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 格式:pdf
- 大小:947.02 KB
- 文档页数:63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1章绪论第⼀章绪论学习⽬标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作⽤;2.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原理与⽅法;4.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分类。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个国家、⼀定时期社会再⽣产的全过程的宏观经济核算,起源于国民收⼊统计,最早可追溯到16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对英国当时国民收⼊的估算。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20世纪中期,第⼆次世界⼤战结束后,世界上逐步形成两⼤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
前者以英美为代表、由联合国制定颁布,适⽤于市场经济国家;后者以原苏联为中⼼,适⽤于计划经济国家。
20世纪90年代,随着原苏联的政治解体、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变化,以及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化,MPS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前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实施SNA。
本章主要阐述SNA的概念、SNA的形成与发展、 SNA的基本原理与⽅法和SNA的基本分类。
第-节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可以从结构和运⾏过程两⽅⾯进⾏理解:从结构上看,国民经济指社会物质⽣产和⾮物质⽣产各部门的总和,它由⼀个国家或地区的各⾏各业的有经济利益中⼼的各单位构成,基本构成细胞是各个企业、事业、⾏政单位以及居民住户。
各单位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如农业、⼯业、建筑业、商业、运输、邮电、财政、⾦融、⽂化。
教育、科研、卫⽣以及信息等部门。
从运⾏过程上来看,国民经济的运⾏经过两种运动: 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
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是指社会再⽣产的各个环节,即社会产品、包括货物(物质产品)和服务(劳务产品)依次从⽣产开始,经过分配、流通的循环过程,形成“社会总供给”;价值运动则伴随实物运动的价值形态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使⽤。
3-16(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或=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882+1.2=883.2(亿元)(4)GND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0+1.2+0.5=941.7(亿元)或=GNI+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1.2+0.5=941.7(亿元)(5)NNDI=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882+1.2+0.5=883.7(亿元)或=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17总营业盈余=增加值-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原始总收入余额=增加值+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支出=980+28-417-(102-3.5)-63=429.5 或=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5+(28-63)=429.5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余额+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429.5-6-4-65.8=353.74-15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小计产出部门农业70.2 174.4 149.3 132.4 526.3 673.7 1200 轻工业 2 451 26.3 92.5 571.8 988.2 1560 重工业31.3 217.8 876.2 237.4 1362.7 677.3 2040 其他31.3 251.2 270.7 184.7 737.9 462.1 1200 小计134.8 1094.4 1322.5 647 3198.7 2801.3 6000增加值1065.2 465.6 717.5 553 2801.3 总投入1200 1560 2040 1200 6000A= 0.06 0.11 0.07 0.11 0.00 0.29 0.01 0.08 0.03 0.14 0.43 0.20 0.03 0.16 0.13 0.154-16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1 2 3 4产出部门1 60 120 10 15 395 6002 78 360 70 45 647 12003 18 12 6 15 149 2004 30 60 16 30 164 300增加值414 648 98 195 总投入600 1200 200 3005-171 借:其他投资360贷:货物出口3602 借:货物进口7200贷:其他投资72003 借:经常转移16贷:货物出口164 借:货物进口120贷:储备资产1205 借:服务进口 5贷:其他资产 56 借:服务进口24贷:其他资产247 借:储备资产30贷:服务出口308 借:储备资产50贷:经常转移509 借:其他资产60贷:服务出口6010 借:货物进口3000贷:直接投资300011 借:其他投资50贷:货物出口5012 借:其他投资200贷:证券投资20013 借:储备储备60贷:其他投资60需要说明的问题:(7)和(8)国内收入的30万美元和50万美元并没有明确说明作为外汇储备,一般不作为外汇储备处理,而应计入其他投资里的其他金融资产(存款)。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答案-杨灿-第二版————————————————————————————————作者:————————————————————————————————日期:3-16(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或=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882+1.2=883.2(亿元)(4)GND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0+1.2+0.5=941.7(亿元)或=GNI+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1.2+0.5=941.7(亿元)(5)NNDI=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882+1.2+0.5=883.7(亿元)或=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17总营业盈余=增加值-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原始总收入余额=增加值+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支出=980+28-417-(102-3.5)-63=429.5 或=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5+(28-63)=429.5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余额+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429.5-6-4-65.8=353.74-15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小计产出部门农业70.2 174.4 149.3 132.4 526.3 673.7 1200 轻工业 2 451 26.3 92.5 571.8 988.2 1560 重工业31.3 217.8 876.2 237.4 1362.7 677.3 2040 其他31.3 251.2 270.7 184.7 737.9 462.1 1200 小计134.8 1094.4 1322.5 647 3198.7 2801.3 6000增加值1065.2 465.6 717.5 553 2801.3 总投入1200 1560 2040 1200 6000A= 0.06 0.11 0.07 0.11 0.00 0.29 0.01 0.08 0.03 0.14 0.43 0.20 0.03 0.16 0.13 0.154-16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1 2 3 4产出部门1 60 120 10 15 395 6002 78 360 70 45 647 12003 18 12 6 15 149 2004 30 60 16 30 164 300增加值414 648 98 195 总投入600 1200 200 3005-171 借:其他投资360贷:货物出口3602 借:货物进口7200贷:其他投资72003 借:经常转移16贷:货物出口164 借:货物进口120贷:储备资产1205 借:服务进口 5贷:其他资产 56 借:服务进口24贷:其他资产247 借:储备资产30贷:服务出口308 借:储备资产50贷:经常转移509 借:其他资产60贷:服务出口6010 借:货物进口3000贷:直接投资300011 借:其他投资50贷:货物出口5012 借:其他投资200贷:证券投资20013 借:储备储备60贷:其他投资60需要说明的问题:(7)和(8)国内收入的30万美元和50万美元并没有明确说明作为外汇储备,一般不作为外汇储备处理,而应计入其他投资里的其他金融资产(存款)。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杨灿《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杨灿学习指导>>1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1章导论【思考题答疑】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答疑:国民经济就是一个规模巨大、层次多样、结构复杂的系统。
在这两大系统中,职能各有不同、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从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专门从事既有区别又存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构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
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
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
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
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
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
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详细表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