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脂肪酸改性聚氨酯涂料配方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91.91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耐化学物质腐蚀、耐水性和气相透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汽车和木制品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
1.签发箱木器涂料:
-异丙醇:250克
-水:150克
-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50克
-超稀的尿素醛树脂:20克
-环氧丙烷:5克
-搅拌20分钟
2.家具聚酯颜料涂料:
-赛白粉:50克
-环氧乙烷:100克
-偶乙烯二胺:100克
-福尔马林:100克
-含有聚酯树脂的溶剂:200克
-混合均匀
3.乳胶聚酯家具涂料:
-乳胶乳:150克
-聚酯树脂:70克
-聚醚:30克
-偶乙烯二胺:10克
-油漆稠化剂:10克
-搅拌均匀
4.汽车防腐聚酯漆配方:
-聚丙烯酸:400克
-聚醋酸乙烯酯单体:300克
-溶剂:50克
-铝粉:300克
-适量的颜料
-混合均匀后添加固化剂
5.木器底漆:
-乳胶乳:400克
-聚酯树脂:200克
-环氧底漆:100克
-偶乙烯二胺:10克
-钛白粉:150克
-油漆稠化剂:10克
-混合均匀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每种涂料的成分比例和配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涂料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和涂层质量。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实施例1:聚醚多元醇N210(6%)N220(1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二羟甲基丙酸(1.6%)、羟基饱和聚酯树脂(3%)、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二乙二醇、(1.1%)三乙胺(1.2%)、异佛尔酮二胺(0.5%)、羟基聚醚改性硅氧烷羟值56(1.5%)、余量为水。
本实例配方可用于箱包革、鞋革和半PU革的制造。
实施例2:聚醚多元醇N220(12%)N240(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6.9%)、二羟甲饱和聚酯树脂(1.4%)、羟基饱和聚酯树脂(2.9%)、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二乙二醇(0.9%)、三乙胺(1%)、异佛尔酮二胺(0.4%)、羟基聚醚改性硅氧烷羟值56 (1.8%)、余量为水。
本实例配方可用于服装革、软箱包革和半PU革的制造。
实施例3:聚醚多元醇N210(6%)N220(12%)、甲苯二异氰酸酯TDI(6.5%)、二羟甲基丙酸(1.5%)、羟基饱和聚酯树脂(2%)、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二乙二醇(1.3%)、三乙胺(0.9%)、异佛尔酮二胺(0.4%)、羟基聚醚改性硅氧烷羟值56(1%)、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尤其适宜PU和PVC革的粘接层。
实施列4:聚醚多元醇N210(6%)N220(1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9%)、二羟甲基丙酸(1.7%)、羟基饱和聚酯树脂(4%)、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l%)、二乙二醇(1.2%)、三乙胺(1.3%)、异佛尔酮二胺(0.5%)、羟基聚醚改性硅氧烷羟值56(0.5%)、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尤其适宜PU革的改色和直涂压花处理.具体实施方法是:先将聚醚多元醇120℃脱水, 冷却到60℃加多异氰酸酯85~95℃预聚3小时;在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和羟基丙烯酸树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75~80℃反应2小时;再加入二乙二醇羟基聚醚改性硅氧烷75~80℃反应3小时;冷却到40℃以下加三乙胺中和10分钟后加去离子水2200转/分钟分散15分钟;再加异佛尔酮二胺扩链分散25分钟既的固含量30~40%的革用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
合成脂肪酸改性聚氨酯涂料指标:
固体分58%-62%
色泽≤
加氏黏度(℃)30-40s
酸值()3-8
合成脂肪酸改性聚氨酯涂料生产操作:
①月桂酸、甘油、苯酐、次磷酸投入反应过后,通氮气、升温。
②加热到能搅拌时,开动搅拌,打开直冷凝与横冷凝冷却水,反应出水后,停止通氮气。
③继续缓慢升温,气象温度按如下要求控制:
气相温度℃;
釜内温度一般控制℃(≤℃),一般熔融反应后,可达到透明。
④熔融酯化反应后,取样在玻璃上,冷却到室温后,要达到透明,透明后维持。
冷却到℃以下,加入二甲苯。
⑤关闭直冷凝冷却水,升温脱水进行回流酯化反应,控制反应温度≤℃。
⑥回流反应后,进行中控,检验黏度、酸值(注意反应后阶段黏度上升趋势)。
取样比例样品稀释溶剂
要求控制加氏黏度(℃)
酸值()
⑦中控符合要求后,冷却到℃以下,加料到兑稀釜中(兑稀釜中先加入部分兑稀溶
剂);反应釜中加入剩余的兑稀溶剂,回流一段时间后,放入兑稀釜中,搅拌均匀后复测黏度,达到要求后过滤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