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优先级排序及映射
- 格式:docx
- 大小:64.21 KB
- 文档页数:2
华为MA5800配置FTTH业务(P2P接⼊)11配置FTTH 业务(P2P接⼊)⽤户使⽤ONT接⼊到OLT,通过⼀个业务端⼝实现Internet业务、V oIP业务、IPTV业务。
业务需求l⽤户1(ONT_1)⽤户2(ONT_2)都分别采⽤FTTH⽅式接⼊,实现Triple play业务。
l Internet业务采⽤PPPoE⽅式接⼊。
l⽤户1可以收看所有节⽬,⽤户2只能收看BTV-1。
l V oIP业务和IPTV业务采⽤DHCP⽅式接⼊且从DHCP Server获取IP的⽅式为DHCP option-60模式。
l不同的业务流接⼊到OLT设备后,设备将根据业务流优先级的不同为业务流提供不同的QoS保证。
l不同的业务流通过⽤户侧VLAN(C-VLAN)在OLT上进⾏区分。
图11-1单端⼝多业务⽅式光纤接⼊业务配置组⽹图表11-1数据规划前提条件l OLT已经与BRAS、组播服务器、SoftX3000、DHCP服务器等上层设备建⽴连接。
l LSW连接OLT的端⼝VLAN与OLT上⾏VLAN保持⼀致。
操作步骤l在OLT上配置Internet业务。
a.创建VLAN并加⼊上⾏端⼝。
VLAN ID为100,类型为Smart。
上⾏端⼝为0/9/0huawei(config)#vlan 100 smarthuawei(config)#port vlan 100 0/9 0b.配置流量模板。
由于V oIP、IPTV、Internet通过同⼀端⼝接⼊,因⽽需要设置各业务的802.1p优先级。
⼀般优先级按V oIP、IPTV、Internet从⾼到低依次排序。
此处设置流量模板索引号为7,上⽹业务802.1p优先级为1。
huawei(config)#traffic table ip index 7 cir 10240 priority 1 priority-policy local-Settingc.配置业务虚端⼝。
(项⽬管理)华为项⽬管理规范项⽬管理⼿册版本:A0⽬录1项⽬运作指南 (9)1.1PDT核⼼团队的运作模式 (9)1.1.1PDT组织关系图 (9)1.1.2PDT组织架构图 (10)1.1.3PDT核⼼团队⼈员的职责 (11)1.1.4PDT与相关部门的运作关系 (11)1.1.5PDT的业务汇报关系 (11)1.2PDT⼦团队运作模式 (11)1.2.1MKTPL⼦团队运作模式 (11)1.2.2RDPL⼦团队运作模式 (11)1.2.3PPL⼦团队运作模式 (11)1.2.4TE⼦团队运作模式 (12)1.2.5PQA运作模式 (12)1.2.6IPL⼦团队运作模式 (12)1.2.7FPL⼦团队运作模式 (12)1.2.8TSPL⼦团队运作模式 (12)1.3PDT的组织运作 (13)1.3.1PDT组建 (13)1.3.2PDT解散 (13)1.4PDT授权与决策 (13)1.5项⽬分类定义 (13)1.6产品开发流程裁剪原则 (16)1.7项⽬优先级排序的规则 (16)1.7.1设置项⽬优先级的原因和⽬的 (16)1.7.2适⽤范围 (16)1.7.3优先级设置规则 (16)1.7.4实施⽅法 (16)1.8公司所⽤项⽬管理⼯具及项⽬管理监控库介绍 (17)1.8.1项⽬管理⼯具 (17)1.8.2项⽬管理监控库 (17)2项⽬综合管理 (18)2.1项⽬综合管理定义 (18)2.2项⽬综合管理知识领域 (18)2.3项⽬综合管理过程域 (18)2.3.1项⽬启动规则 (19)2.3.2项⽬的计划编制 (20)2.3.3项⽬的实施 (20)2.3.4项⽬的控制 (20)2.3.5整体变更控制 (21)2.3.6项⽬结尾 (21)3项⽬范围管理 (21)3.1启动 (22)3.2范围规划 (22)3.3范围定义 (22)3.5范围控制 (22)3.6产品开发各阶段范围管理控制要点 (23)4项⽬计划管理 (24)4.1计划管理关键概念 (24)4.1.1WBS、PBS、OBS (24)4.1.2(⾮)关键路径 (24)4.1.3⼯作量,⼯期& 产品开发周期 (24)4.1.4GANTT图 (24)4.1.5PERT图 (24)4.1.6计划完成率 (25)4.2计划体系 (25)4.3任务、⾓⾊与计划体系 (26)4.4计划制定的原则 (26)4.5计划制定的时机 (27)4.6任务⼯作量估计的⽅法 (27)4.6.1专家估计法 (27)4.6.2三点法(对⾼度不确定性任务时间的估算) (27) 4.6.3类⽐/⽐较法 (27)4.6.4业界估计经验 (28)4.7计划监控点设置的原则 (28)4.8计划监控的⽅式 (28)4.9计划的测评 (28)4.10项⽬计划管理的输出 (29)4.10.1⽴项论证阶段项⽬详细计划 (29)4.10.2计划到发布阶段概要计划 (29)4.10.3计划阶段项⽬详细计划 (29)4.10.4开发到发布阶段项⽬详细计划 (30)5项⽬质量管理 (30)5.1项⽬质量管理定义 (30)5.2项⽬质量管理在PCP上映射 (31)5.2.1项⽬质量管理模型图 (31)5.2.2质量规划 (31)5.2.4实施质量控制 (32)5.3阶段技术评审 (32)5.3.1TR1 (32)5.3.2TR2 (32)5.3.3TR3 (32)5.3.4TR4A (32)5.3.5TR4B (32)5.3.6TR5 (32)5.3.7技术评审结论 (32)5.3.8技术评审操作⽅式 (33)5.4流程审计 (33)5.4.1流程审计的⽅式 (33)5.4.2流程审计的频度 (33)5.4.3审计内容及报告 (33)6项⽬成本管理 (33)6.1成本管理的范围 (34)6.3成本管理的控制 (34)6.4项⽬成本评估细则 (35)6.4.1项⽬成本评估的要素 (35)6.4.2项⽬成本评估的输⼊ (35)6.4.3项⽬成本评估的结果 (36)6.4.4项⽬成本评估的优化 (36)6.5项⽬成本核算细则 (36)6.5.1研发项⽬费⽤的统计、核算 (36)6.5.2研发项⽬费⽤的发⽣与预算的⽐较 (36) 6.5.3研发项⽬费⽤超预算预警 (36)7项⽬⼈⼒资源管理 (37)7.1⼈⼒资源规划 (37)7.1.2项⽬⾓⾊、职责 (37)7.1.3请⽰汇报关系 (37)7.1.4⼈员配备管理计划 (37)7.2PDT团队组建 (37)7.2.1组建的时机 (37)7.2.2扩充的时机 (37)7.2.3⼈员配备管理计划更新 (37)7.2.4项⽬⽣命周期阶段统筹责任⼈说明 (38) 7.3PDT团队建设 (38)7.4PDT团队管理 (38)7.4.1⼈⼒资源变更管理 (38)7.4.2PDT解散 (38)8项⽬沟通管理 (38)8.1沟通管理概述 (38)8.2沟通管理规划 (38)8.3沟通汇报机制 (39)9风险管理 (41)9.1风险管理规划 (41)9.2风险识别 (42)9.3风险评估 (43)9.3.1风险的定量评估 (43)9.3.2风险的定性评估 (43)9.4风险防范措施 (44)9.5风险的监控 (45)9.6风险的跟踪 (45)9.7风险管理流程 (46)10项⽬采购管理 (46)10.1项⽬采购管理定义 (46)10.2项⽬采购管理团队的构成 (46)10.4项⽬采购过程主要活动 (46)11项⽬变更管理 (47)11.1项⽬变更管理规划 (47)11.2项⽬变更管理的定义 (47)11.3项⽬变更评估 (48)11.4项⽬变更实施 (49)11.5项⽬变更流程 (50)12项⽬问题管理 (50)12.1相关定义 (50)12.2问题管理流程图及⾏为图 (51)12.2.1流程图 (51)12.2.2⾏为图 (52)12.3问题管理步骤 (52)12.3.1提出“问题” (52)12.3.2“问题”的确认 (52)12.3.3“问题”记录 (53)12.3.4确认问题解决责任⼈ (53)12.3.5解决问题 (53)12.3.6问题解决的确认 (54)12.3.7问题关闭 (54)12.4问题解决管理流程中问题的状态 (54)12.4.1开启状态(Open) (54)12.4.2关闭状态(Close) (54)12.4.3挂起状态(Hang out) (54)12.5问题级别及升级 (54)12.5.1问题的级别 (54)12.5.2最典型的升级渠道 (54)问题级别 (55)13⽂档管理 (55)13.2⽂档管理清单 (56)13.2.1⽴项论证阶段⽂档管理清单 (56)13.2.2计划阶段⽂档管理清单 (57)13.2.3开发阶段⽂档管理清单 (58)13.2.4验证阶段⽂档管理清单 (59)13.2.5发布阶段⽂档管理清单 (59)1 项⽬运作指南1.1 PDT核⼼团队的运作模式1.1.1 PDT组织关系图PDT核⼼团队由LPDT领导,核⼼团队包括POP、MKTPL、RDPL、PQA、TE、FPL、PPL、IPL、TSPL九个成员,组织关系图如下:图1-1 PDT组织关系图项⽬管理⼿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第10 页共58 页1.1.3 PDT核⼼团队⼈员的职责参考《产品开发流程-⾓⾊和职责说明》1.1.4 PDT与相关部门的运作关系1、PDT位于产品线与资源线的节点,PDT是产品开发的责任主体,PDT的设⽴主要根据产品开发实际情况进⾏,⼀般起于任务书下达,终⽌于产品发布后。
通信网络传送控制策略评价分析姜锋(92941部队96分队,辽宁葫芦岛125001)摘要:为了确保通信网络能够正常传输,对各类业务信息流进行相应地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送控制策略的提出为解决信息传送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选择何种传送控制策略能够使通信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这就需要对传送控制策略进行评价来予以确定。
基于此点,本文就通信网络传送控制策略评价展开探讨。
关键词:通信网络;传送控制策略;策略评价;业务优先级中图分类号:TN91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3)01-0218-021通信网络传送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体系结构1.1基本工作原理目前,在对可控通信网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将传送控制作为研究的重点,这是因为传送控制是可控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具体研究中,主要是基于策略控制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进行试验和评价。
基于策略控制的MPLS 通信网络的传送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1:用户的终端设备应当先接入到控制服务当中,并以此将用户传送的相关任务需求发送给任务传送控制服务,此时传送控制服务便会利用预先设置好的策略条件以及匹配算法对这些相关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决策,一旦这些任务能够匹配成功便可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无法完成匹配便会对该任务需求进行拒绝处理。
步骤2:带宽策略决策。
按照业务优先级的决策结果、带宽策略的决策结果和MPLS 可用资源的实际情况,判断业务优先级是否符合决策要求,符合便执行步骤3,不符合便执行步骤4。
步骤3:向目的网关和源下发传送需求配置策略,若发送成功便会对MPLS 隧道上的业务映射信息进行修改,如果失败便会拒绝任务需求。
步骤4:实施降级策略决策,若结果为新建连接则执行步骤5,否则便进行逐级处理并执行步骤7。
步骤5:向资源管理服务下发MPLS 连接动态配置信息,若是成功便执行步骤6,如果不成功便拒绝任务需求。
步骤6:向网关下发传送需求的配置策略,若是成功便对任务需求进行接收,如果失败便拒绝任务需求。
3优先级映射配置(DiffServ域模式)3.1 优先级映射概述3.2 优先级映射原理描述3.3 优先级映射应用场景3.4 优先级映射(DiffServ域模式)配置注意事项3.5 优先级映射缺省配置3.6 配置优先级映射3.7 配置基于MQC的重标记优先级3.8 配置优先级映射示例(除S2730S-S、S5735-L1、S300、S5735-L、S5735S-L1、S5735S-L、S5735S-L-M、S5735-S、S500、S5735-S-I、S5735S-S外)3.9 配置优先级映射示例(S2730S-S、S5735-L1、S300、S5735-L、S5735S-L1、S5735S-L、S5735S-L-M、S5735-S、S500、S5735-S-I、S5735S-S)3.10 优先级映射常见配置错误3.11 优先级映射FAQ3.1 优先级映射概述优先级映射用来实现报文携带的QoS优先级与设备内部优先级(又称为本地优先级,是设备内部区分报文服务等级的优先级)之间的转换,从而设备根据内部优先级提供有差别的QoS服务质量。
用户可以根据网络规划在不同网络中使用不同的QoS优先级字段,例如在MPLS网络中使用EXP,VLAN网络中使用802.1p,IP网络中使用DSCP。
当报文经过不同网络时,为了保持报文的优先级,需要在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上配置这些优先级字段的映射关系。
当设备连接不同网络时,所有进入设备的报文,其外部优先级字段(包括MPLSEXP、802.1p和DSCP)都被映射为内部优先级;设备发出报文时,将内部优先级映射为某种外部优先级字段。
相关信息技术论坛QoS专题-第3期-QoS实现之报文简单分类与标记3.2 优先级映射原理描述优先级映射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QoS优先级,例如VLAN报文使用802.1p,IP报文使用DSCP,MPLS报文使用EXP。
当报文经过不同网络时,为了保持报文的优先级,需要在连接不同网络的网关处配置这些优先级字段的映射关系。
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1. 引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大量的任务和项目。
由于资源有限,我们需要根据业务优先级来确定工作的顺序,以确保高价值的项目和任务首先得到处理。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工作和资源。
2. 什么是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是一种根据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确定其处理顺序的方法。
通过对项目或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确保关键业务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常见的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业务优先级排序方法。
3.1. ABC 分析法ABC 分析法是根据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进行排序的一种方法。
根据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将其分为三个层次:A类、B类和C类,分别代表高优先级、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
在进行 ABC 分析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指标来评估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 - 项目或任务的价值和效益 - 项目或任务的紧急程度 - 项目或任务的复杂度3.2. 九宫格法九宫格法是一种将项目或任务分为九个格子,并根据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九宫格法通常使用一个二维矩阵来表示。
在九宫格法中,我们将项目或任务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为四个象限: 1. 急迫重要:这些项目或任务刻不容缓且对业务具有重要影响。
2. 重要不急迫:这些项目或任务对业务具有重要影响,但时间上不是很紧迫。
3. 急迫不重要:这些项目或任务时间上很紧迫,但对业务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4. 不急迫不重要:这些项目或任务既不紧迫也不重要,可以作为后续处理的低优先级。
通过九宫格法,我们可以将项目或任务按照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安排工作和资源。
3.3. MOSCOW 方法MOSCOW 方法是一种将项目或任务分为四个类别并进行排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考察项目或任务对业务目标的影响,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1. 必须有:这些项目或任务是业务成功所必需的,没有这些项目或任务就无法继续进行。
订单处理中的优先权分配方法研究在现代经济运作中,订单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其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订单处理中的挑战,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优先权分配方法,以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优先权分配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订单处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先来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FCFS)先来先服务是最简单直接的优先权分配方法。
按照订单提交的先后顺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的计算和判断,适用于订单没有明显的优先级差异的情况。
然而,FCFS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无法充分考虑紧急订单的处理,可能导致重要订单的延迟。
其次,由于订单的类型和难度各异,FCFS无法对不同类型的订单进行区分,可能导致一些简单的订单拖累整个处理流程。
二、优先级规则(Priority Rule)优先级规则是一种根据订单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权分配的方法。
按照某种标准给予订单不同的优先级,然后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订单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能够提前完成一些重要的订单。
然而,优先级规则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首先,如何准确评估订单的优先级是一个难题,可能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
其次,如果过度依赖优先级规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低优先级的订单被长时间忽视,影响整体处理效率。
三、资源分配算法(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资源分配算法是一种综合考虑资源约束和订单优先级的方法。
通过动态分配限定资源来优化订单处理流程。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合理分配不同类型的订单,能够在保证高优先级订单及时处理的前提下,兼顾低优先级订单的处理。
然而,资源分配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的分配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订单的优先级、资源的可用程度等,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判断。
11配置FTTH 业务(P2P接入)用户使用ONT接入到OLT,通过一个业务端口实现Internet业务、V oIP业务、IPTV业务。
业务需求l用户1(ONT_1)用户2(ONT_2)都分别采用FTTH方式接入,实现Triple play业务。
l Internet业务采用PPPoE方式接入。
l用户1可以收看所有节目,用户2只能收看BTV-1。
l V oIP业务和IPTV业务采用DHCP方式接入且从DHCP Server获取IP的方式为DHCP option-60模式。
l不同的业务流接入到OLT设备后,设备将根据业务流优先级的不同为业务流提供不同的QoS保证。
l不同的业务流通过用户侧VLAN(C-VLAN)在OLT上进行区分。
图11-1单端口多业务方式光纤接入业务配置组网图表11-1数据规划前提条件l OLT已经与BRAS、组播服务器、SoftX3000、DHCP服务器等上层设备建立连接。
l LSW连接OLT的端口VLAN与OLT上行VLAN保持一致。
操作步骤l在OLT上配置Internet业务。
a.创建VLAN并加入上行端口。
VLAN ID为100,类型为Smart。
上行端口为0/9/0huawei(config)#vlan 100 smarthuawei(config)#port vlan 100 0/9 0b.配置流量模板。
由于V oIP、IPTV、Internet通过同一端口接入,因而需要设置各业务的802.1p优先级。
一般优先级按V oIP、IPTV、Internet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此处设置流量模板索引号为7,上网业务802.1p优先级为1。
huawei(config)#traffic table ip index 7 cir 10240 priority 1 priority-policy local-Settingc.配置业务虚端口。
将业务虚端口加入VLAN,使用流量模板7,用户侧VLAN ID为2。
LTE常用术语1.隧道隧道是一种逻辑点到点连接的技术,其叠加在IP网上,所以他的传输与下层IP网无关。
这个特点使他可以通过封装技术可以传输多种协议。
常见的隧道机制有:IP/IP GRE L2TP IPSec MPLS等。
隧道由以下三大功能:复用(通过建立多个并行隧道,或者分多个逻辑隧道,满足多个客户同时且相互隔离传送数据流)多协议传送:L2TP隧道可以通过包头域指明被PPP封装的协议类型。
IP/IP隧道无法做到。
IPsec 可以通过信令部分(IKE)做到帧排序2. 下行同步信号包括那些信号以及切换分为哪三个阶段?我答: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切换分为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三个阶段3.LTE ANR的过程中,UE通过什么信道获得邻区的GCI信息我答:LTE ANR的过程中,UE通过BCH信道获得邻区的GCI信息4.UE开机流程包括哪几个方面以及MIMO传输模式包括哪几种我答:UE开机流程包括PLMN选择,小区选择,位置注册三个方面MIMO传输模式分为MU-MIMO和SU-MIMO 两种模式5.:LTE系统协议中RLC层和MAC层对数据作用?我答:LTE系统协议中RLC层对数据进行分段MAC层对数据进行复用6.LTE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是多少以及LTE共支持多少个终端等级我答:LTE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LTE共支持5个终端等级7.CINR,CNR,SINR,SNR 参数介绍我答:CINR: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载噪比)SINR: 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NR:??Signal??Noise Ratio(信噪比)CINR:载干噪声功率比CNR:载噪功率比以上的定义主要是针对接收机前端的,这时接收信号还没有很好地解调等等,有用信号部分还没有完全从载波中提取出来SNR:信噪功率比SINR:信干噪声功率比Eb/No: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