式。
4.4专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应设置配电房,保证计量设备在室内运行。
对于一些环境受限的用户,可选择使用带高压计量室的一体化箱式变压器。
对坐落在边远、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且用电容量小于315kV A的个别专变用户,可考虑采用户外10kV组合式互感器(内置电压互感器一次熔丝3A),其二次回路电缆应使用铠装电缆,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宜安装在室内。
4.5城镇居民用电一般实行一户一表。
4.6计量方式4.6.1低压计量a)低压侧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多功能电能表或者电子式电能表。
b)低压供电方式为单相二线者应安装单相有功电能表。
低压供电方式为三相者应安装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有考核功率因数要求的,应加装三相无功电能表。
也可以安装一只三相四线电子式电能表。
c)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应采用直接接入式的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应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电能表。
4.6.2高压计量高压侧为中性点绝缘系统,应采用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
4.6.3高供高计专变客户、高供低计专变客户应采用专用计量柜,对没有高压计量条件但确需采用高压计量的,可考虑采用10kV组合式互感器;低压供电客户采用配互感器的计量箱或不配互感器的电表箱。
容量较大需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电路的计量装置,应采用专用配互感器计量箱;普通三相客户宜采用独立电表箱,单相居民用电客户应采用集中电表箱;对于较分散的居民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独立单相电表箱。
5技术要求5.1电能表配置技术要求根据用电客户类别、用电容量、使用条件,佛山市用电客户电能表配置规定详见表1。
5.2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5.2.1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独立的专用电流互感器,计量用电流互感器,要求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保证其准确度,应选用S测量级的互感器。
5.2.2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值应根据设备正常运行时的一次负荷电流值大小选定。
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值应为设备正常运行时的一次负荷电流的1.5倍左右。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确定,应保证其计量绕组在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20%。
5.2.3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应选取5A,特殊情况下,若二次电流电缆线较长,或电流互感器容量不能满足设备负载要求时,也可选取1A。
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25~100%范围内。
互感器的额定负荷可由根据其所带的二次负荷计算确定。
二次额定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应不大于10V A;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一般取30V A。
5.2.4选取电流互感器可参考表2,该配置是以正常负荷电流与配变容量相接近计算的,对正常负荷电流与配变容量相差太大的需结合实际情况选取计量用互感器。
5.3电压互感器技术要求5.3.1高供高计计量方式电压互感器应采用独立专用的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宜选用电磁式的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配置可参考表2。
5.3.2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额定一次电压应满足电网电压的要求;额定二次电压应和计量仪表、监控设备等二次设备额定电压相一致,通常取100V。
5.3.3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载应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载的25~100%范围内。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负荷可由根据其所带的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载一般为50V A。
表2 用电客户配置电能计量用互感器参考表5.4电能计量柜技术要求5.4.1电能计量柜必须符合GB/T16934-1997《电能计量柜》、DL/T 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和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要求。
5.4.2计量柜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计量器具,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熔断器、试验接线盒、电能表及其他相关表计的安装。
5.4.2.1计量柜的二次计量室预留安装两块三相表计的位置,要求各类型计量柜的二次计量室深度至少为150mm,宽度至少为800mm,高度至少为750mm。
计量柜设计安装时,前面通道宽度要求不少于1.5米,双列并排安装中间通道宽度不少于2.5米。
5.4.2.2电能表安装高度及间距:电能表安装高度距地面在800-1800mm之间(表底端离地尺寸);低压计量柜要求低压计量装置在总开关前,对电缆为下进线时,如GCK型计量柜则需在柜前加电缆进线柜,保证电能表安装高度距地面在800-1800mm之间,独立的计量表箱安装在1.7-2m的高度(表箱箱顶离地尺寸)。
5.4.2.3电能表、试验盒的间距要求:a)电能表与电能表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80mm;b)电表与试验盒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小于150mm;c)试验接线盒、控制接线盒与周围壳体结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mm;d)电能表与周围壳体结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0mm。
5.4.3计量柜一次设备室内应装设防止误打开操作的安全联锁装置,计量柜门严禁安装联锁跳闸回路。
5.4.4高压计量柜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必须接在电流互感器前面,禁止接在电流互感器之后。
5.4.5如采用手车式计量柜计量时,电能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必须全部装设在同一车架内,严禁采用电压互感器安装在独立一个柜可以抽出的结构形式。
严禁采用电能表和手车柜分开而造成二次回路要用碰接式或插接式装置来导通二次回路的电压、电流。
5.4.6计量柜内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必须采用隔离板完全隔离。
5.4.7计量柜内电能表、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现场拆换的方便,互感器的铭牌要便于查看。
5.4.8计量柜内装挂表的底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板,聚氯乙烯绝缘板厚度不少于10mm,与柜的金属板有10mm间距,并至少使用8处螺丝有效将聚氯乙烯绝缘板与柜金属底板紧固。
表计固定位采用自攻Φ5mm螺丝孔。
5.4.9能进入计量柜内的各位置均应有可靠的加封点。
计量柜的前、后门必须是能加封印的门,加封装置采用锁销螺丝(柱式螺丝外加紧锁螺母的形式),螺丝柱应焊接,禁止只在内侧以螺母上紧代替焊接形式。
为减少计量柜的加封点并能达到确保计量柜的密封、防窃电功能,要求除前门可打开外,其他门(包括柜顶)采用内置螺丝形式,在外不能打开。
5.4.10计量室前门上应带有观察窗,以便于抄读电量与观察表计运行情况。
观察窗应采用厚4mm无色透明的钢化玻璃,面积应满足抄表和监视二次回路的要求,不少于400mm×500mm(D×H),(对于1200mm宽的柜型,观察窗尺寸可适当放大),边框采用铝合金型材或具有足够强度工程塑料构成,密封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