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葡萄胎的误诊原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葡萄胎的超声影像诊断特征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葡萄胎的超声影像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
方法对本院三年来超声诊断的31例葡萄胎进行回顾行分析。
结果本组27例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94%,2例误诊,占6%。
结论典型葡萄胎的二维超声图像具有特异性,有较搞的临床符合率,但是非典型葡萄胎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随访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
关键词葡萄胎超声诊断分析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行如葡萄得名。
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罕见。
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而欧美国家的发生率较低,B超诊断葡萄胎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以下为我院今年来超声诊断情况并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以来超声诊断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为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一例为剖宫产术后一年,一例为药物流产后一个月余,其余25例均有停经及早孕反应,9例有阴道流血史。
患者年龄在18~42之间,平均25岁。
1.2 检查方法使用探头频率为3.5MHz。
在常规增益条件下嘱患者平卧位,膀胱充盈时扫查子宫及附件情况,以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2 结果2.1 超声结果17例为葡萄胎,宫腔内见不到胚胎及其附属物,有3例伴有一侧或双侧黄素囊肿,有11例为超声表现为典型完全性葡萄胎(其中8例为“蜂窝”状水泡表现,5例呈“筛网”状均匀中等水泡表现,3例为大小不等水泡状回声,7例为非典型完全性葡萄胎,4例为部分性葡萄胎)2.2 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为葡萄胎,6例为部分性葡萄胎,2例为坏死变性与蜕膜组织中见蜕变滋养细胞-稽留流产。
3 讨论葡萄胎有两种—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及部分性部分水泡状胎块(水泡状胎块与胎儿共存)。
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声像图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两种3.1 典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子宫增大,明显大于该孕月,子宫内回声丰富,宫腔内充满闪亮密集的小短光条、光点及大小不等的小暗区,前者为众多水泡界面反射,后者为水泡液或水泡间血液,呈均匀小水泡的“蜂窝样”或中等水泡的“筛网”状及大小不等水泡,易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相混淆,此时应注意前者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或可合并有黄素囊肿加以鉴别黄素化囊肿超声表现,在子宫上方,附件区或直肠窝内可见此囊肿,包膜清晰、光滑,囊内含隔常呈车轮放射状分布,囊内液体清亮,如囊肿扭转可水肿及出血。
部分性葡萄胎的超声诊断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部分性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超声诊断的部分性葡萄胎,并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42例超声诊断部分性葡萄胎患者有3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0.95%,8例误诊,其中5例为过期流产,2例为不全流产,1例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胎儿足月分娩。
本组患者有5例可见单侧卵巢囊肿。
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大多数的部分性葡萄胎,不典型者需要结合病理及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超声检查部分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PHM)为一种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有关部分性葡萄胎的发病率的报道较少,其发病率明显低于完全性葡萄胎。
Iwata等[1]报道日本Kawagawa县部分性葡萄胎发病率为1.2‰,发病年龄与完全性葡萄胎相同,25~29岁和>40岁者居多。
部分性葡萄胎其胎盘的水泡样变性程度较完全性葡萄胎轻,超声表现也常不典型,部分伴有一死亡的胎儿,容易漏诊。
现通过分析部分性葡萄胎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CDFI)的检测结果,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部分性葡萄胎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00年3月至2007月10月间超声科诊断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42例,年龄21~39岁,平均(27±1)岁。
停经时间45 d至30周。
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出血,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升高,无明显腹痛,否认有放射物及禽兽接触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正常,临床检查其中2例闻及胎心搏动,1例扪及明显胎动。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 Sequoia和Acuson 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4.0 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0~7.0 MHz。
患者经腹部或阴道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孕囊大小及形态、有无成活胚胎组织、胚胎组织的大小、胎盘位置、厚度及内部回声、与子宫肌层分界是否清晰、羊水量及其内部回声。
葡萄胎的超声诊断分析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又称水泡状胎块。
它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是正常妊娠的1/300~1/500[1],可发生生育期的任何阶段,以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多见,可能与卵巢功能及衰退有关。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诊断的30例葡萄胎患者,年龄1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超声诊断,并经清宫病理学证实。
主要表现是停经后阴道出血,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升高。
1. 2 方法采用PHILIPS HDI4000及Hitachi Preirus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4~8 MHz,腹部探头频率3~5 Hz,患者经腹部超声及阴超超声进行联合检查。
2 结果经病理证实的30例葡萄胎病例中,16例诊断为完全性葡萄胎,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较明显:子宫体积增大,明显大于停经月份;宫腔未见明显妊娠囊及胎儿结构,其内充满蜂窝状、小圆形液性暗区,或因出血宫腔一侧出现片状、不规则液性暗区或云雾状低回声区;8例诊断为部分性葡萄胎,其声像图表现:宫腔内见妊娠囊及胚胎回声,部分胎盘绒毛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液性暗区;3例误诊为过期流产,其声像图表现:子宫大小尚正常,妊娠囊不规则,内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可见不规则光斑回声,还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3例误诊为不全流产,其声像图表现:子宫增大明显,宫腔内见不规则斑状、团块状混合回声,或见少许液性暗区。
3 讨论葡萄胎是来源于滋养细胞的疾病,大体表现为葡萄似的水泡状改变(水泡壁菲薄而透明,内含黏性液体),形成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的类似葡萄样的结构,充满整个宫腔,致子宫大于妊娠月份。
一般将葡萄胎分为两种类型:①完全性葡萄胎,整个子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水泡状组织,绒毛间隙水肿,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附属物。
②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绒毛有水泡状改变,滋养细胞增生,可有或无胎儿。
超声漏误诊常见原因超声漏误诊是指医生在超声检查中漏诊或误诊某些疾病的情况。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安全、经济的诊断手段,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超声漏误诊仍然是存在的,并且是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漏误诊原因。
首先,技术因素是导致超声漏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声技术操作和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诊断的准确性。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需要熟悉和掌握超声仪器的操作技巧和调节方法,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超声像。
此外,医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对超声影像进行正确解读和判断。
如果医生对技术不熟悉或对病灶的特征不了解,就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其次,超声图像质量的影响也是导致漏误诊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声检查需要通过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形成影像,如果患者体表的脂肪组织过厚、气体积聚、穿刺难度较大等因素,就会影响到超声的传播和质量,从而导致部分病变无法显示或显示不清晰,增加了漏诊的风险。
此外,超声操作者的经验和训练水平也直接影响超声漏误诊的情况。
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对超声表现的各种病变有更准确的判断和认识,对患者情况的评估更为全面,能够避免或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而初级操作者由于经验不足,可能会忽略病灶的细微变化或错将正常结构误认为异常。
另外,患者因素也可能导致超声漏误诊。
例如,患者的体形、体位、呼吸等因素对超声扫描的影响较大。
如果患者体位不当或呼吸不稳,就会影响超声的成像和观察,造成漏诊的可能性。
同时,一些特殊类型的病灶或疾病在超声中的表现可能比较隐蔽或模糊,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此外,医生的认识偏差、主观判断和主观意识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超声漏误诊的发生。
医生在面对某些病灶时,可能会有自己的认识偏好或心理依赖,导致忽略或漏诊其他可能性。
另外,医生的心理状态和工作压力也会对诊断准确性产生影响,工作时的紧张和精神状态不佳也容易导致误诊。
因此,要减少超声漏误诊的发生,除了医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实践经验外,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医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相互学习和提高,在诊断过程中互相监督和纠正,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葡萄胎的诊断探讨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葡萄胎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48例,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及声像图表现。
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1.67%,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
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葡萄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葡萄胎;诊断葡萄胎是由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绒毛最终转变为水泡,因此称为葡萄胎[1]。
其中完全性葡萄胎占大多数且具有较高的恶变率[2]。
目前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宫腔镜、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了脉冲多普勒技术、连续多普勒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组织多普勒显像等多种超声技术,观察病灶部位的血流速度变化、血流状态和组织回声切面图像上的血流速度分布等信息,是一种简单、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3-4]。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以及准确率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48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3.16±6.21)岁。
临床表现:有停经史,明显早孕反应史,阴道少量出血史,血清β-HCG升高。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日本TOSHIBA-66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孕囊以及孕囊大小,有无胚胎组织以及胚胎组织大小,胎盘的厚度、位置以及内部回声情况。
在宫腔内发现病灶后,观察病灶内部结构和周边的血流情况,后采用脉冲多普勒记录血流频谱,并记录阻力指数和最高流速。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其中,所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对葡萄胎的误诊原因分析作者:王琴晓焦岩杨思思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葡萄胎的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特征,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18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2例误诊为过期流产,1例误诊为宫颈管妊娠,1例误诊为胎盘水泡样改变。
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典型葡萄胎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血hCG测定及超声检查细微改变,必要时动态监测。
【关键词】葡萄胎;超声检查;误诊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074-02葡萄胎是一种不正常的怀孕,一般认为其发生与胚胎死亡、营养不良、病毒感染或孕妇年龄有关,延迟治疗会引起大出血、腹痛,甚至导致全身其他系统转移引起损害[1]。
葡萄胎及时正确的诊断处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超声检查为诊断葡萄胎的首选检查手段,但不典型葡萄胎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易引起误诊。
本文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病理证实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特征,对误诊的原因进一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行清宫及病理确诊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年龄18-49岁,平均33岁,停经40 d~4个月,15例因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8例患者伴有腹痛来院就诊,余患者未有不适症状。
1.2 方法采用GE Voluson 730,配4C-A3.5 MHZ,配RAB4-8L 5.0-7.0 MHZ,32例葡萄胎患者常规行经腹或经阴道或两者结合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宫内回声及结构特点,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情况。
2 结果32例患者误诊为不全流产18例(56.2%),误诊为过期流产12例(37.5%),误诊为宫颈妊娠1例(3.15%),误诊为胎盘水泡样改变1例(3.15%)。
输卵管葡萄胎术前误诊一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80-011 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已婚,1-0-0-1,因“停经53天,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于2012.02.29拟“滋养细胞疾病?宫内节育环”收住入院。
患者无腹痛,一般情况好。
入院查体:t36.9。
c,p82次/分,r20次/分,bp120/88mmhg,神志清,精神可,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白带不多,宫颈光滑,无举痛,子宫前位,略饱满,无压痛,活动可,双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
2012.02.29血hcg 91490miu/ml,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套均正常,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子宫内膜增厚,宫内环位置正常。
入院后因诊断不明确,即行诊刮术+取环术,术前宫腔8.5cm,术中取出一完整o型环,刮出内膜组织约15g,未见明显绒毛组织及水泡样组织,术后宫腔8cm,术后予预防感染治疗。
2012.03.01复查血hcg 93280.3miu/ml,复查b超示右卵巢旁混合性团块28mm?25mm,其内可见18mm?17mm 无回声区。
本院盆腔mri示右侧附件区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62mm?37mm?22mm),异位妊娠首先考虑。
于2012.03.02下午拟“异位妊娠”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探查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盆腹腔少量积血,子宫饱满无粘连,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形成35mm?25mm?10mm包块,呈暗紫色,未见破裂口,其中有一直径约1.0cm菲薄透亮区域,右卵巢、左附件外观无殊。
切下右输卵管,标本装入手套完整取出,标本剖检见绒毛样组织3g及少量小水泡样组织。
术后诊断:右侧输卵管部分性葡萄胎。
返回诊刮病检报告:(宫内物)蜕膜组织及呈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未见明显绒毛。
腹腔镜术后病检报告:(右侧)输卵管妊娠,伴滋养细胞轻度增生及部分绒毛水肿变性。
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6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诊断。
方法62例不典型葡萄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2例不典型葡萄胎患者中,40例患者被证实为不典型葡萄胎,其他22例患者被误诊为过期流产。
结论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表现复杂,超声表现缺乏典型性,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临床诊断中应结合超声检查、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血β绒毛膜促怀腺激素(β-HCG),进而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关键词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Clinical analysi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 in 62 early pregnancy cases WEI Yue.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Zhanjiang 52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 in early pregnanc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ultrasound findings of 62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62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 cases,there were 40 cases comfirmed as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and the other 22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missed abortion. 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 manifestations of 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 in early pregnancy are complex and atypical,and the clinical misdiagnosis rate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 are high. Clinical diagnosi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clinical manifestations,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and bloo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 (β-HCG),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Early pregnancy;Atypical hydatidiform mole;Ultrasound diagnosis葡萄胎是指孕婦在妊娠后,体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终末绒毛不断转变为相连成串的水泡,临床中也将其称之为水泡状胎块[1]。
56 例葡萄胎超声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室2011 年以来经临床诊断和病理证实的56 例葡萄胎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总结声像图特异性改变和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超声诊断水平。
方法:本组均为我室就诊的患者;用德国产PHILIP IU22 型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5Hz。
适度充盈膀胱行超声检查。
确诊为葡萄胎者,于二次及三次清宫前经超声引导并结合HCG 测定。
结果:54 例符合为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宫内充满低至中等的点状、团状和横行的短条状回声,其间夹有许多散在透明的液性暗区,暗区可呈圆形、椭圆形、裂隙状和不规则形,并形成“蜂窝状”或“落雪样”异常结构,与宫壁分界清晰,边缘规整,有时伴环状低回声晕。
4 例于子宫单侧或双侧见黄素囊肿。
本文根据葡萄胎内暗区的多少和大小分为小泡型、大泡型和非典型型。
2 例误诊,病理诊断为过期流产。
结论:诊断葡萄胎超声符合率96%,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B 超葡萄胎水泡状胎块妇产科B 型超声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现已成为多种疾病检查诊断的常用方法。
近年来,一些分辨率高,图像处理好的超声仪器不断问世,在对妇产科滋养叶疾病葡萄胎的诊断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自2011 年以来年我们收诊葡萄胎56 例,现将本组资料与超声影像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 例,年龄21 ~ 47 岁,平均28 岁。
产次0 ~ 5 次。
其中2 例为剖宫产术后哺乳期闭经8 个月,3 例为药物流产后70 天,其余51 例均有闭经时间40 天~ 5 个月的停经及早孕反应。
多数患者子宫体大于停经月份,全部患者尿或血H C G 为阳性。
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而就诊31 例(56% );因停经疑似早孕检查就诊9 例;因下腹痛8 例就诊;4 例,妊娠剧吐者6 例。
2 例分别因孕3 个半月与孕5 个月行引产分娩时发现为部分性葡萄胎。
合并贫血者6 例。
其中有2 例为再次葡萄胎。
超声诊断不典型葡萄胎【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葡萄胎的二维超声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
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的41例葡萄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病例中26例经超声诊断为典型葡萄胎,均由病理证实;15例为不典型葡萄胎,其中5例误诊为不全流产。
结论不典型葡萄胎单纯从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等两方面难以区别不典型葡萄胎及不全流产,需结合血清βHCG生化检查和宫腔诊刮病理综合分析及随访,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
葡萄胎的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约500~600次妊娠中有1次葡萄胎,而欧美国家则1500~2000次妊娠中才有1次。
患过一次葡萄胎,1%~2%病例可第二次发病,较第一次葡萄胎的发病率几乎高40倍[1]。
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为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胎盘的水泡样变性程度较完全性葡萄胎轻,由于不典型部分性葡萄胎的病理状态较复杂,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常被误诊为不全流产。
现对本院诊断为不典型葡萄胎的15例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查的不典型葡萄胎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0~38岁。
其中6例为第一次妊娠,9例为第二次妊娠,临床均以闭经伴阴道不规则流血病史就诊,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升高。
12 仪器及检查方法使用Acuson Sequoia和Acuson 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40 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0~70 MHz。
经腹扫查时嘱患者平卧位,膀胱适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做多切面扫查子宫、附件情况,必要时嘱患者排空膀胱,经阴道行二维超声检查,常规扫查子宫及附件区情况。
如发现异常病变,则观察病变部位与正常结构的关系,使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部位血流情况。
超声对葡萄胎的误诊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葡萄胎的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特征,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18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2例误诊为过期流产,1例误诊为宫颈管妊娠,1例误诊为胎盘水泡样改变。
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典型葡萄胎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血hcg测定及超声检查细微改变,必要时动态监测。
【关键词】葡萄胎;超声检查;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074-02
葡萄胎是一种不正常的怀孕,一般认为其发生与胚胎死亡、营养不良、病毒感染或孕妇年龄有关,延迟治疗会引起大出血、腹痛,甚至导致全身其他系统转移引起损害[1]。
葡萄胎及时正确的诊断处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超声检查为诊断葡萄胎的首选检查手段,但不典型葡萄胎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易引起误诊。
本文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病理证实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特征,对误诊的原因进一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行清宫及病理
确诊为葡萄胎而超声误诊的32例患者,年龄18-49岁,平均33岁,停经40 d~4个月,15例因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8例患者伴有腹痛来院就诊,余患者未有不适症状。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 730,配4c-a3.5 mhz,配rab4-8l 5.0-7.0 mhz,32例葡萄胎患者常规行经腹或经阴道或两者结合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宫内回声及结构特点,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情况。
2 结果
32例患者误诊为不全流产18例(56.2%),误诊为过期流产12例(37.5%),误诊为宫颈妊娠1例(3.15%),误诊为胎盘水泡样改变1例(3.15%)。
3 讨论
葡萄胎又称水泡状胎块,是滋养叶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其增生的程度、有无绒毛及其侵蚀能力等情况,葡萄胎详细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葡萄胎与胎儿共存、恶性葡萄胎等,以前两者多见[2]。
超声误诊的32例葡萄胎中,有2例为完全性葡萄胎,30例为部分性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诊断明显高于部分性葡萄胎,主要原因在于其声像图较典型,宫腔蜂窝征表现明显。
针对误诊病例,做进一步分析。
2例完全性葡萄胎误诊不全流产,原因主要在于怀孕时间短(38 d 和42 d),轻度而杂乱的绒毛水肿使得宫腔呈混合性回声,声像图
表现不典型,而超声检查时未检验血hcg值也给诊断带来困难。
故超声检查时若患者孕期短,临床症状不明显,血hcg值较高时应考虑葡萄胎的可能,建议择期再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声像图是否有变化。
部分性葡萄胎误诊不全流产16例,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宫腔内混合回声团块,团块内少许血流信号,无葡萄胎典型的水泡样结构,子宫增大不明显,超声表现更趋向于不全流产的声像图表现,而结合患者病史(大部分患者均有不规则出血、腹痛)思维趋向于不全流产。
故平时观察到此类声像图时,应密切结合患者临床血hcg 值。
不全流产的血hcg值往往小于100 kiu/l,葡萄胎的血hcg值往往大于100 kiu/l。
必要时动态检测更有利于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于不典型葡萄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其能发现二维超声检查显示不全流产宫腔内异常回声团的低阻血流信号。
葡萄胎cdfi显示局灶性斑片状或网状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记录到低阻力型的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及静脉血流频谱[3]。
故多普勒技术对诊断也有帮助。
误诊过期流产12例,主要原因是超声表现子宫不大较孕期小,宫腔内见孕囊样回声,形态不规则,未见明显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仔细观察此12例超声声像图发现不规则孕囊周边回声分布紊乱,内仍可发现稀疏的小水泡样结构,较过期流产之胎盘水肿变性其结构更致密,且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绒毛发生水肿变性,故一般可见到正常胎盘和异常胎盘,且两者一定有分界。
误诊原因也与操作者
临床经验不足有关联。
误诊宫颈管妊娠1例,主要超声表现宫颈管内孕囊样无回声暗区,内见不规则强回声,似胚芽结构未见胎心搏动,多普勒超声观察宫颈暗区周边血供较丰富。
宫颈管妊娠临床及罕见发病约1∶18 000,发现此类病例仍需结合实验室血hcg检查再进一步诊断。
误诊胎盘水泡样改变1例,主要超声表现宫腔内回声杂乱团块,偏宫腔一侧,内部分呈小水泡状,排列稀疏,而葡萄胎的水泡结构排列较密集。
此例患者血hcg值低于100 kiu/l,且出血时间长,导致操作者思维偏向于胎盘水泡样变。
综上所述,不典型葡萄胎早期声像图无特异性或类似于枯萎卵或宫腔肿块,但见不到典型水泡状表现,易引起误诊,针对此类患者,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细微改变,尤其对生育期妇女发现宫内有强弱不均团块,孕囊周边回声紊乱者血hcg的监测能提供极大帮助,hcg水平高于标准2倍以上,结合超声检查,可以确诊超过90%的葡萄胎[3-4]。
故需要综合分析,必要时动态监测,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减少误诊,让患者得到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映粦,凌梅立,常才.妇产科超声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95-197.
[2]刘晓菲.彩色多普勒诊断不典型葡萄胎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72.
[3]王晓君,王晓明.完全性水泡状胎盘与宫角妊娠足月正常胎儿
共存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190-191. [4]常才,戴晴,谢晓燕.妇产科超声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6.
(收稿日期:2013-03-27)(编辑:韩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