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2
实验指导书《电工电子技术》(下册)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机电工程系二○一○年九月二日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电路布线、安装等基本技能。
2. 熟悉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3. 学习单管放大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 内容及要求1.检查各元件的参数是否正确,检查导线是否完好,将断路导线分离放到一边。
2.按图1-1所示电路接线;注意观察电路板中的有些连线在制作电路板时已经联好,电路联好后,注意用万用表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可靠。
3.检查接线无误后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正10V 接入电路。
用万用表直流档测量静态工作点V B 、 I B 、U BE 、 U CE 、 I C 并记录于表1-1中。
用测得的I B 、I C 计算放大倍数然后,根据计算进行电路的动态和静态分析。
注意:在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册电流时,必须将万用表表笔的供色端子插入对应的毫安档或对应的安培档,测完电流后立即换回测电压的状态(将表笔的红色插回电阻和电压档)。
V B U BE U CE I B I C 理论估算值 测量值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ioU u u A =整个放大电路从输入端看入可等效为输入电阻r i 则原电路可等效为图1-2,由图1-2得+10v+u O+ u s -++ 图 1-1C ER B1R B2C 1 R E2 R L + C 2 R C R s10uF 2.4k 2k2.4kR E1 1.5k 62 2k 10uF47uFS i S i i U r R r U +=所以 S iS ii R U U U r -= 测量 U i 、 U s 求r i放大电路相对负载来讲可看作是信号源,则原电路又可等效为图2-3 ,图中r o 为电路的输出电阻,U O 为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U OL为接上负载后的输出电压。
实验一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图1-1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 各支路的电流值,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 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 霍夫定律,即 Σ0I =和Σ0U =。
2. 图1-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 号U 的激励下,u R 与u C 保持有90º的相位差,即当 图1-2R 阻值改变时,U R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
U 、U C 与U R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 角形,如图1-2所示。
R 值改变时,可改 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3. 日光灯线路如图10-3所示,图中 A是日光灯管,L 是镇流器, S 是启辉器,C 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值)。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按图1-1 接线。
R 为220V 、15W 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 4.7μF/450V 。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 将自耦调压器输出( 即U)调至220V 。
记录U 、U R 、U C 值,U cR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日光2.灯线路接线及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1-4组成实验线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 ,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
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 ,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
2.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
3.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 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六、预习思考题1. 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
2.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 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DG09实验挂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辉器做一下试验。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一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3.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熟悉伏安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4.认识测试其它电路元件二、原理若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加在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 和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 =f (U )来表征,以电压U 为横坐标,以电流I 为纵坐标,绘制I-U 曲线,则该曲线称为该二端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阻元件是一种对电流呈阻力特性的元件。
当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电阻元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光能等,同时,沿电流流动的方向产生电压降,流过电阻 R 的电流等于电阻两端电压U 与电阻阻值之比,即RUI (1-1)这一关系称为欧姆定律。
若电阻阻值R 不随电流I 变化,则该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元件,常用的普通电阻就近似地具有这一特性,其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1所示,该直线斜率的倒数为电阻阻值R 。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对称于坐标原点,说明在电路中若将线性电阻反接,也不会不影响电路参数。
这种伏安特性曲线对称于坐标原点的元件称为双向性元件。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1.电压表 2.电流表3.直流稳压电源 4.实验电路板5.线性电阻等元件 6.导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数字万用表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四位半数字万用表。
所谓半位是指最高位只能显示0和1,四位半的最大量程为 “19999”。
图1-1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主要使用方法和技术参数有:(1)测量电阻测量电阻的量程有:200Ω,2kΩ,20kΩ,200kΩ,2MΩ,20MΩ,200MΩ。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被测电路不能带电,电容的电荷要放尽;②被测阻值超出量程时或开路时,显示“1”,需要更换量程。
③大于1MΩ或更高的电阻,有时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④为了精确测量,应先将表笔短接,显示表笔线的电阻值,实验中,测量值减去这一电阻值,得到的才是实际被测值。
电⼯学实验指导书实验⼀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的1.验证叠加原理;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场合;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个电源共同作⽤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个电源单独作⽤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具体⽅法是:⼀个电源单独作⽤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向与共同作⽤时的参考⽅向⼀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在图1-1中:+'=UU''U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增加或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K倍。
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对于⾮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含+6V,+12V,0~30V可调)3.EEL-74A组件(含实验电路)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2所⽰,图中:R1 = 150Ω,R2 = R5 = 100Ω,R3 =200Ω,R4 = 300Ω,电源U S1⽤恒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 S2⽤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将开关S3投向R3侧。
1.U S1电源单独作⽤(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参考图1-1(b),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向。
⽤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负)接线端,测量各⽀路电流,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电流流⼊结点,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向,确定各⽀路电流的正、负号,并将数据记⼊表1—1中。
电工学实验(I)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学院电路分析、电工实验室2008.3目录电工实验概述(2)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6)实验二叠加原理验证(9)实验三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11)实验四三相交流电路负载的连接(15)实验五单相变压器实验(18)电工实验概述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部分,通过预习,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目有﹑原理﹑步骤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电路﹑实验数据填写的表格写画在实验报告上。
2.进入实验室后,要熟悉电工综合实验台实验装置的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实验所用电源及接通电源时各开关动作顺序。
按指导书所列仪器清单,挑选所用实验电路板及测量仪表单元板,检查所用其他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和符合实验要求。
二﹑根据实验电路图,联接实验电路1.导线的长短和两端接头种类的选择要合适,联接导线应尽可能少用,并力求简捷﹑清楚,尽量避免导线间的交叉。
接头要插紧,每个接线柱上最好不要多于二个播头。
图0—1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及两种不同的接线方法,显然图0—1(C)接线方法较好。
2.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回路;或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电路。
3.任何负载应先经过开关和保险才能和电源联接,并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保险丝。
4.线路接好后,先由同组同学做好复查工作,再经经教师检查,方可接通电源。
5.实验过程中,如需改变接线,必须先切断电源,待改完线路并再次进行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继续进行实验。
6.为避免电路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而损坏仪表,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并不接死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测量插口来代替它。
这样既可以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并且可以提高仪表的得用率。
电流测量插口是专门为电流表方便地串入电路而设计的。
插口两极是用插头制成。
当将电流插头插入插口时,插头的绝缘层将电路切断,又通过电流表将电路接通,从而达到测量电路电流的目的。
电工学实验(I)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学院电路分析、电工实验室2008.3目录电工实验概述(2)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6)实验二叠加原理验证(9)实验三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11)实验四三相交流电路负载的连接(15)实验五单相变压器实验(18)电工实验概述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部分,通过预习,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目有﹑原理﹑步骤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电路﹑实验数据填写的表格写画在实验报告上。
2.进入实验室后,要熟悉电工综合实验台实验装置的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实验所用电源及接通电源时各开关动作顺序。
按指导书所列仪器清单,挑选所用实验电路板及测量仪表单元板,检查所用其他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和符合实验要求。
二﹑根据实验电路图,联接实验电路1.导线的长短和两端接头种类的选择要合适,联接导线应尽可能少用,并力求简捷﹑清楚,尽量避免导线间的交叉。
接头要插紧,每个接线柱上最好不要多于二个播头。
图0—1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及两种不同的接线方法,显然图0—1(C)接线方法较好。
2.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回路;或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电路。
3.任何负载应先经过开关和保险才能和电源联接,并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保险丝。
4.线路接好后,先由同组同学做好复查工作,再经经教师检查,方可接通电源。
5.实验过程中,如需改变接线,必须先切断电源,待改完线路并再次进行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继续进行实验。
6.为避免电路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而损坏仪表,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并不接死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测量插口来代替它。
这样既可以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并且可以提高仪表的得用率。
电流测量插口是专门为电流表方便地串入电路而设计的。
插口两极是用插头制成。
当将电流插头插入插口时,插头的绝缘层将电路切断,又通过电流表将电路接通,从而达到测量电路电流的目的。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戴维宁定理的理解;2.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 一块2.直流稳压电源 两台3.电阻 若干只4.导线 若干根5.面包板 两块三、实验原理简述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0 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如图1-1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如图1-2(a )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 O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有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1-2(b )所示。
除源是指将原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源的作用视为零,即将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
(a )原电路 (b )戴维宁等效电路图1-1 戴维宁等效电路(a )开路电压 (b )等效电阻图1-2 等效量的求解在电路分析中,若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戴维宁定理就十分方便。
只要将该待求支路划出,其余电路变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根据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1(b )所示。
只要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O ,则待求支路电流即为LR R EI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电路连接及参数选择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由R1、R2 和R3 组成的T 型网络及直流电源U S 构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电阻R L。
图1-3 验证电路在实验台上按图1-3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各参数并连接电路。
参数数值及单位填入表1-1中。
根据图1-3给出的电路及实验步骤1 所选择参数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 及等效电阻R O 并记入表1-2中。
图1-4测开路电压U OC 图1-5 测短路电流I SC (1)开路电压U OC 可以采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如图1-4所示。
直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有源二端网络端口(N-P)的开路电压U OC,见图1-4,结果记入表1-2中。
实验一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 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二、原理说明1.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接)或三角形(又称"△"接)。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U L 是相电压U p 的3倍。
线电流I L 等于相电流I p ,即 U L =P U 3, I L =I p在这种情况下,流过中线的电流I 0=0, 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时,有I L =3I p , U L =U p 。
2. 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即Y o 接法。
而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不变。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尤其是对于三相照明负载,无条件地一律采用Y 0接法。
3. 当不对称负载作△接时,I L ≠3I p ,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 L 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四、实验内容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按图24-1线路组接实验电路。
即三相灯组负载经三相自耦调压器接通三相对称电源。
将三相调压器的旋柄置于输出为0V 的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
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启实验台电源,然后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220V ,并按下述内容完成各项实验,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中点间的电压。
将所测得的数据记入表24-1中,并观察各相灯组亮暗的变化程度,特别要注意观察中线的作用。
图24-12. 负载三角形联接(三相三线制供电)按图24-2改接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接通三相电源,并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线电压为220V表五、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采用三相交流市电,线电压为380V,应穿绝缘鞋进实验室。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戴维宁定理的理解;2.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 一块2.直流稳压电源 两台3.电阻 若干只4.导线 若干根5.面包板 两块三、实验原理简述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0 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如图1-1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如图1-2(a )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 O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有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1-2(b )所示。
除源是指将原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源的作用视为零,即将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
(a )原电路 (b )戴维宁等效电路图1-1 戴维宁等效电路(a )开路电压 (b )等效电阻图1-2 等效量的求解在电路分析中,若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戴维宁定理就十分方便。
只要将该待求支路划出,其余电路变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根据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1(b )所示。
只要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O ,则待求支路电流即为LR R EI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电路连接及参数选择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由R1、R2 和R3 组成的T 型网络及直流电源U S 构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电阻R L。
图1-3 验证电路在实验台上按图1-3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各参数并连接电路。
参数数值及单位填入表1-1中。
根据图1-3给出的电路及实验步骤1 所选择参数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 及等效电阻R O 并记入表1-2中。
图1-4测开路电压U OC 图1-5 测短路电流I SC (1)开路电压U OC 可以采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如图1-4所示。
直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有源二端网络端口(N-P)的开路电压U OC,见图1-4,结果记入表1-2中。
(2)等效内阻R O 的测量可以采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当二端网络内部有源时,测量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 SC,电路连接如图1-5 所示,计算等效电阻R O= U OC/ I SC,结果记入表1-2中。
表1-2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及等效电阻R O 实验记录(1)测量原有源二端网络外接负载时的电流、电压将图1-3的原有源二端网络外接负载R L,测量R L 上的电流I L 及端电压U L,结果记入表1-3中,并与前一步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戴维宁定理。
(2)测量戴维宁等效电路外接同样负载时的电流、电压①组成戴维宁等效电路根据表1-3的实验数据,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值E,使E=U OC,调节一个可调电阻箱,使其阻值为R O,查阅表1-1中作为负载R L 的阻值,用另一个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R L,组成如图3-1(b)所示戴维宁等效电路。
②测量戴维宁等效电路负载电阻R L 上的电流I L 及端电压U L,结果记入表1-3中。
表1-3验证戴维宁定理1.根据图1-3 所示电路及参数,计算U OC、I SC、R O,填入表3-2 中。
2.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量等效电阻时,能否同时进行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测量?为什么?六、注意事项1.测量电流、电压时都要注意各表的极性、方向和量程。
测量时与各电量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2.做实验前注意观察实验台面板图,记录有关电源、电阻的参数,并画出本实验所需电路的接线图。
七、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戴维宁定理。
2.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CRU 图16-1实验二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不同Q 值下的幅频特性曲线。
3.熟练使用信号源、频率计和交流毫伏表。
二.原理说明在图16—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1(j CL R Z ωω-+=, 当CL ωω1=时,Z =R ,U与I 同相,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谐振角频率LC10=ω,谐振频率LCf π210=。
在图2-1电路中,若U为激励信号,RU 为响应 信号,其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在f=f0时,图2-2 图2-3A =1,U R =U ,f≠f0时,U R <U ,呈带通特性。
A =0.707,即U R =0.707U 所对应的两个频率fL 和fh为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fh-fL 为通频带。
通频带的宽窄与电阻R 有关,不同电阻值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U R =U ,U L =U C =Q U ,Q 称为品质因数,与电路的参数R 、L 、C 有关。
Q值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在本实验中,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 、U R 、U L 、U C ,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并根据L h f f f -=∆计算出通频带,根据Q U U U UL C==或Lh 0f f f Q -=计算出品质因数,三.实验设备1.信号源(含频率计); 2.交流毫伏表; 3.MEEL -05组件。
四.实验内容1.按图2-4组成监视、测量电路。
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令其输出有效值为1V ,并保持不变。
图中 L =9mH ,R =51Ω,C =0.033uF 。
2.测量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选取,调节信号阻R 两端电压U R ,当U R 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测量此时的U C 与U L 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限),将测量数据记入自拟的数据表格中。
3.测量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在上述实验电路的谐振点两侧,调节信号源正弦波输出频率,按频率递增或递减500Hz 或1KHz,依次各取7个测量点,逐点测出U R 、U L 和U C 值,记入表2-1中。
表2-1 幅频特性实验数据一 4.在上述实验电路中,改变电阻值,使R =100 ,重复步骤1、2的测量过程,将幅频特性数据记入表2-2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频率附近多取几点,在改变频率时,应调整信号输出电压,使其维持在1V不变。
2.在测量U L 和U C 数值前,应将毫伏表的量限改大约十倍,而且在测量U L 与U C 时毫伏表的“+”端接电感与电容的公共点。
六.预习与思考题1.根据实验1、3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自拟测量谐振频率的数据表格。
2.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LC3.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的方案有哪些?4.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u不能太大,如果信号源给出1V的电压,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L和UC,应该选择用多大的量限?为什么?5.要提高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参数应如何改变?七.实验报告要求1.电路谐振时,比较输出电压U R与输入电压U是否相等?UL和UC是否相等?试分析原因。
2.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不同Q值的三条幅频特性曲线:UR=f(f), UL=f(f), UC=f(f)3.计算出通频带与Q值,说明不同R值时对电路通频带与品质因素的影响。
4.对两种不同的测Q值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5.回答思考题1、2、5。
6.试总结串联谐振的特点。
实验三功率因数提高一、实验目的:1.研究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进一步领会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2.学会联接日光灯电路,并了解日光灯电路各部件的作用;3.学会使用功率表。
二、仪器与设备:1.电源控制屏GDS----012.GDS---093.GDS---114.GDS---125.功率因数表三、实验步骤:1.按图3—1接好线路,K1、K2、K3先断开;2.经检查无误后,送电待日光灯启动完毕,正常运行后读取功率P和支路电流I,记表3—1;3.合上K1,重复2,合上K2重复2,合上K3重复2。
镇流器图3—1表3—1四、分析与讨论:1.从表3—1中的数据中,你发现P、I、I C、I L中那些是电容量的变量,那些是常量?2.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是否提高?是否并入电容越大越好?3.串联电容也能使功率因数提高,但为什么不采用此法?附注:日光灯和它的工作工作原理日光灯由灯管、镇流器和起辉器三部分组成。
灯管:是一根玻璃管,内壁均匀涂有薄薄一层萤光物质,管的两端是灯丝,管内抽成真空有水银蒸气和氩气,接上电源后,灯丝通过起辉器和镇流器构成闭合电路,这时电流使灯丝预热。
当起辉器跳开,通过镇流器的电流突然中断,于是它产生一个很高的感应电压(500伏左右,甚至更高),加在管子两端,使管子产生辉光发电,激出萤光。
起辉后,管子两端的电压只有80左右,其余电压降在镇流器上,因此,日光灯管不能直接接在220伏电源上,必须与相应的镇流器配套使用。
起辉器:是一个自动开关‘它有两个电极’一个是固定片,另一个是用双金属片做成的动片,一起封装在一个玻璃泡内,并充以惰气。
玻璃泡外面还有一个小电容器,和泡内两电极并联着,为的是防止电极由通到断开时产生的电火花烧坏电极和对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两电极间未加电压时是断开的,当电源电压加上后,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两极接通起到预热灯丝的作用。
电极接通后,辉光消失,双金属片冷却,恢复原状,电极断开,使镇流器产生脉冲高压,使日光灯管产生辉光放电而发光。
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在起辉器触头断开时,通过它的电流突然变化到零。
由电磁感应定律 e L dt diL=可知,将产生一个高电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灯管起辉。
这-时电流通过灯管内部和镇流器联成通路,电路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后,镇流器起降压和限流的作用。
由于镇流器是一个大电感负载,因而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很低,只有0.5左右。
实验四三相电路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平衡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数量关系;2.了解三相不平衡负载作星形联接时中线的作用;3.了解三相平衡与不平衡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说明:将三相对称灯泡负载(每相三个灯泡)各相的一端U2、V2、W2联结在一起,形成中点。
各相的另一端(U1、V1、W1)则分别接至三相电源即为星形联结,这时相电流等于线电流,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
由于三相电源电压对称,因此三相电流也对称,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之间的电压为零。
如用中线将两中点联结起来,中线电流也等于零。
当负载不对称时,则中线就有电流流过,这时如将中线断开,三相负载的各相电压的大小不相等,此状况应避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