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涂料配方设计原理及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66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原理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一种能够在水中实现聚合反应而成的有机涂料,其核心原理为:使用形式为2-氨基乙烷(AA)、硬脂酸(HA)和聚氨酯(PU)的单体,利用活性水作为介质,以及由硬化剂产生的离子力与单体之间形成的弱离子交互作用,使各单体之间发生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的具体过程如下:
1、聚氨酯的单体,如2-氨基乙烷、硬脂酸和聚氨酯,各自产生不同的离子,将其在活性水中混合,使其形成弱离子交互作用,使单体之间发生聚合反应。
2、在此过程中,水会吸收周围的气体,形成空气团,使得涂料表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光泽和细节,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3、硬化剂的反应速度较快,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大量热量,使涂料在迅速凝固,形成牢固的保护膜,有效防止被污染。
4、最后,涂料中的水会被完全蒸发掉,形成牢固的保护膜,有效避免污染物侵入,实现长久耐用的装饰效果。
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配比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和工业制造领域的涂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配比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确保其性能稳定和涂层质量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配比原则和步骤。
一、配比原则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配比原则主要包括涂料的固体份、溶剂份、填料份和助剂份等。
1.固体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固体份通常由主剂和固化剂组成。
主剂是指聚合物固体树脂,固化剂是指用于交联聚氨酯树脂的固体或者液体物质。
固体份的配比要根据所需的涂层性能来确定,一般按重量比例计算。
2.溶剂份:溶剂主要用于调整涂料的粘度、干燥速度和涂料的流变性能。
不同的溶剂对涂料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配比时需要根据涂料的使用环境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比。
3.填料份:填料主要用于增加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常用的填料有二氧化硅、碳酸钙和钛白粉等。
填料的配比主要根据涂料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确定。
4.助剂份:助剂包括流平剂、防沉剂、增粘剂、消泡剂等,它们主要用于改善涂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助剂的配比要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二、配比步骤1.确定所需涂料性能: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涂料的性能参数,包括固体份的含量、颜色、光泽度、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等。
2.选择主剂和固化剂:根据所需涂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主剂和固化剂。
主剂的选择要考虑到聚合物的种类、固化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交联剂的种类和固化条件。
3.确定溶剂的类型和比例:根据所需涂料的粘度、干燥时间和流变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来确定溶剂的比例。
4.选择填料种类和比例: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种类和填料比例,以提高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能。
5.选择助剂种类和比例: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助剂种类和比例,以改善涂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6.进行试验配比: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涂料配方,进行试验配比。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潮气固化聚氨酯涂料潮气固化聚氨酯涂料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水和含异氰酸酯基团的预聚物反应成膜,其特点是使用方便,可在室温固化,而且漆膜耐磨性优于双组分聚氨酯漆。
制备方法有两种:1.用分子量较大的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NCO/OH≥2,即把原有较复杂的大分子用异氰酸酯封端。
2.将二异氰酸酯与分子量较低的二元或三元的聚醚反应,NCO/OH<2,一般在1.2~1.8之间。
就是说,由于NCO/OH<2,在以异氰酸酯封端的同时,使预聚物的分子量提高,聚醚链段中嵌入氨酯键,提高机械强度,并保证迅速干燥。
三、封闭型聚氨酯漆封闭型聚氨酯漆的成膜物质与双组分聚氨酯漆相似,是由多异氰酸酯及多羟基树脂两部分组成。
所不同之处是多异氰酸酯已被苯酚或其他单官能的含活泼氢原子的物质所封闭,因此两部分可以合装而不反应,成为单组分涂料,具有极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苯酚封闭:C OR-N R-NH-C-O+HOO已内酰胺封闭:C OR-N+OCH2-CH2CH2-CH2-CH2CHNOCH2-CH2CH2-CH2-CH2CNR-NH-C-O丙二酸酯封闭:C OR-N+R-NH-C-OCH2COOR'COOR'CHCOOR'COOR'在加温下则氨酯键裂解生成异氰酸酯,再与多羟基树脂反应而成膜。
R-NH-COOC6H5C ORN+C6H5OH因此封闭型聚氨酯漆的成膜就是利用不同结构的氨酯键的热稳定性的差异,以较稳定的氨酯键来取代较弱的氨酯键。
苯酚封闭的异氰酸酯用于电线烘漆,固化温度要在175℃以上。
表7.2HDI封闭氨酯化合物的裂解温度封闭剂裂解温度,℃封闭剂裂解温度,℃已内酰胺160 邻苯二酚160 苯酚160 丙二酸二乙酯130~140 间硝基苯酚130 乙酰丙酮140~150 对氯苯酚130 乙酰醋酸乙酯140~150裂解温度受下列因素影响:1.异氰酸酯的电负性大,则温度下降;2.封闭剂的电负性大,则温度下降;3.催化剂,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叔胺或钙、锶的羧酸盐均能降低裂解温度。
聚氨酯漆的生产工艺过程聚氨酯漆是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类化合物的羟基反应,聚合生成大分子长链化合物;环氧涂料成膜物是环氧树脂与胺类化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聚合生成大分子长链化合物。
配方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1.将漆酚、糠醛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氨水,升温至98摄氏度,回流反应40~60min;2.真空脱水至溶液呈透明色为止,温度小于等于65摄氏度;3.降温至40~50摄氏度,加二甲苯配成50%溶液,黏度控制在20s左右,备用;聚氨酯漆反应配方的具体步骤:1.将环氧树脂用二甲苯、丁醇加热溶解,回流30min,加入H3POS接触剂,在80~90摄氏度反应30min;2.降温至40~50摄氏度,滴加钛酸四丁酯。
聚氨酯漆的生产工艺过程:1.取石棉纤维、海泡石纤维和1/5快速渗透剂进行混合,实现开棉;2.在化学开棉物质中加1/4热水进行浸泡静置10~20h;3.静置后进行正反搅拌各40min;4.取1/5热水,1/10快速渗透剂及膨润土、水玻璃和有机硅进行混合,制备负离子悬浮液。
所制备的负离子悬浮液进行正反搅拌,时间为20~40min;5.将化学开棉和制备负离子悬浮液加速余下的热水和其它组分进行综合强制搅拌,时间40~70min;6.测定容重为0.75,PH值为8即可;7.包装。
聚氨酯保温的生产过程分哪几个步骤?总体说来聚氨酯保温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反应阶段、脱水阶段、后处理阶段,具体说明如下:一、反应阶段1、物料先在微碱性介质中主要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再转入微酸性介质中进行缩聚和醚化反应。
由于在碱性阶段形成的羟甲基化合物较稳定,转入醚化反阶段后也较平稳,所以生产过程较易控制。
2、树脂在反应过程中不区分碱性和酸性两个阶段,而是将各种原料投入后,在微酸性介质中同时进行羟甲基反应,醚化反应和缩聚反应。
本法工艺简单,但必须严格控制pH值,使三种反应平衡地进行,达到规定的反应程度。
二、脱水阶段1、分水法定义上讲就是蒸馏脱水前先将反应体系中部分水分离出去的方法。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的设计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它以优异的性能在建筑防水材料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有-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和含有-OH或者-NH2的固化剂以及其他助剂的混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所形成的一种反应型涂膜防水材料。
1、多元醇的选择在不影响力学性能和机械强度的基础上,聚醚型由于醚键不易水解,耐水性远比聚酯型好。
但相比于聚酯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的强度和粘结力要差,而四氢呋喃醚二醇等聚醚型聚氨酯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均较好。
2、异氰酸根指数NCO过量值R值不易过大,因为会使体系中的-NCO过多,使得体系在乳化时产生大量的脲基,体系易发白,且不易储存,R过小则会造成分子量过大,造成反应难以控制,所以R值控制在1.1-1.2之间比较合适。
3、亲水扩链剂直接影响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水性,通常亲水扩链剂的含量越高,预聚体在水中分散的效果越好,得到的乳液越透明产品的稳定性越好,但耐水性越差。
所以在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合成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其含量,根据产品的要求在保证其稳定性和乳液状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亲水扩链剂的加入量,一般控制在2-5%。
4、交联剂主要在于通过提高聚氨酯体系的交联密度,有效阻止水分子对聚氨酯结构的分解,可以显著增加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水性。
但是交联度过大会使得体系内聚能急剧增加,会使胶膜开裂,同时也会造成预聚体黏度较大,难以乳化。
通常交联剂的加入量在2%左右。
5、中和剂以阴离子为例,选择挥发性的中和剂,如氨水、三乙胺等,其在成膜过程中会随着水分的挥发而挥发,相比于氢氧化钠等非挥发性的中和剂,会造成胶膜体系中残留较多的-COO-,其胶膜的耐水性也明显表现出较好。
6、有机硅、有机氟改性目前常用的有机硅是聚硅氧烷系列,硅氧烷链段在表面富集,能降低表面的极性,增大表面憎水性,有效改变了材料的表面张力;将氟单体或者聚合物引入到水性聚氨酯中,可使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氧化性、耐水性、耐化学溶剂性等,同时含氟链段可在材料表面富集,可以使有机氟功能材料表面富集,可以降低表面能,大幅度改善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表面性能,提高涂料的品质。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
引言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环保、耐候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以供参考。
配方材料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所需的主要材料:
1. 聚氨酯树脂:负责提供涂料的强度和耐候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牌号和型号的聚氨酯树脂。
2. 溶剂: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常见的溶剂有水、醇类和酮类。
3. 交联剂:用于促进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和硬化,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4. 填料:可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填料,如硅酸盐和纳米颗粒,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增加涂层的厚度。
5. 助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动性、抗沉降性和分散性,例如分散剂、稳定剂等。
配方步骤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一般步骤:
1. 根据配方比例将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2. 将交联剂逐步加入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以促进固化和硬化反应。
3. 根据需要,逐步加入填料,并边加入边搅拌均匀,确保填料均匀分散在涂料中。
4. 最后,添加助剂以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充分搅拌均匀。
总结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包括聚氨酯树脂、溶剂、交联剂、填料和助剂。
通过合理调配这些材料,并按照一定步骤混合搅拌,可以
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
具体的配方比例和工艺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
单组份聚氨酯涂料成分,配方设计原理及生产工艺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组份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背景,技术,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聚氨酯又称聚氨基甲酸酯,在涂料方面是目前综合性能较好的品种之一,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禾川化学专业从事单组份聚氨酯涂料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涂料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聚氨酯又称聚氨基甲酸酯,分子结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以及脲、醚、酯等基团,具有耐磨、耐油、耐酸碱、耐水以及耐化学药品等优异性能。
聚氨酯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弹性体、泡沫塑料等诸多领域。
在涂料方面是目前综合性能较好的品种之一,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不易挥发、利于环保、生产简单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聚氨酯树脂涂料防水和力学性能优异,固化后涂膜具有耐磨性、耐腐蚀性、耐候性良好以及硬度大、弹性高等优点,因此在交通、建筑、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木器家俱、涂料、胶粘剂、弹性体、泡沫材料、皮革制品、金属及塑料制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氨酯树脂涂料可分为双组分与单组分两种,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则省去了施工前的配料工序,不会发生计量差错,使用操作简便。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单组份聚氨酯涂料配方技术2.1单组份聚氨酯涂料影响因素2.1.1预聚反应温度和时间理论上预聚体反应温度超过100℃时,体系中会有脲键生成,改变预聚体的结构,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了解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机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该涂料具有重要意义。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聚合反应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等组成的。
在涂料施工过程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
聚氨酯聚合物具有高分子量、高交联度和高强度的特点,能够形成坚固的涂膜,从而实现防水效果。
2. 溶剂蒸发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中通常含有溶剂,涂料施工后,溶剂会逐渐挥发。
溶剂的挥发过程会使涂膜表面形成致密的结构,提高涂膜的耐水性和耐侯性。
3. 化学反应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异氰酸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和氰酸盐。
氨气能够中和酸性物质,降低涂膜表面的酸碱度,减少涂膜腐蚀;而氰酸盐则能够与水形成氰酸盐溶液,进一步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能。
4. 物理吸附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膜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够吸附周围的水分子。
当涂膜表面的水分子达到一定数量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超过涂膜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水滴,防止水分渗透。
5. 弹性变形机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膜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
当涂膜表面受到外界水压力时,涂膜能够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涂膜的渗透性,提高防水效果。
总结起来,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机理主要包括聚合反应、溶剂蒸发、化学反应、物理吸附和弹性变形等多种机制。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优异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以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
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一章:引言聚氨酯防护涂料是一种高性能的防腐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磨、耐候性等优良性能,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船舶、桥梁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聚氨酯防护涂料存在着较高的含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制备出低环境污染、高性能的聚氨酯防护涂料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性能测试等方面阐述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聚氨酯防护涂料的性能,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第二章: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制备方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液配制法和水性聚氨酯制备法。
2.1 溶液配制法溶液配制法是将聚氨酯树脂、溶剂、填料等组分配制成含有固体分含量30%~70%的溶液。
其中,聚氨酯树脂是制备聚氨酯防护涂料的主要组分,溶剂则是用于将聚氨酯树脂溶解,并降低涂料粘度的物质。
填料则是用于增加聚氨酯防护涂料的硬度、耐磨性和防火性等。
2.2 水性聚氨酯制备法水性聚氨酯制备法是将聚醚型或聚酯型多元醇、聚异氰酸酯、第二代分散剂等原料混合,并通过乳化或分散等工艺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水分散体。
该方法具有溶剂环保、涂膜性能高等优点。
第三章:聚氨酯防护涂料的性能测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耐腐蚀性能测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主要应用在钢结构、船舶、桥梁等领域,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测试有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直接暴露试验等。
3.2 耐磨性能测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耐磨性能也是关键性能之一。
对涂层的耐磨性能测试有橡胶轮磨耗试验、刮擦试验等。
3.3 耐候性能测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应用领域往往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暴露在阳光下、晴雨交替的条件下,因此其耐候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3.4 其他性能测试聚氨酯防护涂料的其他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固化时间、硬度、防污性、导电性等。
第四章:聚氨酯防护涂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聚氨酯防护涂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低环境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环境污染的聚氨酯防护涂料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聚氨酯彩色路面涂料制造配方聚氨酯彩色路面涂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它就是一种用来涂刷在路面上的漂亮涂料,能让灰暗的街道瞬间焕然一新,甚至让大家的心情也变得更好。
比如那些五颜六色的跑步道、停车场、街头小巷,或是各种停车位、广场,没错,都是这类涂料的“舞台”。
说到它的配方,那就更有意思了。
它不是随便抓几样东西混一混就行的。
嗯,想要做出既耐用又漂亮的路面涂料,里面有些窍门,你得一一掌握才行。
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那些事儿。
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聚氨酯树脂。
这东西可以说是整个涂料的灵魂,简直是无可替代的。
你可能会想,聚氨酯树脂到底是什么东西?说白了,它就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挺坚固的,也耐得住各种恶劣的环境,耐磨又不容易掉色,雨水一来它也不怕,甚至太阳一晒,它也能稳稳地待在原地,丝毫不动摇。
它是涂料的基础,能决定你路面涂料的质量好坏。
没有它,你的涂料怕是三天两头就得重新刷了。
咱们来说说颜料。
这可是涂料的灵魂装饰,没了它,涂料就只是透明的液体,跟水也没什么区别。
颜料的选择得特别讲究,不是随便买点颜色就行。
想要涂料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颜料得选择那些耐紫外线、抗褪色的好货。
颜料和树脂的比例也是有讲究的,得把握好分寸,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颜料加得太多,涂料可能就会变得太厚,影响它的附着力;加得少了,又可能色彩不够浓郁,效果打折扣。
所以,找到那个平衡点,是每个配方师的拿手好戏。
增塑剂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角色。
增塑剂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它就是让涂料更加柔软、顺滑的“魔法师”。
就像咱们平时做菜,有时候得加点调味料才能更合口味。
涂料里加了增塑剂之后,涂刷起来就特别容易,不会那么干涩。
增塑剂还可以增加涂料的抗裂性,让涂料在强烈的温差变化下不会轻易裂开,保持它的完好无损。
这就像是给涂料穿上一件“防护服”,让它可以应对各种极端天气。
至于溶剂,这就像是涂料的“调和剂”。
没有它,涂料就不能顺利地涂抹开去,肯定就会变成一团麻烦事。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
配方一:
1.水性聚氨酯树脂:40%
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5%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能够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3.丙烯酸酯乳液:25%
丙烯酸酯乳液是增稠剂,能够提高涂料的粘度和流变性能,增加涂料的厚度和耐候性。
4.聚合物乳液:10%
聚合物乳液有助于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5.助剂:10%
助剂主要包括稳定剂、分散剂、消泡剂等,能够提高涂料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防止涂料产生气泡和分层现象。
6.颜料:适量
颜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并且具有防腐和美观的作用。
7.水:适量
水用来稀释涂料,调整涂料的粘度和固含量。
配方二:
1.水性聚氨酯树脂:50%
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0%
3.丙烯酸酯乳液:20%
4.聚合物乳液:10%
5.助剂:10%
6.颜料:适量
7.水:适量
以上是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两种常见配方,实际配方可以根据具体
需要进行调整。
配方中的成分可以根据防水涂料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比如是否需要耐寒、耐高温、耐酸碱等性能。
同时,添加适量的颜料可以
使涂料具有不同的颜色,提高装饰效果。
在制备涂料时,将水性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乳液等成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后加入助剂和颜料,最后稀释调剂至适当粘度即可。
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及工艺1. 引言1.1 引言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常见的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地下室渗水、屋顶漏水等问题,而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聚氨酯防水涂料能够形成一层坚韧、柔软、耐候性好的防水膜,有效阻止水分渗透,保护建筑结构不受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方和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科学家们不断改进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使其在防水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聚氨酯防水涂料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1. 耐候性强: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
2. 耐化学腐蚀: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御一些化学物质的侵蚀。
3. 耐磨损: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损性能优异,能够长期保持外观的美观和防水效果。
4. 施工方便: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涂料易施工,适用于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建筑物防水工程。
5. 绿色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无毒无味,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现代绿色环保要求。
6. 高强度: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结构的渗漏和裂缝。
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耐候性强、耐化学腐蚀、耐磨损、施工方便、绿色环保和高强度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防水涂料材料。
在建筑工程和其他领域的防水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方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方是制作该涂料的关键步骤之一,合理的配方可以保证涂料的性能和质量。
一般来说,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方主要包括基料、固化剂、助剂和溶剂四个部分。
聚氨酯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聚氨酯防腐涂料是一种常用的防腐材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腐蚀性能和抗化学侵蚀能力。
本文将介绍聚氨酯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其生产过程和应用。
1. 材料准备制备聚氨酯防腐涂料的首要步骤是准备所需的原材料。
主要包括聚醋酸酯、异氰酸酯、颜料和溶剂等。
聚醋酸酯是聚氨酯的基础,异氰酸酯则用于交联反应,增加涂料的硬度和耐久性。
颜料可以调节涂料的颜色,而溶剂则用于调整涂料的粘度和流动性。
2. 配方设计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需要根据配方设计不同的聚氨酯防腐涂料配方。
一般配方包括聚醋酸酯、异氰酸酯、颜料和溶剂的比例。
此外,添加剂如防抱粘剂和稳定剂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
3. 反应制备将聚醋酸酯和异氰酸酯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形成聚氨酯混合物。
混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将涂料的涂膜与基材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该反应通常由固化剂引发,所以需要添加适量的固化剂。
4. 加工工艺聚氨酯防腐涂料的制备需要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
在混合物中添加颜料和溶剂,并进行充分搅拌和分散。
搅拌的目的是使颜料均匀分散在涂料中,提高涂料的色彩性能和质量。
此外,还要进行过滤以去除残留的颗粒和杂质。
5. 涂装过程聚氨酯防腐涂料的使用需要依据具体的涂装过程。
在涂装前,需要将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油污、锈蚀和杂质等。
然后,使用刷子、辊涂或喷涂等方法将涂料均匀地涂覆在基材表面。
涂装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涂装,以增加涂层的厚度和保护效果。
6. 固化和干燥涂料涂覆后需要进行固化和干燥过程。
固化是指涂料和基材形成牢固结合的过程,其中聚氨酯的交联反应起到关键作用。
干燥是指涂料中溶剂的挥发和涂层的固化成膜。
这个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
7. 质检最后一步是对制备的聚氨酯防腐涂料进行质检。
质检的目的是验证涂料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化学性、耐腐蚀性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检,才能确保聚氨酯防腐涂料的使用效果和持久性。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之一, 它适用于热敏温度低于(60 —80) ℃常温交联固化的高、中档木器(家具等), 高档建筑装饰、高级汽车、飞机及航天器材等的中涂和表面涂装。
产品配方:1、改性三聚体交联剂产品可由TDI 、IPDI 、MD I 和XDI 等异氰酸酯制造。
其芳香族NCO 反应温度在(120—150) ℃ ,脂肪族NCO 反应温度在(150—200) ℃。
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黄变, 水白透明, 较适用于羧酸型等水性聚氨酯的常温交联剂。
为增强综合性能, 需采用两个NCO 基团活性不同的二异氰酸酯,并要将反应中产生的端NCO 用多元醇- 羧酸反应掉, 以利于胺中和及产物的水溶性。
由于其熔点高,反应需分阶段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有机膦催化剂及120 ℃ 以上温度, 异氰酸酯可发生自缩聚反应,生成三聚体化合物。
其催化剂中戊杂环膦化氢是最有效的, 反应温度低, 收率可达90 % , 再用三聚催化法促进反应完全, 并对残基进行封闭。
产品配方:NCO :多元醇羧酸( 物质的量比) 为6:1:1.43。
工艺步骤: 多元醇- 羧酸溶液制备, 按配方将新戊二醇、苯偏三甲酸酐、DMPA 、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 , 完成溶解后, 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至透明后, 过滤出料备用。
亚胺预聚体的制备: 按配方将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 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后, 加入10 % 磷酸( 甲苯) 液降温至120 ℃ , 通入氮气, 将TD I 、IPDI 加入单体滴加釜, 在2 . 5h 内完成滴加后, 升温至130 ℃ 反应1h , 将10 % 戊杂环膦化氢液加入滴加釜, 开始缓慢滴加, 不断观察物料反应情况, 防止爆聚, 滴完在130℃ 反应2h 、140 ℃ 1h 、145 ℃ 30min , 降温至70 ℃ , 将多元醇- 羧酸液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在70 ℃ 反应(2—3) h , 检测NCO 转化率达96 % , 加入10 % 醋酸锂液, 此时有两种工艺: 一是降温至25 ℃ , 静置7d ; 二是升温至(80—90) ℃ 反应(2—3) h , 测游离TD I 在0.3% 以下, 加入10 % 对甲苯磺酸甲酯液、10 % 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85 ℃ 反应20min , 抽真空脱出2/3量的有机溶剂, 再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为50 % , 降温至50 ℃ 加入50 % 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 H 值至8.5 , 升温到60 ℃ 反应至透明, 降温到40 ℃ 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