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

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的计算)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1. (2分) (2017高二上·浏阳开学考)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共放出xkJ能量

C . 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D . 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2.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途径有关

B . 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 .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D .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

3. (2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月考) 有些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很慢且副反应较多,测定这些反应的焓变可运用()

A . 盖斯定律

B . 勒夏特列原理

C . 阿伏加德罗定律

D . 质量守恒定律

4. (2分) (2017高一上·昆明期中) 单质X和Y化合生成化合物XY(X的化合价为+2),有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XY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⑤XY中的Y2﹣具有还原性

⑥XY中的X2+具有氧化性

⑦Y的氧化性XY中的X2+氧化性强.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④⑤⑥⑦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⑥⑦

5. (2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H2在Cl2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Q1+Q2>Q3

B . Q1+Q2>2Q3

C . Q1+Q2

D . Q1+Q2<2Q3

6. (2分) (2018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已知:①Fe2O3(s)+3C(s) =2Fe(s)+3CO(g) ΔH=+494kJ·mol-1

②CO(g)+1/2O2(g) =CO2(g) ΔH=-283 kJ·mol-1

③C(s)+1/2O2(g)=CO(g) ΔH=-110kJ·mol-1

则反应Fe2O3(s)+3C(s)+ 3/2O2(g) =2Fe(s)+3CO2(g)的焓变是()

A . -355 kJ

B . +355 kJ

C . -355 kJ ? mol-1

D . +355 kJ ? mol-1

7. (2分) (2018高二上·安徽期中)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2(g)=2CO(g)+2H2(g)。已知:

①C(s)+2H2(g)=CH4(g)ΔH=-75 kJ·mol?1②C(s)+O2(g)=CO2(g)ΔH=-394 kJ·mo l?1③C(s)+1/2O2(g)=CO(g)ΔH=-111 kJ·mol?1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等于()

A . -580 kJ·mol?1

B . +247 kJ·mol?1

C . +208 kJ·mol?1

D . -430kJ·mol?1

8. (2分) (2018高二下·双流月考)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

C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

D . 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l) ΔH=-242 kJ·mol-1

9. (2分) (2018高二上·蒙阴期中)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A . ΔH1=ΔH2=ΔH3=ΔH4

B . ΔH1+ΔH2=ΔH3+ΔH4

C . ΔH1+ΔH2+ΔH3=ΔH4

D . ΔH1=ΔH2+ΔH3+ΔH4

10. (2分)(2020·合肥模拟) 反应X+Y→Z(△H>0)分两步进行:①X+Y→W(△H<0),②W→Z(△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A . H2(g)+1/2 O2(g)=H2O(g) △H1

B . C(s)+1/2 O2(g)=CO(g) △H2

C . S(s)+O2(g)=SO2(g) △H3

D . H2S(g)+1/2O2=S(s)+H2O(l) △H4

12. (2分) (2015高二上·大方期末) 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lo ﹣1﹣1411.0kJ?mlo﹣1和﹣1366.8kJ?mlo﹣1 ,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 . ﹣44.2kJ?mol﹣1

B . +44.2kJ?mol﹣1

C . ﹣330kJ?mol﹣1

D . +330kJ?mol﹣1

13. (2分)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B . C2H2(g)+ O2(g)→2CO2(g)+H2O(l);△H=2b kJ/mol

C . 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D . 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

14. (2分)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Q1+Q2<2Q3

B . Q1+Q2>2Q3

C . Q1+Q2<Q3

D . Q1+Q2>Q3

1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2H2(g)+O2(g)=2H2O(g)△H=﹣483.6kJ?mol﹣1 ,则H2燃烧热(△H)为﹣241.8kJ?mol﹣1

B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 由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1①BaSO4(s)+2C(s)=2CO2(g)+BaS (s)△H2=+226.2kJ?mol﹣1②可得反应C(s)+CO2(g)=2CO(g)的△H=+172.5kJ?mol﹣1

16. (2分) (2018高二上·包头期中) 在298 K、101 kPa时,已知:①2H2 (g)+O2 (g) =2H2O(g) ΔH1

②Cl2(g)+H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ΔH3=2ΔH2-ΔH1

B . ΔH3=ΔH1+ΔH2

C . ΔH3=ΔH1-2ΔH2

D . ΔH3=ΔH1-ΔH2

17. (2分) (2018高二下·房山期中) 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A . NH4NO3溶于水虽然吸热,但其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 . 加热液体(温度高于沸点)会自发转变成气体,可用焓判据解释

C . 对于同一物质来讲,熵值的大小与其状态有关,固态物质的熵值通常最小

D . 符合题意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综合考虑反应的ΔH和ΔS

18. (2分) (2016高一下·辽宁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 .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C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 . 凡是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9.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ΔH =-24.2 kJ?mol-1。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1 ,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 . +45.2 kJ?mol-1

B . -45.2 kJ?mol-1

C . +69.4 kJ?mol-1

D . -69.4 kJ?mol-1

20. (2分) (2018高一下·安平期末)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 Fe2O3+3CO=2Fe+3CO2 ΔH=﹣24.8 kJ?mol﹣1(反应热)

B . 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 kJ(反应热)

C . C4H10(g)+13/2O2(g)=4CO2(g)+5H2O(l)ΔH=﹣2 658.0 kJ?mol﹣1(燃烧热)

D .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中和热)

21.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 为消除NO对环境的污染,可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NO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

已知:① ?H=+180.50kJ·mol-1

② ?H=-905.48kJ·mol-1

则反应的?H为()

A . +2.98kJ·mol-1

B . -2.98kJ·mol-1

C . +1807.98kJmol-1

D . -1807.98kJ·mol-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

22. (4分)完成下题

(1)

已知:2CH3OH(l)+3O2(g)═2CO2(g)+4H2O(g)△H1;

2CH3OH(g)+3O2(g)═2CO2(g)+4H2O(g)△H2,则△H1________△H2

(2)

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g)+O2(g)═2H2O(g)△H1

2HCl(g)═Cl2(g)+H2(g)△H2

4HCl(g)+O2(g)═2Cl2(g)+2H2O(g)△H3

则△H3与△H1和△H2的关系是:△H3=________

(3)

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对环境至关重要,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一定条件下: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该条件下,用CH4还原NO2至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

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之一,25℃、101kPa时,1g乙烯燃烧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50.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3. (4分)根据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2H2(g)+O2(g)= 2H2O(1)ΔH=?571.6 kJ · mol?1

C3H8(g)+5O2(g)= 3CO2(g)+4H2O(l) ΔH=?2 220 kJ · mol?1

(1) 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_。

(2) 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4. (7分)

(1)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99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___;C点表示:__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图中△H=________kJ/mol。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25℃、101 kPa下测得)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②若1 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则反应H2(g) +1/2O2(g) = H2O(l )的ΔH =__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________kJ/mol。

25. (12分)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氢气常用下述方法获得:

①C+H2O(g) CO+H2;

②CO+H2O(g) CO2+H2;

(1)

已知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

H2(g)+1/2 O2(g)===H2O(g);ΔH=-285.8 kJ/mol;写出上述CO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H2的方法通常是以碱液洗气,根据该工业生产的实际分析,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溶液作为吸收剂?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石灰水或石灰乳

(3)

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②,830 ℃时在1 L的容器中装入CO和H2O(g)各2 mol使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O2的浓度为1 mol/L,计算8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6. (6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 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4) 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4-1、

24-2、

25-1、

25-2、25-3、26-1、26-2、26-3、26-4、

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ΔH ﹥0表示放热反应,ΔH ﹤0表示吸热反应 B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必须是整数 C 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D 同温同压下,22()()2()H g Cl g 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 ?不同 2. 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 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 .硝酸铵 B .生石灰 C .氯化镁 D .食盐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4.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小的是( ) A 、2A ( l ) + B ( l ) = 2 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5. 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辛烷 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 ?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I) ?H=-57.3kJ/mol C.C 8H 18(I)+ 252 O 2 (g)=8CO 2 (g)+ 9H 2O(g)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g ) △H=—1367.0 kJ/mol (燃烧热) B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 △H=+ 57.3kJ/mol (中和热) C .S (s )+O 2(g )===SO 2(g ) △H=—269.8kJ/mol (反应热) D .2NO 2 == O 2 + 2NO △H=+116.2kJ/mol (反应热) 7.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 2(g)=CO 2(g);△H 1 C(s)+1/2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 ③H 2(g)+1/2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 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作业一(附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2、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 .H 2(g) B .CO(g) C .C 8H 18(l) D .CH 4(g) 3、已知: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 △H =-Q 1KJ·mol -1 2H 2(g )+O 2(g )=2H 2O (g ) △H =-Q 2KJ·mol -1 2H 2(g )+O 2(g )=2H 2O (l ) △H =-Q 3KJ·mol -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到常温,放出的热量(单位:KJ )为( ) A .0.4Q 1+0.05Q 3 B .0.4Q 1+0.05Q 2 C .0.4Q 1+0.1Q 3 D .0.4Q 1+0.2Q 3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 2(g) =CO 2(g) △H 1 C(s)+12 O 2(g) =CO(g) △H 2 ②S(s)+O 2(g) =SO 2(g) △H 3 S(g)+O 2(g) =SO 2(g) △H 4 ③H 2(g)+12 O 2(g) =H 2O(l) △H 5 2H 2(g)+O 2(g =2H 2O(l) △H 6 ④CaCO 3(s) =CaO(s)+CO 2(g) △H 7 CaO(s)+H 2O(l) =Ca(OH)2(s) △H 8 A .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已知:H 2(g)+F 2(g)=2HF(g) △H=-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热量 6、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 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2b kJ / mol B. 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2b kJ / mol C.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4b kJ / mol D.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b kJ / mol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aq)+OH - (aq)=H 2O(l) ΔH = -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在101kPa 、25℃时,2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ΔH = -285.8 kJ/mol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 【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 【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 【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 【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 【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 【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 【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 【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在化学反应H 2 +Cl 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 【投影】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 【图像分析】1molH 2和1molCl 2 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 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 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精讲 1、焓变与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外观特征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从外观上看,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发生。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但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还可以以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体现出来,如光能、电能等。 (2)反应热的定义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通常用符号Q表示。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3)焓变的定义 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称为焓变,符号ΔΗ。 ΔΗ=Η(反应产物)—Η(反应物) 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如果生成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产物具有的总能量,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才能生成生成物,反应必须吸热才能进行。即当Η(生成物)>Η(反应物),ΔΗ>0,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 随堂练习 1.(2011·上海高考)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一定释放能量 D.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除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4.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g) ΔH=+8.7 kJ/mol,N2H4(g)+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 2H 4(g)+N 2O 4(g)===3N 2(g) +4H 2O(g) ΔH =-542.7 kJ/mol 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059.3 kJ/mol C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076.7 kJ/mol D .N 2H 4(g) +12N 2O 4(g)===3 2N 2(g)+2H 2O(g) ΔH =-1076.7 kJ/mol 5.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①2H 2(g)+O 2(g)===2H 2O(l) ΔH 1=-571.8 kJ/mol ;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ΔH 2=-192.9 kJ/mol 。 (1)甲醇 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 2=________ kJ/mol(用E 1、E 2表示)。 (3)H 2(g)的燃烧热为________。 (4)请你分析H 2(g)作为能源比甲醇蒸气作为能源的优点: (写出两点即可)。 9.(15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 2H 4)和强氧化剂H 2O 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 液态肼和足量H 2O 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4 kJ 的热量。 (1)写出肼和H 2O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H 2O(l)===H 2O(g) ΔH =+44 kJ/mol ,则16 g 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出大量热量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卷)

.下载可编辑.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 ,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 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反应热的涵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反应热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反应热 【复习引入】高一时曾做过铝片与盐酸、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在这两个实验当中,能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还有哪些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化学反应必定伴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当时放出能量,当 时吸收能量。 2、从能量的角度看,断裂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讲解】通过以上讨论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常伴有能量的变化,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阅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合:用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 4、可直接测量,测量的仪器叫量热计。 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板书) 【思考】例如:H2(g)+Cl2(g)2HCl(g)实验测的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从微观的角度如何解释? 【阅读】教材第2页图 【分析】(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KJ (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KJ (3)反应热的计算:862KJ—679KJ=183KJ 【讲述】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的差就是此发应的反应热。【思考】1、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如何理解△H的“+”与“—”?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页及图1—2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所以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决定因素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试卷试题.doc

选修 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2006.11.12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7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C 12 N 14O 16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9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B . D . 水力是二次能源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H >△ H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的是 1 2 ① C(s)+ O 2 (g)===CO 2(g) △H 1 1 △ H 2 C(s)+ O 2(g)===CO(g) ② S(s)+ O 2(g)===SO 2(g) 2 △ H 1 S(g)+ O 2 (g)===SO 2(g) △ H 2 1 O 2(g)===H 2O(l) △ H 1 2H 2(g) + O 2(g)===2H 2O(l) △ H 2 ③ H 2(g)+ 2 ④ CaCO 3(s)===CaO(s) + CO 2(g) △ H 1 CaO(s)+H 2O(l)===Ca(OH) 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 1 2 2 (g)=2HCl(g) △ H=― 184.6kJ mol · -1 , 则反应 HCl(g) = 2 2 5.已知 H (g)+Cl 2H (g)+ 2Cl (g)的 △ H 为 A .+184.6kJ mol · -1 B .― 92.3kJ mol · -1 C .― 369.2kJ mol · -1 D . +92.3kJ mol ·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 101 kPa 下, 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A . 2H (g)+O (g) == 2H O(1) △ H = ―285.8kJ / mol 2 2 2 B .2H 2(g)+ O 2 (g) == 2H 2O(1) △ H = +571.6 kJ / mol C .2H (g)+O (g) == 2H O(g) △ H = ― 571.6 kJ / mol 2 2 2 1 D . H 2(g)+ 2O 2 (g) == H 2 O(1) △ H = ― 285.8kJ / mo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 H 2 (g)+ 2O 2(g) =H 2O(l) △H =- 285.8kJ/mol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D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1. (2分) (2018高二下·贵港期中)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 利用潮汐能发电 B .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C . 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D .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2.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3. (2分) (2015高二下·临桂期中) 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 . 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 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 4. (2分) (2018高三上·邢台期末) 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氢能属于二次能源 B . 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6种 C . 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 D . 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5. (2分)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 B .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 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 .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温度计等 6. (2分)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 C(s)+ O2(g)═CO(g)△H=﹣110.5KJ?mol﹣1(燃烧热) B . C2H5OH+3O2═2CO2+3H2O△H=﹣1368.8KJ?mol﹣1(反应热) C . 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 (l)△H=﹣114.6KJ?mol﹣1(中和热) D . 2H2O(g)═2H2(g)+O2(g)△H=+483.6KJ?mol﹣1(反应热) 7. (2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末)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大气的一种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

1 / 6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 2006.11.12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 △H 为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1)△H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C .2H 2(g)+O 2(g)==2H 2O(g) △H =―571.6 kJ /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鲁科原理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S 32 K 39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铁棒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O 2 D.石墨棒上放出Cl 2 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 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的CuSO 4 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3.下列盐溶液中,加入BaCl 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 A.Na 2SO 3 B.Na 2 CO 3 C.Na 3 PO 4 D. NaHCO 3 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 2(g)+O 2 (g)=2H 2 O(g) △H=+484kJ?mol-1 B.2H 2(g)+O 2 (g)=2H 2 O(l) △H=-484kJ·mol-1 C.H 2(g)+ O 2 (g)=H 2 O(g) △H=+242kJ·mol-1 D.H 2O(g)= H 2 (g) + O 2 (g) △H=+242kJ·mol-1 5.PH =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 2SO 4 C.AgNO 3 D.Na 2SO 4 6.下列各组溶液只需通过相互滴加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A.NaAlO 2 溶液和盐酸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综合测试题(卷)

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在101kPa时,△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确的是() A.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B.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是物理变化 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1mol金刚石与1molO2的总能量低于1molCO2的总能量 2.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I.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热量. II. 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A.反应A的△H>﹣115.6kJ?mol﹣1 B.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弱 C.由II中的数据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D.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31.9kJ 3.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由X→Y反应的△H=E5﹣E2 B.由X→Z反应的△H>0 C.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 D.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能放出xkJ的能量

C.断裂2mol 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 D.2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mol B2的总能量 5.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mol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者形成1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如H﹣H键的键能是436kJ/mol,H﹣Cl键的键能是431kJ/mol,Cl﹣Cl键的键能是247kJ/mol,H2和Cl2反应生成1molHCl放出的热量是() A.431kJ B.179kJ C.89.5kJ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8.反应M+Z→Q(△H>0)分两步进行:①M+Z→X(△H<0),②X→Q(△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9.在反应H2+Cl2=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Cl﹣Cl键能为247kJ/mol,H﹣Cl键能为431kJ/mol,判断该反应是() A.每生成2molHCl放出179kJ热量 B.每生成1molHCl放出179kJ热量 C.每生成2molHCl吸收179kJ热量 D.每生成1molHCl吸收179kJ热量 10.已知断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1mol H2生成NH3需() A.吸收能量92kJ B.放出能量92kJ C.放出能量30.67kJ D.吸收能量30.67kJ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鲁科原理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S 32 K 39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铁棒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O 2 D.石墨棒上放出Cl 2 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的CuSO 4 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3.下列盐溶液中,加入BaCl 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 A.Na 2SO 3 B.Na 2 CO 3 C.Na 3 PO 4 D.NaHCO 3 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 2(g)+O 2 (g)=2H 2 O(g) △H=+484kJ?mol-1 B.2H 2(g)+O 2 (g)=2H 2 O(l) △H=-484kJ·mol-1 C.H 2(g)+ O 2 (g)=H 2 O(g) △H=+242kJ·mol-1 D.H 2O(g)= H 2 (g) + O 2 (g) △H=+242kJ·mol-1 5.PH =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 2SO 4 C.AgNO 3 D.Na 2SO 4 6.下列各组溶液只需通过相互滴加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A.NaAlO 2 溶液和盐酸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点一焓变、反应热 1.焓变与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称为焓变。 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1。 (3)注意事项 ①在恒压条件下,焓变等于反应热。 ②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不存在不发生能量变化的反应。 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④化学反应中既存在质量守恒,又存在能量守恒。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拓展归纳] (1)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②常温下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如:Ba(OH)2·8H2O和NH4Cl常温下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①根据反应过程的图示判断

②根据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判断 3.燃烧热与中和反应反应热(简称中和热) (1)燃烧热 (2)中和热 (3)中和热的测定 ①测定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②计算公式 ΔH =-0.418(t 2-t 1)0.025 kJ·mol -1 t 1——起始温度,t 2——终止温度。 ③注意事项

a .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 .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拓展归纳]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 (1)概念:能提供能量的资源。 (2)分类: [题点全练] 题点(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像 1.(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由N 2O 和NO 反应生成N 2和NO 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验题 第1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 2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 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

2.选修4化学反应 与能量图像专题

(二)能量图像专题训练 1.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2.已知:①N2(g)+O2(g)===2NO(g)ΔH1=+180 kJ·mol-1 ②N2(g)+3H2(g)?22NH3(g) ΔH2=-92.4 kJ·mol-1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2=E1-E3 B.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8>Q2>2Q1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ΔH=+906 kJ·mol-1 3.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ΔH=+0.33 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1) 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A2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