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1.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汉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太初四年(前93年)完成。有著名散文《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为咏怀之作。

司马迁青年时期的壮游历程: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奉命出使西南;数次随武帝出游

司马迁的人生与创作关系: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

2.《史记》的成书:

1、客观条件:时代背景:生活在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对这种转变产生了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历史与时代的要求: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要求对以往历史作全面的总结;中国历来重视修史,历史的发展要求出现一部通史。帝王的重视:汉武帝重视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

2、主观条件:家庭的影响:“读万卷书”,出身于史官世家,家学渊博;其父司马谈的学术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次漫游的经历:“行万里路”,历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并广泛考察各地民风、民情,为写作《史记》打下雄厚的基础。著书过程中(前99)遭遇“李陵之祸”: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发愤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著。

3.关于《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体例、性质:(原名《太史公书》)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共130篇,52万余字,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组成。这五种体例构成了《史记》的体系,被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就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以十二本纪叙各代帝王兴衰始终,是世系史;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是大事纪;世家叙侯王贵族之史,相当于分国史或地域史;列传记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历史活动,是人物史;八书则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有专门史的性质。这样由五体互补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2、司马迁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特殊的写作立场:特定的时代、广泛的游历、残酷的命运、对古老史官传统和先秦诸子理性态度的继承,作者确立了相对独立和批判的写作立场。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史记》是一部批判性的而绝非歌颂性的著作。

3、《史记》的写作宗旨(目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后代的戏曲、小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历史地位。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和文学上肯定了他的文学性质和伟大成就

司马迁(公元前145--87)字子长,龙门(陕西韩城)人,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16岁时即位,与司马迁相始终

写《史记》重要三点:

1、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祖先司马氏“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时期太史令,祖父司马喜——司马绎——司马昌——司马——司马错(与张仪同僚),并非全为史官。

司马谈很有学问,“学天官于唐都,受昌于杨河,习通论于黄子”。

2、中、青年时期的漫游: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这与他博览群书有关系。而且与他漫游祖国各地有关,曾三次出游。三次出游,司马迁东到泰山封禅,西到陇西,北到内蒙,南至昆明,阻击踏遍黄河、长江、江流域。

(1)第一次20岁左右。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到过湖南沅、湘水(到过江西庐山)。写出《屈原列传》,是保存最早的屈原资料,到过九巍山,舜埋葬之处;到过会稽山,探禹穴;到过山东曲阜,参观孔子庙堂;到过淮阴韩信故乡;大梁访察信陵君;到过徐州(当时楚汉相争战场)。回来后任为郎中。

(2)第二次,汉武帝派他去西南,“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邓、、昆明”。在这些地方真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对后来写列传大有帮助,如《西南夷列传》《货列传》,回来后父亲病重,赶回洛阳。

(3)第三次(公元前110年)随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并“率师巡边”,到了呼和浩特、辽西碣石等地。

出游活动大大丰实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所到之处考察了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强棵,访问了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旧故老,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从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为重要的是,他接触了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体会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述《史记》和他的政治见解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3、遭李陵之祸: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带三万骑兵攻击匈奴,李陵带五千骑兵分头进攻匈奴,李陵兵步行30天到达蒙古与匈奴兵相遇,被匈奴三万兵包围,与敌交战,迁弩齐发,杀敌数千人,匈奴王大吃一惊,随即又调8万骑兵,众寡相差太悬殊,边战边走,战士死伤过半,被迫投降。

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食不甘味,让群臣共议,大臣门以为埋怨李陵,而司马迁却认为李陵不是真投降(通过平时李陵为人认为),而会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到司马迁,司马迁和盘说出,触怒汉武帝,因李广利是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故汉武帝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有责怪李广利之意。因此,汉武帝把司马迁打下狱,让人审理此案。审案人严厉审问,并判重刑。按照汉朝法律可拿钱来赎罪,而无钱,又无人为他说情,所以以宫刑论处。这对司马迁精神上是极大摧残和耻辱,曾想到自杀,然而为了责任没死,他认为:“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此决定忍辱苟活写《史记》。从古代现任中各到启发,决心献身于自己的事业。判处宫刑四年后司马迁大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遇祸后认识到世态炎凉。

著述《史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是纷争、割据,至秦始皇时统一,然而都是十分短暂,汉武帝时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正式形成,各项具体法令制度建立起来了。对以往历史作全面总结的要求也提出来了,司马谈临终对司马迁的遗嘱可看成是时代要求的体现

时代条件:汉武帝比较重视文化上建树,“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

这种情况下,一种新体裁著作应当时要求产生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这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史

记》自诩很高,自己称为孔子第二,《史记》成为第二部《春秋》。从这意义上《史记》既是他的天才独创,又是时代产物。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和年间(公元前104年左右)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52万字的巨著。全书共130篇,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构成。

清朝学者赵翼说:“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是表以采时事,八书以评制度,列传以人物”。

本纪:是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记事。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是先秦和诸侯国和汉朝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记载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五种体例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构成《史记》全书的完整的体系。

《史记》开始称为《太史公书》,三国以后始称《史记》,为何叫《史记》?——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古者有史记言,古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司马迁兼之,故谓之《史记》”。

《史记》有三家注解:刘宋裴《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2、《史记》的思想倾向

1、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史记》市一部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司马迁在《史记》中批评了当时所谓占星术、望气术、鬼神之传、相信迷信神仙的思想。

“八海求神仙,终无有”。《封禅书》记新平以望见上,说长安东北有神气称五彩,《史记》说新平可言会神者皆作也。

2、嘲讽了汉朝统治者鼓吹的天人感应说、君权神授说。

天人感应:违反上天意旨,天灾异警告(董仲舒)(司马迁主张天人相分)。

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司马迁表示怀疑“天道”,在《伯夷列传》中认为伯夷、叔齐二人品德高尚都饿死深山,所以作者认为常常是善人恶报,恶人得善报,品行不端正的人飞黄腾达。反之,则遭祸害。因此“余甚惑焉”。

这不仅表现历史家思想复杂性,也表现进步思想。

3、基本的历史观

(1)能自觉总结、研究经济问题。

《平淮书》记载各地区经济情况;

《河渠书》记载夏禹以来水利工作;

《货殖列传》详细描述当时各地生产情况和交易情况。

还记载了一些发财致富的布衣匹夫,从而为中国历史学树立了经济活动的优良传统。

“凡编户之民,富什相什则卑下之,佰则畏惮之,仟则役,万则仆。此物之理也。”指出经济财富与人的社会地位关系。

经济与道德礼节关系:“礼生于有而废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则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重视人民群众和下层社会力量,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

司马迁评陈涉起义“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把陈涉与汤、武相提并论,并把陈涉列为世家,表示尊敬,以爱护的声调给予同情,这作为封建史学家可谓难能可贵。

《游侠列传》记载中、下层人物,记载救人之危、解人之难的侠义之士。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循吏,又往往失望。侠义之士往往同情弱者,反抗强暴,是人民的力量和希望,也表明作者的思想是朝下的。

《酷吏列传》记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群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兵库,释死罪,缚辱即太守、都尉,杀二千石……”记载农民起义,可认为司马迁同情人民起义,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

(3)作者重视整体、重视发展变化的观点,辩护华夏统一,主张各民族平等友好。

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示历史观念与董仲舒不同。

董:天不变,道也不变。

迁:历史通过各种变革向前演进。

董: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迁:对吴起、商鞅变法给予肯定。称商鞅“居五年,秦国实强”“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肯定他的政绩是因为他的变革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史记》还叙述了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如:《朝鲜列传》《大宛列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及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后来这些少数民族逐渐加入汉族人民生活范围,使他们政治、经济向前发展。《史记》所体现的这种历史观念在它之前是没有的,是秦汉以来统一事业在文学史上的反映。

4、无畏的批判精神

《史记》不仅敢于揭露历史上许多暴君:夏桀、商纣、、周厉等的暴政、暴行,而且还敢于直接抨击当朝的开国之君和在位的皇帝,这在封建史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对高祖刘邦,作者未抹杀其结束楚汉相争建立国家功绩和坚忍不拔的长处,但也没放过对于刘邦的虚伪、狡诈、无奈品质的揭露。如在被项羽追赶中刘邦就一而再、再而三把儿子孝惠、虐人鲁元推下车去。成帝业后又问父亲:“某之业孰与仲多?”“吾乃有帝之贵也”。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避忌讳的描写揭露了刘邦作为开国之君的面貌,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对于“吕后残害戚夫人”,孝惠帝说“此非人所谓,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司马迁没有考虑吕后是皇帝的曾祖母,同志破了“为尊者隐,为言者讳”的教条,大胆揭露了吕后心狠毒辣的狰狞面孔。

《酷吏列传》批判了张汤、杜周等人的凶狠残暴,充当统治者爪牙的狰狞面目。与酷吏相对是循吏。张汤专门看皇帝脸色行事,“为人对诈,午智以御人”。“上所欲者,因而谪之;上所释者,久微见其冤状”。

有人杜周:“三天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何故法乎?”彻底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法律的虚伪性,法令只不过是统治者任意杀人的工具。

5、热情的赞扬歌颂

《史记》遍及社会的各阶段、各阶层、各职业,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有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农民、妇女、工商业者、隐士、游侠、刺客、医卜等。《史记》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作客观描写,寄托褒贬和爱憎,作者寄予同情的有伯夷、苏秦、管仲、孔子、屈原、廉颇、蔺相如、鲁仲连、信陵君、候赢、荆柯、陈涉、项羽、李广、淳于等等。

《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勇敢善战,廉洁爱士兵,一生官职卑微,最后自杀。李广:“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自杀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把人民战士对李广的爱戴和统治阶级对李广的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黑喊,歌颂了李广的品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歌颂了蔺相如先公后私高尚品德,而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爱国将领,申明大义。

《屈原列传》一方面抨击了楚贵族卖国,又歌颂了屈原高洁人格,作者赞扬这些人物寄于自

己政治理想和爱憎感情。

《刺客列传》歌颂了刺客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

曹沫劫齐桓公专褚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赢政

刺客们这种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封建统治阶级的气焰,给人民以鼓舞和小我。

总之,《史记》一书具有丰实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人民性,全书充满着反对暴君暴政,反对豪强酷吏的思想,洋溢着热爱人民,关怀人民疾苦的感情,歌颂了爱国爱民、尚义任侠、品质高尚的人物,揭露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和丑陋阴私,抨击了专制帝王、贪官酷吏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残暴行为,从而《史记》成为一部爱的颂歌、恨的咒曲。

因为在楚汉相争之中,项羽实际上成了当时支配政局的重要人物,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分318个王,刘邦也被其封为汉王,所以司马迁将其列入《本纪》,正是从这客观实际出发的,并放在《高祖本纪》之前来写,把他作为一个失败者的英雄来写,打破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封建历史正统观,表现了司马迁实事求是的精神。

史记的思想性:一、进步的民族观;二、进步的经济思想;三、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四、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

三、《史记》的文学成就

1、塑造了丰实的人物形象:

《史记》大部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向读者战现了丰富多彩的的历史人物,其中有性格的任务有八九十个,有一部分是有典型意义的,如:项羽、李广、刘邦、陈涉、张良、韩信、廉颇、蔺相如等。

《史记》塑造人物特点:

1、为突出某一中心思想,为体现作者某一创作意图而精心选材。

项羽从起兵到灭亡事情很少,然而本纪中所写只三件事:钜鹿之战:羽兴于钜鹿之战,败于垓下之战。(写项羽星期,所向无敌,轻视刘邦),最后垓下之围而失败。作者抓住三件事,既刻画了项羽的人物性格,也把历史事件叙述清楚。

2、《史记》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常常使用“互见法”。

所谓"互见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目的是从文学上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另作者怕太露骨而受到迫害,又避免重复。

如:项羽享刘邦父,刘邦说的话“吾翁即若翁”都放在《项羽本纪》中写,而不放在《高祖本纪》中写。“其事在《商君》语中”,“语在《淮阴》事中”等。从这里可看出,司马迁在叙事中不再叙述读者看到的传中。

罪犯魏其逃到魏公子信陵君府上,信不敢收,其怒自杀,于《信陵君传》中写,放于《范列传》中。

3、通过细节,琐事来刻画人物,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司马迁通过人物传记来小亿历史,虽然描写重大历史事件,但也不忽视细节、琐事,因为它不仅是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文学作品。如:

李斯于包中,厕所见老鼠而发感慨。

项羽学术剑不成学万人敌,“彼可取而代之”。可看出羽少时便有奇异非凡的抱负,且直爽。酷吏张汤少时为老鼠判罪。

《史记》正是通过个性化语言和琐事来塑造人物。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史记》全书130骗,是个整体,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照应,但每一篇又是各自独立的文学作品。有的如短篇小说,有的入叙事散文,如抒情三我,文章结构严密,波澜起伏,故事性强。

3、悲慨激昂,有强烈的抒情性

《史记》是作者用全部心血和是生命写成的“爱的颂歌”,“恨的咒语”,是一部饱含血泪的诗歌。内容有爱、有恨,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如:信陵君礼贤下士,屈原被害放逐,作者深表赞扬和同情。对于酷吏给予无情的批判。爱下层人民,恨上层统治阶级。

4、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1、个性化的语言:

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刘邦不同感慨,

项羽:“彼可取而代也”,强悍,爽直

刘邦:“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表志向

周昌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道不可,陛下欲太子,臣期期不奉招?”把周昌急切时口吃的样子表现出来。

2、运用民间的口语、谚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王剪列传》

“当判不判,反受起乱”《春申君列传》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兄弟二人不相容”《淮难衡山列传》,讽刺汉武帝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

3、《史记》引用古史料时,常常把那些深奥难懂的古书,改写成汉朝的书面语言,从而保证了《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史记》既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传记文学名著,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代的影响深远,正如宋代郑所说:“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通志总序》

从史学上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许多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人物活动。使后代对这些人物有史可查,有案可稽,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贡献。而且所记载的人物既有上层贵族人物,又有下层人物;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因此,不论从丰实的内容和体制的创意来讲,《史记》都是空前巨著。记传是他的独创,为后代史学树立了优秀楷模。中国的24史(断代史)体例都是模仿《史记》。班固的《汉书》对刘邦历史直接引用下来。

司马迁的史学观点和态度对后世也有影响,班固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赞》

我们说班固所谓“蔽”正是司马迁敢于冲破正统思想束缚的表现,是其进步历史观点之所在。与此同时,班固对司马迁著作态度加以肯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种在写历史时严肃,敢于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受到后代进步历史学家崇敬,也为后代史学家5、《史记》在文学上的影响:

1、把中国历史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也有人说:“《史记》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左传》受到年月的分割,不完整,是派年段的,《史记》不同,无论写人物、场面都集中完整”。推崇。

2、《史记》中的散文成为古文运动的旗帜,为韩愈等人所效法: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3、《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成为后世戏剧、小说家们进行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如《霸王别姬》《渑池会》《文君当炉》

成就与特色:一、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二、《史记》人物极具个性;三、《史记》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四、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五、比欧洲最早的传记作品早两个世纪

四、史记的体例

《史记》原名"史太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五十多万字。

全书共130篇:

12本纪(记载从黄帝起到汉武帝时的历代大事,基本为编年式的):

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

10表(用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错综复杂的史实;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或重大事项):

30世家(记述贵族诸侯的活动及事迹):

70列传(分别记载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史记》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各体互相配合;这种体例成为以后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典范。

五、《史记·项羽本纪》、《报任安书》

1、项羽、刘邦的人物形象、“鸿门宴”的戏剧性场面

项羽:“妇人之仁”(鸿门宴);背关怀楚-本土观;不能任贤;刚愎自用、骄傲自大

刘邦:老练成熟、工于心计;占据巩固的根据地;知人任贤

2、《项羽本纪》的叙事与写人:选取典型事件;传奇性与悲剧性;诗化与抒情性。

3、《报任安书》:1 、写作背景2 、主要内容:“刑余之人”难以荐士,况当年自己的悲惨遭遇即由为李陵申辩而来。所以隐忍苟活就是要著书以偿前辱之债。3 、艺术特点:

?内蕴深厚,文气伟壮;?纵横开阖,笔法雄健;

?腾挪跌宕,行文迂曲;?瑰伟奇丽,文辞优美。

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直接启发了中国文学史上纯粹的抒情散文从私人书信体中开始的传统;影响了后世一系列表达人生志向和感慨的名篇;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被后世称为“天下奇文”,代表了西汉中期散文的最高成就。

六、《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一、《史记》创作的文学动机:

1.作者本人具有浪漫的诗人气质,因此赋予作品许多文学色彩;

2.写作目的决定了要通过大量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

3.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

二、《史记》运用的文学手段:

纪传体的运用更充分集中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命运,更接近作为“人学”的文学,更富有文学性。

采取文学典型化的手法,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场面的具体描绘来再现历史人物,使人物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作者的倾向性是靠形象的感染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

具体描绘自然流露出来。

“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

三、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

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

“好奇”: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才华出众的人物;

注重表现人物命运巨大变化,充分暴露人的普遍弱点,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出人对命运的强烈抗争。

四、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

Ⅰ、选材原则:选取最重要、最有代表意义、最能表现人物身世和性格特征的事件,突出人物主要特征。

Ⅱ、使用“互见法”:“人物互见”:在每一篇传记中只写传主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经历,在其他地方补写出次要特征和经历,既保证了传记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和艺术上的完整性,又使历史事实不至于遗漏。“事件互见”: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同一件事,既突出了每个人在事件中的作用,又不给人以重复之感。

Ⅲ、善于通过小事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Ⅳ、具体写出人物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具有强烈的故事性;

Ⅴ、语言方面:对话力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心理;直录口语,通俗传神;叙述语言夹叙夹议,描写人物情态、心理简练精确;叙事记言中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富有表现力。

《史记》的文学成就:成熟的叙事技巧;成功的人物刻画;自如的语言运用;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

五、《史记》的叙事艺术:1.《史记》人物传记的巧妙安排与叙事线索;2.《史记》的

叙事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3.《史记》善于处理复杂的场面,显示出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六、《史记》的写人艺术:1.、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件,突出表现传主的主要性格。

2、渲染细节,雕琢对话,精细刻划人物的个性

3、同类合传,比照衬托,在比较中显现个性

4、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

5、司马迁在记写史实的时候,还用了“互见法”

七、《史记》的地位与影响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体例,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较完整地记叙了汉代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活动,使后代有史可察、有案可稽。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文学观都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体裁和叙事方式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小说,并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是古代散文的楷模,被后代推崇为“古文”的崇高典范,使我国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

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那你知道司马迁写的史记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伐赵失利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并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报告说:“赵国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我们可以借机进攻赵国。”燕王叫来昌国的国君乐间,想听听他的意见。乐间说:“赵国长期是个四面受敌、经常抗战的国家,那里的平民百姓都很熟悉军事,不可以轻易进攻。”燕王说:“我们现在是相当于用五个人去攻打他们一个人,这样还不可以吗?”乐间仍然回答说:“这样也不可以。”燕王很生气,因为群臣也都建议进攻,于是燕王派大将栗腹和卿秦分兵两路,带兵车二千辆,进攻赵国。这时大夫将渠对燕王说:“和人家互通关卡,制定了盟约,拿出五百镒黄金给人家的君王祝酒,使者回来一报告就反过来进攻人家,这样做不吉利,作战是不会取得成功的。”燕王还是听不进去,自己亲率侧翼部队随军出发。将渠便拉住燕王阻止他说:“大王千万不要亲自前去啊,去了是不会成功的!”燕王生气地用脚把他踢开。将渠哭着说:“我不是为了自己,为的是大王啊!”

赵国派廉颇率兵打败了栗腹,并追赶燕军,也打败了卿秦,追出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人请求议和,赵国人不答应,一定要让将渠出面主持议和。燕国便任命将渠为国相,前去主持议和。赵国这才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 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计安刘氏王陵被免除丞相职务后,吕太后就调任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刘邦在彭城西边被项羽击败时,楚军抓走刘邦的父亲和吕后作为人质,审食其以家臣身份侍奉吕后,照顾左右。他后来跟随汉军打败项羽被封为侯,受到吕太后的宠幸。他做了左丞相之后,一直住在宫中,掌握了朝中大权,文武百官都得通过他才能决断事情。 吕嬃因从前陈平为高帝出谋划策捉拿了樊哙,对他不满,多次进谗言说:“陈平当丞相以后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女子。”陈平听到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纵。吕太后听说了这件事,心里暗自高兴。她当着吕嬃的面对陈平说:“俗语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嬃说你的坏话。” 吕太后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知道无法阻拦,便忍气吞声,假装顺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以后,陈平跟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汉初这些宫廷要事陈平都是主要策划者。 司马迁写的一些史记故事:燕国灭亡秦国随着势力的逐步扩大,加紧了扩张步伐,东方六国岌岌可危。当秦军到达易水时,祸患马上

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经过李陵事件,司马迁因为触犯了皇上,下了监狱,交给朝廷审问。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 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 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很多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 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 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 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 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 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 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 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 《国语》。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 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于是,他把从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司马迁在 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

近十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综述

近十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综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史记》的文学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司马迁精心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其中不乏有刺客这一群体,《刺客列传》就是他们的合传。当今对《刺客列传》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角度也走向多元,整个研究工作走向纵深。现就《刺客列传》研究现状做简单梳理。 一、刺客成因以及行刺原因探析 从各个层面探析刺客成因及行刺原因,这是研究《刺客列传》较常见的一种角度。其中曹继华的《刺客成因初探》,从环境及气质、变态贵族精神、原始复仇意识、英雄崇拜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侠义刺客的形成原因。另外,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刺杀原因,如黄莹等的《试析刺客行为的心理动机》对《刺客列传》进行分析。刺客的心理动机主要是对亲和爱的看重,对尊严的渴望,对道义、名声呢及功业的执着追求。又如《从豫让故事看其行刺的心理动机》,文章通过对豫让不懈的行刺行为的,可以看出其对忠诚的信仰、对自尊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也是支持其行刺行为的原因。 二、解读刺客的精神特点与思想观念 从深层次研究刺客的独特之处,是一种进步。作为刺客,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来展现自己,有精神的,更有思想观念上的的。其中徐裕敏的《从《史记·刺客列传》看战国时刺客的精神特征》通过对刺客行为的分析,认为刺客有重义和好名两个重要的精神特征。他们的精神内涵,不仅包括完成对他人的义务,而且包括对个人价值的积极肯定。也有人从其它方面进行突破,如王涛《论先秦刺客的思想道德观与儒家传统》写到先秦刺客的行为,不仅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简单报恩,还蕴含着最初的“忠信”和“仁义”的思想道德观,其某些积极的方面对儒家传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解析刺客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研究文学文本常用的手法。对此,唐红的《在文本解析中复活《史记》中的刺客形象》以文本为基础,从“基本人性”、“深层文化结构”和“特定历史环境”三个层次,将刺客形象层层剥离进行解析。从刺客的悲剧命运来解读刺客形象,展示其价值,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如《高尚的品格悲剧的命运》从审美的角度解读《史记·刺客列传》武士形象。又如《论《史记·刺客列传》中聂政的悲剧命运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从美学方面再现了刺客形象。 总之,近十年《史记·刺客列传》研究的文章不在少数,研究视角也翻样出新,然而研究大多集中于刺客形成原因、行刺原因,单个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对于刺客人生信仰、精神气质、人物的横向比较以及某些积极方面对后世的影响的研究等稍显薄弱。所以,《史记·刺客列传》研究方面怎样找到一个更为新颖的视角,将研究在新的层面上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是当代研究它的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司马迁史记的故事概括

司马迁史记的故事概括 胶西群臣中有人知道了胶西王反叛的计划,就规劝说:“侍奉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事。现在大王和吴王向西进兵,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主定会有分歧争端,那时候战祸还是 不会消停,您也就没有安稳的日子过了,说不定会因为吴王造反而家破人亡。诸侯的土地 不足朝廷的十分之二,力量悬殊太大了,而背叛朝廷也会使太后担忧,您又但上了不孝的 罪名。从上面的分析看,您起兵造反的计划实在是不明智的,这不是长远之计啊。”胶西 王不听,又派使者联合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他们都应允了,并说:“城阳景王曾为正义攻打吕氏宗族,不要让他参与起兵,事成之后分些土地给他就行了。”各诸侯由于听说有人受到削地的惩罚,都震惊恐惧,大多怨恨晁错,因此都愿意发兵。 景帝终于下令削减吴国的豫章、会稽二郡,可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等到诏令发到吴国,吴王早就准备好起兵作乱的一切条件,征召了他全部的士兵,通令全国说:“我年纪六十 二岁,亲自统率军队。小儿子年龄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凡是年长和我相同的,年轻 和我的小儿子相同的人,都要出征。”他又派人联系南边的闽越、东越,东越也跟随吴王 发兵。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杀死了朝廷派来的官员,向西进兵。齐王后来后悔,服毒自杀,违背盟约。济北王因城墙损坏没有竣工,他的郎中令将他 劫持控制,他也无法发兵。胶西王和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一起率兵围攻临淄。赵王刘 遂则暗中派使者到匈奴商议联合作战之事。一时间真是天下大乱,西汉政府面临着建立以 来最大的危机。大概刘邦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保住刘家天下铲除了异姓王,扶持自家人 称王,以为可以江山稳固、千秋百代了,到头来却自家的窝里斗更狠,遗害子孙更厉害。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嫔妃。汉高祖曾临幸赵国,赵王就把淮南王的母亲献给了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怀有身孕。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 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一年后,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 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关在河内郡官府。淮南 王的母亲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请您告知皇上,照顾一下我 腹中的孩儿。”狱吏如实禀报,皇上的女人多得是,怎么会记得这个只一晚的女人,而且 他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根本没有理会淮南王母亲的申诉。淮南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 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吕后出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淮南 王母亲生下淮南王后,怨恨而死。狱吏抱着淮南王送到高祖面前,高祖这才后悔莫及,下 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淮南王的母亲。 等淮南王黥布谋反后,汉高祖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让淮南王即位。 河东人李文曾同张汤结下嫌隙,他当了御史中丞之后,心中怨恨张汤,屡次暗中搜寻 陷害张汤的材料。张汤有个喜爱的下属叫鲁谒居,知道张汤怨恨李文,就让人向皇上密告 李文的坏事,而这事正好交给张汤处理,张汤就将李文判处死罪,把他杀了。他心知肚明 这事是鲁谒居干的,但等皇上怀疑,询问是谁告发李文的时候,张汤却假装惊讶地说:

第三章 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主要学派的观点等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的主要主张。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四)供给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重商主义财政理论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上。重商主义主张限制金银币出口,实行高额关税,贸易壁垒,限制竞争,利用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一切干预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仅充当“守夜人、夜警察”的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古典经济学派在宏观财政政策上主张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 1.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财政学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产生了财政学。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提高税收、反对举借公债。 2.大卫.李嘉图对斯密财政学说的补充 李嘉图认为,任何赋税都来源于利润、地租或其他形式收入,主张实行负担最轻的税收。他所提出的税收理论被后人称为赋税转嫁论,给后来财政理论中的税种设置、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此外,他反对财政补贴。 配第、穆勒、萨伊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都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廉价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国家的财政支出不具生产性,应尽量减少,提倡减税、反对发行公债、反对实行财政补贴。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二十世纪初期,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又被称为(第一代)“新古典经济学派” (Neoclassical Economics)。他们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因此宏观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凯恩斯反对古典经济理论充分就业假定,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消费的增加

司马迁史记的小故事

司马迁史记的小故事 一次,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下车, 当时张释之迎上去阻止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宫。并检举他们在皇宫门外不下车犯了不 敬之罪,并报告给皇帝。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文帝摘下帽子赔罪说:“这怪我教导儿子 不严格,请您原谅。”薄太后派使臣带着她的赦免太子、梁王的诏书前来,太子、梁王这 才能进入宫中。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又过了些时候,张释之升任中郎将。一次,张释之跟随文帝到了为文帝自己修建的霸陵,汉文帝站在霸陵的北面眺望。文帝的宠姬慎夫人也跟随前行,皇帝用手指新建造的道 路给她看,并感慨地说:“这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啊。”接着,文帝让慎夫人弹瑟,他自己 合着曲调歌唱,心里很是凄惨悲伤,回过头来对着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 苧麻丝絮堵塞石椁缝隙,再用漆粘涂在上面,谁还能打得开呢?”在身边的近侍都连连称是。张释之走上前去说道:“假若里面有了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也还会 有缝隙;假若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也用不着忧虑啊!”文帝称赞 他说得好,后来任命他做了廷尉。 晁错被杀以后,朝廷命令袁盎出使吴国,劝吴王退兵。吴王一向很看重袁盎,想要让 他担任将领,袁盎不肯。于是,吴王打算杀死他,派了一个都尉率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 在军中。 袁盎在吴国担任丞相的时候,手下的一个从史曾经与袁盎家里的婢女私通。袁盎得知 了这件事情,但是没有将这件事公开,仍然和以前一样地对待那个从史。不久,有人对从 史说:“丞相已经知道你与他家的婢女私通的事情。”从史害怕被治罪,就赶快逃走了。 袁盎得知从史出逃,亲自驾车追赶,赶上以后,没有责罚从史,反而把婢女赏赐给了他, 依旧让他做从史。等到袁盎此次被围困而命悬一线的时候,当年的那个从史正好担任困守 袁盎的都尉的司马。 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天子将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封为楚王,任命袁盎为楚国的 丞相。此后,袁盎曾经向天子上书谈了些建议,但是未被采用。后来,袁盎因病免职家居。他与乡里人厮混,斗鸡赛狗,好不自在。洛阳人剧孟曾经拜访袁盎,袁盎以诚相待。后来,有位安陵的富人对袁盎说:“我听说剧孟是个赌徒,您为什么要与他交往?”袁盎回答说:“剧孟虽然是个赌徒,然而,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客人为她送葬的车子就有一千余辆。 这证明他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况且,每个人都会遇到急事、难事。一旦他们前来相求,不 用父母尚在为借口推托,不用有事或者离家外出去拒绝。这样的人,是天下人所仰望的, 大概也只有季心、剧孟二人了。如今,您时常让几名骑士随从保护自己,一旦遇到急难, 这些人难道就可以依靠吗?”袁盎谩骂这个富人,和他断绝了朋友关系。王公贵人们听说 此事,纷纷称赞袁盎。 袁盎虽然闲居在家,但是,汉景帝时常派人向他询问计策。梁王一直想争取成为皇位 的继承人,对此,袁盎曾经进言劝说景帝不要立梁王,坚定了皇帝的决心,也使相关的议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修史是家族的事业。他写《史记》前,是中国封建时代空前绝后的漫游者,他在父亲的要求下,从二十岁开始曾作为期两年的漫游,司马迁的漫游,是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很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日后写《史记》的真实性、科学性。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蒙受人生灾祸。他因为替李陵辩护,汉武帝震怒,司马迁下狱。他想到了接受死亡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他毅然接受宫刑,在死刑与宫刑之间选择。为了著述的理想,司马迁忍辱含诟,隐忍苟活,选择了辱没祖先和个人人格的宫刑。生前人所不耻,死后光耀千古,成为一个另类的英雄。 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了,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零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传说中去揣测他的结局。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矗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全文)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包羞忍耻活了下来。后来呢,他又充当了本应该由太监来充当的一个官,也就是中书令。当中书令的时候,他为官又不能推贤进士,也就是说并不是个好官。但是就是这位司马迁,撰写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宏伟的巨著《史记》。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如何评价他的人格?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的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将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一讲,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二十漫游,二十岁的一次漫游。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以前“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以前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实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很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很多相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

国学经典:司马迁与史记

课程模块三:国学经典 3- 4司马迁与史记 韩兆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兆琦教授是著名的《史记》与传记文学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被誉为“中国《史记》研究大家”。 几十年来,曾先后出版《史记通论》、《史记题评》、《史记选注集说》、《史记选注汇评》、《史记评议赏析》、《史记博议》、《中国传记艺术》、《中国传记文学史》、《汉代散文史》、《史记题评》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2005年出版的9卷本《史记笺证》,是韩教授受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嘱托,穷十余年之功完成的《史记》研究巨著。全书500余万字,是《史记》原文的10倍多,该书一经出版即轰动国内外《史记》研究界,为《史记》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也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韩教授同时还主编过《史国文学史》、《唐诗选注汇评》等著作,在台湾出版的还有《史记新译读本》、《史记博议》等。 主要内容 一、司马迁与《史记》的基本情况 1.司马迁的时代、家世 司马迁的时代:司马迁出生生活于汉武帝时代,在世五十余年。 司马迁的家世:祖辈出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管理家。司马错帮秦灭巴蜀,司马靳帮助秦国名将白起氏打败赵国的赵括,活埋赵国军队降兵四十万。 其父司马坛是著名的史学家,在学术方面尤其是对黄老思想的研究方面特突出。 家世对司马迁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对司马迁写成百科全书式的《史记》形成奠基氏作用。 2.《史记》其书的学术定位 (1)《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历史著作 是纪传体的史书,自秦始皇开始至汉武帝结束的以人为中心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的传记式史书。 (2)《史记》是古代最杰出的文学著作之一 司马迁是我国写人文学的开创者。《史记》被两千年来公认为古代散文的典范,而且其写人成就具有超前的成熟,对我国后代小说、戏剧、传记文学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一位评论家称:“我国古代的写人艺术优良的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 (3)《史记》具有古代百科全书的意义 司马迁是对先秦的各行各业、各门学问都进行了研究、进行了总结、进行了归纳。史记是集先秦与西汉文化之大成,是我国研究古代任何一门学术的门径、是一个台阶,因而我们研究学问由此入手则可事半功倍。 3.《史记》在今天的进步意义 (1)《史记》进步的民族观: 《史记》认为中国境内各民族都归为黄帝的子孙,是兄弟,包含北方的匈奴和南越,这一思想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在《史记》中全面表述出来。司马迁既是倡导这种认识,也是实践这种立场的。他鲜明的站在各民族一边,维护民族平等友好,谴责汉武帝对外战争。这一立场、思想为今天人民欢迎接受。 (2)《史记》进步的经济思想: 第一,司马迁认为追求财富、改善生活是人的本性。 第二,司马迁认为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决定一国强大的是经济,不想儒家所说能够实行

司马迁励志故事

司马迁励志故事 本文是关于司马迁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司马迁励志故事:司马迁小时候的读书故事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 10 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 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 20 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那你知道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显赫家族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在齐国没有出路,就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时,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他率兵向东攻打韩国、赵国、魏国,战功卓越。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蒙恬和蒙毅。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公元前224年,蒙武作为秦军偏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正式做了秦国的,他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蒙恬赶上了统一战争这趟末班车,从而积累了功勋,有了飞黄腾达的资本。成了王氏家族外另一重要力量。王翦功勋卓著,但也功高震主。从对楚战役中就可见始皇已有打压之心。蒙恬的出世,正好给了始皇一个平衡力量的机会。后来秦王授给他内史的官职。 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大军,向北驱逐戎狄,

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蒙恬又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修筑了长城。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延绵万余里,即今日倘存的“万里长城”。蒙恬带兵守疆十余年,不顾烈日寒霜,风风雨雨,任劳任怨,威震匈奴,北疆国防坚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深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家族,赏识他们的才能,对他们表示了充分的信任。蒙毅官至上卿,外出陪同秦始皇时,与始皇坐同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皇帝的宠爱简直可以说是到了过分的地步了。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一文一武成为朝廷内外的中流砥柱,二人更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受到的皇恩也是没的比,其他的将相们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蒙氏家族可谓是盛极一时。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三个小故事:能逃脱不是偶然的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亲。齐湣王时,田单担任临淄地区管理市政的小官,并不被齐王重用。后来,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弃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今山东莒县)。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田单也离开都城,逃到安平(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他让他的同族人把车轴两端突出的部位全部锯下,安上铁箍。不久,燕军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齐国人纷纷夺路而逃,结果因为车轴互相撞击而撞断,车子瘫痪动弹不得,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用铁箍包住了车轴,得以逃脱,向东退守即墨。这时,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军听说齐湣王在莒城,就调集军队,全力攻打。齐湣王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国愤民怨,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1.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汉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太初四年(前93年)完成。有著名散文《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为咏怀之作。 司马迁青年时期的壮游历程: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奉命出使西南;数次随武帝出游 司马迁的人生与创作关系: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 2.《史记》的成书: 1、客观条件:时代背景:生活在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对这种转变产生了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历史与时代的要求: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要求对以往历史作全面的总结;中国历来重视修史,历史的发展要求出现一部通史。帝王的重视:汉武帝重视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 2、主观条件:家庭的影响:“读万卷书”,出身于史官世家,家学渊博;其父司马谈的学术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次漫游的经历:“行万里路”,历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并广泛考察各地民风、民情,为写作《史记》打下雄厚的基础。著书过程中(前99)遭遇“李陵之祸”: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发愤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著。 3.关于《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体例、性质:(原名《太史公书》)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共130篇,52万余字,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组成。这五种体例构成了《史记》的体系,被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就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以十二本纪叙各代帝王兴衰始终,是世系史;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是大事纪;世家叙侯王贵族之史,相当于分国史或地域史;列传记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历史活动,是人物史;八书则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有专门史的性质。这样由五体互补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2、司马迁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特殊的写作立场:特定的时代、广泛的游历、残酷的命运、对古老史官传统和先秦诸子理性态度的继承,作者确立了相对独立和批判的写作立场。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史记》是一部批判性的而绝非歌颂性的著作。 3、《史记》的写作宗旨(目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后代的戏曲、小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历史地位。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和文学上肯定了他的文学性质和伟大成就

第三章 司马迁与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及心态变化 一、20岁以前—率真、自由、宏大。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太史公自序》) 进京后,有机会向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向当时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二、壮游天下----飘逸、淳厚、豪迈。 壮游路线:“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太史公自序》) 宋代马存说:“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生平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波,彭蠡之渚,涵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停蓄而渊深;见九嶷之芊绵,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定,靡蔓绰约,春装如浓,秋饰如薄,故其文妍媚而蔚纡; 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有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噁,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俱游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睹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见《史记评林》P16) 三、入仕为官---昂扬、深沉、发奋。 奉使西征巴蜀: 参加封禅大典: 接受遗命:“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序》)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自序》)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38岁继任太史令。 四、遭遇宫刑----痛苦、自卑、忧愤。 42岁参加制定太初历, 并开始著述《史记》 47岁遭遇李陵事件。 50岁出任中书令。 约53岁著成《史记》。 近60岁去世。 二、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都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

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 《史记》除了作为历史著作之外,还兼具学术史专著的性质,对后世的学案、学述、学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你知道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秦戎之战秦仲是非子的曾孙。他在位第三年,周厉王暴虐无道,丧失民心,诸侯们开始反叛王室。周朝西部边境的西戎也加入了叛乱阵营,它先后灭亡了犬丘和大骆家族。给周王室构成了严重威胁。周宣王即位以后,秦仲被任命为大夫,受命攻打西戎,不幸在他执政的第二十三年被西戎杀死。 秦仲一共生有五个儿子,其中最年长的一个名叫庄公。周宣王召来了庄公和他的弟弟们,打算让他们继承他们父亲的事业,效忠周王室。便分给他们七千名士兵,命令他们再去攻打西戎,为他们的父亲报仇。经过多次激战,庄公等人终于打败了西戎。西戎的威胁解除以后,周宣王十分高兴。于是,周宣王效仿先王,再次赏赐非子的后代,将他们的先人大骆受封的犬丘之地也一同划归庄公一族所有,并任命庄公为西垂大夫。 庄公及其族人居住在犬丘故地,他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害了我的祖父仲,我如果不杀死西戎王替祖父报仇,就绝不再回来。”于是,世父率领士兵去攻打西戎,把族主的继承权

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襄公,襄公便成了太子。 庄公在位四十四年,他去世以后,太子襄公即位。襄公元年,为了巩固、加强秦人的地位,襄公决定与周王室联姻,他把自己的妹妹穆嬴嫁给了周丰王做妻子。一年以后,西戎突然发兵包围了犬丘。世父率兵进行反击,结果不幸被俘。一年多以后,经过秦戎双方的谈判,世父被释放。 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概括:千里奔袭穆公三十年,秦国协助晋国围困郑国。郑国派使者向穆公阐明了秦晋两国灭亡郑国的利害关系,语重心长地说:“灭亡郑国只会使晋国的实力增强,这对秦国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晋国的强大会使秦国产生更大的忧患。”秦穆公听了之后感到很有道理,于是罢兵回国了,晋国也随即撤兵。 后来,郑国的内奸向秦国献计说:“我把守着郑国城门,秦国可以派兵来袭击郑国。到时候,我们双方里应外合,此事必成。”对于此事,穆公询问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而他们却都回答说:“我军途径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袭击他国,很难取得成功。既然有人出卖郑国,谁又能知道我国会不会也有内奸队动向告诉给郑国呢?所以,此次奔袭不能进行。这一次,一向英明、仁义的穆公却没有听从贤臣的建议。他任命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和蹇叔之子西乞术为,率军袭击郑国。军队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前来送行,却痛哭不止。穆公听说此事,不高兴地问他们说:“军队出发作战,你们却在此痛哭,这是什么意思啊?”二位老人回答说:“臣下不敢打击军队的士气,只是我们的儿子从军出征,而臣下已经年老,恐怕他们回来晚了就无

司马迁《史记》简介

《史记》一开始称为《太史公书》,由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12 卷、世家30 卷、列传70 卷、表10 卷、书8 卷,共130 篇(卷),52 万6500 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版史记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记。 《太史公书》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书》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在周朝时世为史官,春秋时期虽然失去官职,司马谈却把修撰史书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反而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江苏试点人事改革国内首位“公推公选” 县长产生 华夏经纬网2003年12月8日讯:据中新网报道,今年10月中旬,江苏省在徐州沛县和常州金坛两地,“公推公选”县(市)长推荐人。这种“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连月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番公开角逐,国内首位“公推公选”候任县长于11月下旬在徐州沛县产生。 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1日上午9点多,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孟铁林就拿着准备好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2寸彩照赶往徐州市中山饭店报名,这是徐州市开展“公推公选沛县县长”的第一天。从这天起,这位39岁的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始公开角逐沛县县长。 在规定的两天时限内,来中山饭店报名的徐州市干部共有70人。一位报名者告诉记者,由于江苏省委组织部和徐州市委为

报名者设定了门槛,“要不然报名的人会更多”。 这70名干部具有这样的共同点: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年纪轻———45岁以下;经验足———市级机关、市辖各县(市)区及市委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副职一般都任职2年以上,部分还有一定的县、乡工作经历。 据了解,过了第一道门槛的70位干部,在报名后的一周内,又面对了两次考验——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4日上午,徐州市辖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正、副县处职领导,即754名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被召集起来,每人在一张民主推荐表上,划上6个人的名字。经过计票,得票最多的前12位得以过关。 3天后,这12位胜出者,又被刷下去一半。这次的评判者为,徐州市在职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30人。至此,被认为是“公推公选”工作的上半场“公推”宣告结束。 “‘公推’就是‘层层缩小包围圈’!”

司马迁与史记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2、掌握司马迁写有《史记》一书《史记》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艰辛,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并用以指导自己在学习生活当中秉承这一思想,充满意志力,向着目标前进。2、学会思考、搜集、分析和整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选择了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提倡和传承的人文精神的先人,通过活动、了解我国历史上除孔子、司马迁外还有许多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以弘扬和传承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及其叙事艺术 知识点: 1、司马迁的生平; 2、《史记》的成书及其体例; 3、《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是今陕西韩城人,这个地方在当时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司马迁在这个地方长大,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是可以想见的,他的很多灵气当然有着这种熏陶作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经是西汉的太史令,而且是个很勤奋的学者,《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了他的求学过程,他的《论六家要旨》可以看出他有很深的学术功底,他的兼蓄并包的学术思想以及以道家为主的学术取向,对司马迁的影响一定很大。 司马迁在良好的家庭背景下长大,读书很多,转益多师,在孔安国那里学习古文《尚书》,在董仲舒那里学习公羊派《春秋》,后来他世袭父职,做了太史令,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国家所藏的很多书,他不仅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到各地去实证书上的记载,并在民间寻访过去的传说,在写古代圣贤的时候,司马迁读其书,论其世,知其人,比如在写孔子与孟子的时候,司马迁就反复读了他们的著作,在《史记》中,“余曾读……书,未尝不废书而叹也。”这种句式是很常见的。在《史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司马迁出外探访的线索。正是因为在广阔的地域流下了他的足迹,才大大拓展了他的视野,为《史记》的写作搜集了许多新鲜的材料,他在游览过程中的真切体验和亲身感受后来都写进了他的书中。由于是太史令出身,司马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既有史官的职责,也有父亲临终前的遗言促使,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流泪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在《史记》中,司马迁一再以圣人自居,他写《史记》就是要继孔子序《春秋》和《易传》的,这种立言传名的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更重要的是,由于司马迁因李陵案遭宫刑,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司马迁承受住了常人不能忍受的思想心理压力,正是他的史官使命感在支撑着他,也有儒家不朽思想的支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既是一种史官职责,也是他的人生理念,但由于他自身的人生悲剧,使得《史记》一书感情激越,渗透着司马迁很多的主观色彩,而悲剧美也成为《史记》最明显的审美特征之一。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的心灵史。 二、《史记》的成书及其体例 《史记》的编撰,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就已经开始了。李陵案受刑之后,司马迁入狱,出狱后,司马迁忍辱含垢,又开始继续写《史记》。前后经过了14年,《史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