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杆菌属
- 格式:pptx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9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绿脓素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等。
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含有O抗原以及H抗原。
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O抗原可用以分型。
实验室检查标本来源。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分离培养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
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来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全营养型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在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上呈蓝绿色或者红褐色菌落,365nm紫外灯下显荧光。
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的细菌生长不良。
生长实验。
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生化鉴定分型(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生物学分类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Pseudomonas maltophili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铜绿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它最初被归类为一种假单胞菌,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和分类,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单胞菌种。
从生物学分类的角度来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特征,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呈杆状。
在培养基上形成黄色粘液状的菌落。
2. 生理特征,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嗜麦芽糖的细菌,它能够利用麦芽糖等麦芽类物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
此外,它还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3. 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类位置,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
4. 系统发育,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与其他假单胞菌科细菌的关系
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理解其在细菌界的分类位置。
总的来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生物学分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系统发育等
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其在分类体系中的准确位置。
这些分类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一细菌种类的特点和
生物学行为。
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及生理特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化学特性、营养需求以及生长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1. 形态特征: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方面。
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呈现为直杆状或弯曲杆状,长度约为1.5-3.0微米,宽度约为0.5-0.8微米。
其菌体通常呈无色或白色,但也可以呈现绿色或蓝绿色,这是由于其产生的溶菌酶和色素所致。
在培养基上,它形成灰白、干燥且呈珠状的菌落,具有较强的糖胞聚和胶原降解能力。
2. 生物化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生物化学特性,这些特性可用于其鉴定和诊断。
它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如葡萄糖、乳糖、甘露糖等进行代谢,并产生酸和气体。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也可利用氨基酸、有机酸和酒精进行代谢。
另外,该菌具有多种酶的产生能力,如氧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这些酶能使其耐受氧气的存在。
3. 营养需求: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其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
它属于好氧生物,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较宽容。
它可以在20-42摄氏度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
其pH范围为7.0-8.0,最适生长pH为7.2-7.8。
此外,它对含氧量要求较高,不能在无氧环境下生长。
4. 生长条件: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各种寄主和环境中寄生和繁殖。
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自然环境中。
此外,在人体内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特别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更容易引发严重感染。
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如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化性质、营养需求和生长条件对于其鉴定、诊断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疗领域和环境卫生领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铜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在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内等多种环境中被发现。
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特性,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一定的潜在威胁。
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分析。
它是一种不发芽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形态呈现为长短不一的杆状,大小约为0.5-1.5微米×1.5-5微米。
它具有弯曲的形态,偶尔会表现为弯曲的串珠状。
菌体的表面细胞质多呈水滴状,呈现出细菌特有的非光泽外观。
此外,在革兰染色中,铜绿假单胞菌会呈现出青绿色至铜绿色的颜色,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之一。
这种特殊的颜色是由于菌体内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类黄绿色素(pyocyanin和pyoverdine)所致。
这些色素的产生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有关。
在生理特性方面,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首先,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意味着它的外层细胞壁缺乏厚重的层状结构,而是由较薄且较脆弱的薄膜组成。
这一特点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在抗生素的治疗中较为耐药,因为其外层细胞壁难以阻挡抗生素分子的进入。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质进行代谢。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
铜绿假单胞菌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具有较高的氧耐受性,且能够在缺氧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表现出一定的产色特性。
除了前文提到的青绿色至铜绿色外,它还可以产生黄绿色、荧光色等不同颜色的色素。
这些色素的产生与其代谢产物相关,可用于其在实验室中的鉴定和分离。
另外,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抗生素耐药性。
它能够分泌β-内酰胺酶,降解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使得治疗困难增加。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产生多种外膜蛋白和多糖,增加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菌种报告—铜绿假单胞菌一、铜绿假单胞菌简介①、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属假单胞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无芽胞,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能运动。
②、本菌为专性需氧菌,代时35min,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
用营养肉汤培养基进行增菌培养。
二、使用注意事项①、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铜绿假单胞菌属于三类,BSL-2。
②、经常引起术后伤口感染,也可引起褥疮、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
本菌引起的感染病灶可导致血行散播,而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
烧伤后感染了铜绿色假单胞菌可造成死亡。
③、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在阳性室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121℃,30min湿热蒸汽灭菌。
实验结束后,用0.1%的新洁尔灭擦拭台面,照紫外消毒。
菌种保存方案—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实验材料:器具:-80℃冰箱,2~8℃冰箱,试管,电动助吸器,锥形瓶,恒温培养摇床,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冷冻管,振荡器,棉塞试剂:冻干菌种,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无菌甘油,生理盐水,营养琼脂平板2、实验步骤:2.1 菌种复苏和复壮(营养肉汤培养基)2.1.1 将干菌种(0代)按上述步骤转移到装有100ml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复苏(第1代),35℃摇床恒温培养18小时。
2.1.2 取上述18小时后培养物1ml,接种到装有100ml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复壮(第2代),35℃恒温摇床培养18小时。
2.2 稀释倍数探索2.2.1 取1ml新鲜培养物加入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得10-1管,依次稀释至10-9。
铜绿假单胞菌名词解释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假单
胞菌科。
由于其氧化酶呈阳性,故又称绿脓杆菌。
它是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药物的抵抗力较强,但对干燥、直射阳光和紫外线均较敏感。
铜绿假单胞菌存在的重要条件就是潮湿的环境,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见于烧伤、创伤或免疫受损的病人,感染部位可能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尿路等。
该菌的感染症状可能因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但通常会引发炎症反应,并产生绿色或铜绿色的分泌物。
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医生通常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由于该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因此治疗难度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抗菌药物和综合治疗措施。
总之,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和易感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
了解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该菌感染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遵医嘱治疗。
重要的细菌属及代表的种1.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黄单胞菌属为薄壁菌门的成员。
菌体短杆状,多单生,少数为双生,单鞭毛,极生,无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好气性。
代谢为呼吸型,无发酵型。
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
对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无机盐多数都可生长,一般在培养基上不产生色素,但菌体含有一种黄色的类胡罗素。
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蜜黄色、光滑货粘稠的菌落。
绝大多数成员为植物病原细菌,为害植物引起叶斑坏死或者枯死等症状。
本属细菌下重要的种有:野油菜黄单胞菌(甘蓝黑腐病菌)、水稻黄单胞菌,重要的变种有:野油菜黄单胞菌禾草致病变种、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水稻白叶枯病菌。
2.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劳尔氏菌属是从假单胞杆菌属中分离出的,其中茄科植物的青枯病菌是众所周知的重要病原菌。
普通细菌培养基上菌落隆起、光滑、湿润、灰白色至白色。
有些菌株在培养基上可分泌水溶性褐色素而使培养基变褐色。
在灭菌的马铃薯薯块上,则能使其变成深褐色至黑色。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0多科的一百多种植物,马铃薯、烟草、番茄等茄科的青枯病发生非常严重。
种下分类多样化,不同菌株的寄生专化性不同,寄生在番茄、马铃薯、花生上的是同一类型,而烟草上的则是另外一种。
典型的症状是全株急性凋萎,感病茎秆维管束变褐,横切后用手挤压有白色菌脓溢出。
病菌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可随土壤、灌溉、种薯、种苗传播。
侵染主要途径是伤口,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
3.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该属是薄壁假单胞菌科的模式属。
菌体短杆状略弯,单生,鞭毛1~4根,极生,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
代谢为呼吸型,无发酵型。
氧化酶反应阴性,少数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
对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有机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
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灰白色、圆形、隆起的菌落,有荧光反应,有些种产生褐色素扩散到培养基中。
肠杆菌1.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河生肠杆菌生物2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2.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3.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1群、芳香沙雷菌2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4.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5.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6.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7.沙门菌属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8.枸橼酸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9.爱文菌属美洲爱文菌10.布特维西菌属水生布特维西菌11.爱德华菌属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12.巴提奥杆菌属乡间巴提奥杆菌13.哈夫尼亚菌属蜂房哈夫菌属14.西地西菌属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15.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16志贺菌属17.克吕沃菌属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18.莱克勒菌属不脱羧莱克勒菌19 .默勒菌属威斯康星默勒菌20 拉恩菌属水生拉恩菌21.塔特姆菌属、痰塔特姆菌22.耶尔森菌属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23.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24. 寡养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非发酵菌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2.伯克霍尔德氏菌属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3.丛毛单胞菌属食酸丛毛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4.短波单胞菌属缺陷短波单胞菌、波囊短波单胞菌5.窄食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6.产碱杆菌属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粪产碱杆菌7. 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8.黄杆菌属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芳香黄杆菌、Ⅱb群黄杆菌、产吲哆黄杆菌9.威克斯菌属有毒威克斯菌、动物溃疡威克斯菌10.金色单胞菌属浅黄假单胞菌11.黄色单胞菌属栖稻假单胞菌12.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13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舒伯特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14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15巴斯德菌属多杀巴斯德菌、溶血巴斯德菌16莫拉氏菌属莫拉氏菌17谢瓦纳拉菌属腐败谢瓦纳拉菌.葡萄球菌/微球菌1.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表皮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华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斯莱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阿莱特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2. 微球菌属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瑰微球菌,克里斯汀微球菌链球菌/肠球菌1肠球菌属酪黄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坚韧肠球菌2.草绿色链球菌属牛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液链球菌,中间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群3.β溶血链球菌群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瘟链球菌,似马链球菌,停乳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4.咽峡炎链球菌群星座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5.孪生球菌属溶血孪生球菌,麻疹孪生球菌6.肺炎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7.气球菌属绿色气球菌真菌1.隐球菌属新型隐球菌,白色隐球菌,罗伦隐球菌,地生隐球菌,指甲隐球菌2.假丝酵母菌属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季也蒙假丝酵母菌,乳酒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溶脂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伪热带蒙假丝酵母菌、皱褶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涏沫假丝酵母菌3.酵母属酿酒酵母菌4.丝孢酵母属白吉利丝孢酵母菌5.地霉属白地霉菌6.红酵母属粘红酵母菌,深红酵母菌7.毛孢子菌属白杰尔毛孢子菌8.地丝菌属念珠地丝菌【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不溶血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骤缩呈锯齿型__、在低渗溶液中则肿胀或破裂____、血红蛋白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_、在促红细胞生成素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原红细胞。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讯号发生器、放大器、甄别器、阈值调节器、整形器、计数系统、监视系统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珠蛋白___和_含铁血红素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540nm __,最小吸收波谷_504nm 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氰高铁血红蛋白化法___,本法由__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__推荐,并经__世界卫生组织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活体染色体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率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溶血性__和_巨幼红细胞___贫血。
巨红细胞常见于__维生素B12__和_叶酸缺乏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双草酸盐溶液__,其组成为_草酸钾_加__草酸铵。
11.粒细胞起源于_多能干细胞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粒系定向干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分裂、成熟、贮存、循环、边缘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定向干_细胞,在骨髓内经_原单核细胞_、_幼单核细胞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主要免疫活性细胞。
15.T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免疫活性_物质,参与_细胞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物理吸附__作用,又有__化学亲合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IgG型抗核__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